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301医院营养专家 抗癌防癌饮食一本通 |
| 作 者: | 刘英华 |
| 定价: | 35.00 |
| ISBN号: | 9787122294920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7-6-1 |
| 印刷日期: | 2017-6-1 |
| 编辑推荐 |
| 适读人群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关注健康人士及癌症患者和家属可以日常查阅,也可供相关医务工作者参考。 本书由301医院营养专家基于丰富临床工作经验写成。从营养学角度系统梳理癌症预防及**过程中日常健康饮食的原则,理清了癌症防治方面的常见误区,并给出了具体食谱,也提供了增加癌症发生风险食物与防治癌症营养素与食物清单。 |
| 内容介绍 |
| 无论是癌症的预防,还是癌症的**过程,科学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计划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书由301医院(***总医院)营养科专家撰写,先后介绍了癌症的基础知识、营养素与癌症的关系、癌症的预防与营养**、癌症**相关并发症的营养支持、营养**的误区,也列举了防癌及癌症**过程的食谱,并提供了增加癌症发生风险食物与防治癌症营养素与食物清单。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关注健康人士及癌症患者和家属可以日常查阅,也可供相关医务工作者参考。 |
| 作者介绍 |
| 刘英华,***总医院(301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学博士,曾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访学1年。兼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与临床营养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理事等。长期致力于临床营养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脂代谢营养和微量营养素营养风险评估、肿瘤及危重症患者营养**,多次受邀出席国内外学术和科普讲座。获***总医院医疗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营养学会“十大杰出青年奖”等。主编和参编专著3部。 |
| 目录 |
| 章认识癌症,切莫谈癌色变1 节 癌细胞的起源 / 2 第二节 癌症形成的诱因 / 2 第三节 肿瘤类型和分期 / 5 第四节 癌症的**方法 / 6 第五节 癌症复发和转移 / 11 第二章营养素和癌症的关系14 节 能量和癌症 / 15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和癌症 / 16 第三节 脂肪和癌症 / 17 第四节 蛋白质和癌症 / 18 第五节 矿物质和癌症 / 19 第六节 维生素和癌症 / 21 第七节 膳食纤维和癌症 / 23 第八节 植物化学物和癌症 / 24 第九节 癌症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 25 第三章癌症的预防28 节 避免摄入食源性致癌化学物 / 29 第二节 减少增加癌症发生风险的食物摄入 / 30 第三节 食物中有哪些抗癌成分 / 32 第四节 防癌的明星食物 / 34 第五节 防癌膳食模式推荐 / 36 第六节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 38 第七节 加强运动 / 41 第八节 调整心态、降低压力 / 43 第九节 防癌新建议 / 44 第四章癌症的营养**47 节 癌症**你准备好了吗 / 48 第二节 认识癌症的营养** / 51 第三节 哪些人需要营养** / 52 第四节 常见癌症的营养** / 55 第五节 **期间的营养** / 75 第五章癌症相关并发症的营养调理80 节 贫血的营养调理 / 81 第二节 白细胞减少的营养调理 / 82 第三节 免疫力低下的营养调理 / 84 第四节 食欲缺乏、厌食的营养调理 / 85 第五节 恶心、呕吐的营养调理 / 87 第六节 吞咽困难的营养调理 / 89 第七节 腹泻的营养调理 / 90 第八节 便秘的营养调理 / 93 第九节 乏力的营养调理 / 95 第十节 体重下降的营养调理 / 96 第十一节 味觉或嗅觉改变的营养调理 / 96 第十二节 抑郁的营养调理 / 97 第六章癌症的营养康复99 节 康复期的饮食原则 / 100 第二节 康复期的食物选择 / 102 第三节 康复期的膳食模式 / 106 第四节 康复期的生活习惯 / 109 第五节 如何选择营养补充剂 / 114 第六节 如何选择保健品 / 116 第七节 康复期的心理调整 / 122 第八节 康复期的运动计划 / 125 第七章走出癌症营养防治的误区129 误区一 癌症是无法预防的 / 130 误区二 常吃碱性食品,预防癌症发生 / 132 误区三 癌症晚期,**没有意义 / 132 误区四 天天吃抗癌食物,就能远离癌症 / 134 误区五 是癌治不好,治了也白治 / 135 误区六 迷信偏方,放弃常规** / 136 误区七 手术切除肿瘤之后癌症即痊愈 / 137 误区八 癌症常规**都不见效,营养**更无效 / 139 误区九 减少营养摄入,饿死癌细胞 / 139 误区十 不吃或少吃主食就能减少对癌细胞的供能 / 140 误区十一 食用大量补品有利于癌症患者康复 / 141 误区十二 可以放弃正规**,尝试广告宣传的新疗法和新药 / 142 误区十三 癌症患者多喝汤才能补充营养 / 143 误区十四 癌症患者,**饮酒两不误 / 144 误区十五 癌症患者要多休息,少运动 / 145 误区十六 癌症患者不可能回归社会 / 146 第八章癌症食谱举例及制作148 节 防癌食谱 / 149 第二节 癌症患者**期间饮食 / 153 第三节 癌症康复期食谱 / 154 第四节 食物的选择和加工 / 159 第五节 科学烹调 / 162 附录164 附录一 增加癌症发生风险的食物 / 165 附录二 防治癌症相关营养素 / 166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我过去也看过不少关于健康和饮食的书籍,很多都倾向于将问题过度简化,或者鼓吹某种“神奇食物”的功效。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预期。它在引述科学研究时非常严谨,很多观点都有明确的文献出处标注,这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它不会轻易使用“超级食物”这类带有煽动性的词汇,而是客观地分析每种食材的营养价值及其局限性。