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五级)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040138788 |
| 出版年份: | 2004年7月 |
| 版次: | 第 1版 |
| 总页数: | 281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34元 |
| 实际重量: | 522g |
| 新旧程度: | |
《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包括节拍节奏、音程和弦、旋律调式三项内容,三者互相配合、补充,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次授课好都含有每一项内容,也可以在某一项上有所侧重。 本级的主要内容为混合拍子7/4和7/8拍,连线与多种节奏形态、休止的组合,连音节奏横向并置与纵向对置的运用,简单的变换拍子的运用;复音程、增六度和减三度音程,四声部四种三和弦原转位、四种常用七和弦原转位、属九和弦、重属和弦与重属导和弦原转位的运用;各种跳进变化音的运用,多调号的运用,调号相差一个升降号的转调、次近关系转调、同主音转调的运用。 本教程主要对象是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音乐系的学生。对于音乐工作者、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作为教学的参考书。
教学法建议
课
[节拍一节奏]混合拍子基础(7/4拍)
[音程一和弦]复音程(协和音程)
开放性三声部和弦练习
[旋律一调式]变化音(小调降Ⅱ级)
等音调(五个升号与七个降号的大调式)
二声部视唱
弹唱
第二课
[节拍一节奏]混合拍子(7/4拍)
[音程一和弦]复音程(不协和音程)
四声部原位大、小三和弦基础
[旋律一调式]跳进变化音(跳入级出型)
等音调(五个升号与七个降号的小调式)
三声部视唱
第三课
[节拍一节奏]跨小节连线与音值划分的节奏形态组合基础
[音程一和弦]复音程综合训练
四声部原位大、小三和弦
[旋律一调式]跳进变化音(级入跳出型)
等音调(五个降号与七个升号的大调式)
二声部视唱
第四课
[节拍一节奏]跨小节连线与音值划分的节奏形态组合
[音程一和弦]增六度、减三度旋律音程
四声部大、小四六和弦基础
[旋律一调式]跳进变化音(跳入跳出型)
等音调(五个降号与七个升号的小调式)
三声部视唱
弹唱
第五课
[节拍一节奏]混合拍子基础(7/8拍)
[音程一和弦]增六度、减三度和声音程
四声部大、小四六和弦
[旋律一调式] 变化音综合练习
等音调(六个升号与六个降号的大调式)
二声部视唱
第六课
[节拍一节奏]混合拍子(7/8拍)
[音程一和弦]属九和弦基础
四声部大、小、增、减六和弦基础
[旋律一调式]等音调(六个升号与六个降号的小调式)
调号相差一个升号的转调(一)
三声部视唱
第七课
[节拍一节奏]连线(含跨小节连线)与多种休止节奏的组合
[音程一和弦]属九和弦
四声部大、小、增、减六和弦
[旋律一调式] 等音调(五个、六个、七个升降号的同宫各调式)
调号相差一个升号的转调(二)
二声部视唱
弹唱
第八课
[节拍一节奏]连线(含跨小节连线)的综合练习
[音程一和弦] 四声部大小七和弦原转位
[旋律一调式]调号相差一个升号的转调(三)
三声部视唱
第九课
[节拍一节奏]连音节奏(三连音与五连音)
[音程一和弦] 四声部小七和弦原转位
[旋律一调式]调号相差一个降号的转调(一)
二声部视唱
第十课
[节拍一节奏]连音节奏(二连音与四连音)
[音程一和弦] 四声部减小七和弦原转位
[旋律一调式]调号相差一个降号的转调(二)
三声部视唱
弹唱
第十一课
[节拍一节奏] 两类连音节奏综合练习
……
附录一:视唱练耳第五级考试纲要
附录二:视唱练耳第五级考试样题一(适用于修毕程度级的学生)
视唱练耳第五级考试样题二(适用于必修程度级的学生)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
本书包括节拍节奏、音程和弦、旋律调式三项内容,三者互相配合、补充,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次授课好都含有每一项内容,也可以在某一项上有所侧重。
本级的主要内容为混合拍子7/4和7/8拍,连线与多种节奏形态、休止的组合,连音节奏横向并置与纵向对置的运用,简单的变换拍子的运用;复音程、增六度和减三度音程,四声部四种三和弦原转位、四种常用七和弦原转位、属九和弦、重属和弦与重属导和弦原转位的运用;各种跳进变化音的运用,多调号的运用,调号相差一个升降号的转调、次近关系转调、同主音转调的运用。
本教程主要对象是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音乐系的学生。对于音乐工作者、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作为教学的参考书。
