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医生(健康文摘报15周年珍藏版) 9787509106327

做自己的医生(健康文摘报15周年珍藏版) 978750910632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硕,邢远翔 著
图书标签:
  • 健康养生
  • 家庭医学
  • 疾病预防
  • 健康指导
  • 医学科普
  • 自助疗法
  • 健康生活
  • 养生保健
  • 健康文摘
  • 医学常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ISBN:9787509106327
商品编码:2966692185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6-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做自己的医生(健康文摘报15周年珍藏版)

定价: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王硕,邢远翔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9-01

ISBN:9787509106327

字数

页码:3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健康报》为其75周年社庆之际特别推出的两部家庭保健用书之一,本书从常见疾病和家庭小药箱说起,从寻找心灵快乐、如何“性福”生活落笔,深人浅出,犹如一碗淡淡的清茶,容您细细品味。

内容提要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当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乘着现代化的列车风驰电掣地奔向小康时,健康生活已成为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而只有了解了健康,才能管理健康、投资健康、获得健康。 本书以科学育儿、长寿之道、关爱女性、合理膳食等保健知识为主,深人浅出地介绍了一些日常保健原则,适合作为家庭保健使用。
  本书是《健康报》为其75周年社庆之际特别推出的两部家庭保健用书之一,本书从常见疾病和家庭小药箱说起,从寻找心灵快乐、如何“性福”生活落笔,深人浅出,犹如一碗淡淡的清茶,容您细细品味。

