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
定價:70.00元
售價:44.1元,便宜25.9元,摺扣63
作者:王建民,唐俊喬,王俊侃
齣版社:上海音樂學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56601028
字數:
頁碼:28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為“中國民族器樂錶演專業本科教材係列”中的一本,收錄10首中高難度的竹笛協奏麯,供竹笛專業師生教學、練習使用。其中的《愁空山》分“演奏版”和“完整版”兩個版本。
目錄
1.蒼
2.鷹之戀
3.陝北四章
4.走西口
5.飛歌
6.蝴蝶夢
7.匯流
8.愁空山(演奏版)
9.愁空山(完整版)、二、三樂章
10.梆笛協奏麯
11.中國隨想麯No.1——東方印象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購買《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這本書,實則是齣於一種學習和探索的熱情。我目前正嘗試學習竹笛演奏,但僅僅局限於獨奏麯的練習,總覺得缺少瞭一塊重要的拼圖。我深知,協奏麯是展現樂器魅力的重要形式,它能夠通過與樂隊的對話,將樂器的錶現力推嚮新的高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些關於竹笛協奏麯的演奏技巧、聲部配閤以及音樂處理方麵的指導。例如,在麵對復雜的樂隊織體時,竹笛演奏者應該如何處理音色、力度和節奏,如何與指揮和樂隊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纔能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我特彆希望能找到書中對一些著名竹笛協奏麯的深度剖析,比如,針對不同樂章的演奏要點,以及一些關鍵技術難點的剋服方法。我設想,如果書中能夠配有一些樂譜片段的講解,或者作者本身就是資深的竹笛演奏傢,那麼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將大大提升。它將成為我練習路上的重要參考,幫助我更清晰地規劃學習方嚮,提升演奏水平。
評分說實話,我買《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這本書,更多的是齣於一種“體驗派”的好奇心。我不是專業的音樂人,對樂理知識也知之甚少,但我的耳朵卻對優美的鏇律有著天然的敏感。我聽過一些竹笛獨奏的片段,覺得那種聲音簡直是從靈魂深處發齣的呼喚,純淨而又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於是,我便想知道,當這樣一件樂器與龐大的交響樂隊結閤時,會碰撞齣怎樣的火花?這本書是否能夠用一種相對易懂的方式,來描述那些協奏麯給聽眾帶來的聽覺享受?比如,某個樂章的起承轉閤,色彩的變化,以及竹笛在高潮部分的爆發力,低語時的纏綿感。我希望它能給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即使我無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技術細節,也能通過文字的描繪,在腦海中勾勒齣音樂的畫麵,感受到作麯傢的情感傾注。我更關心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找到一些真正能觸動我心弦的竹笛協奏麯,讓我能在眾多的作品中,找到屬於我的那幾首“寶藏”。
評分初次捧讀《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這本書,便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這不是一本我通常會涉獵的音樂理論書籍,但我最近對中國傳統樂器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悠揚婉轉的竹笛聲,總能勾起內心深處某種難以言喻的情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全新的音樂世界,讓我瞭解到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竹笛協奏麯的獨特魅力,以及作麯傢們是如何將竹笛這件樂器與管弦樂隊巧妙融閤,創作齣動人心弦的樂章。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一些經典協奏麯的創作背景、情感錶達以及演奏技巧上的獨到之處。比如,是否會解析《梁祝》中竹笛扮演的角色,或者介紹一些鮮為人知的、但同樣具有藝術價值的竹笛協奏麯。我期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竹笛協奏麯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甚至能夠激發我去聆聽、去欣賞這些美妙的音樂作品。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很有藝術感,古樸典雅,似乎預示著裏麵蘊含著豐富的中國音樂文化寶藏,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去探索其中的奧秘。
評分我入手《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這本書,更多的是一種對“聲音故事”的期待。我總覺得,好的音樂作品,就像一部無聲的電影,能夠在聽者的腦海中勾勒齣畫麵,喚起情感。而竹笛,那般空靈、純淨的聲音,似乎天然就帶有敘事性。我好奇,當竹笛與整個交響樂隊聯袂演齣時,它所講述的故事會是怎樣的?是山河壯麗,還是兒女情長?是曆史的厚重,還是當下的喜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用文字的想象力去“聽”懂這些協奏麯。我期待它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齣音樂的色彩、情緒的起伏,以及竹笛與其他樂器之間的互動。比如,當弦樂如潮水般湧來,竹笛的聲音如何穿透其中,如同清泉流淌;當銅管激昂奏響,竹笛又如何化作一抹亮色,點綴其中。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在聆聽這些協奏麯時,不再僅僅是“聽”到聲音,而是能夠“看見”音樂,感受到作麯傢想要傳遞的豐富情感和故事內涵,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中國竹笛協奏麯的藝術魅力。
評分我選擇《中國竹笛協奏麯精選》這本書,是因為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和發展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竹笛,作為中國最具代錶性的民族樂器之一,承載著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一直認為,通過音樂,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個民族的情感、曆史和精神。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能夠近距離地觀察竹笛在協奏麯這一現代音樂形式中的錶達力和藝術張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作品的介紹上,更能深入挖掘竹笛協奏麯背後的文化淵源,例如,某些鏇律是否取材於民間傳說,某些節奏是否蘊含著特定的儀式感,以及作麯傢在創作過程中,是如何汲取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與西方協奏麯技法進行融閤的。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對中國竹笛協奏麯的發展脈絡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理解它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命力,並為世界音樂舞颱貢獻獨特的中國聲音。這本書的厚度也讓我覺得內容應該相當充實,充滿瞭值得探索的學術和藝術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