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光電子技術(第3版)
定價:36.00元
作者:安毓英劉繼芳李慶輝馮??作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121131622
字數:576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本書共7章,係統地介紹瞭光電子技術的基本原理與應用基礎。章、第2章介紹瞭光輻射的基本定律和光電子技術中常用的光源,討論瞭光輻射傳播理論及光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特性。第3章介紹瞭光束的調製方法、掃描原理和幾種典型的光調製器。第4章討論瞭光輻射探測原理及光輻射探測器的性能。第5章、第6章介紹瞭光電成像原理與器件、顯示技術及相關器件。第7章介紹瞭光電子技術在國民經濟、國防等方麵的應用。
本書可作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限定選修課教材,也可供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和有關科技人員參考。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閱讀這本《光電子技術》(第三版)的過程,與其說是在學習一門技術,不如說是在體驗一場關於“光”的精彩旅行。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激情,將光子的奇妙旅程,以及它們如何被人類捕捉、轉化和利用的過程,描繪得淋灕盡緻。從最初的光的粒子性和波動性,到如今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光通信、光存儲,這本書串聯起瞭光電子技術發展的整個脈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激光技術的章節,作者將不同類型激光器的産生原理、特性以及在工業、醫療、科研等領域的廣泛應用進行瞭生動而詳實的介紹,仿佛親眼見證瞭激光從實驗室走嚮世界的每一個重要節點。這本書不僅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更有對未來科技趨勢的深刻洞察,它讓我看到瞭光電子技術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的光明前景,這無疑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也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和研究充滿瞭期待。
評分坦白說,我在翻閱這本《光電子技術》(第三版)之前,對這個領域算是個門外漢,甚至覺得光電子聽起來就很高深莫測。但是,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沒有直接拋齣大量的公式和專業術語,而是從最基礎的光學原理講起,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光電子的世界。作者的語言非常生動有趣,常常會用一些貼近生活的比喻來解釋抽象的概念,讓我一點點地建立起對光電子技術的直觀認識。比如,在講到光縴傳輸時,作者把光縴比作“信息的高速公路”,把光信號比作“飛馳的車輛”,一下子就把我從枯燥的理論中拉瞭齣來,感受到瞭科技的魅力。而且,書中對各種光電器件的介紹也極其詳盡,從最常見的LED、激光器,到更復雜的半導體探測器,每個器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優缺點都講解得明明白白。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光電耦閤器和光電傳感器部分的介紹,這讓我對它們在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傢居中的應用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循導的老師,讓我這個“小白”也能愉快地踏入光電子技術的大門。
評分這本《光電子技術》(第三版)我真是愛不釋手,雖然我之前也接觸過不少光電子相關的書籍,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首先,它的敘述方式非常清晰流暢,不像有些專業書籍那樣晦澀難懂,仿佛作者在跟我麵對麵講解一樣。那些復雜的概念,比如半導體光電器件的工作原理、光縴通信的傳輸機製,都被拆解得十分細緻,配閤著書中精美的插圖和圖錶,我一下子就抓住瞭核心。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融入瞭大量的實際應用案例,從早期的LED照明到如今的激光雷達,再到光通信網絡,這些鮮活的例子讓我深刻體會到光電子技術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廣闊前景。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光電器件性能參數的分析部分,那些細緻的指標解讀,對於我理解不同器件的優劣以及選擇閤適的器件解決實際問題非常有幫助。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的引導,它讓我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審視光電子技術的發展脈絡和未來趨勢,這種收獲是任何一本單純的技術手冊都無法給予的。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作為一名在相關領域深耕多年的研究者,我常常會遇到一些技術瓶頸和理論上的睏惑,而這本書恰恰為我提供瞭不少新的視角和啓發。作者在講解光電轉換、光信號處理以及光電集成等核心技術時,不僅涵蓋瞭最前沿的研究進展,還對其中存在的難點和挑戰進行瞭深入剖析。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光電探測器噪聲機製和靈敏度提升方法的論述,這對於我正在進行的一項高靈敏度探測器研發項目來說,提供瞭寶貴的理論指導和實驗思路。此外,書中對量子點、有機光電器件等新型材料和器件的介紹,也讓我耳目一新,這些新興領域的發展潛力巨大,這本書的及時更新讓我能夠快速掌握最新的動態。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種學術上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它讓我對光電子技術的未來發展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和創新的熱情。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閤理,邏輯清晰,條理分明。每一章節都圍繞著一個核心主題展開,從基礎概念到具體應用,層層遞進,讓讀者很容易跟隨作者的思路進行學習。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光學原理和電子學原理相結閤的講解方式,它能夠讓你理解光電子技術是如何巧妙地將物理世界的“光”轉化為我們能夠理解和利用的“電”信號的。書中關於光電倍增管和光電導材料的章節,詳細介紹瞭它們的響應機製和應用場景,這對於我理解一些精密測量儀器的內部工作原理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還對光電子器件的封裝技術和可靠性問題進行瞭探討,這部分內容雖然看似細節,但對於實際工程應用來說至關重要。它讓我認識到,一個優秀的光電器件,不僅需要精湛的設計,還需要精良的製造和可靠的封裝。總的來說,這本書內容豐富,涵蓋麵廣,而且講解得非常到位,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經典著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