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高等院校体育与健康
定价:32.00元
作者:高松龄,方儒钦,陈上越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61547380
字数:
页码:28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高等院校体育与健康》共分为理论教程、实践教程共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大学体育、健康概念、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体育保健、田径、三大球、三小球等。《高等院校体育与健康》编写组成员为长期从事高等院校教学的教师、专家。《高等院校体育与健康》结合了高等院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际,广泛吸取高等院校的教学经验,既注重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也注重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贴近大学生的体育需求,有利于大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和体育运动的专项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
目录
理论教程
章 大学体育
节 学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大学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第二章 健康概念
节 健康的'三维观'、'五要素'与'十条标准
第二节 亚健康
第三章 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节 体育锻炼的原则
第二节 体育锻炼的方法
第三节 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第四章 体育保健
节 体育运动与卫生
第二节 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处理与野外活动遇险自救
第五章 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简介
节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
第二节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
第三节 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
实践教程
第六章 田径
节 跑
第二节 跳跃
第三节 投掷
第七章 三大球
节 篮球
第二节 排球
第三节 足球
第八章 三小球
节 乒乓球
第二节 羽毛球
第三节 网球
第九章 健美操
节 健美操概述
第二节 健美操基本动作
第三节 啦啦操
第十章 武术运动
节 武术运动概述
第二节 武术的基本功及动作组合
第三节 太极拳
第四节 实用防身术
第十一章 拓展教材
节 台球
第二节 游泳运动
第三节 定向越野运动
第四节 健康体能训练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二)运动处方的内容
1.锻炼的目的
依据锻炼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爱好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不同,其目的主要有:强身保健、防治疾病、健美、消遣娱乐、提高运动成绩等等。
2.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主要是根据锻炼者的锻炼目的以及所需要与可能来确定。为了健身或改善心血管及代谢系统的功能,防治冠心病、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可进行耐力项目练习(有氧训练),可选择健身走、健身跑、骑自行车、游泳、登山、上下楼梯、跳绳等。为了增强锻炼者肌肉力量,促进肌肉发达,身体健美,多选用举重、双杠等项目。为了调节情绪、消除疲劳、防治高血压和神经衰弱等,可选择太极拳、气功、散步、放松操、保健按摩等。为了治疗某些疾病或进行功能训练,可选择医疗体操,如肺气肿、支气管炎应做专门的呼吸体操,内脏下垂者应作腹肌锻炼。脊柱畸形、扁平足应作矫正体操。
3.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对运动效果与安全有直接的影响,适宜的运动强度是执行运动处方的主要措施之一,这是保证达到锻炼效果,预防发生意外事故所必需的。运动时常用计脉搏跳动的次数来掌握运动强度(即测10秒脉搏次数,再乘以6,为1分脉搏次数),心率标准则根据年龄特点而有所不同。运动佳心率的参照值:男31~40岁(女26~35岁):140~150次/分;男41~50岁(女36~45岁):130~140次/分;男51~60岁(女46~55岁):120~130次/分;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100~120次/分。
反映运动强度的生理指标可分为3级。大强度:心率高达125~150次/分;中强度:心率达120~124次/分;小强度:心率100次/分以下。在运动处方中应规定运动中应达到而不应超过的心率指标,其标准应根据锻炼者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4.运动持续时间
耐力(有氧练习)可进行15分钟到1小时,其中达到适宜心率的时间应该在5~10分钟以上;医疗体操持续的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运动中应有短暂的休息。计算运动负荷时要注意运动的密度,并扣除休息的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决定其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确定后,运动强度大时练习持续时间应相应缩短。采用同样的运动负荷时,年轻和体质好的人宜选择大强度、持续时间短的练习,体弱者应选择强度小而持续时间较长的练习。
5.运动次数
好每天都安排锻炼,这样可调剂每天的生活节奏。也可以安排每周3~4次练习,即隔日锻炼1次。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注意:负荷量较大时,休息间隔要长一些,反之则可以短一些。总之,以上次锻炼的疲劳消除后,再进行下一次锻炼为宜。
为了保证运动处方的安全和有效,起到增进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应遵循安全有效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和动态调整原则。为了保证运动处方的安全有效,制定者要了解锻炼者的病史与家族状况,不断调整、修改锻炼处方,以便更符合个人的身体情况,得到好的锻炼效果。
……
序言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个人效率和时间管理的人,尝试过市面上各种流行的“番茄工作法”、“GTD”等方法论,但总觉得它们要么太僵硬,要么太关注流程而忽略了“心流”状态的培养。这本《内在驱动力:重塑你的专注力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它没有过度强调外在的工具和清单,而是把焦点放在了如何科学地理解和优化我们大脑的“注意力资源分配”上。作者用大量的神经科学研究来佐证,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感到无聊或压力过大时,拖延行为会成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书中关于如何设计“最小阻力路径”来启动任务的策略非常实用,它不是要求你硬抗惰性,而是巧妙地绕过它。例如,它建议在开始一项艰巨任务前,先完成一个与它相关但极其简单的“暖身活动”,这个小技巧我已经尝试了一周,效果惊人,启动任务的心理门槛大大降低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冷静、客观,充满了建设性的建议,没有空泛的口号,每一条建议背后都有清晰的逻辑支撑。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己大脑高效协作”的操作手册,让我从与自己内心的搏斗中解脱出来,真正进入到高效的产出状态。
