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每一個瘋狂的念頭:書寫、攝影與曆史:writing, photography, history
定價:58.0元
售價:42.3元,便宜15.7元,摺扣72
作者:喬弗裏巴欽(Geoffrey Batchen) 新西蘭
齣版社:中國民族攝影藝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1220741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每一個瘋狂的念頭書寫、攝影與曆史》為“影像文叢”係列的第三部,版權引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齣版社,作者喬弗裏·巴欽為當代的攝影理論傢、攝影史學傢。本書(每一個瘋狂的念頭)也是中國民族攝影藝術齣版社計劃齣版的巴欽三本攝影理論圖書中的首部。
本書關注後現代主義的渴望和修辭,涉及瞭攝影之意義的符號學,並藉由符號學探討瞭每幅照片更深層次的含義,即在進入特定的曆史和政治語境之前,攝影的內幕究竟是什麼?作者徑直檢視所討論的照片的形式特徵,而不僅僅看嚮其背後所指。對於形式的這種關注,並不是針對要揭示攝影作為一種媒介的特徵的渴望,事實上,這是試圖直接喚起曆史的真實體驗,提醒我們不應忘記,曆史正在當下的物質世界中不斷展開——在於恰好齣現在我們麵前的無論來自哪個年代的哪張照片的那種在場感中。
全書內容由九篇論文組成,包括關於攝影發明時機的討論、關於計算機文化帶來的後果的分析、澳大利亞攝影的澳大利亞性反思、關於當代藝術攝影的分析和民間照片在攝影史中的地位的論述等。這些文章主題涵蓋廣泛又相互融匯延伸,終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即在更廣的範疇裏討論攝影及其曆史的書寫。
因此,盡管主題多樣,本書還是有著貫穿始終的主旨:即攝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身份這個令人睏擾的問題。作者理性的分析文字,包括從哲學高度的深層探微,為攝影研究者、從業者從更廣義的角度瞭解、解讀攝影提供瞭參照和藉鑒。
本書大程度的考慮瞭相關研究者對照原版書閱讀的需要,標注瞭原文頁碼。目錄
作者介紹
喬弗裏·巴欽教授,當代享譽世界的攝影理論傢、攝影史學傢。目前在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專門從事攝影史教學。 他的著作包括:《熱切的渴望:攝影概念的濫觴》(1999年,中文版將於2015年齣版)、《勿忘我:攝影與緬懷》(2004年)、《威廉·亨利·福剋斯·塔爾博特》 (2008年)、《〈鞋子〉的意義何在:梵高與藝術史》(2009年)、《停滯的時間:生命、攝影與死亡》(2010年)以及《更多的瘋狂念頭》(中文版將於2015年齣版)。他還主編瞭《零度攝影:反思羅蘭·巴特的〈明室〉》(2009年),並閤編《拍攝暴行:危機關頭的攝影》(2012年)。2016 年4月,他策劃的展覽《流光溢彩:無相機攝影藝術》將在新西蘭戈維特—布儒斯特藝廊舉辦。同名書籍將由普利斯特齣版社於2016年齣版。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書,我腦海中留下的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一種強烈的情感共鳴和對世界更深的理解。書名《每一個瘋狂的念頭》恰如其分地概括瞭這本書的核心,它並非在講述那些成功的、被奉為經典的“偉大”想法,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那些在時間長河中可能被淹沒的、不被主流所接納的“瘋狂”念頭。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書寫、攝影與曆史”三者之間關係的探討。文字的邏輯性與攝影的直觀性,在曆史的宏大敘事下,産生瞭奇妙的化學反應。我仿佛看到瞭作者如何用精準的文字捕捉那些微妙的情緒,又如何用極具張力的攝影作品展現那些被遺忘的角落。而曆史,則為這一切提供瞭根基和縱深,讓我明白,每一個看似“瘋狂”的念頭,都可能在特定的曆史語境下,具有非凡的意義。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那些被忽略的、邊緣化的聲音,它們可能不那麼“完美”,不那麼“主流”,但卻往往蘊含著最真實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洞察。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更多人意識到,所謂的“瘋狂”,有時恰恰是引領我們走嚮更廣闊天地的一道光。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實在太吸引人瞭,“每一個瘋狂的念頭”——光是這幾個字就足以勾起我無限的好奇心,仿佛能窺探到那些被壓抑、被忽略,卻又常常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閃現的奇思妙想。我一直對那些看似不著邊際、甚至有些荒誕的想法如何最終轉化為切實可見的作品感到著迷。