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象 阅读学园 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 9787549582785 广西师范

魔法象 阅读学园 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 9787549582785 广西师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艾伦·B.知念 刘幼怡 著
图书标签:
  • 童话故事
  • 阅读学园
  • 人生感悟
  • 成长
  • 心理学
  • 自我认知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文学
  • 治愈
  • 人生哲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晚秋画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82785
商品编码:2956483670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魔法象 阅读学园 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

定价:42.80元

作者:(美)艾伦·B.知念 刘幼怡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495827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献给每一个在童话故事中获得过快乐的大人与他们日渐衰老的父母。

将智慧与魔力注入人的后半生,恢复被世界遗忘了的天真无邪和奇迹。

人生更多的精彩存在于“从此以后”,在童话中获得精神启示,实现自我。

内容提要


《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阅读学园推出的作品之一。童话故事的结尾总是如此:“从此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王子和公主不会永葆青春,当王子和公主白发苍苍,生活又将怎样?美国荣格派精神分析学家艾伦 知念从四千多篇世界民间故事中精选出十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老人童话故事,描绘了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困境以及其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揭示了每个人在后半生必须完成的心理发展任务。

目录


序言

1 命运与伐木人(来自小亚细亚的童话故事)

魔力的丧失与回归

2 麻雀的礼物(日本童话故事)

自我心理分析

3 魔巾(日本童话故事)

面具与自身

4 年老的炼金师(缅甸童话故事)

智慧

5 聪明的商人(犹太童话故事)

智慧与邪恶

6 魔林(克罗地亚童话故事)

自我

7 一位老母亲的忧伤(德国童话故事)

与上帝

8 海龙王(朝鲜故事)

与内在的自我

9 失去瘤子的老人(日本童话故事)

返璞归真

10 纯朴的割草人(印度童话故事)

自我整合与天真

11 六尊雕像(日本童话故事)

奇迹的重现

12 寡妇与青蛙(中国西藏童话故事)

中介与

13 渔夫和神怪(阿拉伯童话故事)

中介与社会的解放

14 使枯树开花的老人(日本童话故事)

回归与变形

15 闪闪发光的鱼(意大利童话故事)

老人故事的完成

结语:从此以后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著者:艾伦 B知念(Allan B.Chinen)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科普作家。他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阐释世界各地的童话,创作了大量有关成人发展和老年学的研究著作,开拓了童话学研究的新领域。代表作有“童话与心理学”四部曲:《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童话中的男性进化史》《大人心理童话》《拯救王子的公主》。这些作品,将由魔法象童书馆陆续推出。

译者:刘幼怡

女,1942年出生于北京。1990~2001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副教授。1982~1983年,公派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87~1997年,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加拿大语言中心中方副主任。1990年公派加拿大圣玛丽大学进修并获硕士学位。出版译著《外语学习与教学的原理》,编著有《许国璋英语教程详解》《英语教程初探》等作品。

