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
定价:45.00元
作者:汪晋宽,韩英华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1211104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方法,重点以分布式信源模型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分布式信源参数估计算法,并给出了大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对书中的算法大都做了详细的计算机仿真实验,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基础、点信源信号参数估计的典型算法、分布式信源模型分析、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分布式信源参数估计算法以及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涵盖了作者多年来在该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外自适应信号处理的*成果和*进展。
本书读者对象:从事通信和信号处理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高校教师、研究生。
目录
章 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基础
1.1 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基础
1.1.1 阵列的基本原理
1.1.2 均匀线阵与均匀圆阵
1.2 参数估计理论
1.2.1 误差的定义和分类
1.2.2 估计子的性能
1.2.3 大似然估计
1.2.4 线性均方估计
1.2.5 小二乘法
1.2.6 递推估计
1.3 信号源数估计
1.3.1 信息论方法
1.3.2 平滑秩序列法
1.3.3 盖氏圆方法
1.3.5 不相干分布式信源的数目估计
1.4 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的发展现状
1.4.1 点信源模型及其波达方向估计
1.4.2 分布式信源模型及其参数估计
1.4.3 分布式信源参数估计的关键问题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点信源信号参数估计的典型算法
2.1 波达方向估计的基本原理
2.2 波束形成算法
2.2.1 延迟-相加算法
2.2.2 Capon波束形成算法
2.3 线性预测算法
2.3.1 前向预测算法
2.3.2 后向预测算法
2.3.3 双向预测算法
2.4 特征结构算法
2.4.1 MUSIC算法
2.4.2 ESPRIT算法
2.4.3 空间平滑技术
2.5 大似然算法和子空间拟合类算法
2.5.1 大似然算法
2.5.2 子空间拟合类算法
2.6 基于小波变换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2.6.1 阵列信号的子带分解
2.6.2 子带分解的优点
2.6.3 基于子带分解的MUSIC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2.6.4 基于子带分解的ESPRIT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2.7 实值信号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2.7.1 虚拟空间平滑算法
2.7.2 共轭酉ESPRIT算法
2.8 点信源的二维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2.8.1 阵列结构及信号模型
2.8.2 ESPRIT二维波达方向估计原理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分布式信源模型分析
3.1 信号环境
3.1.1 反射、绕射和散射
3.1.2 慢衰落和快衰落
3.1.3 选择性衰落
3.2 点信源信号模型
3.2.1 点信源典型信号模型
3.2.2 相干信源信号模型
3.2.3 宽带信源信号模型
3.3 分布式信源信号模型
3.3.1 分布式信源的产生及其信号模型的意义
3.3.2 分布式信源的近似模型
3.3.3 分布式信源的一般模型
3.4 分布式信源模型的二阶统计特性
3.5 分布式信源参数估计典型算法
3.5.1 大似然算法
3.5.2 拟合类算法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特征子空间的分布式信源参数估计算法
第5章 基于波束形成的分布式信源参数估计算法
第6章 分布式信源中心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第7章 分布式信源二维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第8章 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的选题确实很吸引我,作为一个在通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切体会到在处理海量、异构数据时,传统集中式方法面临的瓶颈。我对书中所涉及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边缘计算中的信号融合技术,以及如何在资源受限的节点上实现高效的信号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异同,以及如何设计鲁棒的分布式算法来应对节点故障、通信延迟和噪声干扰等问题。例如,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大量的车载传感器实时产生位置、速度、环境数据,如何将这些信息在本地进行初步处理,然后高效地汇聚到云端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以实现实时的交通拥堵预测和路径优化,这正是我希望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此外,书中对自适应分布式算法的研究,如何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实时调整处理策略,也让我倍感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比如在工业物联网中,如何通过分布式的状态监测系统,实现设备故障的早期预警和预测性维护。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信号压缩、匿名化以及隐私保护等技术也颇感兴趣,这在如今数据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评分我是一位对新事物保持开放态度的普通读者,《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技术感和前沿性。我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对能够提升效率、优化决策的技术总是很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比较易于理解的方式,介绍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到底是什么,它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比如,如果家里有很多智能设备,它们产生的数据能不能被更智能地处理?或者在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如何利用这种技术让服务变得更高效、更便捷?我希望书中能够有一些生动的比喻或者形象的例子,让我能够明白这些复杂的概念。我也对书中可能提到的,如何在不同设备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内容感到好奇。比如,如果有一个应用能整合我手机、手表、电脑上的数据,然后给我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这背后是不是就用到了这种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未来的智能化生活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评分作为一名对新兴技术充满好奇的研究生,我被《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这个书名所吸引,它触及了我当前研究方向的多个关键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分布式算法在处理高维、非平稳信号时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协同处理来克服单节点计算能力的限制。特别是关于分布式滤波、检测和估计的理论基础,我希望能够得到清晰的阐述和严谨的推导。例如,在遥感图像处理领域,如何通过分布式传感器网络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需要精巧的算法设计。我希望能看到书中详细介绍诸如分布式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细节和性能评估。此外,书中对于分布式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也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在分布式环境中训练大型模型,如何保证模型的一致性和收敛性,这些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沿的思路和方法。我也对书中关于分布式数据融合的最新进展有所期待,尤其是在异构数据源混合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有效的融合策略,提升整体的处理精度和鲁棒性。
评分我是一名对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抱有浓厚兴趣的行业从业者,《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这个书名精准地击中了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痛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日益增长的分布式数据处理需求。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分布式数据采集、预处理以及特征工程的实践性内容。例如,在金融风控领域,需要实时收集来自不同渠道的用户行为数据,如何在分布式环境下进行有效的清洗、转换和特征提取,以构建高精度的欺诈检测模型,这正是我的一个挑战。我对书中可能介绍的各种分布式通信协议和数据同步机制也充满好奇,了解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和优劣势,对于设计高效的分布式系统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项目中的案例研究,展示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落地、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此外,对于分布式系统中的资源调度和负载均衡技术,我也希望能有所了解,这对于优化系统性能和降低运行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
评分作为一名对理论基础研究有执着追求的学者,《分布式信源信号处理》这个书名深深吸引了我,它预示着将在信号处理的理论前沿进行探索。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分布式信号处理的数学模型、优化理论以及算法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关于分布式估计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如何在信息不完全、通信受限的条件下实现最优估计,这正是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严谨的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为分布式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如何通过分布式信道估计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这需要深刻理解分布式优化和博弈论在其中的应用。我也对书中可能涉及的分布式检测和识别理论感兴趣,尤其是在复杂环境和多目标检测场景下,如何设计鲁棒的分布式检测算法。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思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推动分布式信号处理领域的理论创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