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手绘教室——花卉篇(第2版) [韩]金修珊奈

水彩画手绘教室——花卉篇(第2版) [韩]金修珊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金修珊奈 著
图书标签:
  • 水彩
  • 花卉
  • 绘画
  • 手绘
  • 教程
  • 艺术
  • 设计
  • 韩国
  • 金修珊奈
  • 绘画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品读天下出版物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6025
商品编码:2957258600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水彩画手绘教室——花卉篇(第2版)

定价:68.00元

售价:53.7元,便宜14.3元,折扣78

作者:金修珊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115416025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了帮助那些对水彩画感兴趣的、现在刚刚涉足实际操作的人们进行学习而编写的。本书帮助读者首先从画一束花开始,经过绘画的初级阶段,自然地发展到中级和高级阶段。本书共7章,分别介绍了水彩画的基础知识,以及各种花卉的绘制方法。讲解细致,步骤详细,循序渐进。阅读本书,初学者可以掌握水彩画的基本绘制方法,通过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彩画水平。

目录


目录

章 有效地灵活使用材料和画具

1.1 画笔...................................................... 8

1.2 颜料...................................................... 8

1.3 调色盘.................................................. 9

1.4 水彩画中经常使用到的颜色............ 10

1.5 铅笔与水溶性彩色铅笔........................ 12

1.6 除此之外的其他画具........................ 13

1.7 画纸.................................................... 14

1.8 画纸的伸展........................................ 16

第2章 有效的构图和素描

2.1 花卉的6种基本构造与素描...................... 22

2.2 让构图美观的小秘诀........................ 30

第3章 12种着色方法

3.1 水彩画的基本— 浸染................ 42

3.2 以轮廓线为重点进行着色............ 48

3.3 用画笔进行速写.............................. 50

3.4 高密度的图画— 重叠着色....... 51

3.5 使用食盐产生的浸染效果............ 52

3.6 使用喷壶产生的水斑效果 ....... 54

3.7 灵活使用画纸的颜色(白色)... 56

3.8 留出底色进行着色 ......................... 58

3.9 在高光部分使用留白液 ................ 60

3.10 通过擦拭进行修改 ....................... 62

3.11 使用水溶性彩色铅笔绘画 .............. 64

3.12 使用不透明的水溶性颜料进行绘画 ....... 68

第4章 充满线条魅力的花

4.1 在春天的田野中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花卉写生指南:从初学到精通的色彩之旅》 本书是一本专为热爱花卉绘画的艺术爱好者量身打造的写生指南。无论您是初涉水彩的新手,还是希望提升技艺的进阶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宝贵的启发与实用的技巧。本书将带领您踏上一段迷人的色彩探索之旅,从基础的水彩语言,到捕捉花卉生命力的细腻笔触,最终能够独立完成富有感染力的花卉水彩作品。 一、 走进水彩的奇妙世界 水彩,以其晶莹剔透的质感、流动变幻的色彩,以及对光影的独特表现力,赢得了无数画家的青睐。它既能展现出花卉的柔美与精致,也能描绘出花朵的蓬勃与生机。本书将从最基础的层面入手,为您揭开水彩的神秘面纱。 认识你的画笔与颜料: 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水彩画笔(圆头笔、平头笔、扇形笔等)及其在绘制不同形体时的作用,以及优质水彩颜料的特性,如透明度、覆盖力、湿润度和稳定性。您将了解如何根据画面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并掌握它们的基本用法。 水与色的和谐共舞: 水彩的魅力在于“水”的运用。本书将深入讲解水与颜料的比例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控制水分来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湿画法(一次性着色,色彩晕染自然)、干画法(笔触清晰,色彩叠加明显)、以及两者结合的“湿中湿”和“干中湿”技法。您将学会如何利用水来创造出流动的层次感、梦幻般的晕染,以及细腻的纹理。 色彩的语言与调和: 色彩是花卉绘画的灵魂。