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LTE小基站优化:3GPP演进到R13 哈里·霍尔马(Harri Holma)

正版新书--LTE小基站优化:3GPP演进到R13 哈里·霍尔马(Harri Holma)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哈里·霍尔马Harri Holma 著
图书标签:
  • LTE
  • 小基站
  • 优化
  • 3GPP
  • R13
  • 移动通信
  • 无线通信
  • Harri Holma
  • 网络优化
  • 通信工程
  • 5G演进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41226
商品编码:2948837725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LTE小基站优化:3GPP演进到R13

定价:119.00元

作者:哈里·霍尔马(Harri Holma)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15412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讨论LTE小基站,从规范到产品再到外场测试结果。●通过大量商用网络样本检验LTE优化方案。●对3版中的3GPP功能进行了解释。●国际电信业专家编写,直接讨论3GPP发展、外场测试、产品信息以及芯片设计挑战。

内容提要


LTE网络能力随着小基站(简称小站)部署、优化以及新的3GPP功能得到增强。LTE商用网络正在承担更高的业务负荷,这需要更为先进的优化手段。尽管小站已经在通信产业内部讨论多年,但其实际部署才刚刚发生。3GPP2版和3版中的新功能进一步提升了LTE网络性能。本书及时地讨论了LTE小站和网络优化的相关研发和标准化工作,关注3GPP到3版的演进内容。它涵盖了小站从规范到产品及外场测试结果、3GPP到3版的演进技术,以及LTE优化和从商用网络中获得的经验总结。

