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不脱不色(3)-鱼顺顺男女私房话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鱼顺顺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5017909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别小瞧富人智商、女人不要太能干、孩子不能随便生、男人的实用主义、熟女的配偶选择、厨房的暧昧味道、试离婚没甚好处、也要制度化…… 鱼顺顺的这本《不脱不色3》还是论述男女关系及情爱是非的短文,里面聊的还是男女之间的私房话。其实关于情感话题,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套观点,和鱼顺顺观点相同的也大有人在,但却难以表达的如同顺顺这般精彩、恰当、幽默。 鱼顺顺,自由撰稿人,电台主持人,CCTV半边天栏目的情感点评专家,2006年到2008年搜狐的十大和**情感博主、新浪网排名*前的“情感达人”,网络自有流量超过5000万人次。《新女报》《优雅》《婚姻与家庭》《祝你幸福》《河北青年报》等刊物情感专栏作家。
2008年春,《不脱不色1》和《不脱不色2》出版,当时某顺就开始期待《不脱不色3》的问世了。这一天总算在一年后得以实现。但《不脱不色3》的出版,要远远顺利于前两本,这显然和出版社的态度有关,也和责编的辛苦有关。在此,某顺只能说谢谢你们,你们成全了某顺的梦,某顺成全了读者的梦——呵呵,有时自信是实力,有时自信是吹牛,我更愿意相信我的自信是实力,我有那么多鱼粉,有那么多读者,听众,甚至观众的捧场,我应该自信了对不对。
《不脱不色3》和前两本一样,都是论述男女关系及情爱是非的短文。近一年由于工作繁忙,我写的有关男女的议论文大大少于往年,但虽然少,攒一年也攒出了一本书。而且我个人以为,《不脱不色3》不论是力度还是深度上,都胜于本系列的前两本。渐人佳境不敢说,但某顺一直在努力剖析男女的区别和人性的本能,想来随着见识领会的增加,尤其是某顺的另一主题系列“集中问答”的扩容增压,使得某顺有机会了解更多的婚恋问题,从而也让“不脱不色”写得更加酣畅和透彻。不过有一点要提前说,《不脱不色3》的语言比之前两本,呵呵,更恣意更随性,可能一些保守的传统的老年读者读《不脱不色3》时会有点想法。有想法不要紧,我谨代表我自己拜托您,把各种想法都先压压,待看完全书后再给我一个合适的评价:流氓不是某顺这种人,某顺其实很不流氓,对吗?
卷1 和女人说的私房话
别小瞧富人智商
钓金龟没有秘笈
出息是把双刃剑
爱得男人要逃跑
精品男和A货男
女人不要太能干
怕女人装优雅
跟爱你的男人要
孩子不能随便生
为什么和怎么办
红颜知己不如三
瘦一点再瘦一点
防贼防匪防
回家别当河东狮
打麻将和找男人
男人的实用主义
卷2 和男人说的私房话
新时期的痿哥们
你凭什么能娶她
出轨要付出代价
熟女的配偶选择
世上本无痴情男
怨妇是一道风景
逗羊也要喂青草
一把茶壶几个碗
瘪三才会打老婆
那个叫老婆的人
钱炸飞郎情妾意
卷3 男女一起听的私房话
爱情它就像便便
厨房的暧昧味道
婚姻的娱乐效果
给变心找个说法
今天轮到我求爱
男人女人谁三八
烟熏火燎的爱情
你买房来我买车
你不专一不怪你
我们为什么恋爱
试离婚没甚好处
道是有情却无情
你能做我不能说
谁在搞感情倾销
婚鞋应该大一码
痴心也要有个度
你为什么不离婚
你拿什么来爱我
可怜天下儿女心
做三不要那么二
也要制度化
游戏里面看男女
倾斜的女性意识
后记
附录
鱼顺顺,自称某顺,自由撰稿人,电台主持人,央视半边天栏目情感点评专家。2004年鱼顺顺开始了生涯,并为多家纸媒撰写专栏。鱼顺顺因博出名,她在网上的“集中问答”专栏已经做了800多期,她义务为迷惑于情缘姻缘而混沌不拔的求教者答疑解难,被网友尊为“知心姐姐”和“
这本书的另一个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个体经验”的尊重和呈现方式。很多探讨“大众话题”的书籍,很容易陷入宏大叙事,把读者当成一个符号化的群体。然而,这本书却非常细腻地关注到了“小我”在“大我”环境中的挣扎与和解。我读到其中关于情感表达障碍的那一段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种“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这么想”的释然感,是阅读过程中最宝贵的瞬间。作者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系列思考的工具和可能性,鼓励读者自己去构建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型。这种不预设立场的写作态度,极大地解放了读者的思维。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的书,而是一本“帮你如何看清你自己”的书。这种内向的探索和自我确认,比任何外在的指导都来得更为持久和有力。
