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公开课—体育文化十讲

中华文化公开课—体育文化十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世华 著
图书标签:
  • 中华文化
  • 体育文化
  • 文化教育
  • 公开课
  • 传统文化
  • 国学
  • 体育
  • 文化普及
  • 知识讲座
  • 中国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碧海箫音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20803311
商品编码:2969240753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文化公开课—体育文化十讲

定价:46.80元

作者:李世华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208033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体育更注重运动者本身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体育的实质。射箭、马术、蹴鞠、投壶、围棋、象棋、五禽戏、八段锦、少林拳、太极拳等体育项目不但具有较强的竞技性,而且还有浓烈的娱乐色彩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了从原始时代体育的萌芽一直到清末我国体育的发展历程,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项目的孕育,少数民族体育,武术体育,养生体育,体育名人以及体育轶事,并配了数百幅生动的图片,使读者在了解中国古代体育史的同时扩大视野。

目录


讲 古代体育简史

⊙萌芽——原始社会体育/2

⊙初步形成——夏商周时期的体育/4

⊙缓慢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6

⊙承前启后——秦汉时期的体育/8

⊙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体育/10

⊙鼎盛——隋唐时期的体育/12

⊙继往开来——两宋时期的体育/14

⊙嬗变——辽金元时期的体育/16

⊙落日余晖——明清时期的体育/18

第二讲 古代体育文化

⊙中国古代体育的伦理思想/22

⊙先秦的体育思想/24

⊙尚武思潮对体育的影响/26

⊙武术文化/28

⊙养生体育/30

⊙对弈与竞技/32

⊙象棋与竞技/34

第三讲 古代体育项目

⊙射箭——竞技的鼻祖/38

⊙投壶——贵族文人的高雅游戏/40

⊙田径——古代体育之母/42

⊙蹴鞠——足球的起源/44

⊙马球——唐代运动/46

⊙步打球——古代曲棍球/48

⊙捶丸——古代高尔夫/50

⊙击壤——投掷项目萌芽/52

⊙举重——古代的扛鼎运动/54

⊙御车——古代的赛车/56

⊙游泳——古老的水上运动/58

⊙赛龙舟——奋勇竞渡夺锦标/60

⊙滑冰——古代冰上运动/62

⊙滑雪——生产中诞生的运动/64

⊙摔跤——古老的竞技运动/66

⊙相扑——源自中国的运动/68

⊙手搏——勇士的较量/70

⊙舞蹈——艺术体育之母/72

第四讲 古代武术竞技

⊙柔道——四两拨千斤/76

⊙太极拳——以柔克刚/78

⊙峨眉拳——攻防兼备/80

⊙少林拳——以刚猛见长/82

⊙八卦掌——内外兼修/84

⊙形意拳——象形而取意/86

⊙醉拳——以无形攻有形/88

⊙棍术——武术器械之祖/90

⊙枪术——武术器械之帅/92

⊙刀术——武术器械之霸/94

⊙剑术——武术器械之尊/96

第五讲 古代民间体育

⊙风筝——开阔胸臆的运动/100

⊙荡秋千——凌空飞跃的运动/102

⊙踢毽子——老少皆宜的运动/104

⊙抽陀螺——儿童们的运动/106

⊙抖空竹——艺术型的运动/108

⊙耍杂技——高难度的运动/110

⊙拔河——民间喜闻乐见的运动/112

⊙跳绳——从儿童游戏演化出的运动/114

⊙春游——民间运动的渊薮/116

⊙钓鱼——有益于身心的运动/118

⊙走犬——拥有深厚政治内涵的运动/120

第六讲 古代节日体育

⊙登高——岁岁重阳节/124

⊙踏青——三月野外行/126

⊙舞狮子——锣鼓喧天壮声威/128

⊙耍龙灯——盛会狂欢节目/130

⊙踩高跷——轻歌曼舞走空中/132

⊙耍中幡——天桥盛会传绝艺/134

⊙跑旱船——陆地依然泛轻舟/136

⊙扭秧歌——劳动的颂歌/138

⊙庙会活动——民间体育聚会/140

第七讲 古代民族体育

⊙那达慕——蒙古族体育盛会/144

⊙赛马节——藏北的盛大节日/146

⊙斗牛节——苗侗族的体育盛会/148

⊙刁羊——哈萨克族体育项目/150

⊙抛绣球——壮族体育运动/152

⊙跳板——朝鲜族体育运动/154

⊙达瓦孜——维吾尔族绝技/156

⊙珍珠球——满族的篮球/158

⊙波依阔——达斡尔族的曲棍球/160

⊙竹杵舞——高山族的体育运动/162

第八讲 古代体育名人

⊙秦武王——为举重贡献生命的帝王/166

⊙养由基——百步穿杨/168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170

⊙霍去病——足球先生出身的名将/172

⊙李白——击剑和旅行家/174

⊙徐霞客——登山运动的楷模/176

⊙周懒予——棋坛怪杰的传说/178

⊙徐星友——纵横四十年的棋坛霸才/180

⊙康熙帝——痴迷下象棋的天子/182

⊙范西屏——驰誉海内的棋坛剑客/184

⊙施襄夏——康乾围棋大师/186

⊙杨露禅——杨式太极拳创始人/188

⊙黄飞鸿——粤港洪拳名师/190

第九讲 古代体育与养生

⊙养生体育的基本内容/194

⊙养生中的体育人文思想/196

⊙药物养生与体育/198

⊙气功与体育运动/200

⊙佛家养生思想/202

⊙儒家养生思想/204

⊙道家养生思想/206

⊙“五禽戏”与养生/208

⊙八段锦与养生/210

⊙导引术与古代养生体操/212

⊙行气术与吐故纳新的运动/214

⊙按摩术与推拿/216

⊙孙思邈论养生/218

⊙苏东坡的养生术/220

第十讲 古代体育轶事

⊙汉代的骑术与马戏/224

⊙唐朝的盛装马术表演/226

⊙古代体育交流与俱乐部/228

⊙《三国演义》中的大规模射箭赛事/230

⊙爱好球类的帝王们/232

⊙古代神射手佳话/234

⊙王积薪蜀中得棋艺/236

⊙达摩祖师与少林武功/238

⊙清代木兰围场的体育盛会/240

⊙清末体育教学/242

⊙刘长春与中国奥运梦/244

作者介绍


李世华,本名李世化,陕西榆林人,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文化出版创意人。曾在国企及文化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策划、撰写多部图书,代表作有《道法自然》《禅悟生活》等。

