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偏方妙用养全家(实用版)
定价:36.80元
售价:22.8元,便宜14.0元,折扣61
作者:土荣华,陈尚岳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0151033
字数:
页码:22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小偏方妙用养全家(实用版)》从千百年来流传的“土方”着手,将偏方的好处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而且对偏方的内服、外敷等用法及宜忌一一说明。在此基础上,本着“防重于治”的思想,从调养五脏的角度阐明了脾、肺、肾、肝、心五脏的偏方调补之法。并从“治未病”的角度,对日常失眠、上火、眩晕、气血不足、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口腔异味、解毒醒酒、小腿抽筋等一一做了调治说明。
内容提要
《小偏方妙用养全家(实用版)》本着“防重于治”的思想,从五脏调治、“治未病”、全家老少易患疾病的调治等方面一一做了偏方调治说明,其中既有药物的内服、外用法,又有非药物疗法,对症选用,为您全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目录
章 祛病保健康,用对“土方”保全家
好处
好处1:疗效好,奇效偏方“口口相传”
好处2:取材方便,小病自己治
好处3:省心,偏方千千万,省得跑医院
用法及宜忌
内服:不打针、疗效好,小偏方是“良药”
外敷:由表及里,养生治病安全有保障
泡脚:良药不苦口,选对偏方用脚“吃”药
宜忌:偏方有宜忌,明确“两要一忌”
第2章 调好五脏百病消,小小偏方有奇效
五脏与气血、时令、五色的关系
养气血,养五脏,调好气血是重中之重
应时令,不同脏腑把握不同“时”机
应五色,养好五脏“颜色知道答案”
养脾胃
偏方1:人参汤
偏方2:山药薏苡仁粥
偏方3:参枣莲子粥
偏方4:山楂薏苡仁粥
润肺
偏方1:百合杏仁粥
偏方2:冬瓜火腿粥
偏方3:黄芪山药粥
偏方4:枇杷梨皮川贝饮
偏方5:毛肚血汤
益肾
偏方1:琥珀核桃
偏方2:杞麦蒸仔鸡
方法1:轻按
方法2:扭摆腰部
……
第3章 小偏方有大功效,消除隐患“治末病”
第4章 用对小偏方,老年常见病一扫光
第5章 男科疾病你莫慌,小小偏方帮你忙
第6章 妇科疾病莫延误,用对偏方疗效好
第7章 儿科疾病莫大意,用对偏方巧调治
第8章 家有小偏方,祛除病患不用慌
第9章 家有孕产妇,小小偏方来呵护
0章 家庭急救,用对小偏方救急又扶伤
1章 美容塑身,用对偏方活得更漂亮
作者介绍
土荣华,主任医师,中国名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抗衰老科技学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忻州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土荣华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作者幼学岐黄,从医至今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疑难病症。曾发表医学论文97篇,多次获得国家论文一等奖,出版医学专著10余部。
陈尚岳,药学硕士,职业中药师,三级营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北京市首批中药骨干人才后备学员。2011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2013-2016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现就职于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曾在《大众健康杂志》、《家庭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抗癌之窗》等杂志发表中药科普文章近西篇。
文摘
序言
章 祛病保健康,用对“土方”保全家
好处
好处1:疗效好,奇效偏方“口口相传”
好处2:取材方便,小病自己治
好处3:省心,偏方千千万,省得跑医院
用法及宜忌
内服:不打针、疗效好,小偏方是“良药”
外敷:由表及里,养生治病安全有保障
泡脚:良药不苦口,选对偏方用脚“吃”药
宜忌:偏方有宜忌,明确“两要一忌”
第2章 调好五脏百病消,小小偏方有奇效
五脏与气血、时令、五色的关系
养气血,养五脏,调好气血是重中之重
应时令,不同脏腑把握不同“时”机
应五色,养好五脏“颜色知道答案”
养脾胃
偏方1:人参汤
偏方2:山药薏苡仁粥
偏方3:参枣莲子粥
偏方4:山楂薏苡仁粥
润肺
偏方1:百合杏仁粥
偏方2:冬瓜火腿粥
偏方3:黄芪山药粥
偏方4:枇杷梨皮川贝饮
偏方5:毛肚血汤
益肾
偏方1:琥珀核桃
偏方2:杞麦蒸仔鸡
方法1:轻按
方法2:扭摆腰部
……
第3章 小偏方有大功效,消除隐患“治末病”
第4章 用对小偏方,老年常见病一扫光
第5章 男科疾病你莫慌,小小偏方帮你忙
第6章 妇科疾病莫延误,用对偏方疗效好
第7章 儿科疾病莫大意,用对偏方巧调治
第8章 家有小偏方,祛除病患不用慌
第9章 家有孕产妇,小小偏方来呵护
0章 家庭急救,用对小偏方救急又扶伤
