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堂几何实验课9787543967410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美)詹妮丝·范克里夫

25堂几何实验课9787543967410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美)詹妮丝·范克里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詹妮丝·范克里夫,韩笑 著
图书标签:
  • 几何学
  • 实验
  • STEM教育
  • 动手实践
  • 数学启蒙
  • 青少年科普
  • 范克里夫
  • 科学实验
  • 趣味数学
  • 图形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43967410
商品编码:2954150883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25堂几何实验课
作者 (美)詹妮丝·范克里夫,韩笑
定价 20.00元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43967410
出版日期 2015-1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在做中学,即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科学来源于生活,兴趣是*好的老师。詹妮丝·范克里夫所*的《25堂几何实验课/做中学丛书》从美国引进,具体介绍了关于几何的25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有基础知识、思考题及答案、小实验、练习题及答案,能培养少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等,使他们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是适合中小学校师生阅读的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l.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
2.什么是角——直线所夹图形的测量
3.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
4.认识三角形
5.认识四边形
6.隐藏了的图形——不同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多边形
7.认识全等多边形
8.五个正方形组图——制作五格骨牌
9.曲线图形——了解曲线几何图形
10.没有终点的线——识别和绘制圆
11.转圈——圆心角的测绘
12.奇异的一笔画
13.镜像复制——在几何图形中判定对称轴
14.平面艺术——用平面几何进行艺术设计
15.下一个是什么——相关联的几何图案
16.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17.同样大小的面积——计算斜方形或菱形的面积
18.计算圆的面积
19.格点法——用坐标纸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20.空间——识别立体图形
21.如何判断多面体的面、边和顶点的数量
22.关于表面积——计算长方体盒子的表面积
23.牙签魔术——通过分析和推理改变几何图形
24.进一步的几何学方法——用坐标画图
25.三维画——用透视方法在二维系统中表示三维物体
译者感言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探索奇妙的几何世界:实践中的数学之美 本书是一本旨在带领读者踏上一次引人入胜的几何探索之旅的读物。它并非仅仅罗列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和动手实践活动,让几何学的抽象概念变得鲜活、直观。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几何学从课本中解放出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读者在玩乐与探索中,深刻理解几何原理,并激发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第一部分:图形的基石——点、线、面的奥秘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从最基本的几何元素——点、线、面开始。点,作为一切图形的起点,虽然无形无状,却承载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将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用笔尖在纸上留下痕迹,来感受点的存在,并理解它在构建更复杂图形中的核心作用。 线,作为点移动的轨迹,拥有长度却无宽度。我们会学习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更有趣的是,我们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如橡皮筋、绳子、毛线等,在平面或空间中勾勒出各种各样的线条,体验线条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从笔直的跑道,到弯曲的河流,再到缠绕的藤蔓,线条无处不在,它们构成了我们所见世界的骨架。 面,则是线的运动轨迹,拥有长度和宽度,却没有厚度。我们将从二维图形出发,探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性质。通过剪纸、折纸、绘画等方式,读者将亲手绘制并切割这些图形,观察它们的对称性、角度关系以及边与角之间的联系。例如,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折叠正方形纸张来发现其对角线,并理解对角线在划分区域中的作用。我们还会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为何三角形被誉为“最坚固的图形”,并通过搭建简单的三角形结构来验证这一结论。 更进一步,我们将初步接触三维图形,即立体图形。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这些熟悉的形状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从足球到积木,从易拉罐到冰淇淋甜筒。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观察、触摸甚至亲手制作来理解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例如它们的顶点、棱、面以及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我们会用橡皮泥或粘土捏出各种立体模型,感受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感,并初步理解它们是如何由二维图形组合而成。 第二部分:角度的语言——测量与计算的艺术 角度是几何学中描述方向和旋转的重要概念。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角度的世界,学习如何测量和理解不同角度的意义。从直角、锐角、钝角到周角,我们将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来感受和度量它们。 我们可能会使用量角器来测量和绘制各种角度,并了解角度的单位——度。但本书更强调动手实践,因此我们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利用身体的关节来模拟不同的角度,或者利用影子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来推测角度的大小。我们还会学习如何计算图形的内角和外角,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三角形中,内角和始终是180度。 角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建筑物的斜坡、机械设备的旋转、甚至天体运行的轨道,都与角度息息相关。通过本书的实验,读者将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并开始用数学的视角去审视周围的世界。例如,我们将通过搭建斜坡来测量不同坡度下物体的滚动速度,从而理解角度与力的作用的关系。 