我之前用过好几本所谓的“高级”视唱练耳教材,坦白说,很多都像是个大杂烩,知识点堆砌得很高,但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读起来像是在攀登一座没有梯子的悬崖。然而,这本第五级的教程,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它的“匠心独运”。它没有一味地追求高难度,而是巧妙地在练习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元素。比如,在某些旋律的模唱部分,你能够感受到那种古典韵味特有的起承转合,这让枯燥的视唱练习瞬间变得有血有肉起来。我特别喜欢它在听觉训练中对复调织体的处理,那种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的训练方法,让我终于能够在大合唱或者复杂的室内乐中,抓住自己声部的独立性和与其他声部的关系,不再是那种“一锅粥”的感觉。对于我们这些致力于深入研究音乐的学子来说,这种兼顾了国际标准和本土特色的教程,简直是如虎添翼。翻开书页,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乐谱的严谨感,都能让人立刻进入状态,仿佛下一秒就要站到指挥台前接受挑战。
评分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绝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水准,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纸张的厚度适中,既不会因为反光影响视谱,又结实耐用,可以经受住我这个“折腾”的学习者的反复翻阅和标记。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乐理知识点的穿插运用,做得非常自然。它不是让你学完一堆理论再来做题,而是在你做视唱或听写练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你理解了为什么这个和弦会这样进行,为什么这个旋律需要这样的处理。例如,在训练听写带有大量借用和弦的乐段时,书本往往会在旁边配上简短的解释,告诉你这个和弦的功能性,让你从“机械地写音符”升级到“理解和声意图”。这种结合了实践与理论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提高了我的音乐分析能力。我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复述者”,而开始尝试成为一个“解读者”,这对于我后续的创作和演奏都是至关重要的提升。
评分说实话,这套教程的难度曲线,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基础不算扎实的人来说,初期是有点“劝退”的。但坚持下来后,我发现它的设计者对学习者的心理把握得非常到位。它不是那种一上来就给你“下马威”的教材。虽然是第五级,但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会先通过几个非常基础的、甚至有点“复习”性质的练习来热身,确保你的基本功是稳固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避免了我们因为突然面对复杂结构而产生的焦虑。更绝的是,它对节奏的训练简直是“变态级”的精准。我记得有一部分专门训练复节奏和附点变化,光是看谱面就够头疼的,但配合配套的音频材料(我强烈建议配合音频使用),你会发现,一旦你的听觉和肢体运动协调起来,那些复杂的节奏就如同呼吸一样自然了。现在,我上课时,老师给出的任何不规则节奏型,我都能迅速反应并准确演唱出来,这完全是拜这本书里那些看似简单的、实则暗藏玄机的练习所赐。
评分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五级)》带给我的学习体验,那便是“颠覆”。在此之前,我总觉得视唱练耳是一门天赋的学科,要么你天生音准好,要么你就得靠死记硬背。但是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认知壁垒。它提供了一套科学且可复制的方法论,让你明白,耳朵和节奏感是可以被系统训练出来的,就像肌肉一样,需要正确的负荷和休息。我最喜欢它收录的那些曲目片段,它们不仅仅是练习工具,更像是微型的音乐片段赏析。它们选材精良,既有巴洛克时期的严谨对位,也有浪漫主义的色彩铺陈,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大量的欧洲古典音乐风格的熏陶。现在,当我听到一段陌生的音乐时,脑子里自动浮现出五线谱和节奏型,这感觉就像突然给我的听觉装上了一个高清滤镜,一切都变得清晰锐利。这本书,是真正为那些想严肃对待音乐、想把“听觉”变成自己最强武器的学习者准备的无价之宝。
评分这本《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五级)》简直是音乐学习路上的“武林秘籍”,我用了快半年时间,感觉自己的耳朵和嗓子都有了质的飞跃。首先,我要说的是它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每一单元的递进都像是精心设计的阶梯,从基础的节奏模唱到复杂的和声听辨,每一步都踩在了你“刚好能迈过去”的那个点上,既不会让你因为太简单而觉得无聊,也不会因为太难而产生畏惧心理。特别是它对于音准和节奏的细致要求,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但正是这种严格,才逼迫我真正去内化那些抽象的音乐概念。我记得有一次练习到一个特定的三全音转位听写,我反复听了不下五十遍,直到有一天清晨,我忽然在梦中都能清晰地分辨出那个“不和谐”的美感,醒来后立刻翻开书本验证,完美!这种学习体验,绝不是那种随便翻翻就能获得的,它需要你投入心神,而这本书的设计,就是为了引导你进行这种深度沉浸式的训练。它不仅仅是一本练习册,更像是一位不苟言笑、但极其负责的私人导师,时时刻刻都在校准你对音乐世界的感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