文摘


序言



中华文化公开课——体育文化十讲 内容简介 《中华文化公开课——体育文化十讲》是一套旨在深度解析中华民族悠久体育文化精髓的通识读本。本书集结了十位在体育史、民俗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颇具建树的学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洪流,领略中华体育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全书共分十章,每一讲都聚焦于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主题,从古代的礼乐射御,到近现代的体育思潮,从竞技的脉络,到养生的智慧,力求勾勒出一幅全景式的中华体育文化画卷。 第一讲:体育与礼乐——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 本讲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礼乐合一”的哲学思想如何渗透到体育活动之中。“礼”代表着秩序、规范与道德,而“乐”则象征着情感、和谐与韵律。古代的体育,如射礼、御礼、角抵等,并非单纯的体能比拼,更是培养君子品德、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射礼不仅仅是射箭的技艺,更是尊师重道、克己复礼的仪式;御礼是驾驭战车的技巧,更是考验人的智慧、胆略与沉稳。本讲将通过对《周礼》、《论语》等经典文献的解读,阐释体育如何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塑造人格、传承伦理、凝聚族群的重要角色,展现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第二讲:武术的哲学——动静之间的气韵生动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之一,其魅力远不止于搏击技巧。本讲将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中国武术,探讨其背后蕴含的道家、儒家思想。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八卦掌的“走转不息”,形意拳的“以意领形”,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刚柔并济、动静相生的辩证智慧。本讲将解析武术练习中的“气”与“意”的概念,阐述如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境界。我们将追溯武术的历史渊源,介绍不同流派的特点,并探讨武术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一种健身方式、文化符号以及民族精神象征的价值。 第三讲:养生之道——运动中的长寿秘诀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养生,而体育运动更是养生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讲将聚焦于中国传统的养生体育项目,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我们将探讨这些运动项目如何遵循中医的经络学说、阴阳五行理论,通过特定的动作、呼吸方式和意念引导,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脏腑功能的效果。本讲将结合现代医学的观点,阐释这些古老的运动方式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升生命质量方面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将介绍中国古代医家在体育养生方面的经典论述,以及这些运动项目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讲:棋弈的智慧——博弈中的战略思维 中国棋类,尤其是围棋和象棋,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娱乐范畴,成为一种高度浓缩的智慧较量。本讲将深入剖析棋弈所蕴含的战略思维、逻辑推理和决策能力。围棋的“围地”之道,强调的是全局观、大局观和耐心;象棋的“车马炮”,则体现了战术的运用、计谋的部署和临场应变。本讲将通过对经典棋局的分析,揭示棋弈高手们如何在有限的棋盘上,演绎出无限的智慧与变化。同时,也将探讨棋弈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棋类运动在培养青少年逻辑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 第五讲:球类风采——从古代的蹴鞠到现代的运动 球类运动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本讲将追溯中国古代蹴鞠的起源、发展及其社会文化意义。蹴鞠作为一项集娱乐、健身、竞技于一体的运动,曾风靡一时,并深刻影响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我们将探讨蹴鞠的比赛形式、规则演变,以及其在宫廷、军营、民间等不同场合的地位。随后,本讲将视线转向近现代,介绍中国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现代球类运动项目上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这些运动如何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国际交流的重要载体。 第六讲:水上轻舟——龙舟竞渡的文化图腾 龙舟竞渡,作为一项充满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传统体育活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讲将深入解读龙舟文化,探讨其起源、演变以及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象征意义。我们将追溯端午节与龙舟竞渡的渊源,解析龙舟比赛中体现出的团队协作、拼搏精神和爱国情怀。