目录


目录推荐序译者序原书前言略缩语章概述11��1导言11��2LTE全球部署与终端现状11��3移动数据业务量增长31��4LTE技术演进31��5LTE频谱51��6小站部署61��7网络优化71��83版之后的LTE演进81��9总结8参考文献9第2章第8版到1版中的LTE及LTE-Advanced102��1导言102��2第8版和第9版LTE102��2��1第8版和第9版物理层102��2��2LTE架构152��2��3LTE无线协议162��30版和1版中的LTE-Advanced172��3��1载波聚合182��3��2多入多出增强212��3��3异构网络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212��3��4协同多点传输232��4第8~11版中的UE能力等级242��5总结25参考文献26第3章2版和3版中的LTE-Advanced演进273��1导言273��2机器类通信273��3增强的CoMP313��4FDD-TDD载波聚合333��5WLAN无线交互343��6采用LTE的设备对设备通信373��7单小区点对多点传输383��82版UE能力等级393��9总结39参考文献40第4章2版和3版中的小站增强414��1导言414��2小站及双连接原理414��3双连接架构原理424��4双连接的协议影响434��5双连接的物理层影响和无线链路监测454��6其他的小站物理层增强474��6��1用于LTE下行的256QAM474��6��2小站开关切换和增强的小区发现484��6��3带有小站开关的节能功能504��6��4eNodeB之间的空口同步504��73版的增强514��8总结51参考文献51第5章小站部署方案525��1导言525��2小站驱动力525��3网络架构方案535��4频率使用565��5小站位置的选择575��6室内小站595��6��1分布式天线系统595��6��2Wi-Fi和飞站605��6��3飞站的架构615��6��4推荐635��7成本方面635��7��1宏网络的扩展635��7��2室外型小站645��7��3室外皮站簇645��7��4室内负荷分担645��8总结65参考文献65第6章小站产品666��1导言666��23GPP的基站类别666��3微站676��4皮站696��5飞站716��6低功率远端射频头736��6��1为室内应用设计的远端射频头可选方案746��7分布式天线系统756��8Wi-Fi集成756��9无线回传设备776��10总结78参考文献78第7章小站干扰管理797��1导言797��2分组调度方案807��3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847��3��1概念描述847��3��2性能和算法877��4增强的协同多点(eCoMP)967��5协同多点(CoMP)1007��6总结103参考文献104第8章小站优化1068��1导言1068��2异构网络移动性管理1068��3带有双连接的站间载波聚合1108��3��1采用站间载波聚合的用户数据速率1108��3��2带有双连接的移动性1148��4超密集网络的干扰管理1188��4��1超密集网络的特征1188��4��2主动时域小区间干扰协调1198��4��3应激的基于载波的小区间干扰协调1218��5采用小站开关的节能1238��6多厂商宏站和小站1248��7总结125参考文献126第9章小站部署经验1279��1导言1279��2运营商的小站部署动机1279��3小站挑战及解决方案1289��4小站部署的经验总结1299��5安装方面的考虑1329��6小站案例研究举例1339��6��1站址解决方案和回传1339��6��2覆盖及用户数据速率1339��6��3宏站分流及容量1359��6��4网络统计中的KPI1359��6��5移动性能1379��6��6参数与射频优化1389��7总结1380章LTE非授权频谱13910��1导言13910��2非授权频谱13910��3操作环境14010��4采用LTE非授权频谱的动机14110��55GHz频带共存的关键需求14210��6LTE非授权频谱原理14310��7非授权频带上的LTE性能14410��8共存性能14510��95GHz频带的LTE覆盖14810��10标准化15010��11总结151参考文献1511章LTE宏站演进15311��1导言15311��2网络辅助干扰消除15311��3天线阵列技术的演进15811��4天线阵列的部署场景16111��5LTE支持的Massive-MIMO16311��5��1基于扇区化(垂直)的方法16411��5��2基于互易性的方法16511��6LTE多天线的进一步标准化16611��73版的先进接收机的增强16811��8总结169参考文献1692章LTE关键性能指标优化17012��1导言17012��2关键性能指标17012��3物理层优化17112��4呼叫建立17412��4��1接入建立17612��4��2RRC连接建立18212��4��3E-RAB建立18712��5E-RAB掉话19012��5��1切换性能19212��5��2UE触发的RRC连接重建19412��5��3eNodeB触发的RRC连接重建19912��6切换和移动性优化20112��7吞吐量优化20412��7��1MIMO多流使用的优化20612��8高速火车优化21412��9网络密度基准分析21812��10总结219参考文献2193章容量优化22013��1导言22013��2大事件中的业务特征22113��3上行干扰管理22513��3��1PUSCH22713��3��2PUCCH23413��3��3RACH和RRC建立成功率23513��3��4集中式RAN23713��4下行干扰管理23913��4��1PDSCH24013��4��2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4513��5信令负载以及连接用户数规划24813��5��1信令负载24813��5��2RRC连接状态用户25013��6负载均衡25413��7容量瓶颈分析25413��8总结260参考文献2604章VoLTE优化26214��1简介26214��2LTE智能手机的语音解决方案26214��3电路交换回落方案26314��3��1基本概念26314��3��2CSFB呼叫建立时间,转换到目标RAT26514��3��3CSFB呼叫建立成功率27114��3��4CSFB呼叫后返回LTE系统27114��4LTE语音27614��4��1建立成功率及掉话率27714��4��2TTI绑定和RLC分段27914��4��3半持续调度28114��4��4分组绑定28314��4��5带有无线准备过程的重建28314��4��6VoLTE语音质量28414��5单待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29014��5��1信令流29014��5��2性能29414��6总结299参考文献2995章层间移动性优化30015��1导言30015��2层间空闲状态移动性和测量30015��2��1初始小区选择和UE驻留在一个小区的低准则30115��2��2小区重选准则的总结30215��2��3空闲状态测量30415��3层间连接状态测量31015��4针对覆盖受限网络的层间移动性31515��4��1基本概念31515��4��2将吞吐量目标映射为SINR、RSRQ和RSRP31815��4��3层间移动示例#1(不同优先级不同带宽的LTE层)32515��4��4层间移动示例#2(相同优先级相同带宽的LTE层)33215��5针对容量受限网络的层间移动性33415��5��1通过移动阈值的静态负载均衡33615��5��2通过eNodeB算法的实现动态负载均衡33915��6总结341参考文献3416章智能手机优化34216��1导言34216��2LTE网络中的智能手机业务分析34216��2��1数据量和不对称性34216��2��2业务相关的信令34416��2��3移动性相关的信令34416��2��4用户连接性34516��3智能手机功耗优化34616��3��1下行载波聚合的影响34616��3��2非连续接收的影响34816��4智能手机操作系统35216��5消息类应用程序35316��6流媒体类应用程序35416��7LTE语音35516��7��1VoLTE系统架构35616��7��2VoLTE性能分析35716��7��3待机性能36516��7��4网络负载以及无线质量的影响36616��8智能手机电池、基带以及射频设计36816��8��1电池容量的趋势36816��8��2蜂窝芯片功耗的趋势37016��8��3小站对于智能手机功耗的影响37316��9总结381参考文献3827章对LTE演进和5G的展望38317��1导言38317��23版之后LTE-Advanced的进一步演进38317��3面向5G38517��45G频谱38617��55G的关键无线技术38717��6期望的5G时间表38917��7总结391参考文献391缩略语

