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自然界的隐者——射线
定价:20.00元
作者:林文廉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3031221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各种射线的来源、性质及其在工、农、医、研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本书从富有传奇色彩的×射线、阴极射线、中子和宇宙射线的发现讲起,并系统介绍了人工产生各种射线的方法和设备。接着扼要介绍了射线的性质、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后着重介绍了射线在现代工业、农业、医学、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阐述射线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射线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好处,同时也介绍了射线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防护的基本常识。
目录
一、隐者现形——射线的发现
1.用未知数符号命名的射线
2.由阴极射线的本质引起的一场争论
3.天然放射性的发现
4.中子发现的一波三折
5.天外来客——宇宙射线
二、用机器生产射线
1.生产射线的机器——粒子加速器
2.直流高压加速器
3.直线加速器
4.回旋加速器
5.对撞机和储存环38
6.原子核裂变反应堆
三、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带电粒子引起的物理学效应
2.x射线和Y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射线引起的化学效应
5.射线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四、自动检测和监控的能手——射线检测
1.特殊条件下的自动检测
2.材料的射线探伤
3.地下探宝的利器
4.火灾报警
五、射线消毒
1.射线为什么能够消毒
2.射线消毒在医疗上的应用
3.食品的辐照保鲜
六、射线在农业上的应用
1.射线治虫害
2.射线刺激生物生长
3.辐射诱变育种
七、一种新型的长寿命电池一核电池
1.核电池是怎样发电的
2.核电池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3。核电池在航海导航与海底设施中的应用
4.核电池作为心脏起搏器的电源
5.一种新型核电池
八、射线看病与治病
1.射线看病
2.射线治病
九、射线与环保
1.废气的射线净化处理
……
结束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只是觉得“射线”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科幻,可能是一些关于物理现象的科普。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叙述深深吸引了。他将那些看似普通的自然现象,通过一种极其诗意和哲学化的语言,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书中对“射线”的描述,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的定义,更是一种对自然界无形力量的探索。我开始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忽略的那些能量的流动,那些肉眼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影响,是否都隐藏着某种“射线”的秘密?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故事,讲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这些“射线”的理解和运用,从古老的传说到现代的科学猜想,都展现出人类对未知探索的永恒追求。这本书让我跳出了狭隘的科学框架,开始用更宏观、更包容的视角去理解自然。那些看似遥远和抽象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变得触手可及,引人深思。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思维的洗礼,对世界的认知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
评分我一直认为,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自然现象,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科学道理。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种“小而美”的科学探索的渴望。作者以“射线”为引子,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许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原理。我了解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比如彩虹的形成,植物的光合作用,甚至是我们身体的某些生理功能,都与某些“射线”的能量传递息息相关。书中用非常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科学概念,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对这些“射线”的研究,引出了对生命适应性和演化过程的思考。我开始明白,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射线”,在无数年里塑造了地球上多样化的生命形态。这本书让我对科学保持了敬畏之心,也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公式和实验,更是一种对世界本源的探索。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自然界中的“低调”生命体特别感兴趣的读者。那些不喧宾夺主,默默存在,却又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生物,往往能给我带来最大的惊喜。这本书的名字《自然界的隐者——射线》恰好击中了我的兴趣点。刚开始读的时候,我以为“射线”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生物群体,比如某种鱼类或者昆虫。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发现作者的“射线”概念更加宽泛,它似乎代表着一种隐藏在自然界中的、不易察觉的通讯方式,一种生命之间的无声交流。书中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描述了植物之间如何通过地下菌丝网络传递信号,动物如何利用气味和振动进行远距离沟通,甚至微生物如何形成庞大的群体智能。这些“隐者”的交流方式,没有我们人类语言的喧嚣,却充满了智慧和效率。它们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对生命的理解是多么有限,原来在看不见的角落,隐藏着如此精妙的生命网络。
评分我一直对海洋深处的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极端的环境里,不被我们所熟知的生命。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在光照几乎无法到达的深渊,竟然孕育着如此独特而又令人惊叹的生命形式。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笔触,将那些“隐者”的生活习性、生存策略以及它们在黑暗中构建的独特生态系统呈现在我眼前。书中对生物发光现象的描绘尤为精彩,那些在漆黑中闪烁的微光,不仅仅是生命的信号,更是它们生存的利器,用来捕食、防御,甚至吸引配偶。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带着自身光源的生物,在幽深的海洋中穿梭,构成了一幅幅神秘而又壮丽的图景。书中还探讨了这些深海生物如何适应高压、低温和缺乏食物的环境,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深深折服。它们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美丽”,但却有着一种原始的、纯粹的力量,一种与自然抗争并和谐共生的智慧。这本书让我对生命的定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生命的意义和形式可以如此多样,如此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次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奇幻旅程,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对地球生命的认知边界。
评分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画画的人,我一直觉得自然界是艺术家最好的灵感源泉。然而,当我拿起这本书时,我发现我之前对自然界的认知,就像是只看到了画布的表面。作者用一种近乎艺术家的视角,描绘了自然界中那些最不为人知的细节,那些被我们匆匆一瞥而错过的美。书中的“射线”概念,似乎是一种对光影、色彩以及生命形态之间微妙关系的描绘。我开始想象,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生物,它们是如何适应黑暗,如何在光线稀疏的环境中形成独特的色彩和纹理。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描写这些场景时,那种对生命形态的热爱和赞叹。书中对植物形态和动物色彩的细致刻画,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境。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些画面用画笔描绘出来,将那些“隐者”的色彩和形态,重新呈现在画布上。这本书不仅拓展了我对自然界的认知,更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艺术创作的渴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