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西方文化的30异类
定价: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孙宜学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208076396
字数:264000
页码:3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本书以现代的眼光,对以19世纪90年代为中心的欧美唯美主义与颓废主义思潮的精英人物(威廉·罗伯逊、约翰·罗斯金、瓦尔特·佩特、乔治·摩尔等)重新进行阐释,提炼他们人生的精华,其荣光华彩与忧思苦痛均在书中得以展现。
内容提要
19世纪90年代,一大批以唯美主义者和颓废派自居的艺术家以《黄面志》和《萨伏依》两种杂志为中心,招摇过市,特立独行,呼朋引类,此唱彼和,把世纪末的欧洲文坛搅闹得声色纷呈,形成了当时欧洲文坛上的一大景观,被称为“紫红色十年”(mauve decade),更余音袅袅延续到今,在新时代的文坛上泛起涟漪和回响。本书以现代的眼光对这些天才重新进行阐释,提炼他们人生的精华,其荣光华彩与忧思苦痛均在书中得以展现。
目录
作者介绍
孙宜学,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翻译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六部、译著七部,主编四种丛书,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2004年曾赴英国爱丁堡大学英文系进行访问研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颇具匠心,那一种既古典又带着一丝不安的色彩搭配,仿佛在暗示着其中蕴含着不寻常的故事。而“西方文化的30异类”这个书名,更是直接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文明进步,往往不是来自于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来自于那些在风雨中挺立,敢于挑战既定规则的个体。我特别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读到那些被历史的洪流有意或无意地淹没,却又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发展轨迹的人物。我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那些在艺术上开宗立派的先行者,在哲学上颠覆传统的思想巨匠,抑或是那些在科学领域,用非传统的视角探索未知世界的勇士。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细致地勾勒出这些“异类”的人生轨迹,分析他们思维的独特性,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不被理解甚至被误解的环境下,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并最终在西方文化的版图上,刻下属于自己的深刻烙印。这本书给我一种强烈的预感,它将是一次对“主流”观念的挑战,一场对历史真相的重新挖掘。
评分初读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传达的一种“反思”的力量。我们总是习惯于从宏大叙事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去歌颂那些被奉为圭臬的人物和事件。然而,这本书的名字“西方文化的30异类”,一下子就将我的注意力引向了那些“非主流”的存在。这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本书或许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那些不被轻易提及,但却至关重要的“另类”声音。我设想着,作者会如何去挖掘这些“异类”的经历,他们的思想是如何孕育而生的,又为何会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我希望看到的是,不仅仅是对这些人物的简单罗列,而是对他们如何挑战传统、打破陈规,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脉络,甚至是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西方文明”。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是在鼓励我们打破固有的认知框架,去关注那些被边缘化的声音,去理解那些不被赞扬,却同样具有历史价值的存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叛逆不羁的气息,烫金的标题“西方文化的30异类”在深邃的背景下闪耀,仿佛是在邀请读者一同踏上一段探索边缘地带的旅程。我一直对那些挑战主流、颠覆认知的人物和思想深感兴趣,所以这本书的名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我尤其期待书中对那些被历史洪流忽视,但却以其独特方式深刻影响了西方文明进程的“异类”的解读。我想象着,作者会不会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揭开这些人物不为人知的动机,分析他们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原因,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如何像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我希望能读到关于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甚至是社会运动家,那些不甘平庸,敢于质疑权威,用自己的生命书写非凡篇章的故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承诺着一场智识上的冒险,一次对“正常”与“异常”边界的重新审视。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惊喜,让我看到一个不那么光鲜亮丽,但却更加真实、更加动人的西方文化发展图景。
评分拿到这本《西方文化的30异类》,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勇气。我一直觉得,历史的魅力往往体现在那些不被主流所认可,但却以其独特的方式深刻影响了时代的人物身上。这本书的名字就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点,它预示着一场深入挖掘西方文化边缘地带的探索。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和选择这“30位异类”的?他们是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还是革命者?他们的“异类”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思想上的叛逆,行为上的不羁,还是对社会规范的挑战?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故事,更希望看到作者如何分析他们与他们所处时代的互动,他们是如何在不被理解甚至是被排斥的环境下,坚持自己的理念,并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是在鼓励我们打破对“成功”和“主流”的单一标准,去发现那些在默默中改变世界的力量。
评分这套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历史读物,不如说是一本思想的挖掘机。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不是书本身的重量,而是它所承载的可能包含的深刻洞见。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创新和变革,往往不是来自那些循规蹈矩的“主流”,而是源于那些敢于“走偏”的灵魂。所以,“30异类”这个概念,就足以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领我进入那些被我们熟悉的宏大叙事所掩盖的角落,去发现那些被主流历史选择性遗忘的个体。我期望看到作者如何剖析这些“异类”的思维模式,他们是如何在自己的时代里,发出不一样的声音,甚至是被误解、被排斥。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他们的“异类”之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方文化的走向,甚至是推动了文明的进步。我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些在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先锋派,在哲学上挑战传统的思想家,或者是在科学领域敢于提出颠覆性猜想的科学家。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历史的长河并非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岔路和暗流,而这些“异类”,正是那些暗流中的重要推动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