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速成围棋:下:中级篇 |
| 作者 | (韩)金成来 |
| 定价 | 25.00元 |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 ISBN | 9787543642423 |
| 出版日期 | 2011-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2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300Kg |
| 内容简介 | |
笔者与韩国围棋教育家金成来先生合著的“速成围棋”《入门篇》(上、中、下)、《基础篇》(上、中、下)、《初级篇》(上、中、下),南青岛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以其系统性、理论性、趣味性,以及便于操作、便于实践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围棋从教者的青睐。这是令笔者始料未及的,也是令笔者大为欣慰的。 |
| 作者简介 | |
| 黄焰,1965年生。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1986年升为五段。1989年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1994年定居韩国。1998年“宝海杯”世界女流围棋赛亚军。1998年韩国女流国手战亚军。1999年1月获得韩国棋院文化赏“敢斗赏”。1994、1995、1998年、二、五届“宝海杯”世界比赛本选。 |
| 目录 | |
| 1 接触战的技术 |
| 编辑推荐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文摘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序言 | |
| 暂无相关内容 |
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风格,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半吊子”棋手量身定做的。我之前看过的几本围棋书,要么是学术味太浓,充满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人望而生畏;要么就是过于口语化,缺乏应有的严谨性。而这本中级篇恰好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没有回避深度,但在解释那些复杂的死活题和布局变化时,总能用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辅助理解。比如,当讲到“厚势的运用”时,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厚势=战斗力”的公式,而是将其比作“一把随时可以投掷的标枪”,只有在合适的时机投掷出去,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这个比喻让我茅塞顿开。书中大量的实战案例都选取自近十年来的世界大赛,这一点非常赞赏,毕竟老棋谱虽然经典,但现代围棋的理念和下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演变。唯一的遗憾是,某些复杂的“手筋”解析部分,如果能提供更多针对不同棋形变化的微调方案就更完美了,现在的讲解虽然准确,但略显“一刀切”。不过瑕不掩瑜,对于希望从“会下”跨越到“会思考”的棋手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思维框架是无价之宝。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用“渐入佳境”来形容。起初翻阅时,我以为它会和市面上其他中级教程类似,无非是收录了一些高级定式和一些常见的三劫循环案例。然而,深入阅读后发现,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体系构建”。它不是零散知识点的堆砌,而是一个有机整体。中级篇的精髓在于如何将布局学到的“效率”与死活学到的“精确”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流畅的棋风。作者在讲述“分割与连接”这一概念时,引用了军事战略中的一些术语,使得抽象的围棋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介绍一些复杂的“手顺”时,会先给出错误的或次优的下法,并分析其被淘汰的原因,这种“反面教材”的教学法,往往比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印象更深刻。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值得称赞,棋盘的网格大小适中,使得复杂的战斗场景也能一目了然。唯一的期望是,希望后续的进阶篇能对“官子技巧”能有更详尽的论述,因为在很多势均力敌的对局中,官子的得失往往决定了胜负,而这本书在官子收束方面的着墨相对略少一些。
评分翻阅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围棋心法”修炼之旅。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赢棋”,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看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大局观”的论述部分。在很多中级棋手看来,棋局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几手至关重要的局部战斗,但这本书成功地将读者的注意力从局部拉回到全局的均衡上来。作者反复强调,每一步棋都必须服务于最终的目标——围空。书中甚至设计了一些专门的“平衡练习”,要求读者在局势明显占优或落后时,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这极大地锻炼了我们根据局势调整心态和方针的能力。纸张的质量也是一个惊喜,印刷清晰,棋盘的线条十分锐利,即使在长时间阅读后,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需要反复对照棋谱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友好设计。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希望附带的光盘或者在线资源能提供更多交互式的练习模块,毕竟围棋的学习,动手操作的环节是不可或缺的。
评分最近迷上了围棋,想找本合适的教材来提升一下自己的水平,毕竟光靠网络上的零散教程,总感觉体系不够完整。《正版书籍 速成围棋:下:中级篇》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吸引人,毕竟“速成”二字对我这种急于求成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抱着用既期待又有点怀疑的心情翻开了它。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大气,封面配色沉稳,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一看就是正经出版物。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基本功的强调,而不是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定式。比如对于“打劫”的处理,作者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剖析各种常见和非常规的劫争变化,图例清晰,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跟上思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上的经典对局分析,这些“活的历史”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更让我明白为什么某些看似简单的下法在实战中具有强大的威力。不过,对于我这种中级水平的棋手来说,有些初级概念的重复讲解稍显啰嗦,虽然这能确保知识点的扎实,但稍微放慢了阅读节奏。整体来说,这本书的结构布局非常合理,就像一位耐心的老棋手在一步步引导你,告诉你“棋盘上每一步棋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宏观的指导比单纯的招法记忆要宝贵得多。它让我意识到,围棋不仅仅是计算,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实战效果的棋手,买书的标准就是“能不能直接用得上”。这本中级篇在实战应用性上做得非常到位。它没有过多纠缠于那些只在理论上成立的“完美下法”,而是聚焦于中盘常见的“粘、断、并”等基础手法的最优解。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分析了初级棋手在面对对手侵消自己的厚势时,容易产生的“恐慌性应手”,并给出了三种稳健且有效的反击方案,这对我上周刚输掉的一盘棋简直是“事后诸葛亮”一般的指导。文字语言的选取非常克制,没有使用太多情绪化的表达,一切都以棋盘上的逻辑为准绳。它教会了我如何判断一个“劫”是否值得打,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劫材。作者对“棋形”的理解深刻透彻,很多时候,一个看似多余的“缓着”,在书中被解释为“为未来的变化预留的余地”,这种深层逻辑的揭示,是很多快餐式教程无法比拟的。唯一的建议是,如果能在每章末尾增加一个“自测挑战”,那就更棒了,强迫读者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独立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