目录

就医指南
你会看医生吗
1.对号入座学会挂号
2.看医生,有备而去
3.怎样对医生述说病情
4.应与医生讨论的七件事
5.看病还需多问病
6.何种疼痛需就医
7.吐血要辨“咯”与“呕”
8.“器质性”“功能性”之别
9.阴性好阳性好
10.虚脱与休克不是一回事
11.“消炎”不能全用消炎药
12.胆固醇也有“功”
13.人体赘生物一一息肉
14.发热不是感染
15.也谈排“毒”清“垃圾”
相互关联的心脑肾疾病
16.警惕扩张型心肌病
17.“小”感冒引起“大”心病
18.警惕心梗异位放射痛
19.冠心病人需要记住4.68
20.冠心病加重有信号
21.手背提示心脏病征兆
22.风心病与脑栓塞
23.自己怎样判断血压高低
24.高血压病不能仅仅测血压
25.“心肌劳损”与高血压有关
26.何为症状性高血压
27.小脑中风威胁青壮年
28.高血压常伴高尿酸血症
29.单纯降压难防卒中
3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
31.脑缺血病根可能在颈动脉
32.尿毒症为何越来越多
33.根据肌酐判断病情
34.肾囊肿是退行性疾病
与美好生活相伴的代谢病
35.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36.血脂异常表现多
37.将军肚对糖尿病人危害大
38.糖尿病的隐形症状
39.警惕首发关节炎的糖尿病
40.疖痈反复发查查糖尿病
41.不可忽视糖耐量降低症
42.痛风是终身性疾病
43.易被误诊为肾病综合征的甲减
折磨人的呼吸消化病
44.六种感冒症状大意不得
45.“湿翻拍咳”拯救慢阻肺
46.食道憩室属良性疾病
47.转氨酶高不都是肝炎
48.黄疽不是肝炎
49.夫妻间传染乙肝少
50.甲肝免疫力没有“终身制”
51.乙肝患者复查须知
52.怎样才能治愈慢性乙型肝炎
53.乙肝治到啥时才算好
54.肝硬化一一先有风后有雨
55.警惕慢性肝炎发生癌变
56.术后结石何以复生
特制顽固的皮肤病
57.内外因素导致湿疹反复发作
58.湿疹顽固治疗有方
59.牛皮癣只能控制不能根治
60.伤口怎样不留痕
61.压力疗法压平瘢痕
动j现痛的骨科疾病
62.后枕部痛可能是颈椎病
6&诊断铡隹病有时X线检查“不灵”
64.肩周炎是个大家族
65.腰椎管狭窄中老年多发
66.腰痛当心椎管狭窄
67.椎间盘突出症要不要手术
68.腰突症术后为何疼痛不减
69.坐骨神经痛须查病根
70.从髋关节疼痛谈股骨头坏死
71.半月板损伤尽早手术
72.关节置换不必等到万不得已
73.治疗类风湿抓住“黄金期”
不可小视的五官疾病
74.眼病中的真真假假
75.视网膜脱离也可治疗
76.“掩蔽”方法治耳鸣
77.持久干咳掏掏耳朵
78.耳鸣提示了什么
79.突然耳聋马上治
80.鼻内镜降伏慢性鼻寞炎
81.鼻炎:“干燥”“萎缩”各不同
82.怎样治疗嗓音病
83.补好的牙齿为何又被“蛀”
需要勇敢面对的肿瘤
84.血管瘤型肝癌易误诊
85.大肝癌未必是“晚期”
86.大肠癌转移“爱”
87.痢疾直肠癌易混淆
88.贫血可能缘于骨髓瘤
89.警惕皮肤“回状红斑”
90.血尿无痛警惕患癌
91.揪出躲在肺炎后的骨髓瘤
92.诊疗很关键
医生靠什么诊断疾病
93.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
94.冠心病诊断“金标准”
95.做核素检查避免无谓“搭桥”
96.降压前做个颈部血管彩超
97.做颈动脉彩超测脑梗死危险
98.肺内病变难确诊怎么办
99.消化系疾病如何选择检查项目
100.B超的优势与不足
101“迷你”新秀一一超细胃镜
102.查幽门螺杆菌胃镜准
103.胃镜检查之后五项注意
104.“七拐八弯”的结肠镜诊断
105.别忽视了专项体检
106.长期低热做哪些检查
107.您了解肿瘤标记物吗
108.你会使用水银柱血压计吗
医学有哪些新进展
109.介入治疗与搭桥手术
110.微创手术一一手术
儿1。体外碎石会不会伤肾
112.治胆胰病可用十二指肠镜
113.现有哪些“刀”
114.神奇的干细胞
l 15.冷冻肿瘤细胞留下新希望
116.“以毒攻毒”的生物疗法
117。放射性核素缓解骨转移痛
118.斩杀肝癌有利剑——射频疗法
119.超声聚焦不开刀治肿瘤
120.长了“眼睛”的放射线
121.不开刀能治静脉曲张吗
122.查查自己有无淤血症
④药宝典
用药之前先学习
1.如何看进口药品上的标识
2.处方与药品说明书不一样怎么办1
3.“慎用”的含义是什么 ‘
4.耐受、耐药是两回事
5.非处方药也有危险
6.自用“药”莫超过5天
7.用药自我保护五要点
8.剩余药品该扔就扔
9.化验前慎用药
10.“惜药如金”肝受益
11.夏季用药三不宜
12.使用药有“家规”
13.抗感染药物使用要得当
