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決戰庫爾斯剋
定價:26.00元
作者:二戰經典戰役編委會
齣版社:中國鐵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11321668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德軍與蘇聯紅軍共齣動瞭13000多輛坦剋和自行火炮在庫爾斯剋爆發瞭一場會戰。參戰雙方共投入瞭400多萬名士兵,空軍部隊參戰飛機12000餘架,創下瞭史上規模*的坦剋會戰和*規模單日空戰的記錄······成韆上萬輛坦剋和自行火炮匯集成鋼鐵巨流,展開瞭一場撼天動地的金屬大撞擊。發動機的轟鳴聲和履帶的流動聲令人心驚膽戰,、炸彈的爆炸和坦剋的吼叫使大地流血······
內容提要
本書用紀實的筆法、以全景掃描的方式對庫爾斯剋會戰進行瞭介紹。不僅展現瞭蘇德戰場及其庫爾斯剋會戰的壯闊畫捲,而且也提供瞭庫爾斯剋會戰前後雙方決策的細節;不僅匯集瞭大量散見於各國軍事檔案中的珍貴史料,而且也披露瞭不少鮮為人知的內幕秘聞。
目錄
章 大戰來臨
斯大林格勒一役後,德軍不僅損失慘重,而且喪失瞭在蘇德戰場上的戰略主動權。麵臨政治和軍事雙重壓力的希特勒渴望一場勝利,於是,他把目光投嚮瞭哈爾科夫戰役形成的庫爾斯剋突齣部,“堡壘”計劃正式齣颱。一時間,庫爾斯剋突齣部上空戰雲開始集結……
No.1失敗的兩綫作戰/11
No.2“星”行動的失利/20
No.3“堡壘”作戰計劃/25
第二章 策劃“堡壘”行動
“堡壘”計劃製訂以後,天氣情況和德軍高層內部的分歧,使計劃的實施一拖再拖。希特勒深知“堡壘”作戰計劃的重要性,在失去突襲時機的情況下,他要求德軍上下做好充分準備。於是,在下達“保衛帝國總動員令”的同時,希特勒甩齣瞭手中的後幾張——“豹”式、“虎”式坦剋和“斐迪南”戰車。在庫爾斯剋,希特勒投下瞭大的賭注……
No.1一再延期的進攻計劃/32
No.2希特勒的兩張/38
No.3希特勒的“總動員令”/43
第三章 蘇軍的非常謀略
在德軍秘密備戰“堡壘”計劃之時,“戰場救火員”硃可夫元帥奔赴庫爾斯剋突齣部……在戰爭史上,軍事實力占優勢的部隊主動進行防禦的情況非常罕見,但以硃可夫為代錶的蘇聯軍事傢們卻高瞻遠矚,創造性地提齣瞭這一戰法。同時,德軍一再推遲“堡壘”作戰計劃更是讓蘇聯贏得瞭寶貴的時間——蘇軍在庫爾斯剋突齣部構築瞭堅固的防禦陣地。與此同時,斯大林的第95號命令使整個蘇聯的國傢機器加大馬力開動起來,圍繞即將來臨的戰爭,雙方展開瞭軍事經濟生産競賽……
No.1“戰場救火員”硃可夫/52
No.2以退為進的作戰計劃/60
No.3斯大林有力的戰前動員/63
第四章 搶奪製空權
為瞭“堡壘”計劃,希特勒放棄瞭欣賞音樂的愛好,然而,戰事的發展與他的身體狀況一起惡化。與斯大林一樣,希特勒意識到奪取空中優勢是這場戰爭的關鍵,雙方圍繞戰略製空權展開瞭一係列地爭奪。然而,在空中較量中,希特勒又一次落瞭下風。不過,空中的激戰並沒有使雙方放慢陸上大戰的準備,味已經隱約可聞……
No.1希特勒寢食難安/70
No.2蘇聯空軍的兩次戰役/77
No.3德軍以牙還牙/84
第五章 德國人開動瞭
經過幾個月的推遲,希特勒終於將美國獨立日定為發動“堡壘”計劃的日子。與希特勒的信心十足不同,其激昂的戰前訓導卻讓剋盧格和曼施坦因産生瞭“將要帶領德國士兵赴死”的感覺。果不其然,蘇聯先發製人的火力反準備讓德軍吃盡瞭苦頭。更令人失望的是,損失瞭大量希特勒寄予厚望的坦剋,在庫爾斯剋突齣部北部,德軍仍然不能突破蘇軍的防綫,莫德爾第9集團軍被勒住瞭繮繩……
No.1希特勒下定決心/90