评分自从迷上摄影以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提升我“用光”理解能力的书籍,而不是那种只教你参数设置的速成手册。《光影的语法:大师眼中的自然光艺术》就是我苦苦寻觅的那一本。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在户外实践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他对光线的描述,已经超越了物理学范畴,上升到了一种近乎诗意的境界。他没有直接告诉你“什么时候用大光圈”,而是详细分析了清晨“魔幻时刻”的色温变化如何影响人像的情绪表达,以及正午的顶光如何塑造出雕塑般坚硬的质感。书中的案例分析极为经典,每一张配图都附带了详细的光线走向图和当时的拍摄环境描述,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我能够迅速地将书本知识迁移到实际拍摄中。我曾经对着一棵树拍了无数次,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读完这本书中关于“侧逆光塑造体积感”的章节后,我再次拿起相机,立刻捕捉到了那种树叶边缘被光线勾勒出的神圣感。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片的印刷质量也是一流的,色彩还原度极高,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是任何严肃的风景或人文摄影爱好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和灵感之源。
评分这本《深入浅出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解析》简直是为我这种编程新手量身定做的宝典。我之前总是被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数学证明搞得晕头转向,面对各种排序算法和图论问题,总感觉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雾。但是这本书,它的叙述方式极其生动形象,作者仿佛就坐在我旁边,耐心地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讲解哈希表时,不是干巴巴地给出公式,而是用图书馆的图书编目系统来比喻,瞬间就明白了冲突解决的必要性和高效性。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每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都配上了直观的图示和逐步推导过程,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读完前几章,我甚至敢于在面试中自信地谈论二叉搜索树的平衡性问题了。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让我对计算机科学的底层逻辑有了更深刻的敬畏和理解。它让我明白,算法并非高不可攀的魔法,而是可以通过逻辑和耐心去掌握的强大工具。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非常好,纸张适中,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容易疲劳,细节之处可见出版方的用心。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初入编程领域,或者想巩固基础知识的同行们,它绝对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经典。
评分对于一个常年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说,寻找那种既有扎实史料支撑,又不失叙事魅力的作品是极其困难的,市面上太多要么是枯燥的档案汇编,要么是过度浪漫化的野史。然而,这本《失落的文明碎片:尼罗河上游的权力变迁》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在描述公元前两千年努比亚地区各个王国的兴衰时,运用了大量的考古学发现和碑文解读,使得那些原本模糊的图像变得立体而鲜活。最让我震撼的是,书中关于贸易路线和金属冶炼技术的论述,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巧妙地将经济因素与政治军事冲突编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动态的古代社会图景。特别是关于黄金和象牙贸易如何塑造了当地神权体系的分析,视角新颖,论据充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伴随着一杯浓缩咖啡,沉浸在这段被主流史学忽略的壮丽历史中。这本书的注释和参考文献部分也做得极其专业,为深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严肃的学术研究,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史诗叙事,它拓宽了我对“文明中心”概念的理解,让我看到了历史上那些光芒四射却常被遗忘的角落。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各种关于思维工具和认知科学的书籍,而这本《心智的炼金术:如何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恰好填补了我对“系统性批判性思维”这块知识的空白。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停留在传统的逻辑学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人类认知偏差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后设认知(Metacognition)来校准我们的判断。作者的文笔充满了思辨的张力,尤其是在探讨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与现代信息茧房现象的关联时,那种层层递进的论证,让人拍案叫绝。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反事实推理”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在做决策时,不仅仅关注“如果我做了A会怎样”,而是要去构建“如果我当初没做A,现在会怎样”的对比场景,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初读可能觉得有些晦涩,需要反复咀嚼,但每当有一个新的观点在你脑海中“点亮”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任何快餐式鸡汤都无法比拟的。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锤炼心智的工具箱,让我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不再容易被情绪和片面信息所裹挟。这是一本需要时间去消化的、值得反复研读的深度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