文摘


序言



《童年回响,生命长歌:当我们谈论童话与人生》 一部关于童话如何塑造我们,以及如何在人生旅途中继续回响的深度探索。 你是否曾经在夜深人静时,被一段熟悉的童话旋律勾起回忆?是否在人生的岔路口,某个童话中的情节,某个角色的命运,让你有了新的启示?童话,并非只是哄孩子入睡的睡前故事,它们以最古老、最纯粹的方式,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愿望、恐惧与智慧,在我们生命最初的土壤里播下种子,影响着我们一生的成长,直至暮年,那些曾经的幻想与英雄,依旧在我们心中低语,给予力量,照亮前路。 本书并非童话的合集,也不是对某一个特定童话的简单解读。它是一场关于“童话”与“人生”之间深刻而持久联结的探险,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次对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最坚韧部分的温柔触碰。我们将一同审视,那些在童年时代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故事,如何在成年后的我们身上留下印记,甚至在生命的后半段,继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童年的魔法:故事如何雕刻我们的灵魂 童话的魅力,在于它以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触及了人类最根本的情感与需求。公主的勇敢、王子的善良、巨人的贪婪、巫婆的狡诈……这些鲜明的角色,如同镜子般映照出我们对善恶的最初认知,对正义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关于爱与勇气: 从《白雪公主》里王子拯救公主的吻,到《小红帽》中外婆和孙女的温情,童话里的爱,既有浪漫的邂逅,也有坚定的守护。它们教会我们,爱是付出,是牺牲,是跨越艰难险阻的力量。而那些敢于挑战恶龙的骑士,那些不畏强权的普通人,则以他们行动的方式,诠释着勇气的真谛——并非没有恐惧,而是即使恐惧,依然前行。这些关于爱的故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构建了关于亲密关系、家庭责任以及人际交往的最初模型。 关于规则与秩序: 《狼来了》的故事,教会我们诚实的价值;《狐狸与葡萄》让我们理解得不到的酸涩与自我安慰;《龟兔赛跑》则揭示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童话以寓言的形式,传递着社会的基本规则与生存的智慧,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因果,认识到行为的后果,并逐渐形成是非观念。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构成了我们成年后处理复杂社会关系的基石。 关于希望与梦想: 辛德瑞拉的玻璃鞋,阿拉丁的神灯,杰克与豆茎……童话里的奇迹,总是在最绝望的时刻出现,给予人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改变命运的可能。它们在我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困境,只要不放弃,梦想终有实现的那一天。这些充满魔力的叙事,是我们面对现实挑战时,最宝贵的精神支撑。 成年的回响:童话如何在人生旅途中继续低语 当我们告别了纯真的童年,步入复杂的人生舞台,童话的痕迹似乎渐渐模糊,但它们从未真正消失。它们以更深沉、更隐喻的方式,在我们的情感、决策、价值判断乃至对生命的理解上,继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情感的共鸣与慰藉: 在经历爱情的失意、事业的挫折,或是亲人的离去时,我们可能会在某个午后,偶然翻开一本旧日的童话书。那一刻,白雪公主的悲伤,灰姑娘的委屈,都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这些故事,如同老友般,理解我们的痛苦,抚慰我们的伤痕。它们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光明也从未远离,总有转机,总有希望。 人生选择的参照与启迪: 许多人生中的重要选择,都可能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受到童话叙事的影响。我们是否渴望成为故事中的“英雄”,去冒险,去探索?我们是否在遇到诱惑时,想起“ Hansel and Gretel”里迷失方向的危险?童话里的人物命运,常常成为我们反思自己人生道路的参照。一个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的“豌豆公主”,一个甘愿牺牲自己换取他人幸福的“海的女儿”,都可能在我们内心深处,塑造着我们对成功、牺牲、自我价值的理解。 应对困境的精神力量: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当我们面对疾病、衰老、社会变迁等不可抗拒的力量时,童话中的坚韧与智慧,能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善良、勇敢和乐观的角色,他们的精神力量,能够穿透现实的迷雾,指引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我们或许不再相信有会飞的扫帚,但我们会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我们依然能够克服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结局”。 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更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义。童话中的一些主题,如“成长”、“变形”、“寻找归宿”,与我们对人生的追问不谋而合。例如,“丑小鸭”变成天鹅的故事,不仅仅是外貌的改变,更是关于自我接纳、发现潜能和实现生命价值的深刻隐喻。这些故事,让我们在人生后半段,依然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探索未知的自己,去拥抱新的可能性。 当童话遇见“后半生”:生命的深层对话 “后半生”,是一个充满智慧与沉淀的词语。它意味着经验的积累,情感的成熟,以及对生命更深刻的洞察。而童话,恰恰能够与“后半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带来全新的视角与感悟。 智慧的再激活: 童话的简单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后半段,当我们回顾过往,经历过起伏,童话中的道理,会以一种更加鲜活、更加深刻的方式在我们心中“活”过来。那些曾经不理解的隐喻,那些曾经一笑而过的寓言,此刻可能成为我们解释人生百态的钥匙。 情绪的梳理与接纳: 很多童话都触及了人类最复杂的情感,如嫉妒、贪婪、失落、恐惧。在人生的后半段,我们可能拥有了更多的耐心和智慧,去理解和接纳这些曾经让我们困扰的情绪。童话中的角色,他们的挣扎与成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内心的波动,学会与不完美共处,与遗憾和解。 对“幸福”的重新定义: 传统童话的“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的结局,在人生的后半段,可能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我们不再仅仅追求表面的圆满,而是更看重内心的安宁、精神的富足,以及与所爱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童话中关于“爱”、“分享”、“奉献”的元素,在此时此刻,更能引发我们深层次的共鸣,让我们重新审视和定义属于自己的“幸福”。 创造新的“后半生”童话: 即使青春不再,我们依然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后半生”童话。童话的精髓在于希望、勇气和 transformation(转变)。在人生的后半段,我们可以学习童话角色的智慧,勇敢地去尝试新的事物,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拥抱新的可能性,去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本书旨在邀请每一位读者,重新审视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童话,在它们之中,发现与人生后半程对话的智慧,在那些古老而动人的故事里,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与灵感。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奇妙的旅程,感受童话如何在我们的生命中,奏响永恒的回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闪耀着温暖的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选题非常契合当下的社会心理。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感到迷失和焦虑,渴望找到一种能够慰藉心灵、指引方向的力量。而童话故事,作为我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恰恰承担了这样的角色。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他用一种非常温和而充满智慧的方式,带领我们重新走进童话的世界,去发现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美好,去汲取那些能够支撑我们走过人生风雨的力量。我尤其欣赏他对“后半生”这个概念的解读,他认为,人生的后半生并非意味着衰败和结束,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更加成熟、更加懂得珍惜的阶段。而童话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梦想,也提醒我们,即使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依然可以保持一颗纯真而勇敢的心。这本书,对于那些在生活中感到疲惫、迷茫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它能够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鼓起勇气,继续前行。

