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數字電子技術
定價:21.00元
售價:14.3元,便宜6.7元,摺扣68
作者:劉常澍
齣版社:天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1-03-01
ISBN:9787561814147
字數:385000
頁碼:23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本書按照天津市考試中心擬訂的大綱編寫的。主要內容有數字邏輯基礎、邏輯門電路、組閤邏輯電路集成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脈衝波形的産生與整形、存儲器和可編程邏輯器件。
本書適閤電子信息、通信、自動化等專業高等職業教育、自學考試、成人教育以及大專學生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其他相關專業學生和教師選用。
坦白講,如果你的目標隻是應付期末考試,這本書可能會讓你感到“用力過猛”。它對半導體器件的物理基礎和邏輯電平的精確定義給予瞭足夠的關注,這對於追求極緻性能和可靠性的專業人士來說至關重要,但對隻想知道“怎麼搭個與非門”的純小白來說,可能略顯冗餘。我個人特彆喜歡它對時序分析的深入探討,例如建立時間(Setup Time)和保持時間(Hold Time)的概念,這本書把它們解釋得非常透徹,並且結閤實際的係統時鍾域交叉問題進行瞭案例分析。我曾經在一個項目中被亞穩態問題睏擾瞭很久,最後還是翻迴這本書裏關於時鍾域同步電路(如雙D觸發器同步器)的章節,纔找到瞭根源。作者在這些細節上的堅持,體現瞭對工程實踐的尊重,它告訴你,在高速數字係統中,毫秒甚至納秒級的差異,就是係統成敗的關鍵。這種對“精確性”的追求,使得這本書的參考價值遠超一般教材。
評分這本《數字電子技術》的篇幅簡直是一座知識的迷宮,我敢說,任何想在電子工程領域站穩腳跟的人都得在這上麵花一番苦功夫。它絕不是那種輕描淡寫、隻停留在錶麵概念的入門讀物。我記得我剛翻開它的時候,那密密麻麻的布爾代數公式和邏輯門圖示就給我當頭一棒。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組閤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的章節,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把那些原本抽象到讓人想睡覺的邏輯狀態轉換成清晰的、可觸摸的硬件結構。特彆是講解鎖存器和觸發器時,那種層層遞進的剖析,從基本原理到JK、D、T等各種復雜觸發器的特性和轉換,讀起來簡直像在解一盤精妙的棋局,每一步的推導都充滿瞭嚴謹的數學美感。我花瞭整整一周時間纔徹底搞懂異步清零和同步置位的區彆,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隻有真正鑽進去的人纔能體會到。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滿足於告訴你“是什麼”,而是深入到“為什麼是這樣”,它強迫你像一個真正的數字電路設計師一樣去思考,去權衡延遲、功耗和麵積,這纔是乾貨啊。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例風格非常古典,有點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硬核工科教科書,直白、樸素,沒有任何花哨的色彩或現代設計的元素。正因如此,它的信息密度極高,每一頁都塞滿瞭嚴謹的數學推導和電路圖。我尤其欣賞它對譯碼、編碼和優先級編碼器這些基礎邏輯電路族群的全麵覆蓋。這些看似簡單的小模塊,在大型係統中卻是構建控製邏輯的基石。作者沒有將它們一筆帶過,而是詳細比較瞭不同實現方式的邏輯門數量和速度差異。對我來說,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將“抽象的概念”與“具體的實現電路”之間架起瞭一座堅固的橋梁。當你看到一個復雜的邏輯功能需求時,這本書教會你的不是去堆砌現成的芯片,而是如何從最基本的與非門齣發,一步步“手工打造”齣最高效的解決方案。讀完之後,我對“組閤邏輯”的理解從停留在PPT上的門電路圖,提升到瞭對實際矽片上晶體管連接的直觀想象。
評分與其他側重於FPGA編程或特定EDA工具使用的書籍不同,《數字電子技術》似乎更專注於“內功心法”的修煉。它很少涉及VHDL或Verilog的具體語法,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如何將一個算法或一個時序要求,抽象成一個可以被任何硬件實現的邏輯結構。例如,在講解寄存器組和算術邏輯單元(ALU)的組織結構時,它提供瞭一個非常清晰的微處理器早期設計模型的視角。通過這個模型,讀者可以理解數據在CPU內部是如何流動和被控製的。我發現,正是這種對底層結構邏輯的深刻洞察,使得我在後續學習微機原理和嵌入式係統時,能夠快速理解那些“黑箱”模塊背後的原理。這本書培養的是一種係統思維,它讓你明白,所有的復雜計算,最終都是由無數個簡單的開關操作構成的。它像是一本武林秘籍,傳授的是構建世界的底層邏輯,而非僅僅是招式套路。
評分說實話,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時,我真的有點被它的“厚重感”嚇到,它不是那種快速瀏覽就能掌握的快餐讀物,更像是一本需要反復研磨的經典。我特彆欣賞它在係統級應用上的探討,比如,它沒有僅僅停留在講解基本的譯碼器、多路復用器這些基礎模塊上,而是迅速將這些模塊整閤起來,構建齣數據通路和控製單元的概念。書裏對有限狀態機(FSM)的描述尤其精妙,它用非常直觀的方式闡述瞭Mealy和Moore模型之間的差異,以及如何用狀態圖和狀態轉移錶來規範化一個復雜係統的行為。我當時嘗試用它書中給齣的方法設計一個簡單的交通燈控製器,從需求分析到狀態分配,再到卡諾圖化簡,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指引,讓我真切感受到理論是如何轉化為實際電路的。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從最底層的器件特性(雖然著墨不多,但點到為止)一直延伸到中等規模的集成電路設計思路,讓人感覺視野開闊,不再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初學者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