我们将从色彩的基础理论讲起,包括三原色、三间色、互补色、邻近色等概念。更重要的是,本书将重点讲解如何在水彩中进行色彩调和,如何避免颜色“脏”或“灰”,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来表现花卉的不同质感、光照下的色彩变化和情绪氛围。您将学会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明度对比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并赋予花卉生命般的色彩活力。 基础技法的磨练: 在掌握了基本工具和色彩原理后,我们将循序渐进地引导您练习一系列基础技法。包括: 渲染(Washing): 学习如何平滑均匀地铺设大面积底色,为花瓣打下基础。 叠色(Glazing): 掌握如何一层层叠加透明的色彩,塑造体积感和色彩的丰富性。 干笔(Dry Brush): 学习利用干燥的笔触来表现花卉粗糙的纹理,如叶片的脉络或花蕊的质感。 留白(Preserving White): 介绍如何巧妙地利用纸张的白色来表现高光和明亮的部分,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光泽感。 点画法(Dabbing/Stippling): 探索如何用点状的笔触来描绘细腻的花蕊、花粉,或是增加画面的肌理感。 二、 探索花卉的多彩世界:写生的艺术 花卉是大自然中最迷人的馈赠,它们形态万千,色彩缤纷。本书将带您走进一个充满生机的花卉世界,学习如何用画笔捕捉它们的独特韵味。 观察的艺术: 绘画始于细致的观察。我们将指导您如何从宏观到微观地观察花卉,关注它们的整体形态、花瓣的走向、叶片的结构、茎干的姿态,以及光线照射下的阴影和高光。您将学会用绘画的视角去“读懂”花卉,从而在画面中准确地传达它们的美。 解构花卉的构成: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精妙的结构。本书将逐步分析不同类型花卉的结构特点。例如: 单瓣花: 如玫瑰、郁金香,学习如何表现花瓣层层叠叠的展开,以及花心的微妙变化。 复瓣花: 如康乃馨、牡丹,掌握如何刻画繁复的花瓣层次和丰富的色彩变化。 管状花: 如铃兰、薰衣草,学习如何表现细长、柔软的花梗和成串的花朵。 簇状花: 如绣球花、满天星,研究如何将无数细小的花朵组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现其蓬松的质感。 写实与写意之间: 本书将引导您在写实的基础上去探索写意的表现手法。您将学会如何提炼花卉的特征,舍弃不必要的细节,用更具表现力的笔触来传达花卉的神韵。无论是细腻写实地描绘每一片花瓣的脉络,还是以灵动的笔触捕捉花朵盛开的瞬间,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丰富的范例和指导。 光影的魔术: 光影是赋予花卉立体感和生命力的关键。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光照条件下(如逆光、侧光、顶光)花卉的受光与背光部分是如何变化的,以及如何运用色彩的冷暖、明度的变化来表现这些光影效果。您将学会如何让您的花卉作品“站”起来,仿佛沐浴在真实的光线中。 三、 绘制不同主题的花卉作品 本书将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带领您一步步完成各种主题的花卉水彩画。 经典花卉的描绘: 玫瑰的浪漫: 学习如何捕捉玫瑰层叠的花瓣、柔美的弧线以及不同色泽的玫瑰(红玫瑰的热烈,白玫瑰的纯洁,粉玫瑰的温柔)的色彩表现。 百合的纯净: 掌握如何表现百合花挺拔的花姿、洁白的花瓣以及花蕊的细节。 向日葵的阳光: 学习如何运用明亮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来描绘向日葵蓬勃的生命力。 鸢尾的优雅: 探索如何表现鸢尾花独特的花形、流畅的线条以及其高贵的气质。 花束的艺术: 学习如何将多种花卉进行搭配组合,并考虑花束的整体结构、色彩和谐以及光影的统一。您将学会如何让画面中的花卉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和谐而富有生命力的整体感。 花园一角: 尝试将花卉置于自然环境中,如花园的某个角落,学习如何表现背景的虚实对比,以及花卉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营造出更加生动的场景。 静物组合: 将花卉与其他静物(如花瓶、水果、布艺)进行组合,学习构图的平衡与视觉引导,以及不同材质的质感表现。 四、 提升你的绘画境界 本书不仅提供技法指导,更致力于提升您的绘画审美和独立创作能力。 色彩的情感表达: 学习如何通过色彩来传递情感。鲜艳明亮的色彩可以表现喜悦和活力,而柔和淡雅的色彩则可以传达宁静与温柔。您将学会运用色彩语言来赋予您的花卉作品更深层的情感内涵。 构图的视觉语言: 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如黄金分割、对角线构图、三角形构图等,以及如何利用引导线、留白等手法来安排画面元素,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 细节的精炼与概括: 学习如何在保证花卉神韵的同时,进行适当的细节取舍。过度的描绘有时会使画面显得琐碎,而恰到好处的概括则能使画面更具力量感和意境。 创作的灵感来源: 引导您从大自然、摄影作品、古典绘画等多种渠道汲取创作灵感,并鼓励您尝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花卉绘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花卉写生指南:从初学到精通的色彩之旅》,将是您在水彩花卉绘画道路上最忠实的伙伴。让我们一同拿起画笔,用色彩记录下花卉短暂而绚烂的美丽,让艺术的芬芳在您的画作中永远绽放。

