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蚕桑高新技术研究与进展 |
| 作者 | 鲁兴萌 |
| 定价 | 108.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5504495 |
| 出版日期 | 2012-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大16开 |
| 商品重量 | 1.221Kg |
| 内容简介 | |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和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日趋成熟,蚕桑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正在成为科技工作者高度关注的热点。《蚕桑高新技术研究与进展》以蚕桑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导向,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介绍利用组培与转基因技术在桑树品种培育中的应用研究;家蚕转基因载体、外源基因导入方法和转基因遗传新素材的培育研究;家蚕的营养需求和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研究;家蚕激素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和产业上的应用技术研究;家蚕防御功能的利用、药物开发和药效评价研究;基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家蚕病害诊断技术研究;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及在蚕桑高新技术研发中的应用和表达外源基因产物的研究;桑(叶、椹和枝等)、家蚕(幼虫和蛹等)及相关生物产物的深度开发研究等。《蚕桑高新技术研究与进展》可作为以蚕或桑为主要研究材料的科教人员,以及蚕学、昆虫学、微生物学、植物学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用书。本书由鲁兴萌主编。 |
| 作者简介 | |
| 鲁兴萌,1984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蚕桑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生理与病理学研究室工作:1989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获家蚕病理学方向农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蚕病学的教学与科研:1991—1995年留学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获生物机能学方向科学博士,同年回国在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从事博士后和教学科研工作至今。现为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蚕蜂研究所所长,家蚕病理学与病害控制研究室教授,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层次培养人才。主要从事家蚕病理学与病害控制技术、病原微生物的基因功能和微生物资源利用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 目录 | |
| 章 桑树生物工程 1.1 桑树组织培养技术 1.1.1 培养基 1.1.2 组织培养技术 1.1.3 桑树组织培养实例 1.2 桑树原生质体培养 1.2.1 原生质体的分离 1.2.2 原生质体的培养 1.2.3 桑树体细胞杂交 1.2.4 桑树原生质体培养实例 1.3 桑树基因工程 1.3.l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概况 1.3.2 桑树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1.3.3 桑树转基因技术的进展 1.3.4 桑树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1.4 桑树DNA分子标记 1.4.1 桑树RAPD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 1.4.2 桑树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 1.4.3 桑树SSR及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 1.4.4 桑树SRAP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 1.4.5 桑树核糖体基因内部转录间隔区(ITS)的研究 1.4.6 桑树trnL基因内含子及trnL-F基因间隔区序列的研究 参考文献第2章 家蚕转基因技术与应用探索 2.1 家蚕转基因研究主要历程 2.1.1 转基因早期探索 2.1.2 转基因体系建立 2.1.3 转基因体系发展 2.2 外源基因导人家蚕的方法 2.2.1 显微注射法 2.2.2 扎卵法 2.2.3 脉冲场电泳法 2.2.4 压力渗透法 2.2.5 电穿孔法 2.2.6 基因枪喷射导入法 2.2.7 介导基因转移法 2.2.8 重组病毒介导法 2.2.9 注射 2.3 家蚕转基因的载体 2.3.1 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转基因载体 2.3.2 基于minos转座子的转基因载体 2.3.3 基于mariner转座子的转基因载体 2.3.4 基因打靶载体 2.3.5 其他类型载体 2.4 转基因家蚕的筛选与鉴定 2.4.1 转基因家蚕的筛选方法 2.4.2 转基因家蚕的鉴定内容与技术 2.4.3 转基因家蚕中外源基因的稳定遗传 2.5 基于转座子转基因技术研究家蚕基因的功能 2.5.1 吐丝机理研究 2.5.2 发育调节研究 2.5.3 浓核病抗性基因的鉴定 2.5.4 发育调节研究 2.5.5 增强子、启动子捕捉 2.5.6 注射锌指核酸酶进行靶向突变 2.6 基于同源重组的家蚕基因打靶技术探索 2.6.1 基于丝素轻链基因为同源臂的基因打靶 2.6.2 基于丝素重链基因为同源臂的基因打靶 2.6.3 其他打靶载体 2.7 家蚕转基因培育新遗传素材 2.7.1 转基因提高家蚕对病毒病的抗性 2.7.2 转基因改善蚕丝质特性 2.7.3 转基因提高家蚕的产丝量 ……第3章 家蚕营养与人工饲料育第4章 家蚕激素与生长发育调控第5章 家蚕防御功能与养蚕用药物第6章 家蚕病害诊断与检测技术第7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与重组蛋白生产技术第8章 蚕桑资源利用技术 |
| 编辑推荐 | |