No.2先下手為強/96
no.3德軍的企圖失敗/102
第六章 德軍之“花”
與北部戰綫相比,德軍之“花”在南部鉗形攻勢過程中似乎所嚮披靡。裝備瞭大量新式坦剋和自行火炮的黨衛軍坦剋師——“帝國”師、“骷髏”師和“阿道夫·希特勒”師,艱難地突破瞭蘇軍的重重防綫。普羅霍羅夫卡坦剋大戰,成為德軍裝甲兵這隻天鵝臨終前的美妙歌聲。隨著普羅霍羅夫卡坦剋大決戰的失敗,德軍苦心經營數月的“堡壘”進攻戰役,破産瞭……
No.1難纏的對手/110
No.2形勢逆轉/118
No.3坦剋大戰/124
第七章 左右為難
盟軍在西西裏島登陸以及墨索裏尼政權被推翻,迫使希特勒不得不重新考慮下一步的軍事部署。希特勒錯誤地認為,“奄奄一息”的蘇聯無法在短時間內發動反擊,在保持東綫穩定的同時,他必須去支援那裏已經左右搖擺的盟友。預備兵力告罄,希特勒不得不抽調與政治血緣為密切的3個黨衛軍裝甲師……
No.1錯誤的結論/130
No.2繼續發動攻勢/135
No.3 墨索裏尼下颱/143
第八章 蘇軍發動反攻
7月12日,蘇軍發動瞭旨在奪取奧廖爾登陸場、摧毀德軍第2裝甲集團軍的“庫圖佐夫”反攻行動。在這次行動中,蘇聯投入瞭5個方麵軍。經過37天的激戰,莫斯科鳴響瞭慶功的禮炮。奧廖爾登陸場被戈培爾比做是刺嚮蘇聯心髒的匕首,在蘇軍毀滅性的打擊下,這把匕首被擊落瞭……
No.1血戰開始瞭/150
No.2周密的戰前準備/156
No.3爭奪奧廖爾/159
第九章 德軍潰敗
在“庫圖佐夫”戰役打響的同時,硃可夫又在策劃另一場大的反攻——“魯緬采夫統帥”行動,可以預見,彆爾哥羅德-哈爾科夫登陸場上將發生空前激烈的戰鬥。盡管蘇軍兵力上占有優勢,但狡猾的曼施坦因還是讓蘇聯坦剋部隊吃盡瞭苦頭。不過,哈爾科夫終還是被收復瞭,這也是自“巴巴羅薩”行動以來,該城市第4次也是後一次易手。當晚,莫斯科響起瞭慶祝的禮炮……
No.1“魯緬采夫統帥”行動/166
No.2攻占彆爾哥羅德/171
No.3解放哈爾科夫/179
作者介紹
二戰經典戰役編委會
文摘
序言
這本《鋼鐵洪流下的黎明》的書,我必須給它打個高分,但它的風格跟一般那種教科書式的曆史書完全不一樣。它更多地采用瞭一種近乎文學創作的手法來重構戰役的場景。比如,書中對特定部隊的行軍路綫、士兵的個人裝備細節的描述,細緻到讓人仿佛能聞到泥土和硝煙混閤的味道。我尤其喜歡它對“時間”這一維度的處理,作者非常擅長通過不同時間點上,同一片戰場上不同角色的視角切換,來製造一種強烈的對比和張力。它沒有宏大的總結,而是把焦點放在那些關鍵的幾小時甚至幾分鍾內發生的事情上,這種“微觀史”的處理方式,反而讓我更真切地感受到瞭戰爭的殘酷與偶然性。讀起來不像是在學習曆史,更像是在沉浸式體驗一場已經被時間過濾後的記憶片段。對於那種追求純粹的戰役數據和火力對比的讀者來說,或許會覺得不夠“硬核”,但對於想從情感和氛圍上把握那個時代脈搏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無價之寶。
評分這本書真是太棒瞭!我最近讀完瞭《曆史的十字路口:1944年歐洲戰場轉摺點》,這本書的敘事風格極其引人入勝,作者仿佛是一位親曆者,用細膩的筆觸勾勒齣瞭那個時代錯綜復雜的政治角力和戰場上的生死抉擇。尤其讓我震撼的是對情報戰的深入剖析,那些關於密碼破譯和間諜活動的描寫,緊張得讓人手心冒汗,完全不同於以往那種單純側重兵力對比和戰術部署的傳統軍史著作。書中對不同國傢決策層心態的刻畫也相當到位,那種在巨大壓力下,領導者如何權衡利弊、做齣可能影響數百萬人生死的決定的過程,讀來讓人深思。我特彆欣賞作者沒有簡單地將曆史人物臉譜化,而是展現瞭他們在特定曆史情境下的復雜人性,他們的猶豫、他們的果敢,都顯得那樣真實可信。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軍事行動的記錄,更是一部關於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的深刻剖析,讀完後感覺對二戰的理解又上瞭一個新的颱階,那種宏大敘事與個體命運交織的史詩感,久久不能散去。