评分从阅读节奏上来说,这本书的章节长度控制得非常得当。它既有需要静心慢读的长篇论述,也有适合在通勤路上快速消化的短篇洞察。这种张弛有度的编排,让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不会让人产生“喘不过气”的压迫感。我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把书带在身边,利用碎片时间去翻阅,每次都能有所收获,而不是需要特地腾出一块完整的时间来“攻克”它。另外,书中配图的选择也很有品味,虽然不多,但每一张图都像是作者精心挑选的“视觉注脚”,与旁边的文字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整体的美感。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在内容深度、语言魅力和阅读体验上都达到了相当高水准的出版物,非常推荐给那些追求生活质感和思维深度的读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的墨绿色调,搭配着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目光。拿在手里,能感觉到纸张的质感很厚实,不像有些速成的出版物那样轻飘飘的。我个人对这种注重细节的细节控来说,光是开卷前的“仪式感”就已经值回票价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考究,字间距和行距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我得承认,我买书的时候多少会带点“颜值至上”的倾向,但这本书显然在好看的皮囊下,也藏着让人愿意深挖的内容。我翻阅了目录,里面的章节划分看起来逻辑性很强,不是那种零散堆砌观点的随笔集,而是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在牵引着读者。这本书的副标题虽然有点“大胆”,但从整体的视觉感受来看,它呈现出的是一种成熟和理性的探讨氛围,而不是哗众取宠的轻佻。我期待它能在文字上带给我如同封面设计一样的精致和深度。
评分说实话,我平时涉猎的书籍类型比较广,从古典文学到硬核科幻都有涉猎,所以对一本书的阅读体验要求也比较高。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初读之下,给人一种非常接地气又带着点老派文人式的幽默感。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堆砌着大量空泛的口号和看似深刻的术语,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将复杂的话题剖析得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一些敏感话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游刃有余的掌控力,既不回避尖锐,又保持了必要的克制和分寸感。这种平衡感在当代作品中是相当难得的。我翻开其中一章,关于人际边界的讨论,作者用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比喻,瞬间就将我代入了情境。这本书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让你感觉好像正在跟一位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的朋友进行一次深入的深夜交谈,坦诚而又充满智慧。这种阅读的舒适感,才是真正留住读者的“杀手锏”。
评分我通常是通过朋友的推荐或者豆瓣上的高分评论来筛选阅读目标的,这本书是被一个我非常信任的文艺评论家推荐的。拿到手后,我最先关注的是它的引言部分。好的引言应该像一个精确的导航系统,让你立刻明白作者的意图和本书的航向。这本书的开篇就非常有力,它没有浪费笔墨做无谓的寒暄,而是直接抛出了一个尖锐的社会观察点,立刻引发了我的思考。接着,作者开始铺陈论据,引用了大量的社会学案例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来佐证观点。我尤其赞赏作者的求证精神,文字后面似乎能看到作者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穿梭的身影,而不是简单地重复网络上的二手观点。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让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谈心”的层面,更具有了参考和研究的价值。对于想要深入理解某个社会现象背后的驱动力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底层逻辑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