|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兽药大辞典 |
| 作者 | 李贵兴 |
| 定价 | 380.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09164826 |
| 出版日期 | 2013-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1123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中兽药大辞典》共收载中药6870味。每味中药分药名、异名、基源、形态、生境与分布、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是目前首部兽医中药味数多的工具书。本书可供农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兽医医疗单位及中药种植技术的人员参考查阅。本书的资料多取自《中兽医学》、《现代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兽医中草药大全》、《中药辞海》、《现代中兽医大全》、《兽医中药类编》、《兽医常用中草药》等有关书刊。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 一画 0001.一支箭 0002.一匹草 0003.一文钱 0004.一叶蔌 0005.一皮草 0006.一扫光 0007.一年蓬 0008.一朵云叶 0009.一把篾 0010.一枝香 0011.一枝黄花 0012.一枝蒿 0013.一味药 0014.一味药根 0015.一柱香 0016.一点血 0017.一品红 0018.一碗水 0019.一颗血 0020.一箭球 二画 0021.二叶玉凤花 0022.二叶舞鹤草 0023.二列叶柃 0024.二色内风消 0025.二色补血草 0026.二花莓 0027.十八症 0028.十三年花 0029.十大功劳叶 0030.十姊妹 0031.丁公藤 0032.丁茄 0033.丁香 0034.丁香茄 0035.丁香枝 0036.丁香罗勒 0037.丁香油 0038.丁香树皮 0039.丁香根 0040.丁香露 0041.丁癸草 0042.丁癸草根 0043.丁蛎壳 0044.丁榔皮 0045.七叶一把伞 0046.七叶仔 0047.七叶莲 0048.七里明 0049.七里香 0050.七角风 0051.七星草乌 0052.七星剑 0053.七蒜 0054.卜芥 0055.八月札 0056.八仙花 0057.八仙草 0058.八角枫叶 0059.八角枫花 0060.八角枫根 0061.八角金盘 0062.八角茴香 0063.八角香 0064.八角莲 0065.八宝茶 0066.八楞木 0067.人参 0068.人参叶 0069.人参花 0070.人参芦 0071.人参条 0072.人参果 0073.人参须 0074.人参娃儿藤 0075.人面子 0076.人面子根皮 0077.入地金牛 0078.入地蜈蚣 0079.儿茶 0080.九子连环草 0081.九牛造 0082.九牛造茎叶 0083.九牛薯 0084.九爪龙 0085.九节茶 0086.九节菖蒲 0087.九龙吐珠 0088.九龙根 0089.九龙藤 0090.九龙藤叶 0091.九仙草 0092.九头草 0093.九头狮子草 0094.九里香 0095.九里香根 0096.九味一枝蒿 0097.九莲灯 0098.九翅豆蔻 0099.九倒生 0100.九眼独活 0101.九管血 0102.了哥王 0103.了哥王子 0104.了哥王根 0105.刀口药 0106.刀豆 0107.刀豆壳 0108.刀豆根 三画 0109.三十六荡 0110.三七 0111.三七叶 0112.三七草 0113.三丫苦 0114.三叉虎根 0115.三升米 0116.三分三 0117.三分丹 0118.三叶木蓝 0119.三叶青 0120.三叶委陵菜 0121.三叶委陵菜根 0122.三叶漆 0123.三白草 0124.三白草根 0125.三台红花 0126.三色堇 0127.三块瓦 0128.三花莓 0129.三角风 0130.三角叶风毛菊 0131.三角叶冷水花 0132.三角叶驴蹄草 0133.三角叶盾蕨 0134.三角叶薯蓣 0135.三角草 0136.三角咪 0137.三条筋 0138.三张叶 0139.三刺皂角 0140.三轮蒿 0141.三股筋 0142.三春柳 0143.三面刀 0144.三点金草 0145.三钻风 0146.三消草 0147.三棱 0148.三棱草 0149.三楞草 0150.三楞筋骨草 0151.三颗针 0152.干冬菜 0153.干地黄 0154.干旱毛蕨 0155.干苔 0156.干姜 0157.干漆 0158.土一枝蒿 0159.土丁桂 0160.土人参 0161.土人参叶 0162.土大黄 0163.土千年健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 前言 一画 0001.一支箭 0002.一匹草 0003.一文钱 0004.一叶蔌 0005.一皮草 0006.一扫光 0007.一年蓬 0008.一朵云叶 0009.一把篾 0010.一枝香 0011.一枝黄花 0012.一枝蒿 0013.一味药 0014.一味药根 0015.一柱香 0016.一点血 0017.一品红 0018.一碗水 0019.一颗血 0020.一箭球 二画 0021.二叶玉凤花 0022.二叶舞鹤草 0023.二列叶柃 0024.二色内风消 0025.二色补血草 0026.二花莓 0027.十八症 0028.十三年花 0029.十大功劳叶 0030.十姊妹 0031.丁公藤 0032.丁茄 0033.丁香 0034.丁香茄 0035.丁香枝 0036.丁香罗勒 0037.丁香油 0038.丁香树皮 0039.丁香根 0040.丁香露 0041.丁癸草 0042.丁癸草根 0043.丁蛎壳 0044.丁榔皮 0045.七叶一把伞 0046.七叶仔 0047.七叶莲 0048.七里明 0049.七里香 0050.七角风 0051.七星草乌 0052.七星剑 0053.七蒜 0054.卜芥 0055.八月札 0056.八仙花 0057.八仙草 0058.八角枫叶 0059.八角枫花 0060.八角枫根 0061.八角金盘 0062.八角茴香 0063.八角香 0064.八角莲 0065.八宝茶 0066.八楞木 0067.人参 0068.人参叶 0069.人参花 0070.人参芦 0071.人参条 0072.人参果 0073.人参须 0074.人参娃儿藤 0075.人面子 0076.人面子根皮 0077.入地金牛 0078.入地蜈蚣 0079.儿茶 0080.九子连环草 0081.九牛造 0082.九牛造茎叶 0083.九牛薯 0084.九爪龙 0085.九节茶 0086.九节菖蒲 0087.九龙吐珠 0088.九龙根 0089.九龙藤 0090.九龙藤叶 0091.九仙草 0092.九头草 0093.九头狮子草 0094.九里香 0095.九里香根 0096.九味一枝蒿 0097.九莲灯 0098.九翅豆蔻 0099.九倒生 0100.九眼独活 0101.九管血 0102.了哥王 0103.了哥王子 0104.了哥王根 0105.刀口药 0106.刀豆 0107.刀豆壳 0108.刀豆根 三画 0109.三十六荡 0110.三七 0111.三七叶 0112.三七草 0113.三丫苦 0114.三叉虎根 0115.三升米 0116.三分三 0117.三分丹 0118.三叶木蓝 0119.三叶青 0120.三叶委陵菜 0121.三叶委陵菜根 0122.三叶漆 0123.三白草 0124.三白草根 0125.三台红花 0126.三色堇 0127.三块瓦 0128.三花莓 0129.三角风 0130.三角叶风毛菊 0131.三角叶冷水花 0132.三角叶驴蹄草 0133.三角叶盾蕨 0134.三角叶薯蓣 0135.三角草 0136.三角咪 0137.三条筋 0138.三张叶 0139.三刺皂角 0140.三轮蒿 0141.三股筋 0142.三春柳 0143.三面刀 0144.三点金草 0145.三钻风 0146.三消草 0147.三棱 0148.三棱草 0149.三楞草 0150.三楞筋骨草 0151.三颗针 0152.干冬菜 0153.干地黄 0154.干旱毛蕨 0155.干苔 0156.干姜 0157.干漆 0158.土一枝蒿 0159.土丁桂 0160.土人参 0161.土人参叶 0162.土大黄 0163.土千年健 …… |