本讲还将介绍不同地区龙舟文化的独特习俗,以及龙舟运动在当代如何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体育旅游的重要项目。 第七讲:乡野的活力——民俗体育的多彩画卷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各种各样的民俗体育活动如繁星般点缀着乡野的宁静。本讲将带领读者领略各地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如摔跤、赛马、社火、高跷、舞狮、舞龙等。这些运动不仅是简单的体力活动,更是当地风俗人情、祭祀庆典、节庆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讲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现民俗体育如何维系社区关系、传承地方文化,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保护与发展民俗体育的路径。 第八讲:民族的骄傲——中国竞技体育的辉煌历程 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本讲将回顾中国在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各项世界级赛事中的辉煌历程。我们将聚焦于那些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他们的拼搏精神、坚韧毅力和卓越成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本讲还将分析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训练体系以及科学化管理,探讨中国在不同体育项目上取得成功的经验,并展望中国竞技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九讲:体育与教育——塑造现代公民的摇篮 体育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讲将探讨体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古代的“六艺”到现代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始终是培养学生体魄、意志、品德和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本讲将分析体育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发展和社交能力,以及如何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公平竞争精神和抗挫折能力。同时,也将探讨当前中国体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十讲:体育的未来——创新与传承的时代命题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体育文化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讲将对中华体育文化的未来进行前瞻性探讨。我们将审视科技进步如何赋能体育,如运动装备的革新、训练方法的优化、赛事组织的智能化等。同时,也将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文化的独特价值,使其在世界体育舞台上绽放光彩。本讲还将关注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全民健身的普及以及体育在社会发展、文化交流中的新功能,为中华体育文化的未来发展勾勒出清晰的图景。 《中华文化公开课——体育文化十讲》不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是一次精神的启迪。它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活力、智慧与品格的中华体育文化世界,帮助我们理解体育的本质,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并从中汲取力量,以更加积极、健康、有为的态度面对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寻常百姓家的过往》有感 最近有幸翻阅了《寻常百姓家的过往》,这本书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不是帝王将相的宏图伟业,而是寻常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作者以朴实无华的笔触,将镜头对准了清末民初的北方乡村,在那里,泥瓦房、土坷垃、炊烟袅袅构成了生活的主色调。书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命运,却有着一种沉甸甸的生活质感,让人仿佛能闻到麦秸燃烧的气息,听到农妇的哼唱,感受到孩童的嬉闹。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年节习俗的描写,从腊月里的扫房、蒸年糕,到正月初一的拜年、压岁钱,再到元宵节的花灯,每一个场景都勾勒出浓浓的年味,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传统的敬畏。那些关于婚嫁、丧葬的细节,虽然带着些许过去的痕迹,却依然能触动人心,让我们窥见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情往来的温厚与维系。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并非只由大事件构成,那些默默无闻的个体,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同样是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构成时代肌理最真实的细胞。读罢掩卷,心中涌起的不仅是对逝去岁月的缅怀,更有一种对生命力的赞叹,对普通人身上蕴含的坚韧与智慧的敬意。

