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战术一本就够

象棋战术一本就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准著 著
图书标签:
  • 象棋
  • 战术
  • 技巧
  • 进阶
  • 实战
  • 布局
  • 残局
  • 开局
  • 棋谱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4143
商品编码:2962962520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战术一本就够

定价:39.00元

作者:刘准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1222841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将中国象棋主要战术分为十大类,通过典型棋型、古今名家名局进行分类详解,并通过实战棋局讲解各战术的综合应用方法。每种战术按照得子、入局、抢先三种目的安排实战案例,适合有棋力的象棋爱好者学习、参考。

目录


章捉吃战术/1

节围控捉子2

一、孤军深入2

二、边线底线4

三、夹道之间6

第二节借杀捉子8

第三节捉双17

第二章抽将战术/23

节抽将得子24

第二节抽将入局30

第三节抽将抢先34

第三章牵制战术/36

节牵制得子37

第二节牵制入局42

第三节牵制抢先46

第四章拦挡战术/48

节拦挡得子49

第二节拦挡入局53

第三节拦挡抢先57

第五章兑子战术/62

节兑子得子63

第二节兑子入局67

第三节兑子抢先71

第六章弃子战术/76

节弃子入局77

第二节弃子抢先89

第七章顿挫战术/95

节顿挫得子96

第二节顿挫入局100

第三节顿挫抢先105

第八章腾挪战术/110

节腾挪得子111

第二节腾挪入局117

第三节腾挪抢先122

第九章驱逐战术/127

节驱逐得子128

第二节驱逐入局132

第三节驱逐抢先137

第十章堵塞战术/142

节堵塞得子143

第二节堵塞入局147

第三节堵塞抢先152

第十一章解攻还攻/156

节解攻还攻得子157

第二节解攻还攻入局163

第三节解攻还攻抢先173

第十二章实战组合战术选粹/178

局179

第二局180

第三局181

第四局182

第五局183

第六局184

第七局185

第八局187

第九局188

第十局189

第十一局190

第十二局191

第十三局192

第十四局193

第十五局194

第十六局196

第十七局197

第十八局198

第十九局199

第二十局200

第二十一局201

第二十二局202

第二十三局203

第二十四局204

第二十五局205

第二十六局206

第二十七局207

第二十八局208

第二十九局210

第三十局211

第十三章十冠军精品战术组合点评/213

局杨官璘先胜何顺安214

第二局李义庭先胜何顺安216

第三局胡荣华先胜吕钦218

第四局柳大华先胜钱洪发221

第五局李来群先胜吕钦223

第六局黄志强先负吕钦227

第七局徐天红先胜孙树成229

第八局柳大华先负赵国荣230

第九局许银川先胜林宏敏232

第十局陶汉明先胜徐天红235

作者介绍


刘准,北京市少年宫,象棋教练,师范专业毕业,退休教师。从事象棋教学40余年,所教弟子中,有多人现已成为国家象棋裁判及北京各棋院、少年宫象棋骨干教师。该教师的教学水平被业内人事普遍认可,目前市面上的很多象棋书中的习题皆出自该教师20世纪90年代出版图书中的内容。

