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科技知识博览——体育科技知识
定价:27.80元
作者:樊国强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1100729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介绍体育知识主要是有关奥林匹克运动方面知识的普及读物。
  全书详细的从各方面介绍了奥运知识,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到1896年,希腊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标志着它的诞生,以及发展过程,比赛项目设置,对于广大读者了解奥运知识会起积极的作用。
目录
章 奥运史话
 古代奥运会起源的神话
 古代奥运会
 古代奥运会项目
第二章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体系
 奥林匹克仪式
 奥林匹克与文化艺术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
 奥林匹克主义的含义
 奥林匹克三大支柱
 国际奥委会主席
 体育颂
第三章 夏季奥运会
 届雅典奥运会
 ……
第四章 冬季奥运会
第五章 奥运会拾趣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购买它的时候,内心是有点抗拒的,因为我总觉得这类“博览”类的书籍往往是广而不精,内容浮于表面,最终沦为一本昂贵的“咖啡桌读物”。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在讨论材料科学与结构力学结合的部分,它引入了非常详尽的数学模型推导和实验数据支撑,这表明作者在确保知识普及性的同时,绝没有牺牲科学的严谨性。每一个论断后面,都能看到扎实的论据在支撑,数据图表的标注清晰且来源可查,这让我对书中的信息产生了极大的信任感。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像是一次严谨的学术对话,只是用了一种更加易于接触的语言形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心思,硬壳包裹着厚实的纸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封面设计上,那种深邃的蓝色调搭配未来感的银色线条,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科技与探索的氛围。内页的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色彩还原度很高,图文排版也显得井井有条,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特别是那些高分辨率的插图和图表,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能让人清晰地捕捉到复杂的概念。这本大部头的书,从纸张的选择到油墨的运用,都透露出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关怀,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是下了大功夫的。这种高质量的实体书体验,是电子阅读器完全无法替代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收藏级的艺术品。
评分这本书的广博程度令人咋舌,几乎涵盖了当前最热门的几个科技领域,从量子计算的前景展望到深空探测的最新进展,都触及到了皮毛,并且能保持在一个相当专业的探讨水准上。它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知识地图”,让读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一个陌生领域建立起一个全景式的认知框架。如果我只是想大致了解一下生物工程的当前瓶颈在哪里,这本书能在半小时内给我一个结构化的答案,并且准确地指出哪些是已经被解决的问题,哪些还是悬而未决的“硬骨头”。这种效率和覆盖面的结合,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决策者或者跨界学习者的首选参考书。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这本书里的内容虽然宏观,但提供了非常扎实的背景知识,尤其是关于材料科学和能量转化的基础原理介绍,写得清晰易懂,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技术术语堆砌感。作者显然非常擅长将复杂晦涩的科学原理,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脉络的梳理,转化为可消化的知识点。比如,它讲解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时,用到了一个关于“人流通过收费站”的比方,一下子就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人明白了“禁带区”和“导带区”的区别,这种教学方法真是太高明了。它不只是罗列事实,更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让你明白这项技术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种深度思考的引导,远比死记硬背公式要有效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控得极佳,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电影感。它不像传统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讲述他航行过的那些激动人心的科技前沿。从最初的萌芽到现在的成熟应用,每一个技术节点的跨越,都被描绘得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张力。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人工智能发展史时所采用的“关键人物传记式”的章节结构,通过聚焦那些做出里程碑式贡献的科学家们的奋斗与挣扎,让那些冰冷的代码和算法瞬间有了温度和人情味。读到关键突破点时,我甚至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期待着下一页会揭示什么样的秘密,这种阅读体验是难得一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