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谱
定价:68.00元
作者:何虎生, 周守高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008657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我回国以后,父亲要我读《曾文正公家书》和《王阳明全集》,尤其对于前者,特别注重。父亲认为曾文正公对于子弟的训诫,可作模范,要我们体会,并且依照家训去实行,平常我写信去请安,父亲因为事忙,有时来不及详细答复,就指定《曾文正公家书》的第几篇替回信,要我细细去阅读。
——蒋经国
内容提要
《家谱》主要介绍的谱系:的祖辈、父母;的兄弟姐妹及配偶;及其他的妻子、女人们;子女及其配偶;的孙辈及其配偶;的重孙辈及其配偶。
从大陆到台湾,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曾一手托起一个“蒋家王朝”。他退踞台湾后,又主政岛内达大半个世纪之久,之后慢慢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第二代蒋经国、蒋纬国权势犹存。至第三代、第四代,蒋氏家族逐渐淡出政坛,政治影响力式微,自云端落于平凡。《家谱》全面展现了家族的命运变迁和历史沉浮。
目录
章 故乡、祖先和父母
一、溪口镇、丰镐房和蒋家阴宅
地灵人杰的溪口镇
丰镐房和蒋家阴宅
毛指示谭震林保护蒋氏遗迹
二、蒋氏先祖和父亲蒋肇聪
蒋家曾住江苏宜兴,后迁浙江奉化
蒋肇聪被人称作埠头黄鳝
三、慈母严师王采玉
年轻时是紫竹庵尼姑
劝革命
去世后,哀荣备极
四、割不断的手足、乡党和故乡情
姐·兄·妹·弟
不忘乡党情意
辞别家乡
第二章 总统
一、早年投身革命
受过系统军事教育
辛亥革命前后
得到孙中山的信任
二、在大革命洪流中
培植个人势力
排斥党
北伐和“清党”
三、南京十年
形式上统一中国
与汪精卫、胡汉民斗法
所谓的十年建设
和迫害民主人士
停止内战,合作抗日
四、奋起抗战
组织正面战场的抵抗
坚持持久抗战
抗战日趋消极
先后发动三次高潮
成为
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兵败大陆
决意发动内战
军事上迅速失败
政治、经济走向总崩溃
下野和败走台湾
六、在台湾的日子
“”和“反攻大陆”
稳定台湾的措施
改善民生
走不出去的“外交部”
在台湾悬棺未葬
第三章 原配、小妾和妻子
一、原配毛福梅
毛福梅比大5 岁
毛福梅一直是丰镐房的女主人
被日本飞机炸死
二、小妾姚冶诚
姚冶诚是细作娘姨
在台湾去世
三、妻子陈洁如
陈洁如15 岁时嫁与
21 岁时被抛弃
新中国成立后,先居上海,后移香港
第四章 终身相伴的宋美龄
一、美人爱英雄
父亲宋查理是一个传教士、工商业者和革命者
宋美龄要寻一位英雄式人物
蒋宋婚礼一共举行了西式的和中式的两次
二、活跃中国舞台
西安事变,只身救夫
活跃在外交舞台上
因鼻子美当选为“世界十大美女之一”
三、在台湾和纽约的日子
到台湾后,曾与蒋经国争权
逐渐淡出台湾事务
98 岁出席了华府为她举行的敬酒会
安葬于纽约上州芬克里芙墓园
第五章 长子蒋经国
一、在苏联发表反蒋声明
的亲生骨肉
在苏联公开撰文批判
回乡补办婚礼,清洗头脑
二、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
出任赣州督察专员
插手三青团,训练青年军
上海“打虎”,无疾而终
三、全力培养
掌握台湾特务和情治系统
逼走吴国桢,孙立人
任“国防部”部长和“行政院”院长
四、开启“蒋经国时代”
“平凡、平淡、平实”的工作作风
曾为蒋孝武培养政治班底
由“传子”而“集体接班”
五、蒋家王朝终结者
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开放大陆探亲
蒋经国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
蒋经国灵柩暂厝于大溪
第六章 蒋经国的三位妻子
一、位妻子冯弗能
二、俄国籍妻子蒋方良
蒋经国的俄国媳妇叫芬娜
随中国的礼俗和蒋家的规矩
“她表现出另一种形式的”
三、非婚夫人章亚若
一位追求新潮和开放型的女子
蒋经国公务之外的红颜知己
要明身份,却突然去世
第七章 任“陆军上将”的次子蒋纬国
一、身世是个谜
是戴季陶的儿子还是的儿子
生母是日本护士重松金子
由姚冶诚带大
二、权力仅限于军界
军界任职,升迁不大
在少将位置上一放就是12 年
又当了14 年中将
三、没有作为的政治家
成为军学系首领
宋美龄让他当上将
争国民党副主席和“副总统”未果
第八章 的两位次媳和三位养女
一、蒋纬国的原配夫人石静宜
石父凤翔乃西北巨富
在台湾,挪用军款做生意
打催生针致死
二、蒋纬国的第二位夫人邱爱伦
三、三位养女和女婿
蒋建华、陈瑶光和毛信凤三位养女
陈瑶光与丈夫陆久之
第九章 蒋家第三代
一、蒋经国的长子蒋孝文与夫人徐乃锦
蒋孝文被人视为公害
徐乃锦是徐锡麟的孙女
二、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与女婿俞扬和
蒋孝章与年长十几岁的俞扬和私订终身
俞扬和是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的儿子
三、蒋经国的次子蒋孝武与夫人汪长诗、蔡惠媚
