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新战术精华
定价:26.00元
作者:梁文斌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096159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象棋*战术精华(第3辑)》取材于2010年12月末~2011年6月全国各种大型比赛的实战经典之作,以流畅清新的文笔叙述实战中的战略与战术、布局中的经验与教训。认真阅读《象棋*战术精华(第3辑)》可以学习象棋大师与业余流高手的思维方法与做棋、杀棋的技巧,学会躲避布局飞刀,以免落入布局陷阱。一册在手,将会把各种比赛*布局飞刀战术及精华战局尽收眼底!
读过《象棋*战术精华(第3辑)》,读者能够站在当代象棋巨人的肩膀上向更高的境界攀登,从而实现精通象棋的美好理想。
《象棋*战术精华(第3辑)》的讲评部分于细微中见精神,平实中现峥嵘,画龙点睛般的分析,鞭辟人里,帮助读者认识棋局的精妙。
《象棋*战术精华(第3辑)》是少年儿童、专业与业余棋手提高象棋水平的良好教材,细细研读必获益匪浅。
目录
作者介绍
梁文斌,1977年获得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三名,是获得国家体委授予的首批“象棋大师”称号的棋手。其后任中国火车头象棋队教练,率领该队获得两届全国象棋男子团体赛冠军、一届全国象棋女子团体赛冠军、一届全国男子个人锦标赛冠军,有七名队员晋升象棋大师或特级大师,被棋界誉为“教练”。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象棋布局与中局理论研究造诣颇深,是多家象棋杂志专栏作者,发表过大量象棋研究文章,著有多种象棋专著。见解独到、前卫深邃的论点,是指导广大象棋爱好者提高棋艺水平的良师益友。
早开展网上远程教学,全国各地有很多少年儿童以及成年人参加网班学习。象棋大师曹岩磊、单欣,亚洲冠军刘欢,全国青年冠军蔚强,全国少年冠军陈卓、王廓等,均是脱颖而出的网班学生。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是一个对文字的“声音”很敏感的人,很多书籍的句子读起来是平直的,缺乏内在的张力。然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却充满了音乐性。作者的句子长短错落有致,节奏感极强,有些长句层层推进,如同溪水汇集成江河,气势磅礴;而有些短句则像精准的击键,直击要害。阅读时,我甚至能“听”到作者的语气和情感倾向,这让我感觉与作者的距离非常近,仿佛他就在对你娓娓道来。特别是那些描述抽象概念的部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排比和对仗,使得原本难以捉摸的意象变得清晰可见,充满了画面感。这种优美的文笔,让阅读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我甚至会特意放慢速度,去品味那些精妙的措辞和巧妙的转折。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是下了真功夫的。纸张的纹理是那种略带米黄色的哑光质感,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非常舒服,不会有那种刺眼的白光。而且,书脊的装订非常牢固,即使我像一个“暴力读者”一样,把它完全摊开平放在桌面上进行批注,它也纹丝不动,这一点对于经常需要对照查阅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妙的是,每章的开头都配有一幅精心挑选的、与主题意境相符的素描插图,这些插画风格非常统一,带着一种古典的写意美,它们像是一个个情绪的锚点,让你在进入下一段文字内容之前,先在心灵上做好了准备。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整体考量,让这本书从一堆标准化的出版物中脱颖而出,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抓人眼球,那种深沉的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专业、严肃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翻开看看里面的内容。我本来就对古典文学有些涉猎,平时也喜欢琢磨一些哲学思想,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浮躁的畅销书,而是沉淀着一种久远的历史厚重感。尤其是扉页上那段引言,引用了古代一位大儒的话,那种文字的韵律和意境,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让人瞬间安静下来,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阅读空间。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行文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对文字的敬畏之心,每一个词语的选取都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堆砌和冗余,读起来非常流畅,而且回味无穷。这本书不仅仅是纸张和油墨的简单组合,它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与你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引导你去思考一些宏大而又精微的命题。那种阅读的满足感,是其他很多书籍无法比拟的。
评分说实话,我最近读了很多关于时间管理和个人成长的书籍,它们大多强调“效率至上”和“快速迭代”,读完后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只是学了一堆技巧,却没抓住核心。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才发现它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作者的叙事风格极其细腻,他仿佛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工匠,耐心地为你剖析事物运作的底层逻辑,不急不躁,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专注力培养”的那一章节,他没有直接给你罗列“如何少看手机”这种老生常谈,而是从人类注意力的进化史切入,结合神经科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分心,以及如何从根本上重建我们的认知框架。这种基于深刻理解而非表面操作的指导,实在太有价值了。读完后,我感觉像是做了一次深层的思维“体检”,很多过去困扰我的小问题,突然间豁然开朗,不再是需要硬性约束才能解决的难题,而是认知升级后的自然结果。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研究那些探讨“系统性思维”的著作,试图理解复杂现象背后的简洁规律。这本书虽然标题看起来很学术化,但它的内容组织逻辑却充满了惊喜。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原本枯燥的理论,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贴切的类比“活化”。例如,他在解释某个复杂的概念时,竟然引用了古代某地的农耕灌溉系统作为例子,那种跨领域的联想能力非常开阔。我发现自己不仅是在吸收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看世界的新方法论。这本书的结构不是线性的,它更像是一个精密的迷宫,每一个拐角都可能通向一个新的顿悟点。我常常会读完一个段落后,需要合上书本,在房间里踱步几分钟,消化那种思维冲击。它挑战了你固有的认知边界,迫使你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问题,而不是满足于最表层的解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