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历史的轨迹:中国党为什么能?(修订版)
:40.00元
售价:29.2元,便宜10.8元,折扣73
作者:谢春涛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510423642
字数:
页码: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n
100册以上可拨打电话010-89113903
n推荐理由1:入选中宣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推荐书目第六批。是党员学习QW读本。全新版本,全新内容修订,与之前版本不同。
推荐理由2:中央领导高度评价,同志曾指示:千方百计“走出去”;多位专家学者联名推荐,称“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党成功的秘密,阅读此书比读100篇专业文献更有效;国内外新闻媒体热评,社会影响空前。
推荐理由3: “以故事讲思想”,大量引用国外学者对于党的评述,全新解读中史,揭开中国党为什么能的15个谜底。
《历史的轨迹:中国党为什么能?(修订版)》是一部中国党的“成功学”,解读不同时期中国党取胜的原因;
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以故事讲思想”,不同层次的读者都会觉得好看;
一部力求客观、准确地观察中国党的著作,“让别人来评述”,具有特别的说服力。
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图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和“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连续数月高居排行榜前5名,突破40万册,中央媒体推荐的2011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推荐书目15,深度解读中史,解开中国党为什么能的15个谜底,全新推出修订版内容更丰富。
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依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件,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党刮目相看。于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等成为国内外许多人探讨的话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0年、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什么它能够不断逢凶化吉、战胜困难?它到底有哪些成功的秘诀?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无优势?
《历史的轨迹:中国党为什么能?(修订版)》围绕国内外读者关注的15个重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准确的解读,既不是一般的理论读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而是试图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它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道理,不仅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还非常具有可读性,是_本真正意义上的广大党员群众看得进、读得懂、愿意读的党史通俗读物。
本书在原书的基础上,根据专家学者以及上级有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对书中的部分章节和内容进行了全新的修订,使之内容更全面,更加QW。
引言:解读关于中国党的一个个“谜”
一、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一个国家的“两个世界”
建立多党派联合
农民“躺着翻过身来”
信任的流失
国共两党的鲜明对比
二、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
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
“不要四面出击”
土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经济
“新旧社会两重天”
三、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
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
犯错误期间也有重要成就
与群众同甘共苦
正确对待所犯错误
四、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
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改变中国命运
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
“关键是我们党内部要搞好”
五、为什么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是中国人的命根子
联合国后一批援华粮食
袁隆平的杰出贡献
粮食安全仍需警钟长鸣
六、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七、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
八、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九、为什么能使各民族和睦相处?
十、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
十一、为什么能使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十二、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十三、为什么能高效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奥运会?
十四、为什么能唤起民众、凝聚人心?
谢春涛,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2月生于山东省临沭县。1978年至1988年先后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教育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1988年起在中央党校从事中国党的历史和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出版有《狂澜》和《庐山风云——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等专著,主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转折中国——1976~1982》、《共和国五十年图史》、《中国简史——从孔夫子到邓》(英文版)等书,发表文章百余篇。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现为中国中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并被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
司徒雷登在回忆录中记述道:“中国学生也许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学生更能象睛雨表一样反映出人心之所向。”“据估计,1947年9月,在清华和北大学生中,约有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的人不愿意中国共户主义化。但是,一年之后,这一数字下降到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他们感到沮丧,认为即使是党的统治,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更糟。不管怎么说,它或许会带来安宁和较好的生活。”。
再来看知识精英阶层。1948年,国民中央研究院选出了届院士81人,其中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者9人,滞留国外者12人,逝世1人,其余59人都选择了留在大陆。为什么这些中国具代表性的知识精英会选择留在大陆?学者季羡林晚年回忆说:“我同当时留下没有出国或到台湾去的中老年知识分子一样,对党并不了解;对共户主义也不见得那么向往;但是对国民党我们是了解的。因此,解放军进城我们是欢迎的。我们内心是兴奋的,希望而且也觉得从此换了人间,觉得从此河清有日,幸福来到了人间。”
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小商人、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等各阶层民众,从自身生存环境的恶化中,对国民党失去了信任,他们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诚如毛所讲,“国民党已经处在了人民的包围之中”。
……
从一个纯粹的阅读体验来说,这本书成功地激发了我对中国近代史领域进行更深入探索的兴趣。它没有给我所有问题的最终答案,但它给了我提出更尖锐、更有价值问题的方向和工具。很多时候,历史读物读完之后很快就会遗忘,但这本书里的某些论点和分析框架,却像种子一样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时常会不经意地跳出来,帮助我解读今天的新闻事件或者社会现象。这种长尾效应,证明了它并非是昙花一现的快餐式读物,而是一部具有持久思考价值的佳作。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厚重的历史与我们当下的现实处境,让人在缅怀过去时,也能更好地把握未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有力,那种深沉的色调和醒目的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通常对这类宏大的历史叙事题材抱有一种审慎的好奇心,总想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描摹出那些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和决策瞬间的。拿到书后,我立刻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所吸引。作者显然是下了苦功的,他没有满足于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试图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逻辑和驱动力。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迷雾中行走,但每翻过一页,就有一束光亮穿透云层,照亮前方的道路。这种抽丝剥茧的叙事方式,让人在理解历史的同时,也对“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微妙平衡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特别是一些对关键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让那些书本上冰冷的面孔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呼吸声,非常有代入感。
评分我常常在想,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位置,是如何一步步走出来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视角。它不仅仅是在回顾“过去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在探讨“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发现,作者在分析每一个重大战略选择时,都将其置于当时的国际格局、内部矛盾和资源限制的大背景下去考量。这种结构化的分析方法,让原本看似杂乱无章的历史事件有了一条清晰的内在主线。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过去几十年的一些重大政策转向,有了一种全新的、更为理性的认知框架。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阅读一本优秀历史著作所能给予的最大回报。它帮助我把碎片化的历史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更具逻辑性的知识网络,这对于理解当下的世界格局也大有裨益。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有些担心这本书会流于空泛的理论阐述,毕竟要在一个相对有限的篇幅内梳理如此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难度极大。但这本书出乎意料地平衡了宏观分析与微观细节。它不像一些教科书那样冷冰冰地堆砌史实,而是巧妙地穿插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小故事或者内部的决策会议片段,这些“边角料”非但没有打断主线,反而像是一块块精美的马赛克,共同拼出了更完整、更有层次感的图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充满争议的历史节点时的那种克制和审慎,他没有急于给出简单的“好”或“坏”的标签,而是努力呈现出多方面的视角和当时的困境,这使得读者可以自己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结论。这对于任何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读者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尊重和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是一流的,那种行文的流畅度和节奏感,让人读起来非常过瘾,完全没有一般严肃历史著作那种阅读障碍感。作者似乎深谙如何用引人入胜的笔触去描绘那些宏大叙事,转折处衔接得自然流畅,高潮部分又能精准地调动读者的情绪。我甚至好几次在通勤的地铁上,因为被某个情节或某段论述深深吸引,而忘记了周围的嘈杂。更难得的是,虽然叙事如此吸引人,但它始终保持着一种学术的严谨性,引用的资料和背后的逻辑支撑都非常扎实,让人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感到知识的可靠性。这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既能让你目不转睛地享受表演的精彩,又能让你确信他所展示的都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