14.布洛芬不宜与“庆大”等联用
15.灭滴灵不是妇科“”药
16.抗生素用量不足也是滥用
17.服维c防感冒三误区
18.偏头痛服药宜早勿过量
19.治疗头晕如何选药
20.阿莫西林不是家庭常备药
21.用“先锋”须禁酒
22.服抗甲状腺药物忌间断
23.睡前慎用止咳药
24.合理选药正确吸入
25.如何防范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26.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营养药”
27.前列腺增生首先用药治
28.如何预防干扰素“流感”反应
29.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激素因人而异:
30.别轻易放弃化疗武器
31.“全麻”后人会变傻吗
慢性病人学会与药打交道
32.高血压病人须终身服药
33.短效降压药也有优势
34.夜间血压不降服药宜分两次
35.补钙与服降压药不矛盾
36.降压药物与首剂反应
37.降压药不宜频繁换
38.肾病降血压禁用心得安
39.过敏体质慎选降压调脂药
40.巧用硝酸酯药防范心绞痛
41.服用抗心绞痛药物别突然停
42.冠心病病人慎用
43.视物变绿警惕地高辛中毒
44.阿司匹林不要轻易停
45.脑卒中恢复期用药五注意
46.血脂异常需要长期用药
47.他汀类调脂药的适应证
48.安全开始胰岛素治疗
49.胰岛素笔
50.胰岛素备好饭菜再注射
51.怎样幽门螺杆菌
52.胃炎用药时间比较长
53.服抑酸类药物需要随时调
54.“胃复安”的副作用比较多
55.口服胃复安突发肌强直
56.各有千秋胃动力药
57.腹泻不吃黄连素
58.服痢特灵须忌口
59.思密达、氟哌酸勿同服
60.思密达、易蒙停作用迥异
61.久服泻药当心黑变病
62.怎样服用驱虫药效果好
63.微生态调节剂不能随便吃
64.慎用氯霉素眼药水
65.滴用眼药水须防青光眼
66.点眼药瓶口别沾睫毛
67.药物致耳聋人与人不同
68.当心药物性鼻炎
69.息斯敏还能用吗
70.同为口含药用法有不同
71.牙龈出血自疗有术
72.缓解关节痛选药有讲究
73.有问有答话补钙
74.服安眠药每周不宜超4次
75.酒后安眠药“”
76.帕金森病患者服药须知
77.服抗抑郁药忌间断
78.服抗精神病药会变傻吗
79.如何减少外搽激素之弊
80.涂激素软膏由厚到薄
81.重度痤疮有良药可医
82.手部湿疹如何用药
83.皮肤瘙痒谨慎用药
84.皮肤病外用药须知
85.伤痛涂药怎样提高疗效
86.中药有双向调节作用
87.不必崇拜“洋人参”
88.黄芪进补须慎重
89.滥排毒伤正气
90.中药注不良反应多
91.中成药降压分类型
92.降脂中药知多少
93.红参对血压没有不良影响
94.冠心病不宜长期服中成药
95.甘草甜素制剂可引发药源性高血压
96.解大便对卒中病人很重要
97.试用药浴治疗糖尿病足
98.小验方辅助治疗糖尿病
99.塞个药棉止头痛
100.口服银翘片分寒热
101.“藿香”“十滴”勿乱用
102.黄芪药茶防感冒
103.胃病如何选用中成药
104.去腹胀有快招
105.呕吐病人怎样服汤药
106.对症服用止泻中成药
107.虚性便秘治疗良方
108.口舌生疮在家治
109.补肝肾强筋骨“饮”杜仲
110.中成药外治肌注后硬结
读懂我们自己
1.你的心理属于哪种类型
2.自卑者需要的是自信
3.寻求归属感
4.难说哪类性格好
5.内向又何妨
6.懂得独处
7.不安之下为何只求独处
8.积极处世走出孤独
9.过分厌烦属不良心理
10.宣泄有益需适度
11.你总发泄你就会孤立
12.环境影响判断力
13.情绪饥饿与心理饱和
14.人类具有七种智力
15.理智应对“心理摆”
16.气象变化影响心理健康
17.天热易“伤”情感
18.科学用脑——走准“生物钟”
19.科学用脑——让大脑交叉轮作
20.色彩影响人的情感
21.面相不能决定性格
22.吸烟:你心里图什么
23.智力落后者心理特点
24.可贵的因素是直觉
25.“学问”浅者爱跟风
26.杯弓蛇影与心理错觉
27.少唠叨,多关爱
2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29.一枕黄粱美梦破
30.“性格沟”日趋缩小
31.语言背后
32.责任分散效应
33.男人怕什么
34.便宜真的没好货吗
35.爱情的魅力在欣赏
36.择偶仍需“门当户对”
37.“精神婚外恋”静悄悄
38.甜葡萄定律
自己寻找快乐
39.当心染上坏心情
40.健康心态有赖于好“人缘”
41.诚实令人痛苦
42.五类秘密不可告人
43.距离是朋友的氧气
44.别拿他人当“电脑”
45.这些行为招人烦
46.小事化了心底宽
47.搭个台阶给人下‘
48.怎样面对心理竞赛
