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三部:終局 捲一(上下冊)
定價:129.80元
作者: 戴維M.格蘭茨, 喬納森M.豪斯,小小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68149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方位多視角介紹斯大林格勒戰役,參考瞭過去從未見過或被忽略的資料,將取代過去關於此戰的曆史記述。
內容提要
《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三部(捲一):終局》一書延續瞭戴維·格蘭茨、喬納森·豪斯對東綫這場極具代錶性的戰役和希特勒頭次重大戰略挫敗的全新的齣色描述。作為《斯大林格勒戰役三部麯》的第三部(捲),本書重點講述瞭蘇軍的三個方麵軍在天王星行動中如何擊敗、消滅瞭兩個羅馬尼亞集團軍,並包圍瞭德國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的半數部隊。《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三部(捲一):終局》以一部宏大戰爭著作的敘事力寫就,與重點描述紅軍在斯大林格勒城內作戰的《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第二部:決戰》一同構成瞭《斯大林格勒戰役三部麯》的核心。
目錄
“東綫文庫”總序
前言
章 災難的框架
第二章 蘇軍的戰略策劃:“天王星”計劃之起源
第三章 集結部隊:蘇軍作戰序列和“天王星”計劃
第四章 11月18日的雙方兵力對比
第五章 突破,11月19日-20日
第六章 包圍圈封閉,11月21日-23日
第七章 消滅斯大林格勒包圍圈,構設閤圍對外正麵,11月24日-27日
第八章 消滅斯大林格勒包圍圈、閤圍對外正麵和“土星”計劃,11月28日-30日
參考資料
作者介紹
戴維·M. 格蘭茨撰寫過多部著作,包括《列寜格勒戰役,1941—1944年》《硃可夫*大的敗仗:1942年,紅軍“火星”戰役的慘敗》《蹣跚巨人:大戰前夕的蘇聯紅軍》《巨人重生:大戰中的蘇聯紅軍》《巴爾乾的紅色風暴:蘇軍進攻羅馬尼亞的失敗》。2008—2009年,他在南加州要塞軍事學院擔任馬剋?W. 剋拉剋客座曆史教授。
喬納森·M. 豪斯撰寫過《20世紀的主兵種閤成作戰》,這位前職業軍官、參謀長聯席會議政治-軍事分析員現在是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的軍事史教授。格蘭茨和豪斯的閤著還包括《巨人的碰撞:紅軍是如何阻止希特勒的》和《庫爾斯剋戰役》。
小小冰人,二戰迷、著作者、翻譯者,現聚焦於二戰曆史的研究與翻譯。翻譯的二戰類書籍有:《東綫狙擊手——艾勒伯格迴憶錄》《*後的勝利——曼施坦因哈爾科夫反擊戰》《之門——切爾卡瑟戰役》《雪白血紅》《士兵》《東進》《焦土》《空中英豪》等。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說,《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的第三部“終局”捲一,是一部令人屏息的作品。從前兩部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逐步推進,我已經對這場戰役的殘酷和重要性有瞭深刻的認識。而“終局”的到來,讓我對故事的走嚮充滿瞭無限遐想。我特彆關注的是,作者將如何處理這場戰役中復雜的多方勢力以及他們的戰略博弈。斯大林格勒不僅僅是蘇聯與德國的正麵較量,其中還牽扯到政治、經濟、國際關係等方方麵麵。我期待作者能夠在此部作品中,更深入地挖掘這些宏觀層麵的影響,是如何最終決定瞭戰役的走嚮。同時,我對於那些在背後運籌帷幄的指揮官們,他們的決策過程和心路曆程也充滿瞭好奇。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於那些在高層指揮部裏做齣的決定。這本書的上下冊,我相信會為我們展現這場巨大棋局的精彩開局,讓我有機會一窺曆史的風雲變幻。
評分這套《斯大林格勒三部麯》從第一部開始就牢牢抓住瞭我的心。第三部“終局”捲一,聽名字就有一種史詩般的終章即將展開的預感,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之所以會如此著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作者在描繪戰爭場麵的同時,對人物內心的刻畫也同樣細緻入微。斯大林格勒戰役本身就是人類曆史上最為殘酷、也最為重要的戰役之一,無數生命在那片土地上被燃燒殆盡,又在那片土地上創造瞭奇跡。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這“終局”的序章中,那些我早已熟悉的人物,比如那位堅毅的狙擊手,或者那位在戰火中保持著一絲人性的普通士兵,他們的命運將走嚮何方?戰爭的殘酷是否會將他們徹底吞噬,還是能在絕望中找到一絲救贖?我尤其關注作者如何處理這場戰役的轉摺點,是如何一點點地將法西斯軍隊逼入絕境的。這種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個體命運的交織,總是最能打動我,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與他們一同經曆那段艱難的歲月。捲一的上下冊,預示著一個漫長而又扣人心弦的鋪墊,我期待著每一個細節,每一個伏筆,都能在後續的故事中得到精彩的展開。
評分閱讀《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的經曆,就像是潛入瞭一個曆史的深淵。第三部“終局”捲一,更像是為整個係列的最終高潮做足瞭準備。我被書中對於戰場細節的描繪所震撼,那些彈片橫飛、硝煙彌漫的場景,那些士兵們在泥濘中掙紮、在嚴寒中煎熬的真實寫照,都讓我深刻體會到戰爭的非人之處。但更讓我心緒不寜的,是作者對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的審視。我好奇,當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當道德邊界模糊不清時,人們會做齣怎樣的選擇?是堅守底綫,還是為瞭生存而變得麻木?“終局”這個詞,本身就帶有悲劇色彩,但我也期待在這悲劇的背景下,能看到人性的光輝閃耀。作者的文筆細膩而富有力量,他能夠將宏大的戰爭場麵與微小的個體情感融為一體,讓我既能感受到曆史的洪流,又能體會到每一個鮮活生命的掙紮。捲一作為“終局”的開端,我期待它能給我留下深刻的疑問和懸念,為接下來的閱讀埋下更多引人入勝的綫索。
評分我對《斯大林格勒三部麯》一直抱有極大的興趣,而第三部“終局”捲一,更是讓我翹首以盼。這部作品不僅僅是關於一場戰役的描寫,更是一次對曆史真相的探尋。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這部作品,揭示更多關於斯大林格勒戰役背後不為人知的細節。也許是那些被曆史塵埃掩埋的英雄事跡,也許是那些鮮為人知的戰略部署,又或者是戰爭給普通民眾帶來的深重苦難。我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客觀、公正的視角,來展現這場戰爭的復雜性,避免簡單的臉譜化。捲一作為“終局”的序麯,我希望它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對這場戰役有更全麵、更深刻的理解。上下冊的篇幅,也足以讓作者充分展開敘述,去觸及那些觸及靈魂的細節,讓我感受到曆史的厚重與真實。
評分《斯大林格勒三部麯》的第三部“終局”捲一,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前兩部的鋪墊已經讓我對這場戰役的宏大背景和人物命運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特彆關注的是,作者是如何在“終局”這個關鍵節點,處理戰爭的緊迫感與人物情感的細膩刻畫。我期待看到,當戰局逐漸走嚮明朗,或者更加膠著時,那些身處其中的士兵和普通民眾,他們的心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是迎接勝利的曙光,還是在絕望中尋找一絲生機?我渴望在這本書中看到更加鮮活的人物群像,看到他們在極端環境下的掙紮、抗爭與犧牲。上下冊的結構,也讓我相信作者會為我們呈現一個細緻入微的展開,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深刻地感受到曆史的重量,以及人類精神的韌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