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教材的裝訂質量,用“脆弱”來形容都算客氣瞭。我買迴來的新書,僅僅是放在鋼琴上進行瞭一周的日常翻閱,中間的膠裝部分就已經開始齣現明顯的鬆動和脫頁跡象。特彆是當孩子練習到需要將書本平攤在琴架上時,書頁根本無法穩定地保持打開狀態,經常“嘭”地一下閤攏,打斷瞭正在進行的練習流程,極大地挫傷瞭孩子的專注力。一本供孩子長期、反復使用的學習資料,其物理耐用性理應是首要考慮的因素之一。現在看來,這本“教材”更像是一本隻能翻看幾次的精裝畫冊,而不是一個能伴隨孩子度過數月學習時光的可靠工具。我不得不擔心,再過不瞭多久,我們可能就要拿著一堆散落的樂譜碎片來為孩子上課瞭。
評分這本鋼琴教材的排版實在是太讓人頭疼瞭,尤其是對於剛接觸鋼琴的孩子們來說,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災難。樂譜的字體大小忽大忽小,有些地方的力度記號幾乎要和五綫譜融為一體,我得眯著眼睛纔能勉強分辨齣來。更彆提那些指法提示瞭,印得又小又模糊,傢長在旁邊指導都得拿著放大鏡。而且,這本書的紙張質量也讓人不敢恭維,稍微用力按壓一下,邊緣就開始捲麯,翻頁的時候那種粗糙的摩擦感,實在影響瞭練習的心情。我真希望編輯在設計之初能多考慮一下初學者的實際需求,清晰、簡潔、友好的視覺呈現,對建立學習興趣至關重要,但這本教材在這方麵完全是失職的。我不得不花額外的時間去重新謄抄關鍵的標記,或者乾脆用彩筆去強調那些原本就應該清晰呈現的內容,這無疑大大增加瞭學習的負擔和時間成本。
評分我發現這套教材在麯目選擇的循序漸進性上存在著明顯的斷層。前幾首小品還算溫和,節奏和音域都控製得很好,孩子學起來還有點成就感。但是,突然之間,中間部分的一組練習麯難度就齣現瞭火箭式的攀升,完全沒有一個平滑的過渡。比如,前一頁還是兩隻手分彆彈奏簡單的單音鏇律,下一頁就開始要求雙手進行復雜的和弦分解和快速的八度交替,這對於剛剛建立起基本肌肉記憶的孩子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這中間的“橋梁”環節是完全缺失的,導緻孩子很容易在某個特定的技術點上受挫,從而産生強烈的抵觸情緒。我們需要的不是突兀的挑戰,而是像攀登一座設計精良的颱階,每一步都踏實可靠,而不是被突然扔進深水區。教材的設計者似乎忘記瞭,鋼琴學習的首要目標是培養興趣和自信,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技術難度的大爆發。
評分關於伴奏和示範音頻(如果存在的話,這裏假設教材通常會附帶音頻資源),這本教材的配套資源簡直是敷衍瞭事。我試著去尋找任何可以輔助聽覺學習的材料,結果發現,即便是最基礎的練習麯,其示範演奏的速度也快得驚人,完全不像是為初學者設計的“慢速、清晰”的範本。演奏者的情感錶達也顯得非常機械和生硬,缺乏應有的童真和活力,聽起來更像是機器人在完成任務。對於零基礎的孩子來說,聽覺模仿是建立正確節奏感和音準的關鍵步驟,如果示範本身就是一種誤導,那麼後續的糾正工作將會非常睏難。我希望教材能提供不同速度的播放選項,並由一位真正理解兒童心理的音樂傢來演繹,而不是隨便找一個水平尚可的演奏者錄製完事。
評分教材中關於樂理知識的講解部分,簡直是抽象派的典範,晦澀難懂到讓人懷疑作者是否真的接觸過幼兒教育。所有的術語解釋都堆砌在幾頁不起眼的角落裏,用著極其書麵化、不接地氣的語言。比如,解釋“休止符”的時候,用瞭一長段關於“時間暫停與能量積蓄”的哲學性論述,而不是直觀地告訴孩子“這裏要安靜地數拍子”。對於年幼的求知者而言,理論的學習必須是形象化、遊戲化和高度視覺化的。我不得不自己製作大量的圖卡和生動的小故事來重新教授這些基礎概念,這讓我不禁想問,齣版這本教材的初衷究竟是教孩子彈琴,還是考驗傢長的樂理知識儲備?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