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学与吸引论
定价:36.00元
作者:高文珍,京师心智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09364611
字数: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提高吸引力的通关秘籍修炼个人磁场的八个法则
感悟人生真谛提高幸福指数改变心理状态获得理想生活
内容提要
人脉、荣誉、财富、快乐……心理上的吸引力一旦形成,就会引导人们不断地向目标推进,直到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
《心理学与吸引力》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中心,从认识肯定改变自己、设计出美的自己、调控情绪保持平常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有种吸引力叫品格、用语言去吸引他人、告诉别人我的人际关系很好、修炼吸引力必懂的规则八个角度来阐述如何修炼吸引力。本书以故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同时提出实践建议,是一本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实践指导意义极强的心理学修炼读物。
目录
章 吸引力修炼秘籍式:认识、肯定、改变自己 / 001
认识真实的自己——获得一切的开端 / 002
告诉自己“我很重要”——做的自己 / 004
相信自己会成功——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 / 006
人究竟有几种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 008
不要把自己关起来——积极推销自己 / 010
要爱自己——每个人都有绚丽的瞬间 / 012
不要再盲目牺牲自己——保持自我本色 / 014
你为什么会是现在的你——所有一切皆由你一手造就 / 017
你要比想象中——别让自卑主导你的人生 / 019
将弱点变成发光的优点——优点与缺点只在转角间 / 022
发掘自己的优点——发挥优势,走向成功 / 024
要勇于挑战——敢于挑战的人生才精彩 / 026
改掉那些坏习惯——成就人生 / 028
常常反省自己——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 030
千万不要输给自己——战胜自己才是真英雄 / 032
第二章 吸引力修炼秘籍第二式:设计出美的自己 / 037
把笑容挂在脸上 / 038
健康的人才是美的 / 040
不整容但要常美容 / 042
女人要穿高跟鞋 / 044
在肌肤上下足功夫 / 046
拥有美丽秀发 / 048
巧借配饰为魅力加分 / 050
多花点时间在衣着打扮上 / 053
要有文明的举止 / 055
腹有诗书气自华 / 057
多才多艺惹人爱 / 059
把自己打造成专家 / 061
第三章 吸引力修炼秘籍第三式:调控情绪保持平常心 / 065
试着敞开心扉——让阳光永驻心中 / 066
不要在意别人的贬低——坚持做自己 / 068
心越大烦恼就越轻——微笑面对生活 / 070
及时宣泄坏心情——清空心灵的垃圾 / 072
做事不要太心急——谋定而后动 / 075
贪婪会将你推向险境——懂得取舍,戒除贪心 / 077
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 079
正视负面思想——与负面思想做朋友 / 081
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意念决定你的成败 / 083
做人少一点猜疑——疑心生暗鬼 / 085
其实你可以不生气——生气不如争气 / 088
好心情是可以假装出来的——每天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 090
不要夸大目前的忧虑——不要庸人自扰 / 092
内心平衡才是大的幸福——幸福不是得到的多,
而是要求的少 / 095
……
第四章 吸引力修炼秘籍第四式: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 097
第五章 吸引力修炼秘籍第五式:有种吸引力叫品格 / 137
第六章 吸引力修炼秘籍第六式:用语言去吸引他人 / 169
第七章 吸引力修炼秘籍第七式:告诉别人,我的人际关系很好 / 189
第八章 吸引力修炼秘籍第八式:修炼吸引力必懂的规则 / 219
作者介绍
高文珍,心理学作者,对心理学通俗读物有所研究,著有《心理学与吸引力》等作品。
京师心智,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心理自助类图书开发机构。京师心智依托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资源优势,上百位心理学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致力子将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服务大众。凭借自身优势和丰富的经验,被中国心理学会测量专业委员会认定为“正版量表进学校工程”的全国推广单位。关联企业京师博仁,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培训、专家支持于一体的专业的心理学应用服务机构。
文摘
认识真实的自己——获得一切的开端
有一个小男孩,自出生之日起就已经被父母规划好了未来的人生路线——成为一位出色的经济专业人士。为了终达成这个目标,父母从他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的数字运算能力。当然,他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入学后的大大小小各类数学竞赛中屡屡获奖,并且被评为学校的“数学之星”。事情似乎正沿着父母的期望顺利发展着。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男孩接触到了一种极为美妙的事物——音乐,那一瞬间,他被深深地打动了,他认识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就是音乐,音乐才是自己的人生!
