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

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建民,唐俊喬,王俊侃 著
圖書標籤:
  • 竹笛
  • 中國音樂
  • 器樂
  • 協奏麯
  • 古典音樂
  • 民族樂器
  • 傳統音樂
  • 音樂教材
  • 演奏
  • 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詩書雅韻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上海音樂學院齣版社
ISBN:9787556601028
商品編碼:2953820570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04-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

定價:70.00元

售價:44.1元,便宜25.9元,摺扣63

作者:王建民,唐俊喬,王俊侃

齣版社:上海音樂學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56601028

字數:

頁碼:28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為“中國民族器樂錶演專業本科教材係列”中的一本,收錄10首中高難度的竹笛協奏麯,供竹笛專業師生教學、練習使用。其中的《愁空山》分“演奏版”和“完整版”兩個版本。

目錄


1.蒼
2.鷹之戀
3.陝北四章
4.走西口
5.飛歌
6.蝴蝶夢
7.匯流
8.愁空山(演奏版)
9.愁空山(完整版)、二、三樂章
10.梆笛協奏麯
11.中國隨想麯No.1——東方印象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穿越悠悠歲月,聆聽天地迴響——一部關於竹韻雅樂的沉浸式探索 這是一本關於聲音的敘事,關於一種古老樂器——竹笛——在中華大地上傳承韆年的生命脈絡。它並非僅僅是一本樂譜的集結,也不是一份淺嘗輒止的樂器介紹,而是邀請您踏上一場跨越時空的音樂旅程,深入理解竹笛在中國音樂文化中的地位,感受它如何與曆史、人文、自然緊密相連,以及它如何在當代煥發齣新的生命力。 本書將帶領您從遠古的歌謠中尋覓竹笛的蹤跡,追溯其在禮樂製度中的莊重與典雅,體味它在民間生活中的質樸與歡愉。您將瞭解到,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已經用骨、陶等材料製作齣類似笛子的樂器,而天然的竹材,因其獨特的聲學屬性和易於加工的特點,很快便成為製作樂器的首選。竹子的選擇,從産地到品種,從年齡到生長環境,都蘊含著製笛藝人的智慧與考究。一根好的竹子,不僅是材料,更是孕育天籟的載體。書中的文字將生動地描繪齣古代工匠如何憑藉精湛的手藝,在竹管上鑽孔、挖槽、打磨,賦予其獨特的音色和錶現力。 您將沉浸在唐宋時期竹笛藝術的輝煌之中。那個時代的文人墨客,視竹笛為抒發情懷、寄托雅興的重要伴侶。從宮廷的盛大宴樂,到文人雅士的清談宴飲,竹笛那悠揚婉轉的鏇律,總能恰到好處地營造齣或莊重、或閑適、或淒美的氛圍。書中將通過詳實的史料考證和生動的場景描繪,展現竹笛在這一時期的發展脈絡,介紹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竹笛形製演變,以及與當時主流音樂風格的融閤。您將瞭解到,竹笛在唐朝已成為宮廷燕樂的重要樂器,其錶現力得到瞭極大的豐富,並對周邊國傢如日本、朝鮮的音樂産生瞭深遠影響。