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子线路CAD Protel 2004 第3版
:36.00元
售价:26.3元,便宜9.7元,折扣73
作者:王廷才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111510307
字数:420000
页码:264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Protel2004是Altium公司推出的完整的板卡级设计系统,包括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PCB)设计、混合信号电路仿真、布局前、后信号完整性分析、规则驱动PCB布局与编辑、改进型拓扑自动布线及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输出和FPGA设计等。是目前各电子设计公司及大院校使用*普遍的EDA设计软件。本书结合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应用Protel2004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仿真、印制电路板(PCB)设计的方法和操作步骤,特别是对Protel2004新增功能讲解透彻。全书内容编排由浅入深、结构合理、图文并茂,并配有丰富的教辅资料:教学PPT课件、电子教案、习题解答、考试大纲、试题和典型教学案例视频演示等。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成人教育学院电子类、电气类、自动化类、通讯类和机电类相关专业的EDA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线路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电子爱好者参考。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风格,一看就知道是那个黄金时代的专业书籍,那种严谨中带着一丝朴实的味道,让人感觉非常踏实。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设计案例时所展现出的耐心和细致。比如在处理电源完整性(PI)和信号完整性(SI)的部分,作者没有堆砌大量晦涩的理论公式,而是将它们融入到实际的Layout操作步骤中,一步步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这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强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我记得我曾经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完全跟着书中的步骤,完成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四层板设计仿真,那种成就感是非同一般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坐在你旁边,手把手教你如何避开那些新手常犯的低级错误,那种实在感,是很多新出版的、追求时效性的电子书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且凝练,读起来几乎没有废话,直奔主题,这对于我这种时间宝贵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为了凑字数而进行大段的理论铺陈,而是将理论点巧妙地穿插在实例操作的叙述之中。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特定元件封装(Component Footprint)绘制时的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数字的强调,体现了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通过这本书,我对如何从原理图迁移到PCB布局,以及如何高效地进行元件封装库的管理,都有了脱胎换骨的认识。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能掌握的速成手册,更像是工具书,你会在后续的设计工作中不断地翻阅和对照,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发现当初可能忽略掉的某个关键步骤或细微的提示。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陈旧,毕竟2004年的软件到现在来看,界面和某些高级功能肯定落后了。但阅读体验远超我的预期。这本书的精髓并不在于教你如何去点击屏幕上的每一个按钮,而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符合工业标准的电子产品设计流程。作者对设计规范(Design Rules Check, DRC)的强调,让我深刻理解到“一次成功”的重要性。书中关于DFM(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面向制造的设计)的论述,简直是PCB设计师的必修课。它把成本控制、可制造性和电气性能三者之间的平衡点讲得非常透彻。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的几个做硬件的朋友,他们一致认为,这本书能帮你建立起一个宏观的视角,让你不再只盯着眼前的几根线,而是能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去规划你的设计,这一点,是任何最新版软件教程都很难深入触及的“软实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有年代感的,翻开后发现内容确实很扎实,虽然软件版本已经不是最新的了,但对于理解基础的电路设计原理和规范流程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宝典。我记得当时学习的时候,面对复杂的PCB布局和布线规则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但是这本书里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Protel 2004的强大功能来处理这些问题。特别是关于多层板设计和阻抗匹配的那几个章节,作者的图文并茂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变得具体可行起来。我个人觉得,对于想打下坚实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基础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教会的不仅仅是软件操作,更是一种严谨的设计思维。虽然现在有更新的软件,但很多核心思想是相通的,掌握了这本书里的方法论,再转向新工具也会得心应手得多。它更像是一部经典的武功秘籍,教你的是内功心法,而不是一招鲜的招式。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充分考虑到了读者从入门到精通的认知曲线。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最难的信号完整性分析,而是从最基础的元件放置、走线层级的分配开始,稳步递进。我感觉作者非常懂得如何引导初学者建立信心。特别是它对设计文件的归档和版本控制的讲解,虽然在当时可能只是一个基础流程,但对于我今天管理大型项目来说,却是极其宝贵的经验财富。它教会我如何搭建一个清晰、可追溯的设计环境。而且,这本书的配套资源,虽然软件已老,但那些设计原则和最佳实践,放在今天依然是金科玉律。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软件使用指南,不如说是一部关于电子设计黄金法则的百科全书,它沉淀下来的经验,是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非常值得反复研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