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数码摄影教程
:65.00元
售价:44.2元,便宜20.8元,折扣68
作者:董河东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12332720
字数:431000
页码:26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40kg
董河东编写的这本《数码摄影教程》从理论和实践2个方面全面讲解了数码摄影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摄影导论、摄影基础知识、摄影的基本技术、摄影用光、摄影的取景构图、数字影像的后期处理、摄影实践、摄影艺术创作与鉴赏等。
作为一个摄影发烧友,我最头疼的就是后期处理的部分,总是觉得 Lightroom 和 Photoshop 像两个巨大的黑洞,让人望而却生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务实,它没有试图把所有功能都讲一遍,而是精准地抓住了“摄影师最常用的后期流程”。它用非常清晰的步骤图解演示了 RAW 文件导入、基础曝光和色彩校正,以及如何有选择性地对画面进行提亮或压暗。特别是关于降噪和锐化的讲解,它清晰地指出了不同算法对画质的影响,让我不再是凭感觉乱调。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涵盖了一些进阶的影调处理技巧,比如如何利用曲线工具来模拟胶片的质感,或者如何运用蒙版进行局部精修。这些内容在很多入门书中往往是一带而过,但这本书却给了足够的篇幅去详细阐述,而且用的是非常易于理解的语言,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读完这部分内容,我立刻回去尝试了一下,之前拍的一张夜景人像,经过简单的曲线和降噪处理,效果立马上了一个台阶,那种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买过好几本所谓的“摄影速成”书籍,不是内容空泛,就是专注于某个特定器材的说明书式介绍,完全不谈如何“创作”。而这本《数码摄影教程》,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从“记录”到“表达”的转变。它深入探讨了构图的艺术,这一点我给它一百个赞。书里详细分析了三分法、引导线、框架构图的实际应用,但更难得的是,它教你何时可以打破这些规则,如何用视觉语言来引导观众的目光。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负空间”的运用,看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画面中“留白”也可以是强大的叙事工具。作者对于色彩理论的讲解也相当到位,不是枯燥的色轮知识,而是结合了心理学和光线对色彩的影响,比如如何利用冷暖色的对比来营造情绪,或者在不同时间段(黄金时刻、蓝色时刻)的白平衡设置技巧。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了,摄影的本质是光影的艺术,是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我感觉自己正在从一个只会按快门的人,慢慢转变成一个懂得“看见”的摄影师。这本书绝对是那种可以放在手边,时不时翻阅,总能获得新感悟的工具书。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书在“如何看照片”方面给我的巨大启发。摄影作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欣赏者的眼光。这本书的“优秀作品赏析”环节做得非常到位,它没有简单地堆砌漂亮的样张,而是对每一张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比如,分析一张风光照时,作者会从光线的角度解释为什么选择日出后的半小时拍摄,从构图上解释引导线是如何将视线引向远方的山峰,从后期上阐述作者是如何处理天空的层次感和地面的细节。这种“反向工程”的学习方式,对我建立自己的审美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教会我如何有逻辑地欣赏和评价一张照片的优缺点,而不是凭感觉说“好看”或“不好看”。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远比单纯学习技术参数更有价值,因为它决定了你未来作品的上限。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技术指导与艺术鉴赏完美融合,让我对摄影这项爱好充满了更深层次的敬畏和热情。
评分这套书的实用性简直是无懈可击。我经常出差,需要快速适应不同的光线条件和拍摄对象,这本书的“场景速查手册”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比如,在拍摄演唱会这类极度复杂的弱光动态场景时,我只需要翻到对应章节,它会直接给出“定焦镜头优先、使用小光圈保持景深、快门速度不低于焦距的平方、开启连拍模式”等一系列可操作的建议。而且,作者还非常体贴地加入了器材维护和存储的知识,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带着设备奔波的人来说非常重要,避免了因为设备小故障而错过精彩瞬间的遗憾。另外,书中对“文件管理和备份”的强调也让我受益匪浅,清晰的文件命名规则和多重备份策略,让我终于告别了“我的照片在哪里?”的恐慌。总而言之,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按下快门的书,更是一本教你如何成为一个“靠谱”的摄影师的全方位指南,从前期准备、现场执行到后期归档,面面俱到,非常周全。
评分这本《数码摄影教程》简直是我的摄影启蒙圣经!我之前对单反相机那种复杂的操作界面望而却步,总觉得那些光圈、快门、ISO的组合简直是天书。拿到这本书之后,我简直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院派,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手把手教你。特别是关于曝光三角的那一部分,以前我总是记不住哪个参数改变会带来什么效果,这本书里竟然用了生活中非常直观的比喻,比如把光圈比作水龙头的大小,快门比作水流开合的时间,瞬间就让我明白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而且,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配有大量的实拍案例,告诉你“如果想拍出背景虚化明显的人像,你需要将光圈开到最大,然后适当提高快门速度来平衡曝光”。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极其出色,图文并茂,关键信息点用醒目的颜色或粗体标出,即便是临时翻阅查找某个知识点,也能快速定位。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拍摄场景的场景化设置指导,比如弱光环境下的室内聚会、明媚阳光下的海滩风光,每一个场景都有详细的参数推荐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这种“实战派”学习者来说,简直太及时雨了。读完前几章,我拿起相机的心态都完全变了,不再是盲目乱按快门,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尝试和控制画面,这种掌控感,太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