评分

刚拿到这本书,包装严实,送货速度也超出了我的预期,让人心情愉悦。迫不及待地翻开,扑面而来的不是冰冷的书页,而是温暖而亲切的文字。书的装帧设计很雅致,淡雅的色彩和简洁的排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来有一种难得的沉静感。我一直对童话故事有着莫名的情结,总觉得它们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更像是成年人遗忘在心底的秘密花园。这本书的开篇便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它没有直接抛出晦涩的理论,而是从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切入,仿佛是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分享着他对童话世界的回味与思考。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依偎在父母膝下,听着那些经典故事的场景,那些情节、那些人物,又重新鲜活起来。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熟悉的童话,发现它们原来蕴藏着如此深刻的人生哲理,那些看似简单的情节,背后却是对人性、对命运、对选择的巧妙隐喻。这种重新解读,让我觉得,阅读童话,不仅仅是重温旧梦,更是一种自我疗愈和成长。它让我看到,即使步入人生的后半场,那些曾经的童真和纯粹,依然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给予我们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着实令人赞叹,流畅而不失深度,通俗易懂又不失韵味。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能够将那些看似零散的童话片段,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从中提炼出与人生息息相关的主题。我特别喜欢他分析《小王子》的那部分,他没有流于表面地解读“驯养”的含义,而是深入挖掘了其中关于孤独、关于责任、关于真正重要的东西的探讨。读完之后,我仿佛醍醐灌顶,重新理解了成年世界的复杂和无奈,也更加珍惜那些简单而纯粹的情感连接。书中对于不同童话故事的解读角度也十分新颖,他并没有遵循传统的解读方式,而是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将童话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探讨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寻找希望,如何与自我和解。这种解读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受用,它不仅仅是文学评论,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的指南。每读完一个故事的解读,我都会陷入深深的沉思,反思自己的生活,仿佛又一次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感受非常治愈,它用一种温和而有力量的方式,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童话,也重新认识自己。作者的文字充满了人文关怀,他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去理解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挑战。我尤其喜欢他对于“成长”的定义,他认为,成长并非意味着失去纯真,而是学会如何用更成熟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去关爱他人,去拥抱生活。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用他的人生智慧,为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在人生的后半场,依然能够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它让我明白,即使面对岁月的流逝,我们依然可以活出精彩,活出意义。这本书,不愧为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它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更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方向,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活得更加充实、更加有爱。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我,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作者以一种非常平实的叙述方式,将那些宏大的主题娓娓道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吸引。我喜欢他引用那些经典童话的片段,他能够精准地捕捉到故事的精髓,并将其与人生的不同阶段巧妙地联系起来。例如,他谈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再仅仅聚焦于她的悲惨命运,而是将其上升到对现实的关怀和对希望的探讨,这种解读让我耳目一新。书中的观点也十分有启发性,他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去独立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作者的独白,更像是一场与作者的对话,一场与自我的对话。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也变得更加开阔,对人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这本书,就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读越能体会其中的深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