用户评价

评分

随着对水彩技法的不断探索,我越来越意识到“过程”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成品是那么完美,却忽略了背后无数次的尝试和修改。这本书如果能详细地展示作者的创作过程,包括从最初的构思、草图的绘制,到不同阶段的色彩叠加、细节调整,甚至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那将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财富。我特别希望看到作者如何处理花卉的复杂结构,比如玫瑰层叠的花瓣,或者康乃馨繁密的花蕊,这些细节的刻画往往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此外,关于色彩搭配的理论和实践,也是我非常关注的。如何调配出既和谐又富有层次感的色彩,如何运用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这些都是我一直在努力学习的。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经典配色方案的参考,或者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主题来创造独特的色彩组合,那将是我眼中一本真正“实用”的水彩教程。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门艺术,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风格”。虽然技法是基础,但如果生搬硬套,作品很容易失去个性和灵魂。我非常好奇这本书的作者,[韩]金修珊奈,是如何形成她自己独特的水彩风格的。我希望这本书在教授基本技法的同时,也能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形成个人风格的思考和建议。例如,她是如何在遵循水彩规律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表现力?她是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并将这些灵感转化为笔下的水彩花卉?我特别想了解,在面对不同花卉时,她会有哪些不同的处理思路和技巧?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速写”或者“写生”的建议,帮助读者在观察和练习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绘画语言?我渴望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能提升绘画技巧,更能获得一些关于艺术创作的启示,从而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更自信。

评分

从我的经验来看,一本优秀的水彩教程,不仅仅是技法的传授,更是一种艺术理念的传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教我“如何画”,更能启发我对花卉的“观察方式”和“情感表达”。花卉的美,在于它的生命力、它的瞬间绽放和随之而来的凋零,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我期待这本书能引导我如何捕捉花朵的“神韵”,而非仅仅是“形似”。例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和一朵盛开怒放的牡丹,它们所传达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他/她是如何通过水彩的特性,去表现这些微妙的情感差异。或许是通过笔触的轻重缓急,或许是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又或许是通过画面留白的运用。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案例分析,阐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注入情感,以及这些情感是如何通过画面传递给观者,那将是一次深刻的艺术启迪。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它能否帮助我突破绘画瓶颈。近来总感觉自己的水彩花卉作品虽然在色彩上还算过得去,但总显得有些“死板”,缺乏那种生机勃勃的灵动感。我知道这往往与对光影的处理、纹理的表现以及细节的刻画不够到位有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讲解如何捕捉花朵在不同光线下的微妙变化,例如叶片上的露珠如何反射光线,花瓣边缘的阴影如何勾勒出立体感,以及不同材质的花瓣(如丝绒般的玫瑰、清透的百合)在水彩中的质感表现。一个好的教程,不应该仅仅是“照着画”,更重要的是能够教会读者“怎么去观察”,以及“如何用笔触去表达”。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实用的练习方法,例如通过一些小练习来强化对特定质感的掌握,那将对我而言是极大的帮助。我渴望能够通过这本书,让我的花卉作品焕发新生,拥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力。

评分

翻开这本《水彩画手绘教室——花卉篇(第2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淡淡的水彩晕染出的清新感,即便还没有深入内容,光是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仿佛能闻到纸页间弥漫的花香。我一直对水彩画情有独钟,尤其喜欢描绘花卉,因为花朵的柔美、色彩的丰富以及形态的多样性,总能带给我无限的创作灵感。市面上关于水彩花卉的教程不在少数,但真正能触动心灵、又兼具实用性的却不多。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从我过去的一些绘画经历来看,掌握水彩的特性,尤其是如何控制水分和色彩的叠加,是画出灵动花卉的关键。我期待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系统性的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水彩的独特魅力,让笔下的花朵不再是简单的色彩堆砌,而是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尤其是“第2版”的字样,似乎预示着内容的更新和完善,这让我更加期待它在基础技法、构图技巧以及不同花卉品种的表现上,能够有更深入的讲解和更贴近实际的示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