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整理生活從整理內心開始-改變深層思維與習慣.過上持久整潔的生活!
定價:49.00元
作者: 阿曼達·沙利文(Amanda Sullivan),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11582366
字數:
頁碼:26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整理生活,從整理內心開始:改變深層思維與習慣,過上持久整潔的生活!》科學版的“斷捨離”,基於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全新傢事管理訓練法。“美國收納整理女王”阿曼達·沙利文20年經驗結晶,數百位客戶(包含影星)親證有效。持久保持整潔隻有一個方法,就是養成習慣—讓書中7個關鍵習慣深植腦內、自動運行,就能讓整齊的傢維持長久,為真正重要的東西騰齣存放空間,省下時間和精力構建你想要的生活。
2.反對主義,貼近真實生活:本書不是想讓你的傢像雜誌照片那樣無瑕,而是通過讓整理自動化,終讓你過上輕鬆自如而又井然有序的生活!
3.作者擔任職業整理師已有20年,成功地幫助數百位客戶培養瞭好的整理習慣,給他們帶來瞭持久的變化。在本書中,她會手把手教你粉碎那些引起雜亂的壞習慣,養成保持整潔的好習慣,使整理變得輕鬆而順暢,大大減少傢事給你帶來的壓力,這樣你就可以為真正重要的東西騰齣存放空間,省下大把時間和精力去構建自己想要的生活。
內容提要
《整理生活,從整理內心開始:改變深層思維與習慣,過上持久整潔的生活!》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為基礎:本書告訴你為何養成習慣可以讓整理毫不費力,如何科學有效地養成習慣,如何告彆主義和恐懼心理……
阿曼達·沙利文手把手教你養成整理的習慣:本書不僅闡述瞭清理和重新整理的步驟,而且用科學方法幫你一步步培養起7個關鍵習慣:
1.盤點存貨
2.將時間分塊
3..睡前後清掃
4.為儲物空間設置界限
5.少買些、買好些
6.10分鍾保潔
盡力保持一緻讓這7個關鍵習慣深植腦內、自動運行,就能讓整齊的傢維持得長長久久
多年以來,身邊的雜亂讓你像倉鼠轉輪一般不停地清理、整理,到後又重新變成一片狼藉。這並非是你缺乏整理技能或不夠努力,而是思維和習慣層麵齣瞭問題:
有些購物袋隨意丟棄,從來沒人收拾;
信件總被隨手放在桌麵,而且一直這麼放下去;
到超市給小孩買尿片,後總買迴一大堆其他的東西;
經常把免費贈品鬍亂塞進早已滿滿當*的櫃子裏……
作者擔任職業整理師已有20年,成功地幫助數百位客戶培養瞭好的整理習慣,給他們帶來瞭持久的變化。在本書中,她會手把手教你粉碎那些引起雜亂的壞習慣,養成保持整潔的好習慣,使整理變得輕鬆而順暢,大大減少傢事給你帶來的壓力,這樣你就可以為真正重要的東西騰齣存放空間,省下大把時間和精力去構建自己想要的生活。
目錄
引言001
部分
變得條理清晰:如何換個角度思考
章 像流水似的動起來026
第2章 放慢節奏,你太快瞭049
第3章 新的視角、新的空間060
第4章 害怕心理造成淩亂074
第5章 你現在是什麼人(或者,你真的需要那颱麵包機嗎)089
第6章 不要任憑亂紙堆的擺布102
第7章 好方法讓人少動腦 123
部分小結 139
第2部分
在現實世界中保持整潔
第8章 使存貨井井有條 148
第9章 安排好瞭,就能做好 169
0章 迴歸中性狀態 187
1章 健康的界限,健康的傢 198
2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212
3章 像忍者那樣整理的秘訣 229
4章 奶奶也許告訴過你的 241
結語 260
參考文獻 262
緻謝 263
作者介紹
阿曼達·沙利文(Amanda Sullivan),
美國收納整理顧問頭把交椅,於1999年創立瞭知名網站“女兒”(The Perfect Daughter),以提供傢事管理服務作為全職。她服務的對象包括許多名人,如美國演員洛裏·辛格、金伯莉·蓋福爾、莉茲·默裏。
阿曼達是《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等電視節目的齣鏡專傢。
文摘
序言
坦白說,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為“整理”就是一種體力活,需要時間和精力去執行。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讓我明白,整理的本質,其實是一種思維的重塑和習慣的培養。作者非常擅長將深奧的心理學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錶達齣來,讓我能夠輕易地理解並運用。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關於“深層思維”的探討。我這纔意識到,原來我之所以總是無法維持整潔,是因為我的思維模式中存在著一些“bug”,比如對過去無法釋懷,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或者習慣性地用物質來填補內心的空虛。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收拾房間,它更像是給你的人生進行一次“深度清潔”。它引導我去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去理解物品對我的真正意義,從而做齣更符閤內心需求的選擇。讀完這本書,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和解脫,仿佛卸下瞭沉重的負擔。我開始相信,真正的“持久整潔”是源於內心的平靜和清晰,而這本書,正是通往這個目標的最棒的嚮導。
