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供家长教师辅导儿童、少年自学:教孩子学围棋(新版)
:15.00元
售价:10.2元,便宜4.8元,折扣68
作者:邱鑫,陆永和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500927037
字数:
页码:261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是一本围棋入门书,包括入门知识、吃子技巧、围地的知识和对杀的基本技巧等内容。
章 入门知识
节 什么是围棋
第二节 规则
第三节 棋子的活力和提子
第四节 不能下子的地方
第五节 连接
第六节 断
第七节 眼和假眼
第八节 活棋和死棋
第九节 回提和打劫
第十节 胜负计算法
第二章 吃子技巧
节 双打
第二节 征子
第三节 关门吃和枷
第四节 扑
第五节 追杀和接不归
第六节 挖
第七节 滚打
第八节 金鸡独立和倒脱靴
第九节 要子与废子
第三章 围地的知识
节 利用盘沿
第二节 三线和四线
第三节 布子的效率
第四节 拆的常识
第五节 各种守角与挂角的形式
第六节 角上常用的应接手法
第四章 死活初步
节 死活的基本形状
第二节 眼位大小与死活的关系
第三节 眼形与死活的关系
第四节 扑、装倒扑、挖在破眼中的应用
第五章 对杀的基本技巧
节 对杀和双活
第二节 计算对杀的气数和紧气的方法
第三节 大眼的气数
第四节 对杀的技巧
第六章 常用布局法
第七章 基本定式
读完这套书的大部分内容后,我不得不说,它在“如何辅导”这个环节的处理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很多家长可能自己会下几手,但要教孩子却是束手无策,这本书恰恰弥补了“教”的鸿沟。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棋谱,而是细致到“当孩子犯了某个特定错误时,应该如何引导他思考下一步”,这才是真正的高价值所在。书里提供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比如从“只下一块棋”的局部对杀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全局的掌控。尤其欣赏它强调“鼓励”和“过程”的教育理念,而不是一味追求胜负。很多章节都在提醒家长,初学阶段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建议家长在陪练时可以故意“让子”或者选择一些“慢速”的对局策略,避免一开始就用高强度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种亦师亦友的辅导策略,让家长在指导孩子时有了清晰的行动指南,避免了教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挫败感和亲子冲突。
评分这本围棋教材的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图文并茂的设计,即便是初次接触围棋的家长也能轻松上手,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变得不那么枯燥。作者在讲解基础规则时,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术语堆砌,而是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来做比喻,比如“棋子要抱团取暖”、“气”就像空气一样重要,这些比喻非常形象,孩子一下子就能理解。特别是关于“打吃”和“提子”的演示,配上了清晰的棋盘图解,即便是对图形空间感不太强的孩子,也能很快掌握。我试着跟着书里的步骤给孩子讲解,发现讲解者本身的知识体系也梳理得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不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而且,书中还很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历史小知识,让学习围棋不仅仅是学习规则,更像是在了解一种文化,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全面素养很有帮助。总的来说,对于希望系统性引导孩子入门围棋的家庭来说,这本书的入门引导部分做得非常扎实和人性化,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感觉作者对儿童的认知特点有着深刻的洞察。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的“渐进式难度设计”上,我感觉作者完全站在了不同阶段学习者的角度来构建内容。初期的章节非常基础,像是给懵懂的新手打地基,每一个概念都拆解得非常细碎,确保孩子没有“知识盲区”。但随着章节深入,难度提升得非常自然平滑,一点也不突兀。特别是关于“定式”的讲解,它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定式图,而是先通过一些简单、直观的局部变化,让孩子理解定式背后的“效率”和“平衡”原则,这样孩子学到的就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招法,而是学会了推理。当我带孩子尝试书中的一些中级练习题时,发现那些题目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它们往往只关注一个核心的战术点,让孩子能集中精力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复杂的棋局搞得眼花缭乱。这种“单点突破”的学习路径,对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和解题能力,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设计和细节处理,真的体现了出版方和作者的用心。除了核心的文字和棋图外,我特别关注到了书中对于“自我评估”和“错题回顾”部分的建议。它没有强迫家长必须严格记录每一次对局,而是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反思机制。比如,书中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重走一遍“失误的那五步棋”,并思考当时是否有更好的选择,这种沉浸式的回顾远比冷冰冰的胜负记录更有效。另外,书中的一些练习题后面,还附带有“给家长的提示”,这些提示往往是关于如何提问、如何引导孩子自己发现答案的技巧,而不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这极大地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整个阅读体验下来,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围棋老师在旁边手把手指导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围棋教练,它的全方位覆盖,让人感到非常可靠和安心。
评分从一个资深棋友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设了一座连接传统围棋理论和现代少儿教育理念的桥梁。很多成人围棋教材过于依赖棋谱和对局分析,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说,理解抽象的“大局观”确实有难度。但这本书巧妙地用一些故事化的情境来描述这些复杂的概念。比如,当讲解“厚薄”时,它会用“堡垒的防御强度”来比喻,让“厚”的概念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再者,它对“棋形”的讲解非常到位,不再是简单的“好棋形”与“坏棋形”的罗列,而是深入解释了为什么某种形状具有效率,以及如何避免出现效率低下的“笨形”。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使得即便是对围棋有一定了解的家长,也能从中汲取新的教学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对围棋基础理论的理解,从而能够更科学、更高效地指导孩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