宋代的詞樂,也常常伴以竹笛的清麗之音,將詞的意境渲染得淋灕盡緻。 本書還將深入探討竹笛在中國古典音樂中的獨特魅力。您將瞭解到,不同於西方管樂器,中國竹笛更注重音色的變化和氣息的運用。那些精妙的吐音、花舌、滑音、倚音等技巧,不僅僅是演奏的手段,更是情感的錶達。書中的文字將力求用最生動、最形象的比喻,去描繪這些技巧所能帶來的聲音效果,比如“花舌如同山雀的啁啾”,“滑音如行雲流水,不著痕跡”。您將得以窺見,這些技巧如何在經典的竹笛獨奏麯中被運用得爐火純青,將聽眾帶入一個個充滿詩情畫意的音樂世界。 當然,竹笛的生命力不僅僅存在於高雅的殿堂,更根植於廣袤的民間。本書將帶領您走進田間地頭,走進城鎮鄉村,感受竹笛在民間生活中的溫度與親切。從節日慶典上的熱鬧歡騰,到婚喪嫁娶的莊重儀式,再到農民勞作時的悠閑自得,竹笛的身影無處不在。您將聽到那些充滿鄉土氣息的民歌,瞭解它們是如何被改編成膾炙人口的竹笛小調,如何在不同地域形成獨具特色的地方風格。比如,江南絲竹的細膩委婉,西北地區的粗獷豪放,都將在文字中得到生動的展現。您將感受到,竹笛不僅僅是一種樂器,更是中國人民生活情感的寄托和傳遞。 隨著時代的變遷,竹笛的藝術也在不斷發展與創新。本書不會止步於曆史的迴顧,更將目光投嚮當代。您將瞭解到,在20世紀,隨著民族音樂的復興,一批傑齣的作麯傢和演奏傢們,為竹笛創作瞭大量優秀的協奏麯和獨奏麯,極大地拓展瞭竹笛的錶現領域。這些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入瞭現代作麯技法和豐富的音樂語匯,展現瞭竹笛強大的音樂錶現力和藝術張力。本書將為您介紹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藝術特色和演奏難點,並重點探討它們在中國音樂史上的重要意義。您將瞭解到,當代作麯傢是如何將竹笛的獨特音色與交響樂團的宏大結構相結閤,如何賦予竹笛以新的生命和錶現力。 本書還將關注竹笛演奏技法的傳承與發展。您將瞭解到,代代相傳的口傳心授,以及現代音樂教育體係的建立,如何共同為竹笛藝術的繁榮奠定基礎。從名傢大師的演奏心得,到新生代演奏傢的創新實踐,都將在書中得到呈現。您將瞭解到,現代科技如何輔助竹笛的學習與演奏,例如數字化的樂譜、教學視頻等。同時,本書也會探討竹笛在世界音樂舞颱上的影響力,以及它如何與其他音樂文化進行交流與融閤。 貫穿全書的,是對竹子本身獨特品格的贊美。竹子“未齣土時便有節,及淩雲處尚虛心”,這種高潔、堅韌、虛懷若榖的品質,被賦予在竹笛的創作與演奏之中。因此,竹笛的聲音,往往被認為是純淨、空靈、富有靈性的。本書將引導您去體會,當竹笛的鏇律在空氣中彌漫開來時,它所傳遞的那種東方特有的審美情趣,那種寜靜緻遠、超凡脫俗的意境。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您可以看見中國音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它是一條河流,您可以跟隨它的脈絡,感受竹笛在中國文化血液中的流動。它是一次對話,您可以與古老的智慧對話,與鮮活的生命對話,與您內心的聲音對話。無論您是音樂愛好者,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好奇的探索者,亦或是正在學習竹笛的演奏者,本書都將為您帶來一場豐富而深刻的閱讀體驗。它將喚醒您對聲音的敏感,引導您去聆聽天地萬物最動人的迴響,去感悟那份源自竹子、流淌在鏇律中的東方韻味。 準備好,讓指尖滑過竹管,讓氣息化作歌聲,讓我們一同在這精選的竹韻雅樂中,找尋那份遺失的美好,聆聽那份穿越古今的迴響。

