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经络太极
定价:68.00元
售价:44.2元,便宜23.8元,折扣65
作者:王占海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552434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根据人体经络特点,以太极拳养生原理为核心独创的太极养生功法。招式简单实用,附赠高清DVD,作者亲身演示,动作全方位呈现,可边看边练。
4套核心组合动作:综合调理身体机能,改善身心状态。22式五脏六腑护养动作:专项诊疗,直捣痛点,可因病寻方,缓解病痛。28式舒经活络小套路:疏通经络、提高人体免疫力,用于日常保健、预防疾病。
适宜人群广,从孩子到老人,一家人都可以练的养生秘笈。
内容提要
认知篇:深入浅出地描述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和经络养生的功效,让读者迅速了解经络太极的理论精髓。诊疗篇:根据人体五脏六腑经络和重要位及常见疾病,设计的有针对性并简单实用的动作,使症状得到更直接、更方便、更有效的治疗和缓解。实践篇:根据人体的十四经络的走向、流注顺序和特点,融入太极原理,形成一套简单易学、适宜人群广具有舒经活络、促进气血运行的小套路。
目录
作者介绍
王占海太极拳世界冠军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王西安大师之子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香港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太极禅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自幼在父亲王西安言传身教下苦练套路、揣摩实战,深得其真传。深谙太极拳“四两拨千斤”“螺旋缠绕”之理,对太极技击的“爆发力”“穿透力”“旋贯力”颇有见地,16岁参赛即夺得冠军,其后十余年间参加所有全国及国际性太极拳赛事均夺得冠军,从无败绩,被誉为“无敌战将”。1984年,夺得陈家沟交手擂台赛少年组冠军。同年,夺得河南省交手擂台赛冠军。1985年至1987年,蝉联三届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散手比赛冠军。1987年至1991年,在全国性赛事停办期间,潜心钻研并自创多项太极拳交手技法,代父教拳,培养了包括王战军、张宝中、张富旺在内的一批杰出的太极拳高手,并在之后的十年间率领这支队伍在国际太极拳比赛中包揽了所有级别的,打造了陈氏太极拳王西安门下弟子在国际比赛中不败的传奇。1991年,夺得届中国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比赛无差别级冠军。1992年至1998年,蝉联至五届中国陈家沟国际太极拳年会(后更名为中国焦作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交手擂台赛80公斤以上无差别级冠军。1994年至2000年,蝉联至四届中国陈家沟国际太极锦标赛交手擂台赛80公斤以上无差别级冠军、陈式太极拳名、陈式太极单剑名。2008年,被聘为世界太极拳推广大使。2010年,担任香港太极推手擂台赛总裁判长。2011年,与马云、李连杰共同创办太极禅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太极拳的都市化、时尚化,让世界的年轻人参与到太极运动中,梦想将太极打造成为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向全世界推广中华太极文化。王占海在太极禅公司任技术总监一职,主要负责技术研发、产品研发、教练培训等技术方面,是“太极禅”的幕后军师。
文摘
序言
说实话,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风格,略显老派,那种传统的字体和密集的文字排布,初看之下确实有点劝退。我本来以为是那种配有大量清晰对打照片或者分解动作图谱的现代武术书籍,结果却是以文字论述为主导。这倒也符合它内容深邃的调性。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阴阳转换”在太极推手中的应用那一章,它不再是简单地停留在“引进落后,贴彼之力”这种表层描述上,而是深入到了能量的蓄发和节节贯松紧的辩证关系。但问题是,当书里提到“气沉丹田,周身节节松空,与彼之来劲形成内外的桴鼓相应”时,我必须停下来,反复在自己身上体会这种“桴鼓相应”的感觉。这种体会需要时间和安静的环境,无法在通勤路上快速阅读。所以,这本书更适合作为案头常备的“哲学指南”,而不是一本在练功房里随时翻阅的“操作手册”。它拓展了我的思维空间,让我对太极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但对于提升实战能力,我还需要其他更侧重技法讲解的书籍来作为补充。