说实话,一开始我拿到《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总觉得这种“辞典”类的书籍会比较枯燥,充其量就是一本工具书。但翻开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错得离谱。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它远非一本简单的字典。首先,它的结构设计就非常合理,将药材按照拼音、笔画等多种方式排序,方便查找。更重要的是,每味药材的条目都包含得极为详尽,从药材的形态特征、来源、采收炮制,到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甚至到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都描述得清清楚楚。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炮制方法”的详细讲解,这部分往往是很多普通书籍会忽略的,但它却是影响中药疗效的关键。书中详细介绍了炒、炙、蒸、煮等多种炮制方法,以及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效的影响,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看似简单的药材,经过精细的炮制,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经典方剂,并对这些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尝试着去理解一些方剂的配伍原理,从中体会到中医药“君臣佐使”的配伍智慧,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严谨,但又不失可读性,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了解到不少知识。总而言之,《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是一本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巨著,它不仅仅是一本中兽药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瑰宝,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医药感兴趣的朋友们,绝对物超所值。
评分作为一个对植物学和药学都怀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这本书绝对是满足我求知欲的一本宝藏。它以一种极其详尽和系统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中兽药的世界。我一直对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充满敬畏,而这本书更是将这种敬畏感推向了新的高度。书中对每味药材的介绍,都力求全面和准确,从药材的植物形态、动物来源,到其采集、炮制,再到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都做了极为细致的描述。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药材“形态特征”的图文并茂的展示,这让我能够直观地认识这些中药材,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源于自然”的理念。例如,书中对“人参”的介绍,不仅仅是说它“大补元气”,更是细致地描绘了它主根的形态,以及其生长的环境条件,这些信息对于理解药材的内在品质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功效主治”的阐述,更是让我惊叹于古人对动物生理病理的深刻认识。它清晰地指出了不同药材针对不同病症的治疗作用,并给出了详细的用法用量,这使得即使是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经典方剂,并对这些方剂的组成、配伍、用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这让我看到了中医药“组方之妙”的精髓。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奥秘的探索,它让我更加珍视我们所拥有的宝贵传统医药文化。
评分《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这本书,就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当我第一次拿到它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体量和朴实的封面所吸引,预感里面一定蕴藏着不少“干货”。事实证明,我的预感是准确的。这本书的内容之详尽,远超我的想象。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一味药材的“基源”和“产地”的介绍,这让我能够了解药材的生长环境和来源,从而对药材的品质有更深入的认识。例如,书中对“柴胡”的介绍,不仅说明了它的植物形态,还详细介绍了它的主要产地以及不同产地柴胡的差异,这对于理解其药效的细微差别非常有帮助。书中对“性味归经”的讲解,更是让我对中兽药的治疗原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术语堆砌,而是将药材的性质、味道与它对身体内部不同脏腑、经络的影响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尝试着去理解书中关于“归经”的描述,例如,为什么某些药材能够“入肝”,而另一些药材则“入脾”,这种系统性的讲解,让我对中兽药的整体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经典方剂,并对这些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这让我看到了中医药“配伍之妙”的精髓。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宝贵智慧。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宠物繁育和训练的爱好者,我深切理解动物健康对于整体福祉的重要性。近期有幸拜读了《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这本书的到来,无疑为我的工作和学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在此之前,我对中兽药的认知主要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经验和传说中,缺乏系统性的了解。《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本书的编排可谓匠心独运,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药名,而是将每一味中兽药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从药材的基源、形态特征,到其药理作用、炮制方法,再到具体的临床应用,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功效主治”的描述,书中不仅列举了各种疾病的症状,还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的药材和方剂,这种“对症下药”的逻辑,与我日常工作中对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思路不谋而合。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临床案例,这些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中兽药在实际应用中的疗效,让我对中兽药的信任度倍增。