1章 美容塑身,用对偏方活得更漂亮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作者好像就是住在隔壁的资深邻居,手里拿着一把柴米油盐,跟你分享她这些年摸爬滚打积累下来的生活智慧。我尤其喜欢它讲故事的方式,不是干巴巴地列举“功效是什么,用法用量多少”,而是会穿插一些“我邻居家的老李头,就是用这个方法把多年的老寒腿给弄好了”这类的小轶事。这些小故事虽然看似琐碎,但却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和代入感。我总觉得,那些冷冰冰的科学数据有时候不如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得有说服力。这本书的语言节奏把握得很好,时而幽默,时而带着一丝对传统的敬畏,读起来丝毫没有负担。比如,它讲到某个食材的搭配时,不会强求你必须去药店买什么稀奇古怪的配料,而是会告诉你,家里灶台上常备的姜、葱、蒜这些,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种“就地取材”的理念,让“养生”这件事瞬间变得可行、可及,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它真正做到了把深奥的经验转化为日常可操作的步骤。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最巧妙的地方在于它对“细微变化”的捕捉和强调。市面上很多养生书,关注的都是大病痛的调理,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被那些持续不断的“小不适”困扰着:比如早上起来喉咙有点干,下午工作久了肩膀僵硬,晚上睡觉前脚心总感觉有点燥热。这本书恰恰是在这些“边边角角”的地方下了功夫。它会告诉你,当你感到某处不适时,可以尝试用什么样特定的温度的水泡脚,或者在某个时间点喝一杯什么材料泡的水。这些方法听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你才会意识到,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累积起来对整体状态的改善是惊人的。它教导的不是“治病”,而是“顺应”。顺应身体自然的节奏,而不是用强硬的手段去对抗它。这种尊重身体的哲学,贯穿始终,让我从内心深处对这些传统智慧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同感。这已经超越了一本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己身体和解的指南。
评分从结构上来说,这本书的处理非常人性化,尤其体现在对不同人群的考量上。它不是一刀切的,而是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群,给出了相对差异化的建议。比如,针对中老年读者的部分,会更加侧重于关节的保养和消化系统的调理,用词也会更稳健一些;而对年轻读者的建议,则会更关注于如何应对现代生活的压力,比如久坐带来的气血不畅等问题。更让我觉得贴心的是,它在介绍每一种“偏方”时,都会很审慎地标注出“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它体现了作者对读者安全的负责态度。我看到很多地方都在强调“体质不符者慎用”或者“特定时期不宜”,这种谨慎的态度,让读者在尝试时心里更有底气。这表明作者是站在一个相对客观和专业的角度来分享经验,而不是盲目推销任何所谓的“万能药”。这份严谨性,大大提升了整本书的实用价值和可靠度。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重新定义了“实用性”这个概念。很多人对“实用”的理解就是“快速见效”,恨不得今天用了明天病就好了。但这本书展示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实用——它是关于“构建一个稳定的日常健康系统”。它很少承诺立竿见影的奇迹,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融入、持续发挥作用的习惯和方法论。比如,关于食材的选取和处理,它会详细说明为什么这个季节要吃这个,怎么处理能最大化它的功效,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整体观。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厨房里常见的那些调料和蔬菜都有了新的认识,它们不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具有特定能量和作用的“小助手”。这种知识的迁移能力,才是这本书真正“妙用”所在。它不是让你在生病时去翻找这本书,而是让你在日常生活中就潜移默化地应用它,从而让“全家”都处于一个相对和谐、不易出问题的状态。它教会我的,是如何更智慧地管理我的“家庭健康库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吸引人,封面那种带着点复古气息的淡雅色调,一下子就让人觉得内容会是那种扎实、贴近生活的类型。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关注的就是它排版的清晰度。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留得很舒服,即便是像我这样需要经常眯着眼看书的人,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特别吃力。而且,书页的纸张质感摸起来也很有分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廉价纸张,感觉出版社在细节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这种用心的包装,往往预示着内里内容的打磨也会相对精细。它不像有些养生书那样,动不动就给你堆砌一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的语言来构建知识体系,这点我很欣赏。我记得我翻开目录时,看到章节划分得特别有条理,从日常起居的小毛病到季节性的调理,层层递进,让人很容易找到自己当下最需要的那部分信息。整体感觉,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都提供了一种非常舒适的阅读体验,让人愿意把它放在手边,随时可以拿起来翻阅,而不是束之高阁。这种“亲和力”,在同类书籍里是比较难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