| 《蚕桑高新技术研究与进展》分为8章,多数作者是从事蚕桑产业30多年,现仍在蚕桑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线的蚕桑科教工作者。他们在长年的学术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系统的学术思想,为本书的编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书由鲁兴萌主编。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平时喜欢阅读一些关于农业科技和产业升级的书籍,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觉得耳目一新。“蚕桑”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传统的、朴实的韵味,而“高新技术研究与进展”则充满了现代、前沿的气息。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的? 它是否在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来优化蚕桑的种植和养殖过程? 比如说,能否通过智能监测系统来精确控制温湿度,从而提高蚕的成活率和茧丝质量? 我也对“研究与进展”部分很感兴趣,不知道书中会介绍哪些具体的科研项目或者技术突破。 是不是会有关于新型桑树品种的培育,或者是对蚕的基因进行改良,以提高其抗病性和产丝能力? 我还想知道,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是怎样的? 是侧重于技术细节的讲解,还是更偏向于宏观的产业分析? 如果能有一些实际案例的介绍,比如某个地区通过引入新技术,成功带动了蚕桑产业的发展,那一定会非常吸引人。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关注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发展的研究者,这本书的书名正好击中了我关注的几个关键点。“蚕桑”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农业经济作物,其发展潜力一直备受关注。而“高新技术研究与进展”的提法则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突破当前蚕桑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例如如何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如何降低养殖成本、如何应对病虫害等。 同时,我也关注技术创新如何能够促进蚕桑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比如在生物医药、化妆品、功能性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进展”这个词暗示了书中可能包含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实践,我非常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前沿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 如果书中能对这些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那就更具参考价值了。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和与之相关的产业文化很感兴趣,蚕桑文化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本书的书名《蚕桑高新技术研究与进展》让我觉得,它可能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这个古老的产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传统蚕桑养殖技术的介绍,而是能够深入挖掘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其中,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例如,在桑树种植方面,是否会有关于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革新? 在养蚕方面,是否会介绍更加科学、高效的养殖模式,比如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应用,或者对蚕的生长周期和生理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而优化养殖环境? 我对“进展”这个词也充满了期待,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蚕丝蛋白的生物活性研究,或者关于蚕丝在纺织、医药、美容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如果这本书能够结合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讲述一个关于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精彩故事,那将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一些关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资料,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推荐。虽然书名听起来比较专业,但“蚕桑”这个主题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我一直觉得它蕴含着很多被忽视的价值。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高新技术”与“蚕桑”这样一种相对传统的产业结合起来的。是不是在讲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让传统的蚕桑养殖变得更加环保、高效,同时又能保持其原有的生态优势? 我对“进展”这个词也很有期待,希望它能展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突破,比如在桑叶的利用、蚕丝的深加工、或者相关生物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是否有什么革命性的进展? 我也很好奇,这本书在论述这些进展时,会采用什么样的风格?是偏向于学术性的严谨论述,还是更具科普性和通俗易懂的讲解? 如果能有一些图片或者图解来辅助说明,那就更好了,毕竟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直观的视觉信息往往比纯文字描述更能帮助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面上那几片桑叶的纹理和色彩搭配,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那份清雅和生机。翻开目录,里面的章节标题也很有意思,虽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光是看标题,就觉得内容应该涵盖得相当广。我比较好奇的是,这本书在讲到“高新技术”的时候,具体会涉及哪些方面?是更偏向于生物技术在蚕桑养殖中的应用,比如基因改良、疾病防治,还是会涉及到更宏观的产业化升级,比如智能化养殖设备、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我个人对科技如何赋能传统产业一直很感兴趣,所以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视角和案例,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再者,对于“研究与进展”这个部分,我期待能看到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在实际生产中是如何应用的。毕竟,理论研究只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有真正的意义。希望书中能有对这些转化过程的深入剖析,而不是仅仅罗列一些枯燥的数据和图表。如果能配上一些生动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