例如,在书中关于“柴胡”的条目中,详细描述了其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并列举了在治疗动物肝郁气滞、食欲不振等方面的应用,这对于我处理一些因应激或环境改变导致的动物消化不良问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此外,书中对于药材的“炮制”环节的重视,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了解到,很多药材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炮制方法是否得当。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详细介绍,对于保证药材的疗效和用药安全至关重要。总而言之,《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它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中兽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动物健康从业者和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宝典。
评分最近,我花费了不少时间研读《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尤其是那些蕴含着古老智慧的学科怀有强烈好奇心的人,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从一开始的封面设计,就透露出一种庄重和专业,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翻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清晰的目录和严谨的排版,这对于一本百科性质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书中对每一味中兽药的介绍都极为详尽,我特别喜欢它对药材“性味归经”的阐述。这部分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性质描述,更是对药材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作用途径和机制的概括。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药材的功效。例如,书中对“附子”的描述,不仅强调了其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它还详细说明了附子在不同情况下的用法和用量,以及炮制的重要性,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中兽药的严谨性。此外,书中还详细列举了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并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的药材和方剂,这对于希望了解如何运用中兽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读者来说,无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尝试着去理解书中介绍的一些经典方剂,例如“白虎汤”的组成和功效,从中窥见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轶事和名家点评,这些内容为原本严谨的学术论述增添了不少趣味性,也让我看到了中兽药发展的脉络。总而言之,《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是一部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巨著,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兽药的平台,其内容之丰富、讲解之深入,远超我的预期,绝对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佳作。
评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接触到了《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这本书的厚重和严谨,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作为一名对传统医学理论颇感兴趣的旁观者,我一直认为,无论是中医还是中兽医,其核心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辩证的思维方式。这本书恰恰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一本药材的汇编,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智慧的百科全书。我沉浸其中,试图理解书中关于药材“性味归经”的解读。例如,书中对“甘草”的描述,不仅提及了其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功效,更进一步阐释了它为何能“调和诸药”,在方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深入的解释,让我看到了中医药的精妙之处,它并非简单的药物堆砌,而是通过对各种药性的深刻理解,达到“君臣佐使”的完美平衡。书中对“功效主治”的阐述,更是让我惊叹于古人的智慧。面对不同的疾病表现,中兽医能够根据动物的体质、病因,选取恰当的药材进行调理,其辨证论治的思路,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尤其被书中一些经典的验案所吸引,这些案例生动地展现了中兽药在实际应用中的神效,也让我对那些古代的医者充满了敬佩。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它让我认识到,我们拥有着极其宝贵的传统医药遗产,而《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正是这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丰富的内涵,为我们展示了中兽药的博大精深,也让我更加坚信,传统医学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评分我最近有幸拜读了《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这本书的问世,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作为一个对传统医学,特别是那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学科充满热情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系统、权威的书籍来深入了解中兽药。《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愿望。这本书的编排极为清晰,逻辑性强,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味药材“形态特征”的细致描述,辅以精美的插图,这使得我即使身处异地,也能通过书本上的描述,对药材的外形特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大大降低了药材鉴别的难度。书中对“功效主治”的阐述,更是令人惊叹。它不仅列举了各种疾病的症状,还根据动物的体质和病因,给出了相应的药材和方剂,这种“辨证施治”的思路,让我看到了中兽药的精妙之处。例如,书中在介绍“麦芽”时,详细说明了其消食健胃、退乳消胀的功效,并列举了在治疗动物食积不化、乳房肿胀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这对于我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一些常见的动物健康问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此外,书中对“不良反应和禁忌”的详细说明,也让我看到了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确保了用药的安全性。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增长了知识,更让我对中兽药这门古老的学科充满了敬意,它展现了中华民族在与动物疾病斗争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