用戶評價

評分

購買《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這本書,實則是齣於一種學習和探索的熱情。我目前正嘗試學習竹笛演奏,但僅僅局限於獨奏麯的練習,總覺得缺少瞭一塊重要的拼圖。我深知,協奏麯是展現樂器魅力的重要形式,它能夠通過與樂隊的對話,將樂器的錶現力推嚮新的高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些關於竹笛協奏麯的演奏技巧、聲部配閤以及音樂處理方麵的指導。例如,在麵對復雜的樂隊織體時,竹笛演奏者應該如何處理音色、力度和節奏,如何與指揮和樂隊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纔能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我特彆希望能找到書中對一些著名竹笛協奏麯的深度剖析,比如,針對不同樂章的演奏要點,以及一些關鍵技術難點的剋服方法。我設想,如果書中能夠配有一些樂譜片段的講解,或者作者本身就是資深的竹笛演奏傢,那麼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將大大提升。它將成為我練習路上的重要參考,幫助我更清晰地規劃學習方嚮,提升演奏水平。

評分

說實話,我買《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這本書,更多的是齣於一種“體驗派”的好奇心。我不是專業的音樂人,對樂理知識也知之甚少,但我的耳朵卻對優美的鏇律有著天然的敏感。我聽過一些竹笛獨奏的片段,覺得那種聲音簡直是從靈魂深處發齣的呼喚,純淨而又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於是,我便想知道,當這樣一件樂器與龐大的交響樂隊結閤時,會碰撞齣怎樣的火花?這本書是否能夠用一種相對易懂的方式,來描述那些協奏麯給聽眾帶來的聽覺享受?比如,某個樂章的起承轉閤,色彩的變化,以及竹笛在高潮部分的爆發力,低語時的纏綿感。我希望它能給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即使我無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技術細節,也能通過文字的描繪,在腦海中勾勒齣音樂的畫麵,感受到作麯傢的情感傾注。我更關心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找到一些真正能觸動我心弦的竹笛協奏麯,讓我能在眾多的作品中,找到屬於我的那幾首“寶藏”。

評分

初次捧讀《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這本書,便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這不是一本我通常會涉獵的音樂理論書籍,但我最近對中國傳統樂器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悠揚婉轉的竹笛聲,總能勾起內心深處某種難以言喻的情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全新的音樂世界,讓我瞭解到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竹笛協奏麯的獨特魅力,以及作麯傢們是如何將竹笛這件樂器與管弦樂隊巧妙融閤,創作齣動人心弦的樂章。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一些經典協奏麯的創作背景、情感錶達以及演奏技巧上的獨到之處。比如,是否會解析《梁祝》中竹笛扮演的角色,或者介紹一些鮮為人知的、但同樣具有藝術價值的竹笛協奏麯。我期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竹笛協奏麯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甚至能夠激發我去聆聽、去欣賞這些美妙的音樂作品。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很有藝術感,古樸典雅,似乎預示著裏麵蘊含著豐富的中國音樂文化寶藏,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去探索其中的奧秘。

評分

我入手《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這本書,更多的是一種對“聲音故事”的期待。我總覺得,好的音樂作品,就像一部無聲的電影,能夠在聽者的腦海中勾勒齣畫麵,喚起情感。而竹笛,那般空靈、純淨的聲音,似乎天然就帶有敘事性。我好奇,當竹笛與整個交響樂隊聯袂演齣時,它所講述的故事會是怎樣的?是山河壯麗,還是兒女情長?是曆史的厚重,還是當下的喜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用文字的想象力去“聽”懂這些協奏麯。我期待它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齣音樂的色彩、情緒的起伏,以及竹笛與其他樂器之間的互動。比如,當弦樂如潮水般湧來,竹笛的聲音如何穿透其中,如同清泉流淌;當銅管激昂奏響,竹笛又如何化作一抹亮色,點綴其中。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在聆聽這些協奏麯時,不再僅僅是“聽”到聲音,而是能夠“看見”音樂,感受到作麯傢想要傳遞的豐富情感和故事內涵,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中國竹笛協奏麯的藝術魅力。

評分

我選擇《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這本書,是因為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和發展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竹笛,作為中國最具代錶性的民族樂器之一,承載著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一直認為,通過音樂,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個民族的情感、曆史和精神。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能夠近距離地觀察竹笛在協奏麯這一現代音樂形式中的錶達力和藝術張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作品的介紹上,更能深入挖掘竹笛協奏麯背後的文化淵源,例如,某些鏇律是否取材於民間傳說,某些節奏是否蘊含著特定的儀式感,以及作麯傢在創作過程中,是如何汲取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與西方協奏麯技法進行融閤的。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對中國竹笛協奏麯的發展脈絡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理解它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命力,並為世界音樂舞颱貢獻獨特的中國聲音。這本書的厚度也讓我覺得內容應該相當充實,充滿瞭值得探索的學術和藝術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