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整理生活从整理内心开始-改变深层思维与习惯.过上持久整洁的生活!
定价:49.00元
作者: 阿曼达·沙利文(Amanda Sullivan),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11582366
字数:
页码:2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整理生活,从整理内心开始:改变深层思维与习惯,过上持久整洁的生活!》科学版的“断舍离”,基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全新家事管理训练法。“美国收纳整理女王”阿曼达·沙利文20年经验结晶,数百位客户(包含影星)亲证有效。持久保持整洁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养成习惯—让书中7个关键习惯深植脑内、自动运行,就能让整齐的家维持长久,为真正重要的东西腾出存放空间,省下时间和精力构建你想要的生活。
2.反对主义,贴近真实生活:本书不是想让你的家像杂志照片那样无瑕,而是通过让整理自动化,终让你过上轻松自如而又井然有序的生活!
3.作者担任职业整理师已有20年,成功地帮助数百位客户培养了好的整理习惯,给他们带来了持久的变化。在本书中,她会手把手教你粉碎那些引起杂乱的坏习惯,养成保持整洁的好习惯,使整理变得轻松而顺畅,大大减少家事给你带来的压力,这样你就可以为真正重要的东西腾出存放空间,省下大把时间和精力去构建自己想要的生活。
内容提要
《整理生活,从整理内心开始:改变深层思维与习惯,过上持久整洁的生活!》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为基础:本书告诉你为何养成习惯可以让整理毫不费力,如何科学有效地养成习惯,如何告别主义和恐惧心理……
阿曼达·沙利文手把手教你养成整理的习惯:本书不仅阐述了清理和重新整理的步骤,而且用科学方法帮你一步步培养起7个关键习惯:
1.盘点存货
2.将时间分块
3..睡前后清扫
4.为储物空间设置界限
5.少买些、买好些
6.10分钟保洁
尽力保持一致让这7个关键习惯深植脑内、自动运行,就能让整齐的家维持得长长久久
多年以来,身边的杂乱让你像仓鼠转轮一般不停地清理、整理,到后又重新变成一片狼藉。这并非是你缺乏整理技能或不够努力,而是思维和习惯层面出了问题:
有些购物袋随意丢弃,从来没人收拾;
信件总被随手放在桌面,而且一直这么放下去;
到超市给小孩买尿片,后总买回一大堆其他的东西;
经常把免费赠品胡乱塞进早已满满当*的柜子里……
作者担任职业整理师已有20年,成功地帮助数百位客户培养了好的整理习惯,给他们带来了持久的变化。在本书中,她会手把手教你粉碎那些引起杂乱的坏习惯,养成保持整洁的好习惯,使整理变得轻松而顺畅,大大减少家事给你带来的压力,这样你就可以为真正重要的东西腾出存放空间,省下大把时间和精力去构建自己想要的生活。
目录
引言001
部分
变得条理清晰:如何换个角度思考
章 像流水似的动起来026
第2章 放慢节奏,你太快了049
第3章 新的视角、新的空间060
第4章 害怕心理造成凌乱074
第5章 你现在是什么人(或者,你真的需要那台面包机吗)089
第6章 不要任凭乱纸堆的摆布102
第7章 好方法让人少动脑 123
部分小结 139
第2部分
在现实世界中保持整洁
第8章 使存货井井有条 148
第9章 安排好了,就能做好 169
0章 回归中性状态 187
1章 健康的界限,健康的家 198
2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12
3章 像忍者那样整理的秘诀 229
4章 奶奶也许告诉过你的 241
结语 260
参考文献 262
致谢 263
作者介绍
阿曼达·沙利文(Amanda Sullivan),
美国收纳整理顾问头把交椅,于1999年创立了知名网站“女儿”(The Perfect Daughter),以提供家事管理服务作为全职。她服务的对象包括许多名人,如美国演员洛里·辛格、金伯莉·盖福尔、莉兹·默里。
阿曼达是《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等电视节目的出镜专家。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极简主义”和“整理”类书籍很感兴趣,也读过不少,但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教你如何分类、如何收纳的层面。而这本书,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切入,让我耳目一新。它强调的是“从内心开始”,这点我非常认同。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即使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但内心深处依然感到一种挥之不去的烦躁和失落。这本书就像一个心理治疗师,耐心地引导我去探索那些导致我内心混乱的根源。它让我意识到,那些堆积如山的物品,很多时候都是我用来逃避现实、缓解焦虑的“缓冲垫”。作者用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来揭示那些潜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健康思维模式。读到某些部分,我感觉就像是在照镜子,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丢东西”,更是关于“如何建立一种可持续的、让你感到舒适的生活方式”。它教会我如何去审视自己的需求,如何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从而真正地实现“持久整洁”。
