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7-9级修订本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 目)/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考级丛书》除保留了 九个级别,在***九级之上再另设的“演奏文凭级 ”高于**所有考级机构的***,其标准大致具备 了向职业方向发展的演奏水平。本书在技术和艺术两 个方面的规格与要求也较过去*为明确,基本上体现 了专业二胡教学和演奏的思路。本书由刘长福主编。
第七级
练习曲
1.琶音综合练习
2.恰尔达什(片段)
3.小二度音程模进练习
4.五声音阶模进与转调练习
5.快速分弓练习
6.五声音阶快速换把练习
7.快速换把与跳把练习
8.八度练习
乐曲
1.春诗
2.豫北叙事曲
3.草原新牧民
4.洪湖人民的心愿
5.姑苏春晓
6.山村小景
7.豫乡行
乐曲分析
第八级
练习曲
1.快速大跳练习
2.固定唱名记谱转调练习
3.五声音阶练习
4.纯八度练习
5.非传统指距及八度音程练习
6.大跳与变化音练习
7.综合练习
8.综合练习
乐曲
1.秦腔主题随想曲
2.三门峡畅想曲
3.二泉映月
4.病中吟(一名《安适》,亦名《胡适》)
5.寒春风曲
6.椰岛风情
7.秋韵
乐曲分析
第九级
练习曲
1.综合练习
2.自然音程大跳练习
3.霍拉舞曲
4.增二度音程练习
5.切分弓练习
乐曲
1.一枝花
2.蓝花花叙事曲
3.新婚别(叙事曲)
4.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主旋律谱)
5.天山风情
6.汉宫秋月
乐曲分析
演奏文凭级
练习曲
1.转调与综合练习
2.音乐会练习曲
3.无穷动(D调片段)
4.八度音程练习
5.野蜂飞舞
乐曲
1.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2.**二胡狂想曲
3.吉普赛之歌
4.贵妃情(二胡协奏曲主旋律谱)
5.薰风曲
乐曲分析
附录
二胡常用演奏符号说明
作为一个已经有十几年琴龄的乐手,我本想说我对市面上所有二胡谱子都已了如指掌,但接触到这本修订版后,我发现自己还是有太多的知识盲区。我主要关注的是它的“修订”部分,想看看中央音乐学院这次给出了怎样的“官方解释”。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我按照老师教的、习以为常的处理方式,在这本权威教材中得到了更精细的辨析和界定。尤其是对于一些传统曲目的复原和规范,它似乎融合了不同流派的优点,形成了一套更加普适且高标准的演奏范式。对于我们这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校准仪”,帮助我们消除练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让我们的演奏更贴近学院派的审美和要求。它不是简单的曲谱堆砌,更像是一份对二胡演奏艺术发展方向的权威总结。
评分这本关于二胡演奏的教材,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一直对二胡这件乐器心存向往,但苦于找不到系统、科学的学习路径。市面上那些零散的教程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这本教材,从基础的手型、运弓到复杂的揉弦、滑音技巧,都有着详尽的图解和文字说明,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导。特别是针对7-9级的曲目,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指法和弓法,更深入地剖析了乐曲背后的音乐内涵和情感表达。比如在处理《赛马》这类高难度曲目时,书中对节奏的把握、音色的变化都有独到的见解,让我明白了为何同样是拉奏,高水平演奏者能拉出“万马奔腾”的磅礴气势,而我却只能拉出“小马过河”的平淡无奇。这种对细节的关注,真正体现了中央音乐学院作为权威机构的专业水准。我已经开始尝试用书中的方法来打磨我正在练习的曲子,进步的速度着实令人惊喜。
评分说实话,我起初对这种“考级专用”的书籍抱有一种审视的态度,总觉得它们可能过于注重技巧的展示,而忽视了艺术的灵动。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二胡教材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它成功地在“规范性”和“艺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对于高等级的曲目,书中的技术难点解析简直是救星。以前总觉得某些快速跑动或复杂的换把技巧是遥不可及的“天花板”,这本书却非常耐心地将这些难点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小步骤,配以清晰的图例说明,仿佛为我们搭建了一座通往高阶技术的阶梯。更让我感到贴心的是,它对于演奏情绪的引导,不同于那种空泛的描述,而是与具体的演奏技法挂钩。比如,书中提到在某个乐句要表现“苍凉”感时,建议使用轻微的弓压变化和特定的揉弦速度,这种可操作性的建议,远比空洞的“你要有感情”要实用得多。
评分我是在一个音乐交流群里偶然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在为一个棘手的练习曲的慢板部分犯愁,感觉总是拉不出那种深沉、内敛的韵味。当我拿到这本《二胡(7-9级修订本)》时,它的装帧质量和纸张触感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体现了出版的诚意。最关键的还是内容,它对慢速乐章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书中没有一味地追求速度的提升,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如何控制弓的驻速、如何通过指尖的微小压力变化来制造音色的层次感。我立刻尝试书中关于“慢吟”的几个要点,效果立竿见影,原本听起来生硬的旋律线变得连贯而富有生命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练习工具,它更像是一本艺术哲学的探讨集,引导演奏者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怎么”拉的层面,这对提升一个人的音乐理解力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备考音乐学院的琴童家长,这套丛书是我们家的“武林秘籍”。选择教材,我们对权威性和全面性看得尤其重,毕竟孩子的未来和考级成绩息息相关。这本“修订本”相比旧版,无疑是与时俱进的,它不仅收录了最新的考级曲目,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曲目的演绎和难度划分做了更贴合当前教学趋势的调整。我最欣赏的是它在曲目分析部分展现的深度。例如,对于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乐作品,书中会配有简短的文化背景介绍,让孩子在学习演奏技巧的同时,也能理解音乐的情感源头,这对于培养音乐素养至关重要。我的孩子以前只是机械地模仿指法,现在他开始尝试用书里说的“歌唱性”去处理旋律,音乐听起来一下子就“活”了。而且,这本教材的排版清晰,谱面准确无误,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精确对照的家庭学习来说,极大地节省了校对和摸索的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