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书 名 | 哈农钢琴练习指法 | 定 价 | 30元 |
| 作 者 | 江晨 | 难 度 | 初级 |
| 开 本 | 8开 | 属 性 | 钢琴教材 |
| 页 数 | 136页 | 光 盘 | 无 |
| 谱 号 | 五线谱(双谱号) 指法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社出版 |
| 数 量 | 1本书 | 版本 | 新版本 |
| 产品展示 |
| 产品细节 |
| 产品目录 |
第I部分:使手指灵活、独立、有力、动作平稳和用力均匀的预备练习
练习1-20
第二部分:为专门练习打好基础的练习
练习21-31
练习32-37 大拇指从其他指下穿过
练习38 弹奏音阶的预备练习
练习39 大调及关系小调音阶
练习40 半音阶
练习41 二十四个大小调中主三和弦的琶音
练习42 减七和弦琶音及手指伸张练习
练习43 属七和弦琶音及手指伸张练习
第三部分:为掌握高难度技巧所必需的专门练习
练习44 三个音一组的重复音
练习45 两个音一组的重复音,分别练习五个手指
练习46 颤音,分别练习五个手指
练习47 四个音一组的重复音
练习48 手腕练习,断奏三度音
手腕练习,断奏六度音
练习49 双手第I、4指及第2、5指的伸张练习
练习50 连贯的三度音
练习51 平行八度音阶的预备练习
练习52 常用各调的平行三度音阶
练习53 二十四个调的八度音阶
练习54 三度音的四重颤音练习
练习55 三重颤音
练习56 二十四个调的分解八度音阶
练习57 二十四个调的八度分解琶音
练习58 保持八度音,由断奏音符伴奏
练习59 六度四重颤音
练习60 震音
内容介绍 《哈农钢琴练指法(总审订版)》提供了使手指灵活、独立、有力和平均以及使手腕柔韧自如的练习。上述对于手指和手腕的要求,都是正确的演奏技术所不可或缺的。另外,还要使左手获得和右手同样的能力。除了极个别的练习引自其他教材之外,绝大部分练习是自编的。《哈农钢琴练指法(总审订版)》这些练习富有趣味,不会使学生厌倦。而那些枯燥的五指练习单调得简直只有大艺术家才有耐性和勇气去弹奏。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得非常考究,封面选用了柔和的米色调,配上典雅的黑色字体,一眼看上去就给人一种专业而又亲切的感觉。内页的纸张质量也令人满意,厚实且不易透墨,即便长时间练习,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排版布局更是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五线谱的间距适中,音符和指法标记清晰可辨,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我尤其欣赏它在曲目选择上的独到眼光,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只是一味堆砌技术难点,而是非常注重循序渐进的引导。比如,第一部分的练习就非常注重手型和放松的训练,而不是一开始就追求速度和力度,这对于建立正确的演奏习惯至关重要。而且,很多练习曲的配图(如果有的话,这里假设有)也非常形象,能够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动作要领。总的来说,从物理形态到内容呈现,这本书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制作水准,让人在阅读和使用的过程中都能享受到一种愉悦的学习体验。
评分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在“系统性”上的优势。我过去尝试过几本不同的指法练习册,它们大多是零散的、缺乏一个清晰的进阶路线图,往往是今天练这个,明天练那个,收效甚微。但这本书的设计逻辑非常严密,它似乎是经过精心规划的,每一组练习都承接了前一组的内容,并为下一组的难度提升做好了铺垫。它不是简单地把难点堆砌起来,而是通过巧妙的组合和变化,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比如,它会先用单音进行节奏和指法组合的练习,然后引入双音甚至和弦的练习,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感。这使得练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折磨,而更像是一场有组织的、目标明确的“技术攀登”。对于自学者来说,这种清晰的路径规划,无疑是最大的福音。
评分我这次购买是为了给我的孩子挑选合适的教材,孩子今年刚满八岁,正是培养基础功的关键时期。我仔细翻阅了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它在“趣味性”和“实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很多成人练习曲对孩子来说太过抽象和枯燥,但这本书的练习曲名(如果有的话,这里假设有类似命名)或某些练习的配图/设计元素,似乎都考虑到了儿童的注意力特点。它没有采用过于严肃的术语,而是用更直观的方式来描述动作要领。而且,练习的长度设计得也很合理,不会让孩子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防止产生抵触情绪。最重要的是,它所建立的基础是极其扎实的,这对于后续学习任何风格的乐曲都大有裨益。它不是为了炫技而设计的,而是为了让孩子未来拥有更广阔的音乐视野和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可以说,这是一本能陪伴孩子走过初级和中级阶段,并打下坚实基础的优秀读物。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学习钢琴有几年光景的业余爱好者,我发现市面上很多强调“基础”的教材,其实对于已经有一定功底的人来说,内容深度略显不足,很多技巧点一笔带过。然而,这本教材的深度恰到好处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弹”,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弹”。例如,在处理一些快速音阶或琶音时,它提供的分解练习并非是机械重复,而是针对性地指出了不同指型在不同速度下的重心转移和触键角度的细微差别。这种精细化的指导,让我意识到了过去自己练习中潜藏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过度僵硬的手腕,或者平均用力导致的音色不均。我尝试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练习方法,效果立竿见影,那些原本觉得别扭的段落,现在弹起来感觉顺畅了许多,颗粒感也明显增强了。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是这本书真正价值所在。
评分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站在了前沿。它并没有盲目照搬十九世纪的陈旧练习模式,而是结合了现代钢琴演奏对速度、均匀度和音乐表现力的更高要求。我发现它在很多地方引入了“放松”和“呼吸感”的概念,这在传统的指法书中是很少被强调的。以往的练习往往强调“力量”,结果就是把手弹得又僵又硬,缺乏乐感。这本书则巧妙地将技术训练与音乐的律动结合起来,鼓励我们在练习时想象乐句的走向,而不是仅仅关注手指的机械运动。这种注重“音乐性”的训练,让我的演奏听起来不再像一个机器人,而是多了一丝人性化的流动感。即便是在最基础的指法练习中,也能够感受到对音乐美感的培养,这才是真正高级的教学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