文摘







序言



《博弈之魂:纵横棋盘的智慧》 本书旨在为广大象棋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及中级棋手,提供一套系统而深入的象棋战术理论框架。我们摒弃了繁杂的套路和死记硬背的招法,而是从象棋对弈的本质——信息不对称下的博弈、资源分配、攻防转换等核心要素出发,引导读者建立起一套独立思考和分析棋局的能力。通过对大量经典战例的剖析,我们揭示隐藏在精妙棋招背后的深刻逻辑,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而不是仅仅“是什么”。 第一章:棋局的脉络——理解战术的基石 在正式探讨具体的战术之前,我们必须先建立起对棋局整体的宏观认识。本章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象棋的本质,它并非简单的兵种调动,而是一场充满博弈、心理对抗与资源管理的复杂游戏。 信息不对称与概率思维: 象棋的魅力之一在于其信息的不完全性。对手的意图往往是隐藏的,每一步棋的选择都伴随着不确定性。我们将探讨如何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做出最优决策,理解概率在棋局中的作用,并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来推断对手的意图。这包括但不限于: 观察棋盘上的“信号”: 棋子位置的异常、主动性的转移、防御的薄弱点,这些都可能是对手战略意图的体现。 逆向思维与反击预判: 思考对手最有可能的应对是什么,并提前制定反击计划。 概率计算在关键时刻的应用: 在双方都处于均势或劣势时,一些具有风险但可能带来巨大回报的走法,需要我们对其成功概率进行估算。 资源管理与价值评估: 棋子不仅仅是具有特定攻击范围的棋子,它们更是战场上的宝贵资源。本章将详细阐述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 棋子价值的动态评估: 认识到棋子价值并非一成不变。一个在关键位置的兵,其战略价值可能远超一个被动防守的车。我们将引入“动态价值”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局势变化来调整棋子价值的评估。 “以空间换时间”、“以子换势”: 深入探讨这些看似“亏损”的战术背后所蕴含的深层逻辑。理解如何在特定的局面下,通过牺牲一时的子力优势来换取更大的战略空间或攻势主动权。 兵力平衡与效率: 如何在保持兵力均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棋子的作用?我们将讨论“协同作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棋子“堆积”而造成的效率低下。 主动权与攻防转换: 棋局的胜负往往取决于谁能掌握主动权。本章将深入剖析主动权的本质以及如何实现攻防的流畅转换: 主动权的体现: 主动权不仅仅是进攻,更是一种“选择”的权利。能迫使对手回应的走法,即是主动权。 制造威胁与迫使回应: 如何通过积极的走法,不断给对手制造难题,迫使其疲于应对,从而丧失主动权? 有效的防守反击: 理解防守并非只是“守”,而是一种“蓄势待发”的过程。学习如何在坚固的防守中寻找反击的机会,并实现迅速而有力的攻势转换。 “节奏”的控制: 棋局的攻防转换与节奏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调整步调来打乱对手的节奏,从而占据有利位置。 第二章:战术的眼睛——识别棋盘上的机会 理论是指导,而实践是关键。本章将聚焦于识别棋盘上机会的能力,通过一系列具象化的战术模式,帮助读者“看”懂棋局,发现隐藏的妙着。 弱点的侦测与利用: 棋盘上的弱点是战术得以施展的温床。 棋子弱点: 被孤立的棋子、缺乏保护的棋子、移动受限的棋子。 空间弱点: 空虚的领域、被对方棋子封锁的区域。 战略弱点: 对方王城附近可能存在的突破口、兵线上的漏洞。 “诱饵”的设置: 如何巧妙地制造假象,引诱对手暴露弱点,并抓住机会进行打击。 子力配合与协同攻击: 单个棋子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多个棋子的协同作战则能产生几何级的威力。 “多子协同”原则: 强调炮、马、车、兵等棋子之间如何形成有效的配合,例如“车马协同”、“双炮齐轰”。 “穿插”与“包抄”: 讲解如何利用棋子的机动性,实现对对手关键区域的穿插和包抄,限制对手的活动空间。 “保护链”的破坏: 理解对手棋子之间的保护关系,并学会如何逐一破坏,制造单点突破的机会。 子力兑换的策略: 并非所有的兑换都是等价的,甚至有些兑换是陷阱。 “有利兑换”的识别: 如何判断兑换是否对自己有利?这不仅是棋子数量上的考虑,更包括位置、主动权、后续攻势等多个维度。 “劣势兑换”的规避: 识别并避免对自己不利的兑换,即使有时看上去是“吃子”。 “策略性兑换”: 为了实现更大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兑换,例如为了打开缺口、消灭对方的关键防守力量。 弃子战术的艺术: 弃子是象棋中最具观赏性和决定性的战术之一,但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逻辑。 弃子的目的: 弃子并非为了“送子”,而是为了达到更大的战略目的,如: 打开通路: 弃子为其他棋子打开进攻路线。 破坏对方阵型: 迫使对方移动棋子,暴露弱点。 制造杀机: 通过弃子引诱对手入陷阱,实现直接将杀。 争夺主动权: 即使损失子力,也能换取巨大的攻势主动权。 弃子的时机与对象: 何时弃子?弃什么子?弃给谁?这些都是需要仔细权衡的。 第三章:杀棋的逻辑——从局部到全局的制胜之道 “杀棋”是象棋中最直接的胜利方式,也是战术的最终体现。