49.远亲为何不如近邻
50.指桑骂槐素养低
51.把猜疑消灭在萌芽状态
52.千金难买一笑
为未来做好准备
53.成竹在胸毛遂自荐
54.机遇青睐哪一位
55.印象很重要
56.走向成功的六个“三”
57.性格不能决定你的成功
58.性格与命运
59.想象到的也许就能做到
60.卧薪尝胆激励自强
睿智应对生活
61.记住:天上绝不会掉馅饼
62.寻找重心
63.“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64.庖丁解牛从容自得
65.南辕北辙
66.从众心理与“指鹿为马”
67.“网民”留一分清醒
68.股民须注意心理保健
69.心术二则
心理也有健康问题
70.心理障碍·精神病·神经病
71.心理障碍与道德无关
72.脑损伤损坏“道德罗盘”
73.为精神分裂症正名
74.与精神疾病患者为邻
75.话说痴心妄想
76.虚无妄想
77.幻想、幻觉是俩概念
78.主动摆脱幻觉的干扰
79.走火入魔属精神障碍
80.抑郁症归谁治
81.由“怕听哀乐”说焦虑
82.人格障碍
83.人格与疾病
84.思维情感障碍与电脑
85.人际交往的心理缺陷
86.惰性犹如苟且偷安
87.事出有因析因除病
88.“发烧”属于反响病态心理:
89.心理疲劳与用脑过度
90.负性自动想法使人抑郁
91.让“透明人”恢复思考
92.迷信巫术导致“附体综合征”
93.梦是否有预言性
94.预防网络
95.上医院也会成瘾吗
96.看似心绞痛实则焦虑症
97.精神性胸肋痛
98.胃肠出血病根在“心”
99.急了“拉稀”不稀奇
100.谨防心因性阑尾炎
101.奇怪的心脏病
102.绝望会导致高血压
103.头晕目眩有心因
104.了解口腔心身症
105.心烦皮痒为哪般
106.情绪不良难控血糖
107.震后缘何斑秃多
108.化妆上瘾也是病
109.看心理门诊做哪些准备
110.心理咨询不是去算命
111.网上心理咨询兼有利弊
112.哪些人需要心理咨询
113.解铃还靠系铃人
114.倾听与倾诉
115.流言的心理效应不可低估
116.精神病会遗传吗
117.让生命力从心底涌出
118.性病患者心理透视
119.美容外科手术十不做
“性福”生活
“性福”需要知识
1.有性才会有健康
2.“缱绻”时分礼仪为先
3.缔与性的和谐
4.了解性互变夫妻恩爱深
5.“为快乐”的性将成主流
6.性,断不能剥夺
7.洞察丈夫的心灵深处
8.性,精神感受更重要
9.房事养生四季有别
10.女人:冰态、液态和气态
11.男子“婚睡”有益健康
12.“关系”淡化未必不幸福
13.警惕爱被性
14.“幻想”有积极功能
15.有差异者也能“和谐”
16.性,勿盲目崇拜技巧
17.曲罢余音别有韵味
18.“房事”禁忌
19.防性机能衰老有办法
20.高潮与时间不相关
21.性勿执著
22.夫妻谈性有前提
23.“事”前稍微留点尿
24.计数招恶果
25.性爱不需平等
26.“百里不”,“不百里”
27.前嬉后嬉营造和谐
28.欲不可强
29.男性渴望“了解”
30.古人李渔有高见
31.人老,亦怡然
32.不是老人不行错误观念作梗
33.重复房事毁身体
34.男与女睁与闭
35.男人的禁区和误区
36.性爱三个层次
37.“”需忘掉职业习惯
38.欲“迟”而不达
39.只说不做也愉快
40.女性期待默契
41.女性性反应的新模式
42.吕布纵欲的启示
43.“事”后缓睡
44.“朋友”来了能否欢愉 3
45.夫妻性爱——也要对社会负责3
46.赶走性的心理疲劳
47.积极克服性厌倦
48.饥渴与压抑宣泄有良方
49.性压抑有危害
50.夫妻性感请教练
51.治冷淡可练“爱情肌”
52.自己提高敏锐度
53.按摩驱除“性冷淡”
54.妻子性冷淡家里治
55.让性药与健康相约
56.便秘有碍
57.切除不会变性
58.盲目壮阳如饮鸩止渴
59.增加性能力激素难如愿
60.“功能”差劲药物“作祟”3
61.留意蛛丝马迹重视健康监护3
62.“打岔儿”何必要熄灯
63.再婚中老年人的性生活调适3
64.夏日当防性爱感冒
65.何为“挟色伤寒”
66.更年期妇女亢进勿忧 3
67.更年期综合征:男女有别
68.慢性病人亦可过好性生活
69.慢性前列腺炎与性功能
70.演戏疗法
71.“十年御内一交而愈”
72.性活动与痔疮
73.用爱战胜“喜新厌旧”
74.“怪招”“妙法”害终生
75.性生活与癌症
76.不正常诱发妇女癌症
77.关心癌症患者的性问题
78.肾移植后房事重安排
性,也需要学习
79.对社会负责男儿当自律
80.须澄清的几种错误认识
81.婴幼儿性教育步
82.男子阳刚美应从小培养
83.当你成了“小伙子”
84.及早发现性发育异常
85.关注孩子青春期
86.如此非病态
87.培养孩子性卫生习惯
88.当幼儿有这些行为时
89.帮孩子度过“异性好感期”
90.胖,有碍孩子性发育

