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昭义主编的《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练习曲集 (1)》是《新路径钢琴基础教程》的配套练习曲。该 书稿将目前市面上热门的练习曲集中起来,并且针对 不同的训练技巧进行分类。书稿共分九个部分,将钢 琴技巧由简到难依次呈现,每个部分配套相应的练习 曲,为学生练习及老师授课提供了*加简单明子的选 择。
一、手指技巧
(一)五指练习
1.基本练习
一组五指原位基本练习选自Op.16 什密特
保持音练习(1) 库克
保持音练习(2) 库克
保持音练习(3) 什密特辛陆菁
2.练习曲
练习曲Op.261 No.1 车尔尼
练习曲Op.261 No.2 车尔尼
练习曲Op.261 No.5 车尔尼
练习曲Op.261 No.6 车尔尼
练习曲Op.261 No.9 车尔尼
练习曲Op.261 No.10 车尔尼
练习曲Op.261 No.15 车尔尼
练习曲Op.261 No.18 车尔尼
练习曲Op.599 No.58 车尔尼
练习曲Op.599 No.59 车尔尼
练习曲 格季克
前奏曲Op.39 No.19 卡巴列夫斯基
练习曲Op.718 No.5 车尔尼
练习曲Op.849 No.1 车尔尼
(二)手指平衡训l练——大指与弱指
练习曲Op.261 No.34 车尔尼
练习曲Op.139 No.60 车尔尼
练习曲Op.37 No.18 莱蒙
练习曲Op.176 No.16 杜弗诺伊
练习曲Op.176 No.17 杜弗诺伊
练习曲Op.139 No.43 车尔尼
练习曲 古利特
练习曲Op.176 No.23 杜弗诺伊
练习曲Op.37 No.46 莱蒙
练习曲Op.849 No.22 车尔尼
练习曲Op.120 No.3 杜弗诺伊
(三)双手交替
练习曲 尼古拉耶夫
练习曲Op.139 No.98 车尔尼
练习曲Op.261 No.52 车尔尼
练习曲Op.261 No.53 车尔尼
练习曲Op.139 No.99 车尔尼
燕子Op.100 No.24 布格缪勒
(四)特殊技法——重复音与侧击
1.重复音技法
练习曲Op.261 No.42 车尔尼
练习曲Op.261 No.65 车尔尼
练习曲Op.100 No.17 布格缪勒
练习曲Op.849 No.12 车尔尼
练习曲Op.636 No.9 车尔尼
练习曲or,.261 No.7 车尔尼
2.侧击技法
说实话,我最初选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看重了它在基本功训练上的口碑,但真正使用后,我发现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音乐启蒙的入门指南。其中对踏板使用的初步介绍,虽然简单,但精准地指出了早期学习者容易犯的错误,比如过度使用或使用时机不对。它强调的“倾听与思考”的练习方式,贯穿在每一首练习曲的说明文字中,鼓励我们要用耳朵去“听见”自己正在弹奏的声音,而不是仅仅用眼睛去看指板。这种对音乐本体的关注,让我的练习从“练手指”升华到了“练音乐感”。我感觉自己正在逐渐建立起一种更成熟的音乐听觉,能够分辨出音色的细微差别,并尝试主动去控制它们。对于想要从“会弹”到“会弹得好听”的进阶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这种思维框架,比任何炫技的曲目都来得更为宝贵和长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色彩明快,布局简洁大方。拿在手里质感也很不错,纸张的厚度和触感都让人感到舒适。我本来对“基础教程”这类书抱着一种比较保守的态度,觉得可能内容会比较刻板,但这本书的整体编排却出乎意料地流畅。从第一个音符的讲解开始,就给人一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感,不会让人在一开始就被大量的术语和复杂的概念压倒。作者显然在教学法上花了很多心思,把一些枯燥的练习融入了有趣的场景描述中,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大的鼓舞。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手指灵活度要求较高的乐段,书里提供的分解练习步骤非常清晰,每一步的难度递增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每一点进步都是扎实可靠的。我特别欣赏它在节奏感培养上的侧重,很多基础练习曲都巧妙地加入了不同的拍号和切分音型,这对于建立良好的音乐律动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在视觉呈现和初步的结构设计上,已经为一段愉快的钢琴学习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堪称典范,我以前用的那本教材,因为谱面过于拥挤,经常在阅读节奏时感到吃力,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分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合时,常常会看错。而这本练习曲集,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五线谱标记,让眼睛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极大地降低了阅读乐谱的认知负荷。更让我惊喜的是,在一些技术难点出现之前,作者总会提前加入一个“迷你热身练习”,专门针对这个难点进行预先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个设计体现了作者对学习者心理的深刻洞察——与其直接面对一个大山,不如先爬几块小石头作为缓冲。这使得我在面对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快速音阶或和弦转换时,心态也变得更加放松和自信。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引导,是衡量一本教材是否真正“为学习者服务”的重要指标。
评分我尝试过几本市面上主流的钢琴入门教材,但总觉得它们在衔接上存在一些断层,要么是理论讲得太深,导致练习跟不上;要么是练习曲过于单调,让人很快失去兴趣。这本练习曲集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仿佛是为那些渴望在“弹奏乐趣”和“技术打磨”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尤其是在关于指法和触键力度控制的训练部分,我发现它采用了一种非常现代的教学理念,不再是简单地要求“弹响”,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如何弹出饱满、有颗粒感的音色”。其中的某些小练习,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如果认真去体会其中的力度变化和时值控制,会发现对整个手臂和手腕的放松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我注意到作者在某些练习曲的配乐建议(虽然只是文字描述)中,透露出对音乐表现力的深远理解,这使得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指法,而更像是一场与音乐的对话。这种对细节的打磨,是区分一本普通教材和一本优秀教材的关键所在。
评分作为一个成年自学者,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和动力,很多时候进度一慢下来,就很容易自我怀疑。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的设计非常贴心。它的练习曲目长度适中,大多可以在一次练习时间内完整地完成,这种即时的“成就感反馈”对于维持学习热情至关重要。我发现,很多基础练习曲都模仿了巴洛克时期的一些对位概念的雏形,这为未来学习更复杂的复调作品做了很好的铺垫,避免了后期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补课”的窘境。此外,它在练习曲目的选择上,明显考虑到了跨越不同风格的需求,不像某些教材那样过于偏重某一种音乐类型。当我弹奏到某一首曲子时,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我的手指正在为处理更快的音群做准备,而下一首练习又会要求我放慢速度,专注于琶音的平稳性。这种有意识的难度和风格的交替,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练习体验,让我的耳朵和手指都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丝毫没有感到枯燥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