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趙孟頫妙嚴寺記-經典碑帖臨習舉要
定價:18.00元
作者:王朝暉
齣版社: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64425074
字數:
頁碼:9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是本指導習練經典碑帖教材。
內容提要
本書對趙孟頫所書《妙嚴寺記》的筆法與運筆、基本筆畫、偏旁部首、結體變化及章法與創作都進行瞭詳細的講授。
目錄
章 筆法與運用1
一、趙孟頫與《妙嚴寺記》1
二、筆法 2
三、運筆4
第二章 基本筆畫6
一、點6
二、橫 13
三、竪17
四、撇五、捺
六、鈎七、挑32
八、轉 34
九、摺 35
第三章 偏旁部首 38
第四章 結 體 48
一、主筆突齣 48
二、多 橫 50
三、多 竪 51
四、左右結構 52
五、上下結構6
六、上中下結構 58
七、左中右結構59
八、全包圍結構 60
九、半包圍結構 61
十、三角形結構63
十一、穿 插 63
第五章 結體之變 65
一、牽絲映帶65
二、筆畫替代66
三、局部省略 67四、結體輕重 68
五、同畫異構 69
六、同旁異構 72
七、同字異構 73
八、上下錯位 74
第六章 章 法 75
一、題 款 75
二、印 章 77
三、章法範例 78
附:妙嚴寺記(摘選)86
作者介紹
王朝暉,作者為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天津市書法傢協會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天津市美術傢協會會員,天津市書法考級中心教授,天津市財經大學特聘書法專傢。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較高要求的讀者,我非常看重一本專業書籍的學術背景支撐。趙孟頫的地位不僅在於他是書聖的繼承者,更在於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元代,一個士人精神麵臨巨大衝擊的時期。他的書法既是對宋代尚意書風的一種迴應和調整,也是對魏晉風骨的重新高揚。因此,一本優秀的碑帖臨習指導,理應具備一定的文史素養。我希望這本書在介紹《妙嚴寺記》時,不僅是停留在書法的技術層麵,還能簡要介紹一下此帖的書寫背景、收錄於何處,以及它在趙氏書學生涯中的位置。這種“知人論世”的解讀,能夠幫助學習者在臨習時,注入更深層次的情感和理解,使筆下的綫條不再是僵硬的符號,而是承載瞭曆史的重量和作者的胸襟。如果沒有這種文化層麵的鋪墊,臨習就很容易流於匠氣,即便形似,也難得神韻。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露齣一種典雅而不失學理的氣質,讓人對內文的深度抱有信心,期待它能提供超越技法之外的文化滋養。
評分這本《趙孟頫妙嚴寺記-經典碑帖臨習舉要》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對中國書法藝術的敬意與探尋的意味。作為一名業餘書法愛好者,我深知學習碑帖的路徑之漫長,而趙孟頫的行書無疑是繞不開的一座高峰。初次翻閱,我的期待是能從中找到一條清晰、係統、且富有洞察力的學習路徑。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一堆精美的字帖圖片,更重要的是能深入剖析趙書的用筆特點、結字規律,以及背後的文化精神。特彆是對於“妙嚴寺記”這樣的經典篇目,它承載瞭趙孟頫中晚年書風的成熟與圓融,學習它需要對筆法提按頓挫有極高的敏感度。我期待書中能有對每一個字進行詳細的筆畫分析,比如如何做到“圓中寓方”,如何處理墨色的濃淡變化以體現氣韻生動。如果能結閤不同曆史時期趙書的演變脈絡來解讀此帖,那就更具價值瞭。此外,對於初學者而言,如何避免一味模仿而失掉自身性情,書中是否有獨到的見解和練習方法,這對我至關重要。好的碑帖解析,應當是既能讓人仰望聖賢之高遠,又能腳踏實地地在自己的筆下找到可實現的進階之路。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感也讓人感受到瞭一種莊重感,這對於沉浸式臨習是非常有利的,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印象是它的體例設置相當嚴謹。我一直覺得學習古代碑帖,最難把握的就是“神韻”與“結構”之間的平衡。很多帖本隻注重瞭結構比例的準確,臨摹齣來的字形端正,卻如同木偶一般,缺乏生命力。而趙孟頫的妙嚴寺記,其美妙之處恰恰在於他將晉韻與唐法完美融閤,呈現齣一種清勁秀逸的大傢氣象。這本書如果能在這個層麵上多下功夫,比如專門開闢一個章節,深入探討趙孟頫如何從“二王”中汲取營養並加以轉化,形成自己“妍美流便”的書風,那它就遠超一般字帖的範疇瞭。我特彆關注那些被書法傢們反復提及的“提筆”、“蓄勢”等概念,這些都是抽象的,需要通過實例來具象化。如果書中能用現代的圖示語言,哪怕是動態的示意圖(雖然紙質書無法實現,但文字描述的力度可以彌補),來解析起筆、行筆、收筆時的手腕和手指的微妙變化,那對提高我的理解度將是極大的幫助。我希望它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先生,手把手地告訴我,當你寫到“妙”字的那個捺腳時,你的氣息應該如何貫通,纔能既有力度又不失優雅。這種對細節的執著,纔能真正引領學習者跨越“形似”到達“神似”的門檻。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選材和排版設計非常欣賞。通常市麵上的一些碑帖影印本,清晰度參差不齊,有些為瞭突齣“古樸”,反而模糊瞭細節,這對於需要精準辨彆的學習者來說是非常痛苦的。而這本《妙嚴寺記》的影印質量顯然經過瞭精心的篩選和處理,墨痕的乾濕濃淡,紙張的肌理感,都被清晰地保留瞭下來。這讓我仿佛能觸摸到趙孟頫當年運筆時的那種微妙感覺。另外,這本書的版式設計很人性化,臨習頁和釋文頁的切換自然流暢,不會打斷學習的節奏。更難得的是,它似乎在強調一種“由大到小,由整體到局部”的漸進式學習法。比如,它可能首先展示整篇的章法布局,讓學習者建立起篇章的氣脈感,然後再逐字拆解。這種由宏觀到微觀的思路,恰恰符閤我們學習任何復雜技藝的認知規律。在我看來,書法學習中最易被忽視的就是章法,而趙孟頫的行書,其氣韻的連貫性正是通過精妙的章法來體現的。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處理行距、字距、以及篇幅收尾的處理技巧,那簡直就是錦上添花瞭。
評分我關注的另一個重點是輔助練習部分的有效性。臨摹固然重要,但如何將臨摹所得轉化為自己的筆感和創作能力,纔是衡量一本習字帖是否成功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在核心碑帖解析之後,能提供一些針對性的、富有創造性的“仿寫”或“活學活用”的練習模塊。比如,針對“妙嚴寺記”中那些極具代錶性的偏旁部首或高頻字,提齣不同情境下的變化練習。例如,同一個“之”字,在不同的位置和墨色下如何調整筆勢。更進一步,如果能夠提供一些不同難度梯度的過渡性範本,幫助學習者從對古人一筆一畫的描摹,逐步過渡到能用趙書的筆法來書寫自己的詩文,那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將大大提升。真正的學習不是復製粘貼,而是內化吸收,最終形成自己的麵貌。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範例,展示如何將《妙嚴寺記》的筆法融入到其他字體的練習中(例如如何將這種圓潤的筆法用於楷書的結構中),那就太棒瞭。這體現瞭作者不僅是碑帖的介紹者,更是學習方法的引導者,這正是我們這些渴望進步的習書者最需要的寶貴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