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1900-2012-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
定价:87.00元
作者:申国卿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030550002
字数:
页码:236
版次:3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1900—2012)》从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全新宏观语境出发,主要以1900—2012年的中国武术宏观发展轨迹为研究对象,兼顾1840—1900年等相关历史阶段的中国武术发展,旨在探讨和揭示近代以来百余年武术转型之旅不同重要历史节点的时代背景及其相应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百余年武术演变轨迹对于当代武术发展的战略启示,以期探研、反思近代以来的武术发展经验,助力当代武术文化发展,为服务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尽己所能。
目录
目录
导论 1
章 百年转型语境下的中国武术发展 11
节 西风凛冽中的落日辉煌:1840—1900年的传统武术发展宏观特征 12
第二节 从尚武图强到改良自新:1900—1949年的武术文化发展回应 19
第三节 转型语境的双重张力:1949—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时势与武术发展形态 94
第四节 市场语境的消解与重构:1978—2008年的改革开放背景与武术生态特征 110
第五节 大国崛起语境的异化与回归:2008—2012年的武术发展激荡与演进趋势 116
第六节 反思:武术百年转型之旅三次思想讨论的历史意义与战略启迪 153
第二章 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的个案解读 167
节 镖行江湖:理解近代中国武术文化变迁的一条线索 167
第二节 太极勃兴: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发展 180
第三章 中华民族复兴语境下的中国武术出场路径与转型战略 203
节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语境论”与“出场学” 203
第二节 “语境论”与“出场学”视域下的百年武术转型历程 206
第三节 中国武术的出场路径与转型战略 229
结语 214
参考文献 218
后记 22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武术的生命力远比我想象的要顽强。它并非一成不变的古老技艺,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适应、调整、升华。【XH】1900-2012-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这个书名精准地概括了作者想要探索的核心。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动态的武术,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符号。作者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勾勒出了中国武术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从一个相对边缘、甚至有时被误解的民间技艺,逐渐走向主流、走向规范、走向国际的曲折而辉煌的历程。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武术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在民国动荡时期,它可能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抵御外侮的武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它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国家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它更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对话,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这本书让我明白,武术的转型并非简单的衰落或新生,而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演变过程,它既保留了传统的精髓,又吸收了现代的元素。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梳理宏大历史进程的书籍情有独钟,而【XH】1900-2012-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正是这样一本让我深感着迷的作品。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武术招式或流派的介绍,它更像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国武术如何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剧烈变迁中,经历着一场深刻而漫长的“转型”。我很好奇,在这百年间,有哪些人物,有哪些事件,对武术的发展轨迹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是那些被载入史册的武术大家,还是那些默默无闻但对武术推广做出贡献的民间力量?书中对于“转型”的界定和分析,让我看到了作者试图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武术的变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艺层面。它让我思考,武术的“转型”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平衡?是竞技与表演的取舍?这本书的跨度很大,1900年到2012年,这期间经历了无数的历史变革,而武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如何在这种变革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道,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一看就吸引了我,【XH】1900-2012-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这个时间跨度很长,从一百多年前的民国初年到我们刚刚过去的2012年,这中间发生了太多变化,而中国武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这百年间又是如何演变、如何适应时代洪流的,这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我特别好奇的是,在那个年代,武术是从一种实战技艺、一种民间信仰,慢慢走向了套路表演、走向了竞技体育,甚至走向了国际舞台,这个过程肯定充满了各种复杂性。作者选择了“转型历程”这个词,说明这本书会聚焦于这个变化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武术流派或者人物。我会很想知道,在这漫长的百年里,有哪些关键的事件、重要的人物,甚至是某些思潮的涌现,对中国武术的转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辛亥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是抗日战争时期武术的民间抗争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对传统文化的重塑?还是改革开放后武术与商业、与世界接轨的尝试?这些都是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本书的副标题“研究”二字也表明,它并非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有严谨的学术支撑的。我期待作者能够深入挖掘史料,提供有力的论证,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中国武术在这百年间的跌宕起伏,感受它内在的生命力与韧性。
评分一拿到这本书,就被它厚重的体量和严谨的标题所吸引。【XH】1900-2012-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这几个字仿佛就带着历史的沧桑感。作为一名武术爱好者,我一直对中国武术的近代史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和发展。这本书的时间跨度1900-2012,几乎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大部分重要时期,我想象着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武术必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可能更多地与江湖、与实战相关的技艺,如何演变成如今我们看到的竞技体育项目、表演艺术,乃至健身养生之道,这个转变的过程无疑是复杂而充满挑战的。我尤其想了解的是,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节点?是民国时期对武术的官方认定和整顿?是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如何被纳入教育体系和体育发展规划?再到改革开放后,武术如何走向国际,如何与世界其他搏击项目交流融合?这本书的“研究”二字,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学术性有了很高的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现象的描述,更能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原因,以及不同时期武术在民间、在官方、在学术界的各种声音和争论。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关于它在近现代的演变历程,我总觉得有些模糊不清。这本书,【XH】1900-2012-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解析,从1900年到2012年这百余年间,中国武术是如何一步步从传统的江湖技艺,逐渐演变为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各种形式的。这种“转型”必然充满了各种挑战和机遇。我特别想了解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思潮、政治环境以及科技发展,是如何影响着武术的走向的。比如,在民国时期,武术与国家主义、民族复兴有着怎样的联系?在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又是如何被纳入国家体育体系,并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的?到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武术又经历了哪些新的变化?这本书的“研究”二字,让我对其内容深度有很高的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扎实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武术在这百年间所经历的复杂演变,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