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图形创意 |
| 作者 | 潘杨 |
| 定价 | 48.90元 |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3931958 |
| 出版日期 | 2012-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281Kg |
| 内容简介 | |
《图形创意(高等教育美术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编著者潘杨。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对于一个刚从艺术院校毕业,试图在商业设计领域找到自己声音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盏指路明灯。它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解了什么是“好的设计”在市场语境下的含义。其中关于“视觉叙事”的那几章,我反复阅读了不下三遍。作者通过对多个成功品牌案例的拆解,清晰地展示了如何用一系列图形元素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线,让消费者在不阅读任何文字的情况下,也能理解品牌的核心价值和情感诉求。我尤其喜欢它对“符号学”的阐释,简单明了地解释了何为能指和所指,以及如何在设计中巧妙地植入文化代码,避免产生误读。这种对文化背景和符号系统的关注,让我的设计不再是单纯的图案堆砌,而是带有深意的文化输出。此外,书中对于“简洁性”的追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强调,真正的创意往往体现在减法上,如何做到“少即是多”,书中给出了一系列精妙的取舍原则,教会我如何剔除冗余,保留核心的视觉力量。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画”,更教会了我“为什么这样画”。
评分这本书在探讨图形创意时,展现出一种近乎哲学的深度,同时又保持了极强的实用工具属性,这种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动态平衡”的讨论。我们通常认为图形是静止的,但作者却通过一系列动画设计和序列图的分析,阐释了图形如何在时间轴上产生运动感和节奏感。它不仅仅是静态的图案,更是一种能量的流动。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形状的渐变、以及重复的韵律感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在画面中游走,从而创造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此外,它对“信息图形化”(Infographics)的解构也极其到位。作者指出,一个好的信息图表,其图形的组织逻辑必须优先于装饰性,并提供了一套严谨的评估标准,用以判断图表的信息传递效率。这种将美学追求与严谨的数据逻辑相结合的范式,让我对“功能美学”有了全新的认知。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高级工作坊,它不仅提供了灵感源泉,更提供了一套可供检验和优化的方法论框架,使得每一次的创意产出都建立在坚实的设计基础之上,而非昙花一现的灵光乍现。
评分这本关于图形创意的书,我得说,它简直是为那些在设计领域摸索的人量身定做的指南。从翻开扉页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那种直观而深入的讲解方式所吸引。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理论层面,而是真正深入到了“如何思考”一个视觉概念的形成过程。例如,书中对“负空间”的运用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案例展示。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负空间很重要”,而是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实验性练习,引导你体会如何将背景转化为前景,如何用“空”来构图,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视觉张力。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不同设计流派时的那种历史纵深感,从包豪斯的功能主义到孟菲斯风格的嬉皮和反叛,每一种风格的兴起和衰落都有其内在的设计哲学支撑,这让读者在模仿风格的同时,也能理解其背后的“为什么”。读完关于色彩心理学的那一章,我立刻着手修改了我正在进行的一个品牌视觉识别系统,那种从“我喜欢这个颜色”到“我知道这个颜色能对目标受众产生何种潜意识影响”的转变,是极其宝贵的。这本书的排版本身也是一种视觉享受,大量的图表和高质量的印刷图片,确保了每一页都充满了信息密度,却又不显得拥挤或压迫。对于任何想把自己的创意从“不错”提升到“惊艳”层次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我是一个资深的平面设计师,阅览过无数关于设计原理的书籍,但很少有能像这样让我感到醍醐灌顶的。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那些抽象的“创意”概念,拆解成了可以被量化、被操作的步骤。它没有陷入那种空洞的励志口吻,而是非常务实地探讨了“创意障碍”的克服方法。其中关于“联想发散法”的系统介绍,对我启发最大。作者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流程图,教你如何从一个看似无关的物体(比如“雨伞”)出发,通过属性分解、功能重构、跨界移植等一系列思维跳跃,最终导向一个全新的图形符号。这种结构化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发散效率。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对不同媒介的适应性也做了深入探讨。如何将一个二维的创意概念转化为动态的、可交互的界面元素,或者如何调整比例和分辨率以适应大规模的户外广告,这些实战性的建议,是在很多纯理论书籍中找不到的。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高级创意思维的“健身手册”,它要求你动手去做,去挑战你既有的认知框架。合上书本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创意肌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看待日常事物的方式都变得敏锐而多维了。
评分我以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角度来评价这本《图形创意》,坦白说,我最初只是想找本能让我放松、看看精美图片的书。但这本书带来的体验,远超我的预期。它最大的优点是它的易读性,尽管内容涉及到高阶的创意理论,但作者的叙事节奏非常流畅,仿佛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书中那些关于“偶然性”和“不完美之美”的探讨,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精确制图”的执念。它鼓励读者拥抱草图的粗糙感,欣赏那些意外的墨迹或笔触的颤抖所带来的生命力。有一节专门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的涂鸦艺术和民间手工艺品的图形特点,让我看到了学院派设计之外的广阔天地,那些未经修饰的原始力量,是多么震撼人心。这本书激发了我极大的创作热情,我开始尝试用更自由、更不拘束的方式去涂抹和构思。它让我明白了,创意不是来自于对规则的完美遵守,而是来自于对规则的巧妙的、甚至略带叛逆的运用。对于任何想通过视觉表达来记录生活、释放压力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充满启发性的、非功利性的美学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