本章将深入剖析杀棋的逻辑,帮助读者掌握如何构建杀局、破解杀局,并最终实现对对手的致命一击。 “杀局”的构成要素: 一个成功的杀局并非偶然,它通常由以下要素构成: “王”的动向限制: 限制对方“王”的活动空间,将其逼入绝境。 “杀手”的到位: 具备强大攻击力的棋子(如车、炮、马)能形成有效的攻击网络。 “配合”的默契: 杀局中的棋子必须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时机”的把握: 在对方无法有效防御的瞬间发动攻击。 经典杀棋模式解析: “当头炮”的威力: 深入分析当头炮在不同局势下的攻击方式和致命之处。 “闷宫”的陷阱: 讲解如何通过巧妙的走法,将对方“王”逼入无路可走的“闷宫”。 “卧槽”与“飞刀”: 剖析马的特殊走法在杀局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飞刀”战术实现突然袭击。 “抽杀”与“牵制”: 讲解如何利用棋子之间的联系,通过“抽杀”或“牵制”来瓦解对方防线。 “破杀”的艺术: 了解如何破解对方的杀局,是避免失利的必要技能。 “腾挪”与“解围”: 如何通过调整“王”的位置或增援防守棋子来化解危机。 “反击”与“对攻”: 在对方全力进攻时,寻找机会进行反击,将其攻势瓦解。 “弃子求生”: 在极端情况下,学会通过弃子来争取一线生机。 从局部到全局的杀棋思维: 杀棋并非仅仅是局部的计算,更需要全局的视野。 “杀局”的预演: 在进攻之前,先在脑海中预演可能的杀局进程。 “杀局”的演变: 理解杀局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演变,并做好应对准备。 “主动进攻”与“被动防守”的切换: 即使在防守时,也要时刻留意反击的机会,将防御转化为进攻。 第四章:博弈的智慧——心理与策略的双重博弈 象棋不仅仅是棋盘上的较量,更是两个智慧的碰撞,是心理与策略的深度博弈。本章将探讨如何提升棋手的心理素质和战略思维,让你在棋盘上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冷静与耐心: 情绪的波动是棋局的最大敌人。 “深呼吸”与“放空”: 在压力下如何保持冷静,避免出现失误。 “时间管理”的艺术: 合理分配思考时间,避免因仓促决策而犯错。 “战略耐心”: 理解有时需要耐心等待最佳时机,而非急于求成。 自信与决断: 相信自己的判断,果断做出决策。 “自我肯定”与“反思”: 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信心。 “犹豫是棋手的致命伤”: 在关键时刻,需要果断出手。 欺骗与迷惑: 运用战术和心理,迷惑对手。 “佯攻”与“虚张声势”: 制造假象,让对手误判。 “反侦察”: 如何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让对手难以捉摸。 适应与变化: 棋局瞬息万变,需要灵活调整策略。 “预设”与“应变”: 制定多种应对方案,以应对不同的局面。 “从错误中学习”: 即使犯了错误,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快速调整。 “全局观”的培养: 将每一盘棋视为一个整体,而非零散的局部。 “阶段性目标”的设定: 在棋局的不同阶段设定合理的目标。 “战略布局”的构建: 考虑长远发展,而非只关注眼前的得失。 “对手的弱点”与“自身的优势”的结合: 如何将两者结合,形成最有效的攻击策略。 结语: 《博弈之魂:纵横棋盘的智慧》并非一本简单的招法大全,而是一本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象棋战术思维体系的书籍。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每一位象棋爱好者都能在棋盘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提升自己的棋艺,并在一次次的对弈中,感悟到象棋那深邃而无穷的魅力。愿本书成为您在象棋世界中披荆斩棘、纵横捭阖的良师益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棋谱的排版和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古朴典雅的墨韵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内页纸张的选择也非常考究,摸起来有一种温润的手感,这对长时间伏案研究棋局的棋友来说太重要了。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图例清晰度非常高,每一个棋子的摆放、每一个着法的箭头指示都精确无误,即使是复杂残局的变招,也能看得一目了然。作者在布局图示时,很巧妙地使用了不同颜色和粗细的线条来区分主线和变化线,这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避免了在分析时产生混淆。此外,书中很多经典对局的注释部分,不仅仅是简单地写明“好手”,而是加入了大量对棋手心理活动的细腻描摹,仿佛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年棋盘上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这种人文关怀和专业性的完美结合,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开头引入的那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典故,为略显枯燥的战术学习增添了一份雅致的韵味。

