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教程包含14组练习。每一组练习的开始部分都有如何运用练习的指示。每个练习的技术材料与同级别的课程、和乐理中介绍的概念一一对应。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掌握课程D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实际上可以保证学生在这个级别上获得*的成功。本课程的后是“桌面练习",做这些练习时好不要借助于琴键。
这套教材的装帧质量本身也值得称赞。考虑到低龄儿童使用书籍的频率和“破坏力”,耐用性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这三册书的纸张厚度适中,不易被孩子轻易撕坏,而且印刷的油墨质量很高,即使被孩子的小手摸脏了,也很容易擦拭干净。更重要的是,内页的排版设计做到了视觉上的“呼吸感”。我对比过一些其他教材,内容堆砌得非常拥挤,密密麻麻的五线谱和文字挤在一起,孩子看一会儿就会眼睛疲劳,自然也就失去了兴趣。但这一套书,每页的留白处理得非常科学,音符和指法标记之间的距离保持得非常舒适,即便是视力尚未完全发育的小朋友,也能轻松聚焦。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体现了编写者对“儿童学习心理”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乐谱书,更像是一本精心制作的、可以陪伴孩子成长的学习伙伴,这种对细节的打磨,绝对是“上海音乐”出品的专业水准的体现。
评分从长远来看,我认为这套教程为孩子建立了一个非常健康、积极的音乐学习初始印象。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学钢琴能“坚持下去”,但往往忽略了“坚持”的前提是“喜欢”。我观察下来,这套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练习”巧妙地伪装成了“游戏”。它不会设置那些听起来很严肃的“考核”环节,而是将每一个小段落的学习都变成了一个需要解锁的“关卡”。比如,当孩子成功弹奏完一个练习后,教材会给出一个类似“你真棒,小鸟会飞了!”之类的积极反馈语,这种即时、正面的情感激励,对于培养低龄儿童的内在驱动力至关重要。我发现,他现在不是被我们催着去学琴,而是主动要求“我要去看看小猫今天能走到哪里”。这种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比任何强迫性的训练都要宝贵得多。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为未来的深度音乐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且充满乐趣的基石。
评分作为一位非常注重钢琴学习“手型”和“力度控制”的家长,我对这套教程在早期细节处理上的严谨性感到非常满意。我了解到,很多低龄的钢琴教程为了追求趣味性,会忽略掉对手型规范化的要求,结果导致孩子从小就养成一些难以纠正的不良习惯。但这本书在每一个关键的指法转换点,都配有非常清晰、甚至可以说是略显“唠叨”的图示说明。那些关于手掌拱形、手指站立的细节描绘,即便是我们成年人看了,也能感受到设计者的用心良苦。我们家孩子一开始总是把手指趴在琴键上,我怎么说教都没有用,但自从引入了这本书的示范图后,情况有了质的改善。他会模仿书里画出的那个“小石头圆圆的”手型,自己去调整。这说明,教材的视觉引导力量,有时比家长的口头说教更有效。而且,书中的伴奏部分设计得也十分出色,很多练习曲都配有可以由老师或家长弹奏的简单伴奏,让独奏的体验不再那么孤单,增添了一种合奏的乐趣,极大地提升了孩子的参与度和坚持下去的动力。
评分说实话,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套教材时,我并没有抱太大期望,因为市面上很多声称是“原版引进”的低幼教材,内容往往过于西化,与国内的教育环境和儿童认知习惯有些脱节。但这一套书的质量和编排思路,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它在保持了国际先进教学法精髓的同时,又进行了非常本土化的适应性调整。比如,在节奏感的训练部分,它引入了一些非常符合亚洲儿童语境的儿歌旋律作为练习曲目,而不是一味地使用莫扎特或巴赫的片段,这使得孩子们在接触钢琴的同时,也能自然而然地接触到自己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元素。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对“五线谱基础”的处理。很多教材在初期就急于让孩子背诵“CDEFG”的位置,结果让孩子对看谱产生了畏惧感。但这套书似乎更注重“听觉记忆”和“触觉体验”的同步发展。它先引导孩子用耳朵去分辨不同的音高,再配合指尖的触感,最后才将这些体验映射到谱线上,这种由内而外的学习路径,真正做到了“启蒙”二字,是扎扎实实的打地基,而不是急功近利的速成。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小小的惊喜,那种明亮的色彩和活泼的插图,一看就知道是为我们家那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量身定制的。我记得第一次把它拿回家时,他还没怎么对音乐表现出兴趣,光是翻看书里的图案就已经爱不释手了。特别是那些将音符和可爱的动物结合在一起的画面,一下子就把枯燥的音乐符号变得生动起来。我们家孩子现在才四岁多,正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年纪,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它没有一开始就强迫孩子去理解复杂的乐理知识,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和情景来引入概念。比如,学习“高低音”时,它会用“小兔子跳上高高的山坡”和“小乌龟慢慢爬下山谷”来做比喻,这种具象化的引导,远比直接说“这个音高那个音低”要有效得多。而且,教材的难度递进设计得非常人性化,每一页的练习量都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不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又能保证他们每天都有小小的成就感。我已经能看到他在学习过程中那种眼神发光的样子,那种因为掌握了一个新技能而产生的自信,对于低龄儿童的早期教育来说,是无价之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