作者介绍


Dr.Harri Holma是诺基亚网络公司首席工程师,专注于UMTS/HSDPA性能研究。著有“WCDMA for UMTS”“LTE for UMTS”等书,业界专家。Antti Toskala是诺基亚网络公司高级标准化经理,HSDPA首席架构师。著有“WCDMA for UMTS”“LTE for UMTS”等书。

文摘


序言



LTE小基站优化:3GPP演进到R13 精雕细琢,网优智慧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深入剖析了LTE(长期演进)小基站(Small Cell)优化的核心技术与前沿进展,以3GPP R13标准为关键节点,系统性地梳理了小基站技术从诞生、发展到成熟演进的脉络,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全面而精细的网络优化画卷。作者哈里·霍尔马(Harri Holma)凭借其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前瞻洞察,将复杂的技术原理与实际应用场景巧妙融合,为通信工程师、网络规划者、研发人员以及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感兴趣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参考指南。 第一章:LTE小基站的基石——技术原理与发展现状 本章奠定了全书的技术基础。首先,我们将时间回溯,深入探讨LTE(长期演进)技术的基本原理。这包括其核心的网络架构,如EPC(Evolved Packet Core)与eNodeB(evolved NodeB)的协同工作,以及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等关键空口技术如何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在理解LTE基础之上,我们将重点聚焦于“小基站”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宏基站,小基站以其低功率、小覆盖、易部署的特性,在密集城区、室内场景、热点区域等传统宏基站覆盖薄弱或容量不足的区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将详细阐述小基站的分类,例如微基站(Microcell)、微微基站(Picocell)、飞毛腿基站(Femtocell)等,并分析它们各自适用的场景和部署优势。 接着,本章将梳理小基站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关注其在3GPP标准演进中的地位。从早期为了补充宏基站覆盖而提出的概念,到逐步演进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小基站的演进之路充满了技术革新与市场驱动。我们将回顾LTE Release 8、Release 9等早期版本在支持小基站方面的尝试,以及这些尝试为后续发展奠定的基础。此外,本章还将对当前小基站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全球主要运营商的部署策略、设备商的技术进展以及小基站生态系统的构建情况,为读者构建一个宏观的产业认知。 第二章:LTE小基站性能提升的驱动力——关键技术解析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技术解析部分,将围绕小基站的性能提升,深入探讨一系列关键技术。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的引入与优化: 载波聚合是LTE-Advanced(LTE-A)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允许用户设备(UE)同时连接多个载波,从而显著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本书将详细介绍载波聚合的原理,包括同带、带内和带间聚合等模式,并着重分析其在小基站场景下的应用。例如,如何利用载波聚合有效整合小基站提供的不同频谱资源,实现更高的数据吞吐量;以及在小基站部署中,如何对载波聚合参数进行精细化配置,以避免干扰并最大化性能。 多天线技术(MIMO)在小基站中的应用与增强: MIMO技术通过增加天线数量,实现空间复用和分集增益,是提升LTE系统容量和覆盖的重要手段。本书将深入探讨MIMO在小基站中的应用,包括2x2 MIMO、4x4 MIMO等配置,以及其在不同小基站部署场景下的优化策略。此外,还将介绍一些先进的多天线技术,如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与小基站的结合,以及波束赋形(Beamforming)技术如何帮助小基站实现精准的用户覆盖,降低干扰,并提升信号质量。 小区内和跨小区干扰协调(Interference Management): 小基站部署密度高,容易产生小区间和小区内的干扰,这严重影响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本章将系统性地介绍各种干扰协调技术,包括: 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从宏观层面协调相邻小区间和宏基站与小区间的小区选择、资源分配等,例如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FFR) 等策略。 eICIC(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更精细化的干扰协调技术,例如 Almost Blank Subframe (ABS) 等,用于减少在特定时域或频域内的干扰。 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多个基站协同为用户提供服务,进一步提高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和信号质量。本书将详细分析CoMP的不同方案,如DPS(Dynamic Point Selection)、DCI(Dynamic Compression of Inter-cell)等,并探讨其在小基站网络中的部署挑战与优化方法。 动态资源分配与调度算法:结合小基站的特性,介绍适用于密集部署场景下的动态资源分配和调度算法,以最大化频谱效率和用户吞吐量。 异构网络的协同(Heterogeneous Network, HetNet)优化: 小基站通常与宏基站共同构成异构网络。本章将深入探讨宏基站与小基站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用户切换优化、覆盖互补等目标。这包括: 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设计合理的切换策略,确保用户在宏基站和小基站之间的平滑切换,避免掉话和卡顿。 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将流量从拥挤的宏基站分流至负载较轻的小基站,从而提升整体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 覆盖优化(Coverage Optimization):利用小基站填补宏基站的覆盖盲区,或在热点区域提供增强覆盖。 第三章:3GPP R13标准下的小基站演进 本章将聚焦于3GPP R13(Release 13)标准,深入剖析其为LTE小基站带来的关键演进和新增特性。