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自然界的隱者——射綫
定價:20.00元
作者:林文廉著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30312212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與人類關係非常密切的各種射綫的來源、性質及其在工、農、醫、研等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本書從富有傳奇色彩的×射綫、陰極射綫、中子和宇宙射綫的發現講起,並係統介紹瞭人工産生各種射綫的方法和設備。接著扼要介紹瞭射綫的性質、射綫與物質相互作用等方麵的基本知識。後著重介紹瞭射綫在現代工業、農業、醫學、環保、新材料等領域的應用,闡述射綫與人類的密切關係,射綫可能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好處,同時也介紹瞭射綫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有效防護的基本常識。
目錄
一、隱者現形——射綫的發現
1.用未知數符號命名的射綫
2.由陰極射綫的本質引起的一場爭論
3.天然放射性的發現
4.中子發現的一波三摺
5.天外來客——宇宙射綫
二、用機器生産射綫
1.生産射綫的機器——粒子加速器
2.直流高壓加速器
3.直綫加速器
4.迴鏇加速器
5.對撞機和儲存環38
6.原子核裂變反應堆
三、射綫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1.帶電粒子引起的物理學效應
2.x射綫和Y射綫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中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4.射綫引起的化學效應
5.射綫引起的生物學效應
四、自動檢測和監控的能手——射綫檢測
1.特殊條件下的自動檢測
2.材料的射綫探傷
3.地下探寶的利器
4.火災報警
五、射綫消毒
1.射綫為什麼能夠消毒
2.射綫消毒在醫療上的應用
3.食品的輻照保鮮
六、射綫在農業上的應用
1.射綫治蟲害
2.射綫刺激生物生長
3.輻射誘變育種
七、一種新型的長壽命電池一核電池
1.核電池是怎樣發電的
2.核電池在航天領域的應用
3。核電池在航海導航與海底設施中的應用
4.核電池作為心髒起搏器的電源
5.一種新型核電池
八、射綫看病與治病
1.射綫看病
2.射綫治病
九、射綫與環保
1.廢氣的射綫淨化處理
……
結束語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待,隻是覺得“射綫”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科幻,可能是一些關於物理現象的科普。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的敘述深深吸引瞭。他將那些看似普通的自然現象,通過一種極其詩意和哲學化的語言,賦予瞭全新的生命。書中對“射綫”的描述,不僅僅局限於科學的定義,更是一種對自然界無形力量的探索。我開始思考,我們日常生活中忽略的那些能量的流動,那些肉眼看不見卻又無處不在的影響,是否都隱藏著某種“射綫”的秘密?作者通過大量的實例和故事,講述瞭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這些“射綫”的理解和運用,從古老的傳說到現代的科學猜想,都展現齣人類對未知探索的永恒追求。這本書讓我跳齣瞭狹隘的科學框架,開始用更宏觀、更包容的視角去理解自然。那些看似遙遠和抽象的概念,在作者的筆下變得觸手可及,引人深思。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思維的洗禮,對世界的認知變得更加立體和豐富。
評分我一直是個對自然界中的“低調”生命體特彆感興趣的讀者。那些不喧賓奪主,默默存在,卻又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生物,往往能給我帶來最大的驚喜。這本書的名字《自然界的隱者——射綫》恰好擊中瞭我的興趣點。剛開始讀的時候,我以為“射綫”指的是某種特定的生物群體,比如某種魚類或者昆蟲。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纔發現作者的“射綫”概念更加寬泛,它似乎代錶著一種隱藏在自然界中的、不易察覺的通訊方式,一種生命之間的無聲交流。書中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描述瞭植物之間如何通過地下菌絲網絡傳遞信號,動物如何利用氣味和振動進行遠距離溝通,甚至微生物如何形成龐大的群體智能。這些“隱者”的交流方式,沒有我們人類語言的喧囂,卻充滿瞭智慧和效率。它們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維係著整個生態係統的平衡。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是多麼有限,原來在看不見的角落,隱藏著如此精妙的生命網絡。
評分作為一個從小就喜歡畫畫的人,我一直覺得自然界是藝術傢最好的靈感源泉。然而,當我拿起這本書時,我發現我之前對自然界的認知,就像是隻看到瞭畫布的錶麵。作者用一種近乎藝術傢的視角,描繪瞭自然界中那些最不為人知的細節,那些被我們匆匆一瞥而錯過的美。書中的“射綫”概念,似乎是一種對光影、色彩以及生命形態之間微妙關係的描繪。我開始想象,那些隱藏在陰影中的生物,它們是如何適應黑暗,如何在光綫稀疏的環境中形成獨特的色彩和紋理。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描寫這些場景時,那種對生命形態的熱愛和贊嘆。書中對植物形態和動物色彩的細緻刻畫,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色彩斑斕的夢境。我迫不及待地想將這些畫麵用畫筆描繪齣來,將那些“隱者”的色彩和形態,重新呈現在畫布上。這本書不僅拓展瞭我對自然界的認知,更激發瞭我內心深處對藝術創作的渴望。
評分我一直對海洋深處的未知世界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極端的環境裏,不被我們所熟知的生命。讀瞭這本書後,我纔真正意識到,原來在光照幾乎無法到達的深淵,竟然孕育著如此獨特而又令人驚嘆的生命形式。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筆觸,將那些“隱者”的生活習性、生存策略以及它們在黑暗中構建的獨特生態係統呈現在我眼前。書中對生物發光現象的描繪尤為精彩,那些在漆黑中閃爍的微光,不僅僅是生命的信號,更是它們生存的利器,用來捕食、防禦,甚至吸引配偶。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帶著自身光源的生物,在幽深的海洋中穿梭,構成瞭一幅幅神秘而又壯麗的圖景。書中還探討瞭這些深海生物如何適應高壓、低溫和缺乏食物的環境,這種頑強的生命力讓我深深摺服。它們沒有我們想象中的“美麗”,但卻有著一種原始的、純粹的力量,一種與自然抗爭並和諧共生的智慧。這本書讓我對生命的定義有瞭更深的理解,原來生命的意義和形式可以如此多樣,如此超乎我們的想象。它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像是一次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奇幻旅程,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對地球生命的認知邊界。
評分我一直認為,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自然現象,背後都隱藏著深刻的科學道理。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對這種“小而美”的科學探索的渴望。作者以“射綫”為引子,深入淺齣地講述瞭許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物理學和生物學原理。我瞭解到,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比如彩虹的形成,植物的光閤作用,甚至是我們身體的某些生理功能,都與某些“射綫”的能量傳遞息息相關。書中用非常易懂的語言,解釋瞭復雜的科學概念,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更重要的是,作者通過對這些“射綫”的研究,引齣瞭對生命適應性和演化過程的思考。我開始明白,正是這些看不見的“射綫”,在無數年裏塑造瞭地球上多樣化的生命形態。這本書讓我對科學保持瞭敬畏之心,也讓我看到瞭科學研究的魅力所在,它不僅僅是枯燥的公式和實驗,更是一種對世界本源的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