评分最近,我有幸接触到《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这本书的厚重感和其所包含的丰富信息,让我深深着迷。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那些与自然疗法相关的领域有着强烈好奇心的读者,我发现这本书简直是一扇通往中兽药知识殿堂的钥匙。它以极其系统和严谨的方式,梳理和介绍了大量的具有药用价值的中兽药材。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每味药材的“性味归经”的详细阐述。这部分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深入地解释了药材的性质、味道以及它对身体内部不同经络、脏腑的影响,这对于理解中兽药的治疗原理至关重要。例如,书中对“当归”的介绍,不仅说明了它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它还解释了当归如何通过其药性来达到这些治疗效果,以及在不同病症下的具体应用。书中还非常详尽地介绍了各种药材的“炮制方法”,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我了解到,很多药材的疗效,会因为炮制方法的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而书中对这些炮制细节的描述,则为确保药材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此外,书中收录的丰富临床案例,也让我对中兽药的实际疗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些生动的故事,让原本严谨的学术内容变得更加鲜活。总而言之,《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是一部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巨著,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我们揭示了中兽药的博大精深,绝对是值得每一位对传统医药感兴趣的读者深入品读和收藏的佳作。
评分最近有幸接触到一本名为《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的书,虽然它主打的是中兽药,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疗法都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依然被它深深吸引。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沉静而古朴的气息,仿佛蕴藏着千年的智慧。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学术氛围,从目录就可以看出其内容的广博。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药物罗列,更像是对整个中兽药体系的一次系统性梳理。我尤其对书中对每味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炮制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的详细阐述感到惊叹。例如,它对黄芪的介绍,不仅仅是说它补气,而是细致地分析了它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等具体功效,还列举了它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并配以经典的方剂。这种深入的讲解,让我对中兽药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窥见其精妙的辨证施治原理。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典故和名医验案,这些故事性的内容,让原本略显枯燥的药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对古代兽医的智慧和仁心油然而生敬意。尽管我不是专业的兽医,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走进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宝库,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更自然、更温和的方式来关爱身边的动物,甚至启发了我对人药的思考,因为很多中药材在中兽医和人医中的应用都有共通之处。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中兽药传承和发展的一大贡献,它以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内涵,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和学习中兽药的窗口,值得每一个热爱传统文化和关注动物健康的人细细品读。
评分当我第一次翻开《正版 中兽药大辞典》时,我就被其所呈现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所震撼。作为一名对生命科学,尤其是那些能够解释生命奥秘的传统学科充满好奇的读者,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本书所蕴含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药物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动物健康与自然疗法的百科全书。书中对每一味中兽药的介绍,都做到了详尽入微。我尤其欣赏它对药材“功效主治”的阐述,它不仅仅列举了各种疾病的症状,更深入地分析了药材如何针对这些症状发挥作用,并且提供了具体的临床应用范例。例如,书中在介绍“板蓝根”时,详细阐述了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并具体说明了它在治疗动物流感、咽喉肿痛等疾病方面的应用,以及可以搭配的其他药材,这让我对中兽药的辨证施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还非常重视“药材的形态特征”的描述,这对于识别和鉴别药材至关重要。通过书中详尽的文字描述和精美的插图,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对各种药材有直观的认识,这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也保证了用药的准确性。此外,书中对“炮制方法”的详尽介绍,更是让我体会到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我了解到,不同的炮制方法会赋予药材不同的药效,而书中对这些细节的阐述,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古代的兽医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