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田径
定价:23.00元
作者:李鸿江,周兵副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6-01
ISBN:9787040191554
字数:320000
页码:28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不再重印或换新版。
内容提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由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教材结合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现状与实际需要,根据《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重点阐述了田径运动概况,田径课程教学,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田径健身锻炼,田径走、跑、跳跃、投掷类项目的教学和训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定向运动和野外生活生存等内容,体现了田径教学训练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保持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并非轻松愉快的那种“快餐式”读物,它要求读者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心力去消化那些密集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图表关系。但正是这种“挑战性”,才更显其价值所在。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必须这样做”。我最欣赏的是其中关于伤病预防和康复的章节,它提供了大量基于循证医学的建议,而不是空泛的告诫。这种将理论指导实践,并将实践反馈于理论的闭环设计,使得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成为可以指导训练实践的“活的工具书”。对于任何想要从爱好者跨越到专业水准的个体而言,这本书提供的知识壁垒是必须跨越的,它的知识密度极高,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这本书的气质是沉稳而内敛的,它不事张扬,却在每一个章节都散发着权威的光芒。我个人认为,它对田径训练理念的阐释,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哲学层面。它探讨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如何将技术动作的机械性与临场发挥的创造性完美融合。这种对人与运动关系的深刻思考,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手册范畴。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节奏感”和“运动韵律”的章节,它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体的最佳运动状态,这在我以往阅读的任何运动书籍中都是罕见的。读完后,你对田径这项运动的敬畏感会油然而生,它不再只是竞技,而是一种对人体潜能极限的艺术探索。
评分每次拿起这本书,我都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老派”严谨,那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那个信息尚未泛滥的年代,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了反复的打磨和验证。它没有追逐最新的时尚训练法,而是将田径运动的核心原理阐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专项耐力构建时所采用的递进式讲解方法,从能量代谢的基础知识开始,一步步过渡到周期化训练的复杂设计,逻辑链条清晰得令人拍案叫绝。那种对训练负荷、恢复机制的细致入微的探讨,即便是现在看来,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曾将书中的某些训练模块应用到我的日常训练调整中,效果立竿见影,这绝非偶然,而是源于作者对运动科学的深刻洞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持久性,它不是为一时潮流而作,而是为了一代又一代田径人的长期发展而奠基。
评分这本关于体育训练的经典著作,其厚重感和内容的扎实度,简直是体育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福音。我记得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就被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技术指南,更像是一部系统梳理田径运动发展脉络的历史画卷。从最基础的跑步姿势到复杂的投掷技巧,每一个环节的解析都深入骨髓,充满了详实的图表和科学的解释。尤其对于那些希望从理论层面提升自己训练效果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体系是无与伦比的。它没有那种浮于表面的介绍,而是真正去剖析了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与田径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读完之后,你对“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的理解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不再是盲目的模仿,而是基于科学原理的主动优化。它的排版和图示设计也相当考究,即便是初次接触系统训练理论的人,也能凭借清晰的逻辑结构快速抓住重点,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文字风格,给我一种走进专业档案馆的感觉,厚重且充满历史感。我发现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内容的广博性,它没有将焦点仅仅局限在某几个热门项目上,而是对田径的各个分支——从短跑到马拉松,从铅球到标枪——都给予了平等的、详尽的论述。这对于那些希望全面了解田径运动体系的教练员或爱好者来说,简直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宝藏。我记得有一次在研究跨栏技术时,书中对于“栏间速度保持”的描述,那种精妙的文字比喻和动作分解图的结合,让我瞬间茅塞顿开,理解了许多以往困惑我的技术细节。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着实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功底。翻阅它,就像是获得了一张通往专业知识殿堂的门票,让人心悦诚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