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实务手册(2018) | ||
| 定价 | 40.00 |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5月 | |
| 开本 | 32开 | |
| 作者 |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187 | |
| 字数 | 251000 | |
| ISBN编码 | 9787552022728 | |
| 重量 | 228 |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过多花哨的图形,一眼就能看出是那种偏向实操、内容为王的类型。我是在一次单位组织的培训中被推荐的,当时听说是资深HR的经验总结,所以抱着学习的心态买了下来。拿到手后,翻开目录,大概浏览了一下,感觉里面的章节划分还是比较细致的,涵盖了从招聘、培训、绩效到薪酬福利,再到劳动关系处理等一系列HR的核心工作流程。每一章节下面又细分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比如,在“招聘与选拔”这一块,我本来以为也就是讲讲面试技巧,但里面详细列举了不同岗位的JD(职位描述)应该如何撰写,包括核心职责、任职资格、加分项等等,还有如何设计有效的笔试题和情面性问题,如何进行背景调查。最令我惊喜的是,它还专门讲到了如何利用新兴的招聘渠道,比如社交媒体和专业招聘平台,以及如何评估招聘效果。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刚入行不久的HR来说,简直是及时雨。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性结合得相当不错。它不像一些纯理论的书籍那样晦涩难懂,也不是那种只有空洞建议的“心灵鸡汤”。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框架和方法论。我尤其欣赏它在“绩效管理”章节中提出的SMART原则,并结合了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理念,详细讲解了如何设定目标、如何进行过程辅导、如何进行绩效反馈和应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案例分析,这些案例都非常贴近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比如如何处理团队成员之间因为绩效评估产生的矛盾,或者如何激励表现不佳的员工。 我试着在工作中运用了书里关于绩效面谈的一些技巧,比如在反馈时,先肯定员工的成绩,然后具体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效果比我之前自己摸索着来要好很多,员工的接受度更高,也更愿意去改进。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能够真正帮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提升效率和效果。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实务手册》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一直觉得,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执行政策,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而这本书,虽然标题中“实务手册”字眼让人感觉偏向操作,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在“员工关系管理”部分,我期待能看到如何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如何处理劳动争议,以及如何构建积极的企业文化。 翻阅后,我发现这本书确实在这方面有所涉猎。它不仅仅提供了法律法规的条文,更侧重于如何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这些法规,以达到维护员工权益和企业利益的双赢。它还探讨了一些关于员工激励和保留的策略,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冲突管理。其中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员工信任和归属感的讨论,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意识到,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要懂制度,更要懂人心。
评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找到一本真正能指导实践的书籍并非易事。很多人力资源相关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要么过于浅显,缺乏深度。因此,当我看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实务手册》时,我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帮助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提供一些空洞的建议。 这本书在“劳动合同管理”和“社会保险缴纳”等基础性内容上,讲解得非常细致,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并且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我尤其看重它在“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阐述,它不仅仅是列举了法律条文,还结合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教我们如何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以及在争议发生后如何有效地处理,力求在法律框架内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基层HR来说,非常实用,也大大降低了我们处理这类问题的风险。
评分我本来以为这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实务手册》会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或者是某个具体领域的深入剖析。毕竟,“管理实务”这个词汇,听起来就像是教科书的衍生品。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之后,我被它包罗万象的视角所吸引。这本书似乎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其中,从宏观的战略规划,到微观的操作细节,几乎无所不包。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人力资源规划”这一章节的讲解。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预测人员需求”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将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如何进行人才盘点和继任者计划的制定,以及如何应对人才短缺和结构性失衡等问题。这种从战略高度出发的分析,让我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它让我明白,HR部门不应该仅仅是事务性的执行者,更应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