评分

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实战应用的学习者,很多理论书籍读起来总感觉像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然而,这本书的实战导向性非常强,让我感觉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对手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我。它并没有拘泥于一些过时的、已经被研究透彻的古典棋谱,而是大量引用了近十年来的高水平比赛案例,这些案例往往更贴近现代棋手的思路和对局节奏。书中对于如何将宏大的战略构思转化为具体的战术执行步骤,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我特别留意了它关于“弃子取位”的章节,作者不仅展示了弃子的结果,更详细剖析了弃子前后的局面势态变化,包括时间、空间、子力活性等多个维度的量化分析。读完后,我发现自己在实战中对于“敢于牺牲”的把握度提高了很多,不再是盲目地“送子”,而是有了更坚实的理论支撑。这种将理论与现代实战完美结合的处理方式,是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市面上那些汗牛充栋的所谓“战术大全”感到有些审美疲劳,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没有采用那种堆砌案例的传统模式,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系统化、递进式的教学方法。开篇从最基础的“点、线、面”的控制概念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具体的“破点”、“穿插”等战术手法,逻辑链条清晰得像是数学证明过程。作者非常擅长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最复杂的战术意图,避免了冗长晦涩的术语堆砌。比如在讲解“双将”这一复杂战术时,他用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其核心矛盾点,一下子就让我醍醐灌顶。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每组练习题后都设置了一个“自我反思”的小栏目,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这么走是优于其他着法的”,而不是仅仅记住答案。这种强调思考过程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棋手的实战判断能力,比单纯记住几十个定式要有效得多。

评分

从一个纯粹的棋艺提升角度来看,这本书在深度挖掘复杂局面的潜力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很多我自认为已经理解透彻的陷阱和反陷阱,在这本书里都被挖掘出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它对“时间差”在战术中的运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阐释。作者甚至探讨了在特定子力结构下,如何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关紧要的“闲招”来制造对手的心理压力,从而迫使其犯错,这种“慢刀子割肉”的战术思维,是普通棋手很难察觉到的。书中对于“着法质量评估”的论述也十分精辟,它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的评估模型,认为某些着法在当前局面下的价值可能远超其表面上的交换价值。这种对局面复杂性的尊重和深入探索,让这本书的含金量大大提高,它不是教你走“最好的棋”,而是教你理解“为什么这步棋是最好的”,这才是高手之间的区别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沉稳而又不失激情的魅力,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踏实。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不会让人感到拖沓或仓促。特别是关于如何建立和瓦解“攻防平衡点”的章节,分析得极其透彻。他将复杂的攻防转移过程分解成了若干个清晰的阶段,并为每个阶段定义了明确的目标,这使得读者在面对瞬息万变的棋局时,能够迅速找到自己的锚点。我欣赏它敢于探讨一些“灰色地带”的战术——那些既不完全是正统进攻,也不完全是防守反击的模糊领域。例如,书中对“消耗战”中战术时机的把握,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指导原则。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字体选择和行距处理都非常人性化,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易疲劳,这对于我们这些非职业棋手来说,是一个非常贴心的细节设计。总的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全面且精细的战术认知框架,远超我预期的收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