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瞬间的触觉
作 者:王瑶
I S B N :9787115428011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6年10月第1次印刷
字 数:500千字
页 数:312页
开 本:32开
包 装:精装
重 量:
原 价:128.00元
编辑推荐
《瞬间的触觉》论述了王瑶很多关于摄影的体会及感悟,比如“摄影记录什么?摄影记录的样式?摄影如何更好记录.”很多关于摄影升华后的感想。王瑶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她认为摄影人应具备综合素养、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情怀。《瞬间的触觉》同时还旁征博引了许多摄影大家有关摄影的理论观点,使《瞬间的触觉》更具可读性与收藏性。
内容推荐
《瞬间的触觉》作者王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是一位的摄影家,王瑶在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拍摄了大量的新闻作品,曾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等业界众多重要奖项。王瑶因为工作关系曾经到访过十多个国家,本书是王瑶的一本摄影随笔,讲述了王瑶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王瑶的摄影体会和观点。王瑶不仅从技术层面阐述了她“特定性的瞬间”的观点,并用作品加以印证,并对构图和色彩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探索实践的过程。她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她还谈到了摄影人应具备的综合素养、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情怀。作者还把摄影融入到当今“互联网+”的背景下,谈到了她对于影像的展示与传播的思考。作者还对中国摄影人提出在继承创新中多出精品力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体系,更好地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文化的期待。 本书值得广大摄影工作者、摄影爱好者学习借鉴。
作者简介
王瑶,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曾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1992 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99 年入选荷兰乔普? 斯瓦特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2002 年—2003 年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作访问学者;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荷赛”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曾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美国、巴西等国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台湾红馆举办“粉墨人生”个人摄影作品展;出版《中国故事》、《后911》、《看不见的京剧》、《当代中国——库布其》、《当代中国——哈尔滨之春》、《家园》等个人摄影作品集和主编《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1978—2008)》等著作。
目录
39 第1 章 同一雪橇上的痛苦与欢乐
《家园·俄罗斯》拍摄随笔
57 第2 章 灾难无法忘却,生活还得继续
《家园·美国》拍摄随笔
79 第3 章 一个孤独者的前行
《家园·古巴》拍摄随笔
93 第4 章 古老金字塔与碧绿仙人掌之间的穿越
《家园·墨西哥》拍摄随笔
111 第5 章 印第安文明的诗意化现实
《家园·秘鲁》拍摄随笔
131 第6 章 影像中的魔幻瞬间
《家园·哥伦比亚》拍摄随笔
147 第7 章 从流动的世界中寻找美
《家园·印度》拍摄随笔
159第8 章 雪野上前行的女人
《家园·伊朗》拍摄随笔
181第9 章 家园小天地大
《家园·以色列》拍摄随笔
201第10 章 古老的城邦引领着现代时尚
《家园·意大利》拍摄随笔
215第11章 “ 日落之地”的光影色彩
《家园·摩洛哥》拍摄随笔
237第12 章 爱琴海畔浪漫的诗情画意
《家园·希腊》拍摄随笔
263第13 章 金字塔与尼罗河畔的家园
《家园·埃及》拍摄随笔
283第14 章 贫困阻隔不住生活的多彩
《家园·巴中》拍摄随笔
刚拿到这本书,还没来得及深入细读,但仅从它的标题和作者的身份,就足以勾起我极大的兴趣。作为中国摄影界的重量级人物,王瑶主席的作品和思想一直备受瞩目。这本书的名字“瞬间的触觉”,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空间,让人好奇摄影师是如何将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转化为能够触动人心的视觉语言的。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无数种可能性:或许是记录时代变迁的宏大叙事,或许是对普通人生活细节的深情描摹,又或者是对自然景物的哲思冥想。而“摄影笔记”的定位,更是增添了一份亲切感,仿佛可以直接窥探大师的创作心路,了解那些打动人心的作品背后,是如何思考、如何取舍、如何表达的。这种“不输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的宣传语,虽然有些大胆,但也恰恰说明了本书在内容深度和国际视野上的自信,让人对它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一定能带来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
评分单是看到“正版”二字,就让人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这不仅仅是关于内容,更是对版权和原创性的尊重。而“瞬间的触觉”这个书名,则像一句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谶语,立刻勾起了我对摄影艺术更深层次的探寻欲望。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各种画面:或许是街头巷尾的市井烟火,或许是宏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亦或是人物脸上转瞬即逝的表情。我都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王瑶主席如何以他独特的视角,捕捉到这些稍纵即逝却又意义非凡的“瞬间”,并将其凝固成永恒的艺术。而“摄影笔记”的后缀,更是让人感觉到一种亲切和真实,仿佛能够直接翻开一本摄影大师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创作的背后故事,他如何思考光影、构图、情感的表达,以及他对于摄影这项艺术的深刻感悟。这种“不输美国纽约摄影学”的定位,也让我对这本书在学术性、理论性和国际视野上充满了期待,相信它定能成为摄影爱好者们不容错过的宝藏。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立刻被它的质感所吸引。厚重而富有质感的纸张,以及精心设计的封面,都透露出一种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我个人对摄影一直抱有浓厚兴趣,但常常觉得摄影大师的作品遥不可及,难以理解其背后深层的含义。而这本书的标题“瞬间的触觉”以及作者王瑶主席的身份,让我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切入点。我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更加接地气、更具人性化的方式,来展现摄影的魅力。我希望能够从中感受到,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他是如何看待摄影这项艺术的,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每一张照片中的。那种“触觉”,我想不仅仅是指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本书或许会像一本私密的日记,记录下摄影师在不同时刻的心情、感悟和创作过程中的点滴思考,这对于我这样的普通摄影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精神食粮。
评分这本书从外观上就给人一种沉稳大气的感觉,那封面上摄影作品的选角,已经足够引发我的好奇心。我猜想,这些图片背后一定蕴含着作者对摄影艺术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书名“瞬间的触觉”也极富感染力,它暗示了摄影作品不仅仅是画面的定格,更是情感的传递和对世界某种微妙感受的捕捉。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作者是如何通过镜头,去感知、去触碰那些转瞬即逝却又至关重要的瞬间,并将这些“触觉”转化为具有力量和温度的影像。同时,“摄影笔记”的定位,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摄影师的创作心得、技术体会,甚至是他对摄影行业发展的思考。这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像是一次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的机会,去领略他对光影、构图、色彩的独特运用,以及他对摄影的执着与热爱。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足够吸引人,封面那种沉静而又富有质感的色彩,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摄影底蕴。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十分考究,厚实而又光滑,翻阅时有一种仪式感,仿佛在翻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我尤其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每一张照片都有足够的呼吸空间,不会被文字淹没,也不会显得空洞。这种留白恰到好处,让观者能够完全沉浸在摄影师想要传达的情感之中。而当目光扫过那些图片时,总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瞬间”魅力,那是稍纵即逝的光影、是难以捕捉的情绪,是摄影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的世界最真实的一面。即使还不了解具体内容,单凭这般精心打磨的实体,就足以让人期待其中内容的精彩程度,它传递出一种对艺术创作的认真态度,也预示着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