作者介绍


文摘

2.看医生,有备而去大多数人可能对到医院看病感到紧张,排队等候时间长不说,好不容易轮到自己,却三言两语就被医生给“打发”了。来看看外国专家的建议,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1)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列下症状和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清单.看医生时带上:①记下上次看病以来任何与你的健康状况有关的东西。②如果这次见的是此前没有打过交道的医生,带上你的家族病史记录和你自己的病历资料。③准备好你在上一位医生那里接受的治疗记录和x线照片。如果你的前任医生没把这些资料转交给你,要确保这些资料在你看病前已经转交给你要拜访的下一位医生。
  (2)让医生知道你想了解多少信息。直接告诉医生你想了解多少信息、哪类信息,请他们根据你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针对不同的医生,要采取不同的沟通办法。如果你觉得医生没有倾听你的陈述,就要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说:“医生,这个对我很重要,希望您能够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3)要诚实,尽管有些问题会令人尴尬。有些人发现很难和医生说什么原因导致现在这种痛苦的病情,比如阳痿或大小便失禁,甚至性生活紊乱、等。对于那些难以启齿的病情,可以事先写在纸上,见面后递给医生。当医生询问你的病情时,即使难以启齿,也要诚实回答。
  (4)询问医生开具的每种新药。拿到处方时,要确保自己知道下列信息:药物的名称,为什么开这种药,服用这种药的时间、方法,多久才停止服用这种药,服药期间有无禁忌,服用这种药物可能会产生哪些副作用,如果出现这些副作用你应该如何处理等等。如果你不愿意服用医生开具的某种特定的药,离开医生办公室前要说清楚。有时候,哪怕不经意的非处方类制剂都可能对处方用药产生逆反作用。通过与医生交谈,你应该能够做出自己和医生都满意的用药选择。
  (5)看医生时带上纸笔以便作记录。 
  (6)如果对检查和治疗有自己的看法,尽管告诉医生。

序言



《健康生活智慧》 内容简介: 在这本《健康生活智慧》中,我们为您精心汇集了一系列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度探讨和实用指导。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个特定的疾病或治疗方法,而是着眼于构建一种全面、积极、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模式,帮助您在日常点滴中提升生命质量,筑牢身体的坚实防线。 第一部分:生活习惯的基石 饮食的艺术与科学: 我们将深入解析均衡饮食的奥秘,从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摄入,到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的不可或缺性,为您提供详尽的指南。您将了解到如何根据自身体质和生活需求,调整膳食结构,选择天然、健康的食材,并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烹饪技巧,让每一餐都成为滋养身心的盛宴。本书还将探讨时下流行的饮食观念,如地中海饮食、植物性饮食等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方法,帮助您辨别信息真伪,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明智选择。此外,对于如何科学地应对食物过敏、消化不良等常见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提升免疫力、延缓衰老,我们也将提供专业的见解和可操作的建议。 运动的活力源泉: 运动是生命活力的重要体现。本书将带领您走进科学运动的世界,从了解不同类型运动(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柔韧性训练)的特点和益处开始。我们将为您量身定制不同年龄、不同体能水平人群的运动计划,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运动爱好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从慢跑、游泳、瑜伽到力量训练,我们将详细讲解动作要领、训练强度与频率的控制,以及如何避免运动损伤。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强调运动的乐趣,帮助您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使其成为一种愉悦的习惯,而非负担。我们将探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以及运动如何促进睡眠质量的提升。 睡眠的修复之旅: 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和能量恢复的关键。本书将揭示睡眠的科学原理,解析不同睡眠阶段的功能,并深入探讨导致睡眠问题的常见原因,如压力、不良的睡眠环境、不规律的作息等。我们将提供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改善睡眠的方法,包括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优化卧室环境(光线、温度、噪音)、睡前放松技巧、以及饮食和运动对睡眠的影响。您将学会如何识别和应对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并掌握一些自然疗法来促进深度睡眠,让身体在夜间得到充分的充电,焕发充沛的精力。 第二部分:身心健康的内在修炼 情绪的智慧管理: 情绪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晴雨表,学会管理情绪是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环。本书将带领您探索情绪的本质,理解不同情绪的产生机制。我们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情绪管理工具和技巧,如正念练习、冥想、认知重构、情绪表达等,帮助您识别、接纳和有效地疏导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等。您将学会如何在压力面前保持冷静,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如何通过人际关系的维护来获得情感支持。本书还将探讨情绪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长期压抑情绪可能对身体造成的潜在影响,并提供如何通过情绪的疏导来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建议。 压力的有效疏导: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无处不在。本书将深入剖析压力的来源和对身心的影响,并为您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压力管理策略。我们将介绍多种有效的减压方法,包括规律的体育锻炼、深呼吸练习、听音乐、与亲友交流、发展兴趣爱好等。您将学会如何辨识自己身体和心理发出的压力信号,并掌握一些即时应对压力的技巧。本书还将探讨如何从根本上调整生活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源,培养内在的韧性,以更从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人际关系的滋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撑。本书将探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之道。您将学习如何有效地沟通,如何理解和回应他人的需求,如何处理冲突,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界限。我们将强调同理心、尊重和真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来改善与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本书还将探讨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情感支持,并如何在复杂的人际环境中保持自我。 第三部分:环境与自然的力量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我们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本书将探讨居住环境、工作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对我们健康的作用。您将了解到如何通过优化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居家整洁等方式来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我们将强调接触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如公园散步、户外活动等,以及大自然如何帮助我们舒缓压力、提升幸福感。 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 顺应自然规律是健康长寿的根本。本书将引导您认识和尊重自然界的节律,如四季的更迭、昼夜的循环。您将了解到如何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饮食、作息和运动,如何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来促进健康,例如利用阳光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利用温和的自然疗法来辅助身体的恢复。我们将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回归自然来获得身心的平衡与宁静。 结语: 《健康生活智慧》是一本集知识性、实践性和启发性于一体的健康指南。它旨在赋能您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导者,通过科学的知识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cultivate 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提升整体生命质量,享受更加充实、健康、快乐的人生。本书希望成为您探索健康奥秘、践行健康生活的忠实伙伴,助您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密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宝藏!我已经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它用一种极其人性化的方式,解读了那些关乎我们最基本福祉的健康密码。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与健康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书中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从日常饮食、运动健身,到心理调适、疾病预防等方方面面,而且每一部分都讲得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它不会一下子抛出大量信息让你不知所措,而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构建起自己的健康认知体系。读完之后,你会感觉自己对身体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懂得如何去照顾它。它不是那种“速成秘籍”,而是一本能够陪伴你一生,不断为你提供健康指引的良师益友。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健康、更充实的自己,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评分