R13是LTE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多项关键领域为小基站的性能提升和应用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eLAA(enhanced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与NR-U(NR in Unlicensed Spectrum):R13在 unlicensed spectrum(非授权频段)上的演进是小基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书将详细介绍eLAA技术,它允许LTE在Wi-Fi等常用的非授权频段上进行部署,与授权频段协同工作,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可用频谱资源,为小基站提供了更广阔的部署空间。同时,本章还将预见性地介绍R13中为5G NR(New Radio)在非授权频段的部署奠定的基础(NR-U),为读者理解未来小基站的发展方向提供前瞻性视角。 面向小基站的信道状态反馈(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优化: R13在CSI反馈方面进行了多项改进,特别关注小基站场景下的效率提升。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优化,例如更灵活的CSI报告机制,以及如何利用更精细的CSI信息来提升波束赋形、载波聚合和干扰协调的性能,从而使小基站能够更有效地适应复杂的传播环境。 终端能力(UE Capability)的演进对小基站的影响: R13标准也同步更新了终端的能力要求,这些演进对小基站的设计和性能配置产生了直接影响。本书将探讨R13中与小基站相关的终端能力特性,例如对更高阶调制方式、更多MIMO层、更宽聚合带宽的支持等,并分析这些能力如何被小基站充分利用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IoT(Internet of Things)场景下的低功耗小基站解决方案: 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低功耗、广覆盖的小基站解决方案成为新的需求。R13标准也开始为IoT通信提供支持,例如NB-IoT(Narrowband IoT)和eMTC(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本书将探讨这些技术与小基站的结合,分析如何通过低功耗小基站实现海量物联网设备的连接,以及相应的网络部署和优化挑战。 第四章:LTE小基站的部署与优化实践 本章将视角从技术原理转移到实际部署与优化操作层面,为读者提供可操作的指南。 小基站的选址与规划: 详细阐述小基站的选址原则,考虑因素包括用户密度、业务需求、室内外场景、现有基础设施等。介绍常用的网络规划工具和方法,以及如何利用仿真工具进行覆盖和容量规划。 小基站的性能评估与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定义: 明确小基站性能评估的关键指标,如覆盖率、吞吐量、用户体验速率、掉线率、切换成功率等。介绍如何通过实时监测和离线分析来评估小基站的性能,并与网络目标进行对比。 参数配置与调优策略: 针对小基站部署中常见的参数配置问题,如功率控制、调度策略、切换参数、干扰协调参数等,提供详细的配置建议和调优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如何根据网络状态和业务需求,对参数进行精细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网络性能。 故障排查与问题解决: 总结小基站部署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例如覆盖盲区、信号干扰、切换失败、设备故障等,并提供相应的故障排查思路和解决方案。 第五章:面向未来的展望——5G NR与小基站 本章将目光投向未来,探讨LTE小基站技术演进到5G NR(New Radio)的趋势,以及5G时代小基站将扮演的角色。 5G NR的小基站架构与关键技术: 介绍5G NR的核心技术,如大规模MIMO、波束赋形、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并分析这些技术如何应用于5G小基站,以实现超高速率、超低时延、海量连接等目标。 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和URLLC(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场景下的小基站应用: 探讨5G小基站如何服务于mMTC和URLLC等新的应用场景,例如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以及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能力。 小基站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 分析未来小基站市场的格局,包括不同类型小基站的演进方向、虚拟化/软件化小基站(vRAN/Cloud RAN)的发展、以及与Wi-Fi的融合趋势。 开放式小基站(Open RAN)与小基站的融合: 探讨开放式小基站(Open RAN)的兴起对小基站部署模式和产业生态带来的影响,以及其与传统小基站的融合发展趋势。 结语 《LTE小基站优化:3GPP演进到R13》是一部集理论深度、技术广度和实践价值于一体的专业著作。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对LTE小基站技术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更指明了其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3GPP R13标准的细致解读,本书帮助读者掌握了当前最新的小基站优化技术,并为迎接5G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无论是希望深入理解小基站技术原理,还是寻求提升网络性能的实践方法,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通信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特别是那些能够直接影响到移动网络性能和用户感知的重要技术。《正版新书--LTE小基站优化:3GPP演进到R13》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深入了解LTE小基站优化这一关键领域的机会。在4G网络日益饱和,而5G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对现有LTE网络的精细化优化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小基站的引入更是为网络容量和覆盖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全面梳理3GPP R13标准中与小基站相关的各项技术特性,比如它可能深入探讨的载波聚合、MIMO技术在小基站场景下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智能化的切换和负载均衡策略来提升网络的整体效率。我希望作者哈里·霍尔马(Harri Holma)能够凭借其深厚的专业功底,为我们解读这些复杂的概念,并可能提供一些关于性能评估和故障排除的实用技巧。对于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能够帮助我理解和掌握未来通信技术演进脉络的重要窗口。