评分坦白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整理”就是一种体力活,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执行。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明白,整理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思维的重塑和习惯的培养。作者非常擅长将深奥的心理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我能够轻易地理解并运用。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关于“深层思维”的探讨。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我之所以总是无法维持整洁,是因为我的思维模式中存在着一些“bug”,比如对过去无法释怀,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或者习惯性地用物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收拾房间,它更像是给你的人生进行一次“深度清洁”。它引导我去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去理解物品对我的真正意义,从而做出更符合内心需求的选择。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解脱,仿佛卸下了沉重的负担。我开始相信,真正的“持久整洁”是源于内心的平静和清晰,而这本书,正是通往这个目标的最棒的向导。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但心里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整理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大同小异,看完之后感觉好像懂了很多,但实践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急于教你如何摆放物品,而是花了很多篇幅去探讨“为什么”我们会陷入混乱。它深入地挖掘了我们思维中那些根深蒂固的模式,比如对过去的依恋,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以及通过拥有物质来填补内心空虚的冲动。作者的分析非常细腻,每一个论点都仿佛直击我的痛点。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之所以无法真正地去整理,并不是因为我懒惰,而是因为我潜意识里害怕失去,害怕一旦丢掉了什么,就等于丢掉了某种记忆、某种情感,甚至某种身份。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不愿承认的内心深处的“小怪兽”。它用一种非常温柔但坚定的方式,引导我去和这些“小怪兽”对话,去理解它们,然后慢慢地学会放下。这种从内心深处开始的改变,真的让我觉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有力。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我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希望家里永远整洁有序,但现实却是,我总是陷入一种“整理——混乱——再整理”的恶性循环。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和自我怀疑。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追求的“持久整洁”并不是靠外在的技巧堆砌出来的,而是源于一种内在的平和与秩序。作者巧妙地将心理学原理融入到整理的讨论中,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维持整洁,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某些信念和习惯在阻碍我们。她提出的“深层思维”的概念,让我开始反思自己那些不自觉的行为模式,比如习惯性地囤积,害怕做出决定,或者将物品与某种价值感挂钩。这本书没有给我一套死板的整理步骤,而是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整理”这件事。我开始明白,整理不仅仅是关于物品,更是关于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让我觉得充满了希望,也让我对“过上持久整洁的生活”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信心。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都觉得生活乱糟糟的,不只是东西摆放有问题,更多的是内心也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不安和杂乱感。一直以来,我也尝试过各种收纳方法,什么断舍离、什么七步整理法,当时看起来好像有点用,但没过多久,家里又会恢复原样,甚至比之前更糟糕。我一度怀疑是不是我根本不适合整理,或者我太懒了。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真正的整理,从来都不是从外部开始的,而是要从内心着手。作者用非常深入浅出的语言,剖析了我们为什么会囤积物品,为什么会觉得生活一团糟,以及这种乱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思维模式和习惯。她引导我去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不安、甚至是渴望被认同的心态。原来,那些堆积如山的杂物,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内心未解决情绪的具象化。读完书里的第一部分,我感觉像是被狠狠地敲醒了,也好像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大扫除”。作者的观点非常新颖,却又逻辑严密,让我不得不信服。她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丢掉这个,收纳那个”,而是带你一层层剥开,找到问题的根源。感觉像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终于可以摆脱那种“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