第三部分:图形的变换——移动、旋转与缩放的魔力 图形的变换是几何学中一个充满趣味的领域,它揭示了图形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本书将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实验,让读者亲身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 平移,顾名思义,就是图形在平面上沿着特定方向和距离的移动,而保持其形状和大小不变。我们将利用纸上的图形,配合尺子和铅笔,进行多次平移操作,观察图形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方块在棋盘上移动,每一次移动都构成一次平移。 旋转,则是图形围绕一个固定点进行的圆周运动。我们将学习如何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并通过在纸上描摹、剪裁等方式来完成旋转操作。例如,风车叶片的转动,就是一个典型的旋转过程。我们将尝试旋转不同角度的正方形,观察它在旋转过程中与原始位置的重叠情况。 对称,是几何学中最具美感的性质之一。我们将深入探索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就像一面镜子,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将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例如蝴蝶的翅膀、人的脸部,并尝试在纸上绘制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作用。中心对称图形则可以绕着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自身重合,例如一个圆。本书将鼓励读者从大自然和人造物品中发现各种对称现象,培养对图形和谐之美的感知。 缩放,则是改变图形的大小,同时保持其形状的相似性。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比例来放大或缩小图形,并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例如,地图上的比例尺就是缩放的体现。我们将尝试绘制一个图形的放大版或缩小版,体会尺度变化带来的视觉差异。 第四部分:周长与面积——测量空间的艺术 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而面积是指图形所占据的平面空间的大小。本书将带领读者掌握计算和理解周长与面积的方法。 对于规则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我们将学习相应的公式来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例如,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四倍,面积是边长的平方。长方形的周长是长与宽之和的两倍,面积是长乘以宽。圆形的周长(周长)是直径乘以π,面积是半径的平方再乘以π。 本书的重点在于通过实验来理解这些公式的由来。例如,我们可以用细线或绳子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并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为了计算面积,我们可以利用方格纸,将图形分割成若干个小方格,然后数出方格的数量来估算面积。我们还可以通过“铺砖”的方式,用相同大小的单位图形来填充一个大图形,从而理解面积的含义。 对于不规则图形,我们将学习近似计算的方法,例如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小规则图形,或者利用数格子法来估算其面积。这些实验不仅能帮助读者巩固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更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估算花园的面积,以便购买合适的草坪。 第五部分:体积与表面积——探索立体空间的维度 在三维空间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物体的二维形状,更要理解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本书将引导读者探索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我们将从简单的立方体开始,理解体积就是占据空间的大小,而表面积是构成物体所有面的面积之和。通过将小立方体堆叠成大立方体,读者可以直观地理解体积的累加过程。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基本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这些公式。 例如,我们可以用量杯和水来测量不同形状容器的体积,并通过将液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来理解体积守恒的原理。我们还可以尝试用纸张包裹不同形状的物体,来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并比较包裹的紧密程度。 理解体积和表面积对于许多实际应用都至关重要,例如包装设计、建筑工程、甚至科学研究。通过本书的实验,读者将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计算制作一个盒子所需的材料,或者估算一个水池可以盛多少水。 第六部分:几何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艺术到工程 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将把目光从抽象的几何概念转向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几何学并非仅仅存在于书本和课堂,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将探讨几何学在艺术中的应用,例如在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中,比例、对称、透视等几何原理如何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我们可以分析名画中的构图,或者欣赏古老建筑的几何之美。 我们还将了解几何学在工程和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桥梁设计、飞机制造、导航系统、甚至计算机图形学中,几何学都扮演着核心角色。例如,我们学习的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就直接应用于建造坚固的桥梁。 本书还将鼓励读者带着几何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几何规律。从花瓣的排列到星系的螺旋,从建筑物的线条到电子产品的设计,几何学的身影无处不在。 结语 《探索奇妙的几何世界:实践中的数学之美》旨在通过动手实践和直观体验,打破几何学与现实生活的隔阂,让读者在趣味盎然的实验中,领略几何学的魅力,掌握实用的数学知识,并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相信,数学并非遥不可及的象牙塔,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近、探索并从中受益的强大工具。通过本书,我们希望激发读者对几何学的热爱,并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运用几何学的智慧,去理解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25堂几何实验课》的封面设计就让我眼前一亮,简约而不失趣味,色彩的搭配也恰到好处,瞬间勾起了我想要翻开一探究竟的欲望。书的纸张手感非常舒适,印刷清晰,图片的细节也处理得相当到位,这一点对于一本注重实践的书来说至关重要。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教育者,她深知如何将抽象的几何概念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魅力。我特别期待看到那些实验课的具体内容,不知道会用到哪些材料,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哇!”的惊叹声从孩子们口中发出。从书名就可以感受到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应该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从基础的几何图形开始,慢慢深入到更复杂的概念,每一次实验课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专注地摆弄着各种工具,脸上洋溢着探索的喜悦,这种画面感十足的场景,让我更加期待这本书的实际内容了。