翻开这本书,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殿堂,每一个篇章都闪耀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健康的敬畏。它不像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像一本娓娓道来的故事集,里面充满了真实的生活案例和科学的解释。我从中学会了如何识别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比如疲劳、失眠、情绪波动,并理解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的健康隐患。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关注身体的疾病,更强调身心合一的健康理念。它教会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如何在压力面前保持积极的心态,因为情绪的健康同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石。它让我明白了,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耐心、需要坚持、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的过程。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健康的生活道路。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股清流,一股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清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各种健康资讯轰炸,真假难辨,让人无所适从。而这本书,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用真诚、朴实的语言,为我们拨开了迷雾。它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故弄玄虚,而是聚焦于最核心、最实用的健康理念。其中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尤为深刻,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食材,如何安排规律的作息,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压力,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方面,却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它不是那种告诉你“吃这个能治百病”的速成指南,而是引导你建立一种科学、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模式。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聊天,他会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对生命的感悟,一点点地告诉你,真正的健康,是如何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它让我明白,健康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通过点滴的坚持和智慧的运用,就能逐渐实现。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一场知识的盛宴!从拿到它那天起,就沉浸在这浓缩的健康精华里,仿佛拥有了一位随时待命的私人健康顾问。它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一种极为平易近人的方式,将深奥的健康知识娓娓道来。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次深入浅出的讲解,触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从饮食上调理身体,哪些生活习惯是悄悄伤害健康的“隐形杀手”,又该如何通过简单的运动来强健体魄。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你“为什么”以及“怎么做”。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于在身体出现问题时才去寻求帮助,但这本书却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角——预防大于治疗。它鼓励我们主动去了解自己的身体,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从而在疾病萌芽的阶段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常识,原来可以如此简单,而且能够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如此切实的益处。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激发了我对健康生活的热情。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赋权感。以往,我们总觉得健康问题是医生或专家的领域,自己仿佛只能被动接受。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让我们普通人也能窥探到健康的奥秘。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而是更侧重于讲解身体的运作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身体的智慧”的阐述,它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拥有一套强大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引导和支持它。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自我健康管理的大门,让我不再对自己的身体感到陌生和无力。它鼓励我去主动学习,去探索,去尝试,去成为自己健康的掌舵者。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是任何药物或外部干预都无法比拟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