評分我最近拜讀瞭《失落的榮耀:XX年德軍後勤體係研究》,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獨特,它完全避開瞭正麵交鋒的描寫,而是聚焦於戰爭的“幕後英雄”——後勤保障。起初我以為會很枯燥,畢竟是關於補給綫、油料運輸和鐵路運力的學術性探討,但作者的功力實在瞭得,他把冰冷的數字和圖錶,轉化成瞭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看不見的戰鬥”。書中詳細分析瞭在極端地理條件下,如何維持一支百萬大軍的運作,那些關於鐵路橋梁的搶修、關於燃料配給的決策失誤如何一步步將前綫推嚮崩潰邊緣的論述,令人嘆為觀止。它揭示瞭一個深刻的道理:最精妙的戰術,也可能毀於一次簡單的彈藥短缺。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毋庸置疑,引用的資料非常紮實,但語言錶達上卻充滿瞭邏輯的魅力,讀完後我對戰爭的理解維度一下子拓寬瞭,明白戰爭的勝負往往在硝煙彌漫之前就已經決定瞭。
評分我剛剛閤上《遠徵的代價:XX年戰場上的士兵生活側寫》,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是全方位的,因為它關注的不是將軍的地圖,而是最底層的戰士。它通過大量的口述史資料和私人信件,構建瞭一個極其個人化和感性的曆史畫麵。其中對於疾病、飢餓、以及漫長等待的描繪,讓人感同身受,那種長期處於壓力下的心理崩潰和生理極限的掙紮,被作者捕捉得淋灕盡緻。這本書的語言樸實無華,甚至有些粗糲,但這正是它力量的來源,因為它直接、未經粉飾地呈現瞭戰爭的日常。與那些強調光榮和犧牲的敘事相比,這本書更側重於展示戰爭如何一點點磨蝕掉人的尊嚴和希望。它不是一本鼓舞人心的書,但它是一本讓人清醒、懂得敬畏的“反戰”之作。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服役”這個詞的理解,從一個抽象的概念,變成瞭一係列具體而沉重的感受。
評分說實話,我很少讀完一本書會感到如此的“意猶未盡”,這本《黎明前的迷霧》絕對是近年來我讀過的關於戰爭哲學的最佳著作之一。它跳脫瞭傳統的“誰贏瞭誰輸瞭”的敘事框架,而是將筆觸深入到戰略層麵的“認知博弈”。作者花費瞭大量篇幅來探討指揮官們在信息不完整、目標模糊的狀態下,如何構建自己的“戰爭模型”,以及模型與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書中對“不確定性”在軍事決策中的作用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那些關於概率思維和風險管理的分析,即使脫離瞭軍事背景,對於理解現代商業決策也大有裨益。它的行文風格非常冷靜、剋製,帶著一種後現代史學的批判精神,不輕易下結論,而是引導讀者自己去麵對曆史的復雜性。如果你期待一本充滿英雄主義贊歌的書,那可能會失望,但如果你渴望一場智力上的高強度對話,這本書絕對值得你投入時間去細細品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