评分

我在通信领域工作多年,见证了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从2G到4G,再到如今蓬勃发展的5G。其中,LTE技术的成熟和演进一直是我的关注焦点。我最近正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剖析LTE小基站优化技术,特别是3GPP R13标准演进的书籍。《正版新书--LTE小基站优化:3GPP演进到R13》这本书的标题立刻吸引了我。小基站的引入极大地改变了移动网络的部署模式,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LTE小基站的技术原理,包括其在容量提升、覆盖增强以及网络韧性方面的作用。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3GPP R13标准中针对小基站的关键技术,例如增强的干扰协调机制、更灵活的资源调度策略,以及在室内覆盖和热点区域优化方面的创新。我非常期待作者哈里·霍尔马(Harri Holma)能够凭借其在通信领域的丰富经验,为读者带来深入浅出的讲解,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小基站相关的各种优化技术。对于我这样追求技术深度和实践指导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

评分

作为一个通信行业的从业者,我深知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移动通信领域。当《正版新书--LTE小基站优化:3GPP演进到R13》这本书的出现时,我毫不犹豫地将其列入了我的必读清单。这本书的题目就明确指出了其核心内容,即LTE小基站的优化,并且特别聚焦于3GPP R13这个重要的演进版本。我非常有兴趣了解在这个版本中,小基站的技术有哪些突破和改进,例如在干扰协调、资源管理以及用户体验提升方面,R13又带来了哪些新的解决方案。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小基站的部署规划、站间干扰的抑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参数调整来达到最佳的网络性能。我特别想知道,作者哈里·霍尔马(Harri Holmes)在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他自己在实际网络优化项目中的经验和心得,例如如何处理LTE小基站与现有网络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指导优化决策。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将体现在它能够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帮助我们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

评分

我一直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精妙之处着迷,尤其是那些能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和网络效率的技术。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正版新书--LTE小基站优化:3GPP演进到R13》时,我的眼睛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这本书的标题精准地触及了我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小基站的优化。在当前密集部署的网络环境下,小基站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优化,以最大化其性能并减少潜在的干扰,是工程师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特别好奇作者哈里·霍尔马(Harri Holma)是如何在3GPP R13这个关键版本中,深入剖析小基站技术发展的。我猜测书中会涉及许多关于信道状态反馈、调度算法、波束赋形以及多点协作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并辅以详实的图表和实例,让我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地理解小基站的优化原理和实现细节。对于正在从事相关研发工作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本能够指导我解决实际问题的宝贵参考书。

评分

我最近一直对下一代通信技术,特别是5G背后的演进路线非常感兴趣,但市面上关于这方面深入探讨的书籍却寥寥无几。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真正解答我对LTE小基站优化,特别是从3GPP演进到R13这一阶段的技术细节的书籍。我看到《正版新书--LTE小基站优化:3GPP演进到R13》这本书的标题,感觉它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宝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详细阐述小基站的部署策略、干扰管理以及与宏基站的协同优化等核心问题。在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期,对小基站的理解和优化能力至关重要,这本书似乎提供了深入的洞察。我对作者哈里·霍尔马(Harri Holma)在通信领域的研究成果早有耳闻,他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无疑会为这本书增添极大的分量。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解释R13标准下的技术变化,更能提供一些实际的优化案例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移动数据需求和复杂的网络环境。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这样渴望在通信技术前沿保持敏锐度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重要的精神食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