评分

这本《25堂几何实验课》光听名字就充满了吸引力,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科学实验。我猜测,这本书应该会提供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几何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几何的奥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创意十足的实验,比如利用简单的材料就能搭建出复杂的几何模型,或者通过有趣的折纸游戏来探究图形的性质。我希望这些实验不仅仅是枯燥的练习,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甚至可以想象,孩子们会在完成每一个实验后,脸上露出满足和自豪的表情。这本书的出现,应该能很好地弥补目前很多教育体系中,几何学习相对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的不足,让几何变得更加鲜活、更加有趣。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数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动手实践,而《25堂几何实验课》这个书名立刻就击中了我的心。我非常好奇,这25堂实验课究竟是如何将几何知识融入其中的。是会有各种模型搭建,还是需要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绘制?我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各种可能的画面,比如用不同大小的纸片去拼凑一个完整的图形,或者用吸管和橡皮筋搭建出各种三维结构。我希望这本书的实验设计能够足够有趣,能够让孩子们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几何的基本概念,比如点、线、面、角、多边形等等。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的实验能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操作,更能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去发现几何图形的规律和美感。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其寓教于乐的特点,这对于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传递出的“玩中学”的理念深深吸引。想象一下,一个原本可能枯燥的几何课,变成了一系列充满惊喜的实验,这简直是给孩子们最好的数学礼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提到的25堂实验课会是如何设计的。是利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还是需要一些特别的教具?我个人倾向于前者,因为这样更容易让家长和孩子在家中就能进行实践,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讲解一些几何定理的趣味验证方法,比如通过折纸来理解角度和对称,或者通过搭建积木来感受体积和面积。我还在设想,这本书的实验设计是否会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接受能力,也许会有一些难度进阶的设计。作为一个对几何充满好奇的成年人,我都觉得这本书非常吸引人,何况是孩子们呢?我相信,通过这些生动的实验,孩子们一定能对几何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爱上数学。

评分

当我看到《25堂几何实验课》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里立刻充满了各种有趣的画面。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非常懂得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的人,她能够将抽象的几何概念转化为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操作的具体活动。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非常规的、充满创意的实验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画图和计算,而是能够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获得的材料,比如纸张、积木、橡皮泥等等,来搭建、测量、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我希望这些实验能够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到几何的魅力,并且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我非常好奇,这25堂实验课会涵盖哪些几何知识点,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才能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几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