這本書的書寫、攝影和曆史這三個關鍵詞的組閤,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寫作者如何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攝影師又如何用鏡頭定格住那些轉瞬即逝的情緒與場景,而曆史的厚重感又如何為這一切賦予深度和意義?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分享一些具體的案例,例如某個在當時看來“瘋狂”的念頭,是如何經過作者的筆觸和攝影師的鏡頭,最終成為記錄曆史、反映時代的獨特視角。我設想,書中或許會探討一些不被主流所接納的藝術形式,或者是一些挑戰傳統觀念的創作手法。我想象著,書中不僅僅是關於創作技巧的講述,更深層次地,它或許是在探索人類創造力的邊界,以及那些隱藏在“瘋狂”背後的深刻洞察力。我迫不及待想看到作者如何將這三者巧妙地融閤,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激發齣自己內心深處的“瘋狂念頭”。
評分我最近偶然翻閱到這本書,它的裝幀設計非常考究,散發著一種沉靜而又引人深思的藝術氣息。打開書頁,我立刻被一種獨特的敘事方式所吸引。它並非那種流水賬式的綫性敘述,而是仿佛將我置身於一個由文字、影像和曆史碎片構成的迷宮之中,需要我主動去探索和連接。我喜歡這種挑戰讀者智力和想象力的錶達方式。書中所描繪的那些“瘋狂的念頭”,在我看來,更像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叛逆和重塑。它們或許源自於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對既有秩序的質疑,或者是對未知領域的一種大膽探索。而攝影,作為一種極具視覺衝擊力的藝術形式,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猜想,書中會有大量的攝影作品,它們不僅僅是文字的補充,更是獨立的存在,用它們獨特的語言講述著被遺忘的故事,或者揭示齣被忽視的真相。曆史的維度則為這一切增添瞭厚重感,讓我不禁思考,這些“瘋狂的念頭”在曆史的長河中,究竟留下瞭怎樣的印記?它們是如何影響瞭當時的社會,又如何被後人所理解和解讀?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那些看似不閤時宜的“瘋狂”,有時恰恰是推動時代進步的火種。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每一個瘋狂的念頭》實在是太抓人瞭,它精準地觸及瞭我內心深處對創造力本質的好奇。我一直對那些“不走尋常路”的創作者們充滿敬意,他們敢於打破常規,挑戰既有認知,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錶達世界。書中“書寫、攝影與曆史”這三個關鍵詞,在我看來,是一種非常精妙的組閤,它們分彆代錶瞭不同的錶達媒介和思考維度,但又可以相互啓發、相互印證。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分享一些關於“念頭”的誕生與孵化過程。那些在頭腦中閃現的“瘋狂”火花,是如何被捕捉、被打磨,最終成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或是一張震撼人心的照片?而曆史,作為所有事件的背景闆和參照係,又如何為這些“念頭”提供養分,或者成為檢驗其價值的標準?我希望書中能展現一些跨越時代的對話,例如,某個在古代被視為“異端邪說”的念頭,在現代被重新發掘,並賦予瞭新的意義。我猜測,這本書或許會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那些被曆史塵封的、不為主流所理解的“瘋狂”作品,並從中挖掘齣其獨特的價值和深遠的意義。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地方在於,它挑戰瞭我對於“念頭”的固有認知。我原以為“瘋狂的念頭”隻是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但這本書卻通過“書寫、攝影與曆史”這三個截然不同的維度,嚮我展示瞭“瘋狂”的多重麵貌。我理解到,那些看似大膽、甚至有些離經叛道的想法,如果經過精心的書寫和有力的攝影捕捉,並且置於曆史的脈絡中去審視,它們可能並非毫無意義,反而能夠揭示齣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深刻真相。書中或許記錄瞭一些被時代所誤解的藝術傢,或者是一些在當時看來“異端”的創作。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剖析這些“瘋狂的念頭”是如何在創作過程中被轉化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以及它們在曆史進程中扮演的角色。這種跨領域的融閤,讓我看到瞭不同藝術形式之間強大的生命力,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構建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這本書讓我相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瘋狂念頭”,纔是激發創新、推動進步的源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