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这种已经参加过一些校内英语竞赛的“老手”来说,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学校课程的思维模式。学校的教学往往追求“面面俱到”的平均水平提升,而奥赛要求的是“精准打击”和“灵活应变”。这本沈阳出版社的资料,在词汇的运用和语法的变体上,确实体现了这一点。它没有重复太多我们已经学过的基础词汇,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那些在阅读理解中经常被用来混淆视听的同义词替换和近义词辨析上。比如,区分"affect"和"influence",或者"sufficient"和"adequate"时,这本书给出的例句和语境非常贴近真实的奥赛场景。再者,它的阅读理解部分选取的材料,题材非常广泛,涵盖了科普、文化、历史小故事等,这不仅仅是训练阅读速度,更是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对于后面的高年级奥赛尤其重要。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提到“不含磁带”这点,在2017年版本中这还算常见,但对于需要听力训练的读者来说,确实是一个遗憾,毕竟听力部分在很多选拔赛中占比不低,需要另寻资源来弥补这个缺失。
评分这套书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我对“2017年新版”这个标签是持保留态度的,毕竟都过去好几年了。我当时急需一套针对初一英语奥赛的入门材料,手头这本沈阳出版社包天仁老师的版本,看评价说覆盖面比较广,就买了。首先,从装帧上看,这书拿到手里感觉还算扎实,纸张不是那种特光滑的影印纸,读起来不费眼。内页的排版是那种典型的教材辅助读物风格,重点词汇和例句都用粗体标出来了,对于需要快速抓取考点的人来说,这点很友好。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是它对基础知识的梳理深度。奥赛毕竟是拔高,但如果地基不牢,再多的技巧也是空中楼阁。这本书在基础语法点的巩固上做得还算到位,它没有一味地堆砌偏、难、怪的题目,而是用了一些相对基础但又比课本难度稍高一点的变体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如,在虚拟语气和非谓语动词的讲解部分,它会用一些小小的陷阱来设置考察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细致阅读习惯很有帮助。当然,毕竟是2017年的版本,有些新的考纲变化或者近年来奥赛的热点方向,可能没有完全覆盖到,但作为打底子,它确实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路径图,让初次接触奥赛的七年级学生不至于迷失在浩瀚的知识点里,算是物有所值的一本“开蒙”读物吧。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学习效率的家长,时间是最大的成本。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章节划分非常清晰,而且严格对应了初中一年级的学习进度,这使得我们可以做到“学完即练,练完即查”。它将七年级需要掌握的奥赛知识点拆分成了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后面都紧跟着一个小型测试集。这种即时反馈机制,对于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如果学完一章内容,要等很久才能做测试,中间的知识点很容易遗忘。这本书的编排让我省去了自己设计阶段性测试的麻烦。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包天仁老师的题目设计有一种很朴实的“实战感”,它很少出现那种脱离了语境的纯粹的语法填空题,更多的是将语法点融入到篇章阅读和句子改写中,这非常符合当前中学生英语能力评价的导向——注重应用能力而非死记硬背。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改进空间,那就是部分章节的例题数量略显保守,如果能在基础巩固模块再增加百分之二十的练习量,那么这本书的性价比会更高,能让学生有更充分的反复训练机会。
评分我不得不承认,我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给我家孩子找点“加餐”的训练材料,他现在英语还不错,但学习有点偏科,语法结构总是理解不透彻,尤其是一遇到长难句就容易抓瞎。我翻阅了包天仁老师这本《英语奥林匹克 七年级》后,最大的感受是它在“结构分析”上的引导比较到位。很多奥赛书籍直接丢给你一堆复杂的句子让你去啃,但这本似乎更注重“庖丁解牛”的过程。它在每个章节的例句解析部分,会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符号来标记出主干成分、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这种视觉化的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理解复杂句式的绝佳入口。我试着让他自己对照着做了一套单元测试题,发现他对那些需要判断从句类型和指代关系的题目准确率明显提升了。这说明这本书的编写思路是“先理解结构,再记忆内容”。不过,有一点让我略有微词,就是配套的解析部分,虽然详细,但对于一些特别拗口的知识点,比如某些介词短语的固定搭配或者一些非常规的时态用法,讲解略显单薄,可能需要家长或者老师再额外补充一些资料。总的来说,它更像一本“结构训练手册”,而不是一本“考点大全”。
评分从一个对教育资源有较高要求的购书者的角度来看,这本《2017年新版 英语奥林匹克 七年级》确实为初中起步阶段的奥赛学习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起点。它的整体风格偏向于“稳扎稳打”,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设计,一切都围绕着如何有效地将课本知识提升到奥赛要求的深度和广度。我特别欣赏它在词汇部分对于“语用”的强调,它不仅仅告诉你这个词的意思,还会告诉你这个词在什么场合下不能用,或者用另一个词替换后语意会有怎样的微妙变化。例如,书中对“表示‘发生’的动词”的辨析,就比教科书细致得多,区分了"happen", "occur", "come about"在正式程度和主被动语态上的差异。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是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产生“探索欲”的关键。虽然是旧版,但对于构建七年级学生的奥赛知识框架而言,其价值是持久的。它成功地架起了普通初中英语学习和奥赛体系之间的那座桥梁,让家长和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而不是盲目地去寻找那些可能已经过时的“秘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