评分

《老街的旧时光》——一段关于童年的温暖回忆 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老街情有独钟,而《老街的旧时光》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份“怀旧情结”。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细腻、充满画面感的方式,描绘了一条位于江南水乡的老街,以及生活在那条老街上的人们。作者没有刻意去渲染悲情,也没有过度美化过往,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那些关于童年、关于邻里、关于节日的美好片段。我仿佛看到了夏日午后,老屋檐下昏昏欲睡的猫咪;听到了集市上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闻到了外婆亲手制作的点心散发的香甜。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而立体,有慈祥的奶奶,有调皮的孩童,有操持生计的小商贩,他们共同构成了那条老街的生动表情。那些关于童年游戏的描写,比如捉迷藏、过家家,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那些曾经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都在我的脑海中一一浮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老街”的书,它更像是一扇通往我们内心深处、关于童年、关于亲情的窗口。读完之后,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仿佛那些逝去的时光,又重新鲜活起来,提醒着我,无论世界如何变迁,那些最真挚的情感,那些最纯粹的记忆,永远是我们内心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

《代码之外:程序员的诗与远方》——一本让人惊喜的“跨界”读物 作为一个常年与代码打交道的码农,我习惯了逻辑的严谨和算法的精妙。所以,当拿到《代码之外:程序员的诗与远方》这本书时,我内心是带着一丝好奇和些许怀疑的。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却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并没有沦为一本空洞说教的鸡汤文,也不是一本生硬的技术分析。相反,它用一种非常亲切、甚至有些文艺的笔触,探讨了程序员这个群体在技术世界之外的精神世界。书中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创造力”、“如何寻找编程的乐趣和意义”等话题,都写得鞭辟入里,切中要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享个人经历时,那种坦诚和自嘲。他没有回避职业带来的困境,比如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社交的局限,但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鼓励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培养工作之外的兴趣,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书中的一些关于阅读、旅行、音乐的思考,也让我这个平日里只懂二进制的“直男”大开眼界。它让我意识到,即便身处日新月异的科技前沿,我们依然需要人文的滋养,需要情感的连接,需要对生活本身的热爱。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所有程序员,乃至任何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努力生活的人阅读的好书。

评分

《山水为伴:隐士的田园生活哲学》 我一直对那种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方式有着深深的向往,所以当看到《山水为伴:隐士的田园生活哲学》这本书时,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隐士的逸闻趣事,而是深入探讨了他们选择退隐的原因、他们在山水间的精神追求,以及他们所形成的独特生活哲学。作者用优美的文笔,描绘了那些隐士们如何与山为友,与水为伴,如何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书中关于“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论述,让我对“隐”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并非简单的逃避,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回归,是对物欲横流世界的一种清醒反思。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的解读,那些笔墨之间流露出的空灵与超脱,恰恰是隐士精神的绝佳体现。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山谷,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看着飘渺的云雾,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安宁。它让我反思现代社会中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对“物质”的追求,并开始思考,在繁华落尽之后,什么才是生命真正重要的东西。这本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成为”隐士的书,而是一本引导你如何在喧嚣的都市中,寻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山水”的书。它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一种更加平和、更加深刻的生活态度,让人在浮躁的世界里,能够找到一丝清凉与慰藉。

评分

《星河流转:宇宙的奥秘与人类的追寻》——一场震撼心灵的星际漫游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一本能够让我长时间沉浸其中、甚至产生敬畏之感的科普读物了。《星河流转:宇宙的奥秘与人类的追寻》带我进行了一场宏大而又细腻的星际漫游。从宇宙的起源——那个神秘的“奇点”开始,到星系的诞生与演化,再到行星的形成和生命的可能性,作者用清晰且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宇宙的壮丽画卷。读这本书,你不需要深厚的物理学背景,作者巧妙地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类比,让你仿佛亲眼见证了恒星的燃烧、黑洞的吞噬,甚至能够感受到宇宙大爆炸那一瞬间的澎湃力量。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系外行星”的部分,那些在遥远星系中可能存在的、拥有液态水、甚至孕育着生命的星球,激发了我无尽的遐想。我们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吗?这个问题在这个时代,依然充满了未知和魅力。书中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的回顾,也让我对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和宇航员们充满了崇敬。他们用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将人类的目光投向更远的星空。合上书本,我感觉自己渺小如尘埃,但同时,又因为能够思考、能够探索这些宏大的命题而感到无比骄傲。这场星际漫游,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更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对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浩瀚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