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舰船信息融合与目标运动分析
定价:99.00元
售价:67.3元,便宜31.7元,折扣67
作者:董志荣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8108958
字数:355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舰船信息融合与目标运动分析(精)》是作者董 志荣近20年来关于信息融合与目标运动分析专题研究 的理论总结,其内容是作者的《舰艇指控系统的理论 基础》(1995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的继续与发 展。信息融合与目标运动分析同根同源,有联系又有 区别。全书将其理论与应用结合为一个整体,为叙述 方便,分为两篇: **篇信息融合。分为8章,包括:概论,信息融 合数学原理,信息融合集合论描述基础方法,纯方位 多站多目标信息融合集合论描述法,潜艇指控系统、 水面舰艇及其编队指控系统、岸基指挥自动化系统、 火控系统信息融合,信息融合进一步的发展问题。
第2篇目标运动分析。分为8章,包括:概论,目 标运动分析理论框架,综合声呐目标运动分析、舷侧 阵声呐目标运动分析、拖曳线列阵声呐目标运动分析 、声呐浮标目标运动分析、潜艇目标运动分析综合及 发展综合评论、水面舰艇立体反潜系统目标运动分析 综合。
本书可供C3I系统、舰船作战系统的研究、设计 、生产、试验、使用和教学的科技人员、高校相关专 业教师以及科技管理人员参阅,特别适合于舰船作战 系统、指控系统、声呐系统研制的**科技人员使用 。
董志荣,1937年生于江苏省丰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江苏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教授。现任《中国造船》编委,《火力与指挥控制》、《电光与控制》、《信息融合学报》顾问,曾任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总工程师、技术副所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二、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一直从事舰艇多项作战系统、武器系统、指(火)控设备的战术技术论证,指(火)控系统总体方案研究、设计、数学方案研究,多种武器系统试验工作,*有《火力控制系统的平滑滤波方法与随机控制问题》、《微分对策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军事对抗中的应用》、《多目标密集环境下的航迹处理方法》、《目标定位与跟踪的新原理》、《舰艇指控系统的理论基础》、《指控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信息融合原理与算法》、《目标运动分析新论》等多部*作,公开发表论文190余篇,建立了多平台、多站、多目标密集环境下航迹处理(数据互联与交接、数据融合、信息融合)的集合论描述法,给出了变速变向两车型定性微分对策的解析解,建立了单目标定位与跟踪的识别一滤波一控制原理,建立了作战系统反应时间与精度关系的计算法,建立了潜艇隐蔽攻击本艇*优轨线方程与*优轨线,建立了指控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给出了信息融合体系结构优化的数学证明,给出了目标运动分析新的应用理论等。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中国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多项。已培养十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1993年度国家特殊津贴。
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颇具匠心,深邃的蓝色背景下,几艘舰船的剪影若隐若现,仿佛诉说着深海的秘密。封面上“舰船信息融合与目标运动分析”的烫金字体,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是一名对军事技术,尤其是海军战术颇感兴趣的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对信息融合和目标运动分析这两个概念充满了好奇。我一直想象着,在现代海战中,如何将来自雷达、声纳、光学传感器等多种渠道的海量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清晰、准确的战场态势图,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敌方舰船的轨迹,这该是多么复杂而精妙的过程。这本书的题目,正是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求知欲,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这些高深莫测的技术概念,让我能够了解到这些技术在实际军事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是如何为海军作战提供强大支撑的。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有丰富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甚至能够模拟出一些虚拟的作战场景,让我亲身感受信息融合与目标运动分析在战场上的博弈。
评分第四段评价: 我是一名对海洋科学和舰船工程充满热情的学生,一直以来都对海军现代化发展所依赖的技术原理感到着迷。“舰船信息融合与目标运动分析”这个标题,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探索未知领域的大门。我曾经在一些科普读物中接触过信息融合的概念,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无法深入理解其核心。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信息融合在舰船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如何将雷达、声纳、光学传感器等多种信息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目标识别能力。同时,目标运动分析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关于不同运动模型(例如恒定速度模型、恒定加速度模型等)的比较分析,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我尤其对书中可能包含的仿真实验和数学推导部分感到兴奋,这将有助于我理解理论知识背后的逻辑,并为我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在我看来,是通往理解现代海军作战体系的必经之路。
评分第五段评价: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属上乘,给人一种精益求精的专业感。封面上的“舰船信息融合与目标运动分析”几个字,虽然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暗示着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是一名在某大型国防企业工作的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相关的软件开发工作,虽然我的工作领域并未直接与舰船信息融合或目标运动分析挂钩,但我深知这些技术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了解信息融合在舰船系统中的整体架构和关键技术环节。我尤其关注书中可能涉及到的信息融合算法的性能评估和鲁棒性分析,以及目标运动分析在复杂干扰和欺骗环境下的适应性。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系统集成和实际部署的考量,那将对我非常有启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拓展视野、提升专业素养的有力工具,帮助我理解当前最前沿的技术动态,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所借鉴。
评分第二段评价: 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我对算法和数据处理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舰船信息融合与目标运动分析”这个标题,立刻勾起了我的专业好奇心。我深知,在复杂的实时系统中,如何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消除冗余信息,并对目标进行精准的定位和轨迹预测,是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我尤其关注其中可能涉及的先进滤波算法,例如卡尔曼滤波及其变种,它们在处理噪声和不确定性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还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数据关联技术,如何在海量数据中准确地将不同传感器探测到的同一目标联系起来,避免误判和混淆。此外,目标运动分析中对运动模型和状态估计的讨论,也让我倍感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模型选择、参数估计以及不确定性量化的深入分析,或许还会涉及到一些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的方法,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海洋环境和目标行为。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是对舰船军事应用的探讨,更是一次关于信息处理和智能决策的深度挖掘,我希望能从中汲取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
评分第三段评价: 刚拿到这本书,我便被其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这似乎预示着内容会十分充实。封面上的配色和字体设计,透露出一种严谨而专业的学术气息,而非那种哗众取宠的营销包装。作为一名海军退役人员,我曾在实际的海上生活中,亲身经历过信息获取和战场态势理解的重要性。虽然当时的技术条件远不如现在,但我们已经深刻体会到,单一的信息来源是多么的片面和危险。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现代化的舰船是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的,尤其是如何将来自不同平台、不同类型的探测设备的信息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连贯、完整的战场图像。这本书的题目,恰好是我一直以来寻求答案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信息融合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这些技术,以实现对潜在威胁的早期发现和精准打击。同时,我也对目标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感到好奇,它们是如何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准确预测敌方舰船的航行轨迹,为我方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