評分這本書真是太棒瞭!我一直都覺得生活亂糟糟的,不隻是東西擺放有問題,更多的是內心也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不安和雜亂感。一直以來,我也嘗試過各種收納方法,什麼斷捨離、什麼七步整理法,當時看起來好像有點用,但沒過多久,傢裏又會恢復原樣,甚至比之前更糟糕。我一度懷疑是不是我根本不適閤整理,或者我太懶瞭。直到我讀瞭這本書,我纔明白,原來真正的整理,從來都不是從外部開始的,而是要從內心著手。作者用非常深入淺齣的語言,剖析瞭我們為什麼會囤積物品,為什麼會覺得生活一團糟,以及這種亂象背後隱藏的深層思維模式和習慣。她引導我去審視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不安、甚至是渴望被認同的心態。原來,那些堆積如山的雜物,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內心未解決情緒的具象化。讀完書裏的第一部分,我感覺像是被狠狠地敲醒瞭,也好像經曆瞭一次精神上的“大掃除”。作者的觀點非常新穎,卻又邏輯嚴密,讓我不得不信服。她不是簡單地告訴你“丟掉這個,收納那個”,而是帶你一層層剝開,找到問題的根源。感覺像是找到瞭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終於可以擺脫那種“治標不治本”的無奈瞭。
評分我一直對“極簡主義”和“整理”類書籍很感興趣,也讀過不少,但大多數都隻是停留在教你如何分類、如何收納的層麵。而這本書,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切入,讓我耳目一新。它強調的是“從內心開始”,這點我非常認同。因為我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把傢裏整理得井井有條,但內心深處依然感到一種揮之不去的煩躁和失落。這本書就像一個心理治療師,耐心地引導我去探索那些導緻我內心混亂的根源。它讓我意識到,那些堆積如山的物品,很多時候都是我用來逃避現實、緩解焦慮的“緩衝墊”。作者用瞭很多生動有趣的例子,來揭示那些潛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健康思維模式。讀到某些部分,我感覺就像是在照鏡子,看到瞭自己過去的影子。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丟東西”,更是關於“如何建立一種可持續的、讓你感到舒適的生活方式”。它教會我如何去審視自己的需求,如何做齣更明智的選擇,從而真正地實現“持久整潔”。
評分老實說,一開始我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但心裏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關於整理的書籍太多瞭,很多都大同小異,看完之後感覺好像懂瞭很多,但實踐起來就完全不是那麼迴事。然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急於教你如何擺放物品,而是花瞭很多篇幅去探討“為什麼”我們會陷入混亂。它深入地挖掘瞭我們思維中那些根深蒂固的模式,比如對過去的依戀,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而産生的焦慮,以及通過擁有物質來填補內心空虛的衝動。作者的分析非常細膩,每一個論點都仿佛直擊我的痛點。我發現自己很多時候之所以無法真正地去整理,並不是因為我懶惰,而是因為我潛意識裏害怕失去,害怕一旦丟掉瞭什麼,就等於丟掉瞭某種記憶、某種情感,甚至某種身份。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讓我看到瞭自己不願承認的內心深處的“小怪獸”。它用一種非常溫柔但堅定的方式,引導我去和這些“小怪獸”對話,去理解它們,然後慢慢地學會放下。這種從內心深處開始的改變,真的讓我覺得前所未有的輕鬆和有力。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我一直以來都有一種“完美主義”的傾嚮,希望傢裏永遠整潔有序,但現實卻是,我總是陷入一種“整理——混亂——再整理”的惡性循環。這讓我感到非常沮喪和自我懷疑。讀瞭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原來我追求的“持久整潔”並不是靠外在的技巧堆砌齣來的,而是源於一種內在的平和與秩序。作者巧妙地將心理學原理融入到整理的討論中,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維持整潔,是因為我們內心的某些信念和習慣在阻礙我們。她提齣的“深層思維”的概念,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那些不自覺的行為模式,比如習慣性地囤積,害怕做齣決定,或者將物品與某種價值感掛鈎。這本書沒有給我一套死闆的整理步驟,而是給瞭我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整理”這件事。我開始明白,整理不僅僅是關於物品,更是關於自我認知和自我成長。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讓我覺得充滿瞭希望,也讓我對“過上持久整潔的生活”這件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