蒋孝武曾被风传为蒋家王朝的“接棒人”
瑞士籍的华侨汪长诗
全球十大有身价未婚女性之一的郑绵绵
台湾美女蔡惠媚
四、蒋经国三子蒋孝勇与夫人方智怡
蒋孝勇专注于工商业
方智怡十分维护蒋家的利益
五、蒋纬国的儿子蒋孝刚与夫人王倚惠
蒋孝刚是蒋纬国的嗣承
美籍华裔女子王倚惠
六、蒋经国的庶出子——章孝严、章孝慈
两兄弟由外婆抚养长大
章孝严醉心政治,章孝慈研究法学
章孝慈在大陆突发急病
章孝严到溪口蒋氏故居认祖归宗
章孝严夫人黄美伦
第十章 的重孙辈
一、蒋孝文的女儿蒋友梅和女婿逸恩·苏理伦
蒋友梅毕业于英国剑桥大
逸恩·苏理伦是英国有名的现实主义画家
二、蒋孝武的女儿蒋友兰
从小就经常台湾、瑞士两头跑
与继母蔡惠媚感情很深厚
三、蒋孝武的儿子蒋友松和儿媳徐子菱
蒋友松从小就非常郁闷
在美国旧金山从事创投事业
携妻回溪口故里参加蒋氏圆谱庆典
四、蒋孝勇长子蒋友柏和儿媳林姮怡
蒋友柏在蒋家第四代中名气旺
蒋友柏在台湾投身影视文化业
蒋友柏和林姮怡的爱情结晶——蒋得曦
五、蒋孝勇次子蒋友常与儿媳陆敬贤
蒋友常决不从政
蒋友常毕业于纽约大学经济专业
六、蒋孝勇的三儿子蒋友青
小小年纪失去父亲
乌龙案
七、蒋孝章的儿子俞祖声
俞祖声一直住在美国
选择自然科学研究
八、章孝严的长女章惠兰与女婿李幼乔
章蕙兰自小钟情于电影
处女作《小百无禁忌》
章蕙兰表示对陪同父亲认祖归宗非常感动
九、章孝慈的长子章劲松
生活在另一种境遇中的蒋氏骨肉
理解并支持父亲从政
十、章孝慈的女儿章友菊
知道自己的神秘身世
姓不姓蒋不重要
经历家庭变故,决心做个平凡人
后记
作者介绍
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传记作家。长期从事民国初年政党史、中史、中国近现代人物、解放战争史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出版《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伟人毛》《百年》《百年陈云》等数十部著作。
周守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近现代文化思潮研究所所长。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的奇妙体验。它不是那种流水账式的家族叙事,而是通过一种碎片化、非线性的方式,将不同时代的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我常常会觉得,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不同年代的祖辈们的生活场景,听到了他们的欢声笑语,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具有电影感,一些画面感极强的场景,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亲身经历。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都承载着家族的过去,也影响着家族的未来。这本书没有去歌颂什么,也没有去批判什么,它只是客观地、真实地展现了生命的形态,展现了家族的演变。它让我对“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血缘的连接,更是文化、情感和精神的传承。它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也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家谱》,拿到它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总觉得“家谱”这个主题,无外乎就是族谱的记载,或者是一些家族故事的堆砌,可能略显枯燥乏味。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一种奇特的力量吸引住了。作者的文字就像是一条蜿蜒的小溪,起初潺潺流淌,带着一种淡淡的怀旧气息,随后渐渐汇聚成一股更深的河流,激荡起层层涟漪。我惊讶地发现,这本书并没有直接讲述某一个具体的家族成员的生平,而是通过一些意象、一些零碎的记忆碎片,构建出了一种家的氛围,一种血脉相连的感受。它不是那种你翻开就能一目了然,所有故事都陈列在你面前的书,更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古画,需要你一点一点地去品味,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被精心打磨过的琥珀,里面封存着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生命痕迹,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一种看不见的线索,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又细腻的生命网络。我常常在阅读时停下来,思考书中描绘的那些瞬间,那些看似平凡却饱含深情的场景。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留白,在于它给予读者想象的空间。