评分我手里拿着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文字的密度和信息量太大了,读起来像是在啃一本学术专著,而不是一本轻松的武术读物。它给我的感觉是,作者试图将一套完整的养生和技击体系,从最基础的生理学、经络学概念出发,层层递进,最终导向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其中关于经络运行与人体脏腑功能的对应关系,描述得尤为细致,甚至引用了不少古代医书的原文进行佐证,这一点非常严谨。然而,这种详尽有时反而成了障碍。比如,书中反复强调“意守丹田”的各个层次和不同时的反应,但是对于初学者如何才能真正“进入”那个状态,具体的放松技巧和意念导引,着墨不多。我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些引导去做,感觉更多的是一种脑子上的理解,身体上的相应反应却很难捕捉。这让我有点疑惑,是不是作者假设了读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内功”基础,所以才用这种高度概括的方式来论述?这本书更像是王占海老师多年修炼和思考的“内功心法总纲”,而非一本面向大众的入门指南。
评分老实讲,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相当“烧脑”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就能立刻在套路中找到对应招式的书。它更像是一本王占海老师的“武学日记”或“悟道录”,充满了个人化的、高度提炼的见解。比如关于“心静自然凉”在推手对抗中的实战意义,书中没有直接给出一个公式,而是从心神与经络的互动角度进行论证,要求习练者达到一种近乎“无我”的状态才能体会。我特别喜欢它对“柔”的重新定义,它把“柔”从单纯的身体柔软度,提升到了对外界力量的顺应和转化能力的高度,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包容性。读完后,我对太极的理解不再是单纯的招式模仿,而更倾向于一种应对变化、保持内在平衡的生活哲学。但必须指出,这本书对图文并茂的需求是极高的,文字的描述,特别是关于内气的运行和劲力的微妙变化,仅凭文字是很难完全捕捉到的。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边练边悟的珍贵文献,但它绝不是一本能让人“速成”的入门教材。
评分这本《经络太极 王占海》的书,说实话,我原本是冲着“太极”这个名头去的,想着能学到点扎实的拳理和技法。结果翻开来,感觉内容更像是一套宏大的理论体系构建,而不是一本手把手的教程。王占海老师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他对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的理解非常深刻,行文间那种博古通今的气势让人不得不佩服。他把经络和太极的内在联系阐述得非常透彻,仿佛将人体内部的能量流动可视化了。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里面的术语和概念稍微有点晦涩,比如对“气”的形态、循行路径的描述,很多地方需要结合图谱或者反复揣摩才能稍微有点眉目。我感觉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一定太极基础,想深入挖掘内在原理,寻求理论突破的习练者。如果期待直接看到“起势、揽雀尾”的具体要领和拆解,可能会有些失望,因为它更多的是在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而不是直接教你“怎么做”。整体而言,它提供了一个非常高屋建瓴的视角来审视太极拳的修炼,但实践层面需要读者自己去消化和转化。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惊喜,是它对“筋骨合一”的阐述,这一点在很多太极书籍中常常被一笔带过,或者只是简单提及“松腰沉胯”。王占海老师在这里用了大量的篇幅,结合人体运动学和经络的走向,细致地分析了如何通过特定的劲路,让骨架自然承重,而肌肉处于放松、听劲的状态。他描述的那种“如钢丝绷紧的松弛感”,非常形象。不过,这种描述也带来了一个挑战:如何区分“松弛”和“懈怠”?书中给出的判断标准更多是基于“劲力的传导和反馈”,这需要习练者有非常敏锐的身体感知能力。我尝试着去练习书中所提到的“空裆劲”的保持,发现一旦自己过度关注“空”,身体的稳定性和结构性就会下降。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几乎是在解构太极拳的每一个细节,但这份解构的难度也意味着,只有那些有着长期练习经验、渴望突破瓶颈的武者,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三昧。对于新手来说,这本书可能就像是拿着一份精密的航天图纸,却还没有学会如何驾驶飞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