自此,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所有人都看好的数学,如痴如醉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甚至经常逃课,溜出去听大提琴演奏。父母在阻挠未果的情况下,终也被他的坚持所打动,认可了他选择的学习音乐之路。这个小男孩,就是马友友,一个出生在法国的美籍华人,多次获得格莱美奖项,并在2011年获得了由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亲自颁发的象征美国高平民荣誉的自由勋章。
为什么马友友会如此成功正是因为他了解真正的自己!富兰克林说过:“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如果当初马友友听从父母的建议,继续学习数学并成为一名经济领域的专业人士,未必会有今天的成就。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真正地认清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才能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
作家周国平曾说,在意义上,认识自己就是要认识附着在凡胎上的这个灵魂,一旦认识了,过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释,未来的一切都有了方向。无数成功人士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才能更快地走出困境,获得我们想要的成功。
那么,应该如何认识真实的自己呢
1.学会面对自己。不管是缺点还是优点,都不要逃避,要勇于面对。把所有问题都暴露在空气中、呈现在阳光下,才能把自己看得更客观、更清晰。
2.从周围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俗话说“当局者迷”,很多问题你自己或许根本意识不到,但是身边的人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本所在。不妨多征求一下身边朋友、同事的意见,听听他们对你的评价,很多时候会让你茅塞顿开。
3.通过以往的经验教训认识自己。从生活的重大变故中汲取的经验教训能够让我们对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要知道,越是在成功的和失败的低谷中,就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与个性。
延伸阅读
爱因斯坦的气魄
爱因斯坦因提出相对论而一举成名之后,曾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信中恳请他去就任以色列总统。因为爱因斯坦是犹太人,又是享誉全球的名人,同时也是一位和平主义者,所以由他出任犹太人国家的总统在大多数人看来,的确是件大好事。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爱因斯坦干脆地拒绝了这份诱人的邀请。他说:“我的一生都是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因此,本人不适合承担这样的重任。”
这是一种怎样的气魄!面对担任总统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耀,如果换成别人,肯定会欣然答应。但爱因斯坦却毅然拒绝了高官厚禄,只因他清楚地知道:适合他做的事情不是政治。
……
序言
坦白说,我选择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吸引”这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强调外貌、财富、地位等表面的东西,但这本书的名字却暗示了更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与“吸引力”这一主题相结合的。它是否会探讨人类的本能、情感需求,甚至是童年经历如何影响我们对他人或事物的看法和选择?我对于书中可能涉及的“认知偏见”和“情感联结”的部分尤为好奇,因为我总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本书是否会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更容易被某些类型的“反派”角色所吸引,或者为什么某些看似平凡的人却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吸引力”的科学解释,而不是泛泛而谈的鸡汤。如果作者能够通过引人入胜的语言,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并辅以精彩的案例,那将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我尤其期待书中是否会揭示一些关于“第一印象”和“长期关系”中吸引力变化的原因,这对我理解人际交往很有帮助。
评分我对【XH】 心理学与吸引论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印象深刻,那是一种低调却充满力量的视觉语言,仿佛预示着它将要揭示一些不为人知的心理奥秘。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被某些人吸引,并非因为他们拥有多么出众的“硬件条件”,而是因为他们散发出的某种“软件”特质。这本书的名字恰好印证了我的这一猜想。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界定和解读“吸引力”?它是否只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吸引,还是也包括对某个观点、某种文化、甚至某个品牌的吸引?我更倾向于那些能够帮助我理解自身和他人内心世界的书籍,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阐述吸引力产生的心理机制。它是否会涉及“社会认同”、“群体心理”等概念,来解释为何我们会受到某些流行趋势或群体行为的影响?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反吸引力”或“避免吸引”的讨论,这有助于我更全面地认识吸引力的双面性。如果作者能够在轻松幽默的语调中,穿插一些发人深省的例子,同时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那么这本书无疑将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阅读体验,让我对“吸引”这个充满魅力的概念有更深刻的洞察。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相当简洁大气,封面的字体选择和排版都给人一种专业且严谨的感觉,这让我对它内容的品质有了初步的期待。我一直对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驱动力感到着迷,而“吸引论”这个词汇则恰好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探讨,是什么让某些人或事物在众多选择中脱颖而出,并牢牢抓住我们的注意力。它是否会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大脑在产生吸引力时的化学反应?或者会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揭示吸引力与生存繁衍的内在联系?我个人比较欣赏那些能够提供清晰逻辑和扎实证据的书籍,所以,我期待作者在书中能够引用相关的心理学实验和研究数据,来支撑其论点,而非仅仅是主观臆断。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非语言沟通”和“情感共鸣”在吸引力中的作用的分析,那将会非常有启发性。我希望读完这本书,能够对“吸引力”有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心理学原理,去建立更健康、更有效的人际关系,甚至是在职场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吸引人,一种神秘而又富有智慧的蓝色调,搭配着抽象的心理学符号,让人一看就觉得内容一定不一般。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不错,厚实而细腻,翻阅起来有种沉甸甸的满足感。我本来对心理学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很多书讲得过于理论化,枯燥乏味。这本书的出现,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尤其期待它在“吸引论”这个概念上的解读,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又极具争议的话题。在生活中,我们总会不自觉地被某些人、事、物所吸引,这种吸引力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这本书是否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我非常好奇它是否会剖析吸引力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比如我们为何会对某些特质的人产生好感,或者某种环境为何能让我们感到舒适和安心。作者在写作风格上是否能做到通俗易懂,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堆砌,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这一点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毕竟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学者,我希望读到的是能够启发思考、指导实践的内容,而不是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我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来阐述心理学原理,这样会更容易引起共鸣,也更能加深理解。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本【XH】 心理学与吸引论 的,当时只是被标题中的“吸引论”三个字勾起了好奇心,总觉得这是一种能够解释生活中许多微妙之处的学问。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看了目录,发现它似乎涵盖了从个体心理到人际交往,再到社会现象的广泛领域。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为什么有些人会莫名其妙地吸引你”的章节,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有过的一些经历,总觉得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种吸引力的本质,它是否与我们的潜意识有关?是否存在某种普遍的规律?作者会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我个人更倾向于那些能够提供实际应用价值的书籍,比如如何提升自己的吸引力,或者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吸引力。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哪怕只是微小的启发,都会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另外,我也很期待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是否会引用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或者是否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新性的理论。我喜欢那些能够挑战传统观念、引发深度思考的作品,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这样的阅读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