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德編著的這本《鋼琴即興伴奏三字經》包括 (上)基礎篇、(下)提高篇、樂麯篇三篇和和三個 附錄。主要內容包括:識和弦(1)基礎和弦;選音型 ;配和弦;識和弦(2)延伸類、變化類和弦;綜述; 樂麯簡介等。本書主要講的是**步“識和弦、選音 型”,重點是“看字母、識和弦”。以前彈鋼琴的習 慣是“看音符、彈琴鍵”,樂譜上有一個音符彈一個 琴鍵,有幾個音符彈幾個琴鍵。現在開始你要習慣於 “看字母、彈和弦”。看到一個字母要彈齣至少三個 以上的音來,而且有不同的節奏、不同的音型組閤。
周宏德,1967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1979—1993年任上海樂團首席,1993—1999年任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首席。上海音樂傢協會理事、中國音樂傢協會會員。
序言
使用說明
鋼琴即興伴奏“三字經”口訣錶
【上】基礎篇
第一章 識和弦【1】基礎和弦
第一節 總綱
第二節 大三和弦
第三節 連和弦抄近路
第四節 小三和弦
第五節 三種伴奏音型
第六節 延伸類和弦【1】屬七和弦
第七節 兩手伴
第二章 選音型
第八節 敲和弦
第九節 彈節奏蓬嚓嚓
第十節 彈琶音【A】平穩型
第十一節 彈琶音【B】流暢型
第十二節 彈琶音【C】開放型
第三章 配和弦
第十三節 標和弦
第十四節 配和弦
【下】提高篇
第四章 識和弦【2】延伸類、變化類和弦
第十五節 延伸類和弦【2】七和弦
第十六節 變化類和弦【1】增和弦稍緊張
第十七節 變化類和弦【2】減和弦強刺激
第十八節 變化類和弦【3】半減七和弦
第十九節 延伸類和弦【3】六和弦
第二十節 變化類和弦【3】掛和弦五聲調
第二十一節 和弦外音
第五章 綜述
第二十二節 和弦分類
第二十三節 左右手巧安排
第二十四節 簡譜的和弦標記
第二十五節 樂理知識
第二十六節 再學習
樂麯篇
樂麯簡介
1.愉快的夢
2.平安夜
3.祝你聖誕快樂
4.我們走在大路上
5.我和你
6.紅紗拉紡
7.月亮代錶我的心
8.在水一方
9.軍港之夜
10.在那遙遠的地方
11.海濱之歌
12.喀鞦莎
我非常推崇那種能夠打通不同音樂風格壁壘的學習資料,而這本教材在這方麵展現齣瞭驚人的廣度。它似乎並不局限於某一種固定的流派,而是將各種成熟的伴奏技巧融會貫通,從古典的和聲色彩到爵士的和弦色彩,都有所涉獵。這對於我這種希望自己的演奏風格不那麼單一的音樂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太有幫助瞭。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基礎框架,然後鼓勵學習者像搭積木一樣,去嘗試用不同的“積木”(和聲色彩)來構建自己獨一無二的“城堡”(即興風格)。這種包容性和開放性的教學理念,讓我對未來的音樂探索充滿瞭期待,感覺自己的音樂詞匯量正在快速增加。
評分我最近嘗試瞭一些新的學習方法,想要在演奏時增加一些即興發揮的空間,這本教材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並沒有直接堆砌復雜的和聲理論,而是以一種非常循序漸進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高深的技巧拆解成一個個可以立即上手操作的小模塊。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特定樂句時,會提供好幾種不同的處理方式,而不是給齣唯一標準答案,這極大地激發瞭我自己去探索和創造的欲望。很多傳統的教材總是把即興創作描繪得像少數天纔纔能掌握的魔法,但這本書卻讓人覺得,隻要掌握瞭這些基礎的“三字經”口訣,普通人也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聲音。這種注重實踐和個體差異的教學思路,對我這種需要大量練習來鞏固概念的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注釋的詳盡程度,讓我這個有些“老花眼”的讀者也感到非常舒服。它不像有些專業書籍那樣,把所有信息都擠在一起,搞得密密麻麻,讓人望而生畏。相反,它在關鍵的和弦標記、指法提示以及節奏變化的部分,都做瞭充分的留白和清晰的標注,即便是在光綫不太好的環境下,也能輕鬆閱讀。而且,那些小小的提示框裏,往往隱藏著作者多年教學經驗的精華,有時候一個簡單的術語解釋,就能立刻點醒我之前一直睏惑不解的地方。這種對讀者體驗的細緻入微的關懷,讓學習過程變得非常流暢和愉快,減少瞭不必要的挫敗感。
評分這本樂譜的封麵設計簡直是藝術品,色彩搭配和字體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典雅又不失活力的氣息。我忍不住在書店裏多停留瞭幾分鍾,隻是為瞭細細品味那個排版——那種教科書式的嚴謹和音樂靈動的完美結閤,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作者在製作這本書時傾注的心血。裝幀的質感也非常棒,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學習資料,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收藏品。對於我這種對視覺美感有較高要求的音樂學習者來說,光是翻開這本書,就能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愉悅和學習的動力,這絕不是那種隨便印印就拿齣來糊弄人的教材能夠比擬的。那種精心打磨的細節,比如紙張的厚度和油墨的清晰度,都顯示齣齣版方對品質的堅持,讓人在實際閱讀和使用過程中,體驗感直綫飆升。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琴手,我最大的睏擾就是如何將枯燥的指法練習和真正的音樂錶達連接起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把那些僵硬的音階和琶音,瞬間轉化為具有畫麵感和情緒色彩的音樂片段。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範例時,選取的都是一些非常經典且廣為流傳的鏇律片段,這樣我就不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去熟悉陌生的麯子,可以直接將新學的技巧應用到熟悉的音樂背景中去,學習效率自然也就大大提高瞭。每一次練習,都感覺自己不再是機械地敲打琴鍵,而是在用音樂語言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種從“技術”到“藝術”的跨越,正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