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仅仅关注“吃什么”,更深入探讨了“吃”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书中有一节分析了“情绪性进食”的成因,并提供了基于行为科学的应对策略,这一点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很少看到的深度挖掘。这种全方位的审视,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食谱或营养指南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与食物建立健康关系”的哲学探讨,非常发人深省,让人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可持续性”的强调。很多饮食法开始容易坚持,但往往难以长期维持。这本书的建议并非要求读者瞬间颠覆过去的生活习惯,而是主张采用渐进式的、微小的改变。例如,它提出的“每周一餐的食材替换计划”,或者“将早餐的精制碳水化合物替换为全谷物”这样的建议,操作难度极低,更容易融入忙碌的日常节奏。我尝试着遵循书中一个关于“优化午餐结构”的小技巧,仅仅一周时间,就感觉下午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没有了那种容易犯困的“食物昏迷”。这种“小胜利”的积累,是建立长期健康习惯的关键动力。它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营养学知识“去技术化”,转化为一系列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厨房里付诸实践的具体行动指南。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记住了多少卡路里数据,而是获得了一种更放松、更智慧地对待“吃”这件事的心态。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贴近生活,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营养师,全程用一种平和且充满同理心的口吻与读者交流。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充满了实实在在的烟火气。比如,在讲解如何替代高盐调味品时,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替代品名称,而是会描述“你可以在家尝试用柠檬汁和少许香草混合,来提升肉类的风味”,这种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比干巴巴的理论指导要有效得多。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敏感话题时的谨慎与尊重。它深知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都是独特的,因此在给出任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建议前,都会加上“请务必咨询您的主治医生”这样的提醒。这种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体现了作者极高的职业素养。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感觉像是跟一位耐心细致的朋友在探讨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让人感到温暖和被理解,而不是被说教。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感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是一本用心制作的专业书籍。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大气,黑白灰的主色调透露出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不像有些健康类书籍那样花哨。内页的排版清晰工整,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数据图表被巧妙地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标标注出来,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之间的过渡设计,总是有一些引人深思的小引言或者名人名言,让人在学习知识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人文的关怀。比如,在讲到某种营养素的吸收率时,作者会附带一个简洁的流程图,把复杂的生化过程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于我这种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这本书的装订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查找资料,也不担心书本散架,看得出来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了真功夫的。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使得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一次愉悦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应付差事。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架构组织得极其有逻辑性,层次分明,从宏观的理念到微观的操作,过渡自然流畅。它首先建立了一个扎实的“为什么吃”的基础认知体系,详细剖析了现代饮食结构与人体健康的内在联系,这部分内容为后续的“怎么吃”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避免了读者陷入盲目跟风的误区。随后,内容便开始聚焦到具体的食物类别和烹饪方法上。我发现它对不同食物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的阐述非常到位,例如,它会对比解释为什么同样的蛋白质,在不同烹饪温度下的生物利用率会有显著差异。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专门辟出了一章来讨论“特殊时期的饮食调整”,比如应对压力大、睡眠不足等亚健康状态下的营养支持,这部分的实用价值极高。整个阅读路径设计得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引导着读者一步步深入,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最终建立起一套可持续的、个性化的健康饮食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