它没有给你明确的答案,而是引导你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我一直觉得,家谱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和生卒年月,它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精神的延续。而《家谱》这本书,恰恰捕捉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大张旗鼓地讲述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也没有刻意渲染跌宕起伏的家族恩怨。相反,它以一种非常内敛、非常细腻的方式,描绘了那些隐藏在时间洪流中的涓涓细流。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生活细节的描摹,比如,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的斑驳光影,母亲缝补衣服时细微的叹息声,父亲手中那本泛黄的旧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承载着最真挚的情感,勾勒出最鲜活的人物形象。它让我想起自己家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那些尘封的记忆,那些早已模糊的脸庞,但又因为这本书,重新变得鲜活起来。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对“家”的渴望和怀念。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读故事,不如说是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作者的叙事语言如同温润的玉石,触感温凉,却能渗透到你的内心深处,引发共鸣。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根源,思考自己与家族的关系,以及自己在生命长河中的位置。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非常“有重量”的书,虽然它并非厚重,但在字里行间却蕴含着一种深沉的力量。作者的笔触非常老练,他能够用最简练的语言,描绘出最复杂的内心世界,勾勒出最鲜活的人物群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失落”与“寻回”的主题。它没有回避家族中可能存在的遗憾和痛苦,但同时也强调了即使在时间的洪流中,那些宝贵的情感和记忆也永远不会被完全湮没。它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讲述时间如何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印记,又如何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留下痕迹。我喜欢这本书的节奏,不疾不徐,如同潮水般有起有伏,让你在沉浸其中时,既能感受到舒缓的宁静,也能体会到激荡的情感。它没有刻意制造戏剧性冲突,但故事本身却充满了张力,这种张力来源于人物内心的挣扎,来源于时代的变迁,来源于生命本身的复杂性。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仿佛与过去和解,与自我和解。
评分《家谱》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家族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存在”的书。它探讨的并非是血缘的简单聚合,而是生命个体如何在世代的流转中寻找意义,如何在时间的冲刷下保持自我。我注意到作者非常擅长运用象征手法,一些日常的物品,比如一棵老树,一张泛黄的照片,甚至是一首古老的歌谣,都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节点,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家族成员的情感。这种叙事方式非常吸引我,因为它迫使我去思考,去解读,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它不是那种“你说我听”的直白讲述,而是“你来猜”的邀请。每一个读者的阅读体验都会因此变得独一无二。我常常会在读完一章后,会花很长时间去回味,去思考书中的人物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这本书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它留下了太多的可能性,这反而激起了我更强烈的探索欲望。它让我感觉到,家族的历史并非是已经尘埃落定的过去,而是一种活生生的、仍在不断演变的生命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